APP下载

探析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2014-04-29宋娇

现代企业教育·下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审美教育中职语文

宋娇

摘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美的潜因,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高超的教学技巧,寓审美教育于教学之中,是探索科学奥秘的巨大动力,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中职语文 审美教育 灵活多样

21世纪是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新的时代特征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对于中等职业教育来说,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是刻不容缓的历史任务,而美育就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坚强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必须要在渗透上下功夫,将美育有意识、有计划地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全部活动中去。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实施审美教育呢?笔者认为,要充分结合职业学校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使教材、教师和学生三者融为审美教育过程中完美的整体,以达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贯彻美感效应的目的。

一、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引导学生感受美

从美学的角度看,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所选课文大多数是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这些语言艺术的瑰宝可谓文质兼美、文情并茂,为历代人们所传诵,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优美而有表情的朗读能做到“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舒卷风云之色。”(刘册《文心雕龙·神思》)

语文教材中古今中外的佳作名篇为我们的朗读提供了蓝本。有许多节奏明快的诗歌,优美上口的散文,铿锵有力的演说词……有表情地朗读这些课文,可以感触到美的存在。当我们朗读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文中那朴素优美、生动自然的语言,给读者描绘了一幅“淡月掩映下的荷塘景色”图:“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日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不由的使人想到月下荷塘的安谧、恬静、素雅,随即顿生一种朦胧和谐的美感。当我们朗读《救勒川》时,头脑中会自然而然地出现一幅壮丽的图画:在大西北大草原上,那高高的晴空就像巨大的帐幕,笼罩着整个草原……谁读了这首诗能不产生对大草原的向往呢?这些都是语文中流露出艺术的感染力,学生在感受艺术美的同时也产生了美好的情感。

二、通过对文学作品艺术形象的分析,引导学生学会鉴赏美

由于个人的生活经历、文学修养、思想境界、道德情操等不同,学生的审美判断和审美评价会不一样。因此,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也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文学作品的美,是通过艺术形象来表现的,但最基础的还是具有语言的形象性。文学作品中大量的运用比喻,象征,夸张和化抽象为形象,变平凡为神奇。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漫春水滚滚东流,有形有影,沉重而深远,带给人无尽的遐想。学生要学会分析理解这些内在美的形象。

譬如,对小说中人物的艺术形象分析。首先,要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美的含义。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都是小说的典型形象,林黛玉的形象是美的,那头上长着癞疮疤的可笑又可悲的阿Q形象也是美的,他在于它是一个成功的文学形象,他带给读者新鲜奇特的美感。

其次,不要只看人物的表面现象,更重要的是剖析人物的内在本质。《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他虽然形貌丑陋可是心地善良,虽愁却美;莫泊桑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菲力夫妇,他们漂亮而有风度但他们见利忘义、趋炎附势暴露了丑恶的灵魂,虽美却丑。

再次,在“丑”中欣赏美,罗丹说:“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谓‘丑,在艺术中能变成非常美。”这就是说,生活中的丑在审美理想的指导下,通过违反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因而有这样那样的审美价值、比如:读了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欧·享利的《警察与赞美诗》等文学作品,能让我们深刻了解资本主义的人情冷漠、金钱至上、世风日下的社会实质,这是一种能净化人的灵魂的美,它可以不断提高学生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审美判断能力。语文教学就是通过对这些艺术形象的分析,去理解美、去鉴赏美,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三、通过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验美

文章是客观事物在作者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凭借语言的媒体,诱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具体地说,应从文章的语言入手,将作品的叙述描写直接诉诸学生的视觉、听觉,诱发学生的心理话动,启发学生借助于过去的生活积累去感受,去体验,去联想,去想象,从而再现语言文学所描写的事物的形象,进行形象的再创造,使学生走进作品所设置的情境中,感受意蕴美,在美的天地里张开翅膀,探幽访胜,受到审美教育。

俄國学者车尔尼雪夫斯基曾有句名言:“美是生活,美是生活的教科书。”为此,还可以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活动目的必须明确,要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积极发现美,活动后写出(讲述)自己的感受。例如:组织学生表演课本剧、举行演讲比赛、举办辩论会等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或者指导学生走入大自然,领略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风景如画的环境,荡涤着学生的灵魂,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更令学生向往美好的生活。

四、通过文学创作实践,开拓学生去创造美

创造美事审美能力的最高层次要求。语文教学重视美育,就要开拓学生去创造美。只有切身的实践才能把生活中的情感表现出来。语文教学中最好的实践就是通过学生文学创作,创作出大量美的东西,把正确的审美观,健康的审美情趣表现出来。

正如艺术大师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现在,学生作文大多是“老生常谈”,他们缺乏的是去创造美。如让他们写一篇《我的母亲》的作文,绝大多数是这样写:夜很深了母亲还为我打毛衣;雨天母亲为我送伞;生病时母亲为我照料等等,体现的是母亲“为我”怎样的保护、爱护的中心。可是有位学生这样写:母亲生命垂危、奄奄一息,我从母亲忧郁的眼光中读出了她对我的期盼,在母亲精神的支柱下我发奋读书,一边照料母亲,一边认真学习。作者告诉我们,母亲无私地关爱我们,是母爱的伟大,是一种美;我们照顾母亲也是一种美德。这样的创作就扩展了空间,给读者以无限的遐想。通过文学创作实践,自觉地提高创造美的能力,同时也体验到创作的甘苦,便会以一种尊敬的态度自觉地对待审美。

综上所述,审美教育关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现代教育呼唤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有目的、有步骤地贯彻审美教育。相信,只要广大语文教师提高对审美教育的认识,加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那么学生对美的感受、鉴赏、创造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参考文献:

[1]余应源.语文教育学.

[2]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

[3]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

猜你喜欢

审美教育中职语文
高校摄影公选课与大学生的审美教育浅谈
审美教育有效传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研究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初探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浅析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之社会艺术功能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