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审美现代性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2014-04-29张振强王亚红
张振强 王亚红
摘 要:本文试从审美现代性的角度来试析20世纪中国文学的总体特征,认为20世纪中国文学对于审美现代性的自觉追求,与20世纪中国启蒙现代性的追求是同构的,这是20世纪中国文学审美现代性追求的特殊之处。
关键词:审美现代性;中国文学;同构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0-0-01
对于20世纪的中国来说,人们常提到的“现代性”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是“启蒙现代性”(“社会现代性”)的简称。由于中国这种后发型现代国家的特殊国情,当我们开始追求现代性时,启蒙现代性赋予西方世界的强盛与壮大,加之这种强盛与壮大给中国所带来的刻骨铭心的耻辱与痛苦,使得我们不得不盲目倾心于“启蒙现代性”所允诺的美好前景。而“审美现代性”这种现代性两重性的另一面却在有意无意之中被压抑与忽视,但即使被压抑与忽视,审美现代性却在中国20世纪追求现代化的过程发挥着或隐或显的作用。
我们通常理解的审美现代性往往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审美现代性是促进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有肯定社会现代化的一面,是现代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二是现代性发展所呈现的危机与矛盾成为审美现代性诞生的土壤,审美现代性的使命为否定、批判现代性。这决定了审美现代性内涵的繁杂而含混。但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推动还是批判,对于现代性的建构与批判功能成为审美现代性自身的重要特色。审美现代性内涵吊诡式的悖论性是现代性内涵悖论性的产物。
在中国,审美现代性的批判功能首先是建立在“现代性”追求的基础上,“现代性”追求使得审美得以自立,从而具有批判性。审美现代性从本质上仍然是与启蒙现代性(社会现代性)是同构的,审美现代性并未与启蒙现代性构成完全的矛盾、悖论和张力。即审美现代性对启蒙现代性的反思与批判是从相反的角度对于其发展的纠偏,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社会现代性的发展与进步,这是中国审美现代性追求的特殊之处。
对于20世纪的中国来说,文学以其特有的属性成为推动中国的富强、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二元对立性却成为审美艺术领域里的文学实现自身审美现代性追求的重要特点。启蒙现代性是20世纪的中国文学来无法摆脱的宿命,它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完成对于现代中国的构想,以文学特有的作用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即使中国文学对于审美现代性自发的追求也无法避免的卷入到对于现代中国的想象与建构之中。
现代性两重性在现代中国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因为中国的艺术、文学有一种强烈的倾向,文学、艺术不仅是其本身,同时也是一种将中国(中国文化、中国文字、中国诗歌)从黑暗的过去导致光明的未来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⑴20世纪的中国文学与中国整体的现代性追求有着同谋与共构的关系,这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当中国近现代遭受内忧外患,处于亡国灭种的绝境之时,如何使中国民富国强成为文学不得不背负的重担之一。20世纪中国苦难的历程成为是文学的来源,同时也成为文学创作的原动力。不论是救亡还是启蒙,文学在中国作家的心目中从来都应文以载道,文学有它自身的使命。因此,“忧患”是20世纪中国文学永久的主题,“悲凉”是其基本的情调。⑵ 这种“沉重的负载”使得文学成为中国20世纪追求“现代性”的主要推动力之一,而文学作为一种艺术所具有的特性,其自身的审美现代性的追求不可避免地被有意无意地被压制,并身不由己地卷入社会现代性(启蒙现代性)的大潮之中。但中国文学并未放弃对审美现代性的追求,即使这种追求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为了促进“社会现代性”的发展。
从文学的内部来说,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的社会财富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与商品经济的发展迅速地积累,中国的“现代性”追求与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面对着日新月异的中国,作家们感到传统文学及其表现方法已经无法表达自己对于社会及世界的全新的认识,超越传统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期盼艺术思维和艺术手法的创新,这种文学自身的创新压力成为推动先锋小说出现的文学内部动力。随着政府的注意力转移到经济建设上面,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开始弱化,同时文学也进一步边缘化,文学再也不会有重现新时期初期时的轰动效应,不再被理解为描述真理的一种方式,文学进一步从启蒙大众的功利性目的中解放出来,成为作家本人对世界的理解方式。文学发展的创新要求,文学自身的艺术自觉,促使先锋小说一出现就给人带来一种全新的感觉与体验。这种感觉与体验体现了中国文学的审美现代性追求,显示了“中国人在现代世界感性地确证世界与自身并加以艺术表现的能力”⑶
中国文学创作是建立在现代性的同质性、整一性和统合性特征是这个基础之上的,现代性是建立在以“进步”的目的论为内含的线性时间观念上。⑷于是,现代性所产生的整合力量使得无一领域可以逃逸。不同的文学流派虽有各自的美学特征,但缺乏审美现代性所应有的反思、批判的功能,所注重的是审美意识形态建设与引领的作用。而先锋小说的出现,推动了文艺思潮与观念的现代性变革,使得小说艺术由意识形态层面走向审美自足,这标志着文学审美现代性追求的觉醒。文学在追求“现代化”的进程中自身所具有的“审美现代性”的审视与批判功能得以高扬,从而对“现代性”的追求起到纠偏的作用。但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先锋小说的这种审美现代性诉求其出发点仍是对于中国“现代性”的追求与想象,虽然他们的文学观念、表现主题、审美形式等表現出鲜明的文学审美现代性的新追求,对启蒙现代性进行了艺术化地审视化地批判,但这也正是20世纪中国文学审美现代性追求的特殊性之一。
注释:
[1]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传统》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第49—50页
[2]详见,谢冕:《百年中国文学总系》 总序一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第3页
[3]王一川:《汉语形象与现代性情结》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第11页
[4]详见,汪晖:《韦伯与中国的现代性问题》,见王晓明主编《批评空间的开创》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