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马克思主义视野下对恩施州城市建设的反思

2014-04-29杨红

中国市场 2014年33期
关键词:城市建设

杨红

[摘 要]合理的城市建设是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认识,阐釋了自然界具有客观实在性和优先存在性、对人类存在决定性、内在规律性的特征,分析了目前恩施州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非生态性行为,提出促进恩施州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以保护恩施州生态环境,促进恩施州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马克思主义;城市建设;自然规律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33-0138-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人类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学术界不少人士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里找到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基础,认识到自然界本身存在的规律性。政治界也以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城市为突破口,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马克思生态思想的阐释

11 自然界具有客观实在性和优先存在性

自然界是客观世界,是一切存在物的总和,自然界优先于人类而存在,不因人类意识的产生、变化而发生改变。这种客观性和优先存在性决定了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没有自然界就不可能有人类。而人类以及由人类组成的社会只是自然界的一种表现形式,从而人类及人类组成的社会也具有客观存在性,应该遵循自然界内在的规律,以实现长期的生存和发展。

12 自然界对人类存在的决定性

人类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决定了人类要依赖于自然界而存在,自然界为人类社会的生活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得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来源。首先,人类之所以产生并生存下来,是因为自然界提供了可以满足人类基本生存所需要的光、热、水、空气以及植物等。其次,人类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进行的实践活动,不管是劳动工具还是劳动对象都是由自然界提供的。可以说没有自然界人类什么也做不了,自然界决定了人类的存在,人类也依赖自然界得到生存和发展。

13 人类的实践活动要遵循自然规律

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具有客观性、规律性,这种规律性约束着人类的实践活动,决定了人类的实践活动要遵循自然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如果违背自然界的内在规律性,人类将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阻碍自身的发展。

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人类只有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把现代社会经济运行与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恩施州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化中出现的问题日益显现,如道路狭窄、交通拥堵、污水的排放与处理等问题都需要通过城市新的规划与建设来解决。合理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不仅能缓解城市化带来的种种问题,而且也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的重要手段。恩施州委州政府提出要建立生态经济示范区,本文认为这种生态经济示范区不仅包括经济的生态性也包括政治的生态性、社会的生态性,合理的可持续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也是建立生态经济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生态马克思主义视野下恩施州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恩施州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定程度上缓解着城市化带来的诸多问题,但是在实现恩施州生态城市的建设上仍存在着一些非生态性行为。

21 生态意识薄弱,对本身拥有的资源缺乏充分利用

恩施州地处边远山区,素有“鄂西林海”、“华中植物园”的美誉,有国际旅游景点——神龙溪、世界特级溶洞——腾龙洞、亚洲第一谷——沐抚大峡谷、神州第一漂——清江闯滩等优美的生态自然环境。同时这里还聚居着土家族、苗族、侗族等29个民族,这里是巴文化的发祥地,是中华大地上少有的“文化沉积带”和“民族文化走廊”,民族文化底蕴深厚。这里不仅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而且还有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也正是这些丰富的资源对近年来恩施州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这些独特的资源在城市建设中却没有被充分的利用,甚至在不同程度上遭到了破坏。由钢筋、水泥等现代化材料构建而成的各种颜色外观的高楼如雨后春笋般填充着这个城市,在城市里很难再看到带有土家族、苗族等特色的建筑,民族文化气息、民族文化元素很难再让人感受到。我们常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是国家的灵魂,而对于恩施州来说文化就是恩施州的灵魂,想想如果没有灵魂又何来内涵和生机呢?又怎么可能实现这个城市的可持续快速发展呢?

22 凿山建城,违背了自然规律,破坏了生态环境

恩施州是一个山城,到处都是大山环绕,森林覆盖,但是现在很多地方的高山已被推平,为修建高楼大厦寻找地方,有的大面积的山被挖掘放眼望去似平原,可是要知道恩施就是恩施,是一个城市围绕着山、山环绕着城市的地方,我们没有沿海城市发达的工业,也没有像上海、深圳一样发达的服务业,我们拥有的就是这片美丽的大自然和独特的民风、民俗。这里不是宜昌、不是荆州,也不是黄冈,没有那么平坦的地势,人为造出的平原带来的将是森林覆盖率的降低、环境的恶化、植被的破坏和水土流失,违背自然界的规律,最终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这是目前恩施州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非生态行为,这将不利于生态经济示范区的建设,也不利于恩施州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破坏着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最终也将阻碍恩施州经济的发展。

3 生态马克思主义视野下恩施州城市建设的建议

针对恩施州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提出以下建议:

31 生态城市建设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增加、城市化在推进,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这都迫切要求进行城市的新规划和建设,以缓解城市化带来的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问题。面对恩施州城市建设存在的非生态行为,应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学习和理解,以此作为恩施州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才能充分地认识和把握规律,在此基础上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推动恩施州生态城市建设。

32 强化生态意识,合理利用本地资源

在城市规划政策的制定中要强化生态意识,充分认识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在城市建设中合理利用恩施州应有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打造恩施州独特的城市文化元素。虽然高楼大厦是现代化城市的普遍现象,但是高楼大厦不是现代化城市的标志,恩施州应该在城市建设中体现恩施州的特色,在城市建筑上融入恩施州的民族特色,打上民族文化的烙印,才能吸引住别人的眼球。

33 遵循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建设我们的城市

山清水秀、山高谷深是大自然赋予恩施州的资源,也决定了我们要依赖这些资源去生存和发展,城市的建设也应该遵循自然规律,不是凿山建城而是应该合理地利用大山资源,使山成为城市的点缀,实现城里有山,山里有城,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城市的生态发展,才能配得上“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的美誉,恩施州的城市建设应该要立足本地的资源,在充分认识自然规律并加以利用的基础之上,才能造福于子孙后代,才能实现生态立州的目标并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樊丽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视野下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2.

[2]刘思华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刘浩,曹骞,谭双娥,等恩施州城镇化发展问题研究[J]今日中国论坛,2013(15).

[4]章文弋环境与城市的持续发展——对新时期城市建设的思考[J]安徽建筑,2002(1).

[5]赵黎明,董大为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研究[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6]韩瑞英加快和谐城市建设 促进城市和谐发展[J]攀登,2006(6).

猜你喜欢

城市建设
城市规划中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应用
城市建设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思路构建
建筑施工中的施工污染环境问题分析
陶瓷景观在城市建设中的表达研究
浅谈园林绿化养护
浅谈城市路灯设施规划与施工管理
中小城市市政设施管理方面的问题及改进方案初探
新形式下如何实现房地产档案管理现代化
旅游综合体特征分析
现代城市建设中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