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dle
2014-04-29琚敏敏
琚敏敏
摘要: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信息技术教师利用Moodle平台在我校各项工作中的推广应用。“网络课程”、“继续教育”、“科研管理”看似三个独立的工作项目,都能通过Moodle平台实现。我校信息技术教师利用Moodle平台的各项功能整合,更有效地执行了学校的日常工作。
关键词:Moodle 网络课程 继续教育 科研管理
中职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不仅充当着一名普通的任课教师,除了教书育人,他们还肩负着学校各类与电脑、网络等相关的工作。特别是我校提出“网络化”概念在之后,我校的信息技术教师还要负责搭建各类网站,便于展示交流、学习。Moodle的出现,给我校“网络化”平台增添了一抹亮色。
Moodle在我校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网络课程
信息技术课程是中职所有专业必修的一门公共课程,主要的教学内容以常见办公软件的应用为主,如WORD、EXCEL等。这些知识点的实践性、应用性较强,多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中职生好奇心强、善于表现但自制力差的学习习惯,需要教师有良好的课堂调控能力,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又能全面掌控学生的学习情况。Moodle的出现为信息技术课程的老师创设了一个有效的教学辅助平台。
1、丰富学习资源,拓展学习路径
中职的学生通过小学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普遍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借助Moodle平台提供的文字、图片、视频教程、动画等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学生就能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通过探究学习很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既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2、创设学习活动,促进互动生成
Moodle平台除了能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以外,还可以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
(1)反馈单:通过课前反馈单的填写让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课前的预习情况,帮助老师了解学情,有效控制及开展各个教学环节;通过课后反馈单的填写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查漏补缺,便于设计下一阶段的教学。
(2)投票:有效的激励可以成为学生认真学习、热爱学习的动力保证。我们的实训室都是4-6人的小组形式,促进了学生小组合作的良好习惯。组内相互帮助,各组间相互评比,通过对各组优秀作品地投票,形成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提升对自我的要求。
(3)在线测试:测试是普遍且有效的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方式。Moodle平台的在线测试,让学生在完成题目的过程中及时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同时也让教师在课内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真实学习效果,有助于课堂环节的调整。
(4)讨论区:Moodle的讨论区不同于论坛,它既开放又可控,对于课堂开展的有序性提供了很强大的技术支持。我们的教师会针对一些比较有意义的知识点发起话题,让学生参话题,在话题讨论中更进一步的思考与学习。
(5)作业提交:作业是每次信息技术课程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有了提交作业的要求,学生不至于出现松懈式学习;同时,点评部分学生的作品,可以让学生之间有多向对比,自我查漏补缺;而教师课后的批阅,也让教师全面了解班级总体学习情况。为后续的课程开发、完善提供了借鉴作用,为下节课的教学安排提供了设计基础。
3、记录学习轨迹,构建成长档案
信息技术课程是我校中高职专业学生顺利毕业的敲门砖。如果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就能在两个学期内全面掌握学生的学情,便于因教施材,帮助学生有效学习,顺利通过相关考证。
Moodle平台作为辅助平台,及其有效地贯穿了整个自学课堂。它不仅记录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记录了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由于它的交互性决定了它是动态的、发展的,正如学生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波动地发展历程。教师可以通过Moodle平台全构建学生的成长档案,从而更有效地开展教学。
学习资源的多样性,给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自主探究环境;互动的学习活动,方便学生在交流之余获取相应知识;学习轨迹的记录,帮助教师针对性的教学。Moodle平台众多功能的整合,是我校网络课程有序有效开展的坚强后盾。
二、继续教育
教师的继续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今天,采用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来进行继续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教师特别是职业学校教师对专业技能的需求。而网络课程的出现,正好填补了这个漏洞。
用Moodle平台搭建的网络课程,不限专业和学科,只要掌握基本的上网技能,每位教师都可以成为网络课程的一员,参与学习相关课程。教师在平台中相关项目或任务的完成情况,将成为继续教育有效开展的评价依据。
与原来重理论轻技能的传统继续教育模式相比,Moodle平台构建的继续教育课程将每个单元的学习目标都以项目或任务的方式呈现,在理论结合实际的课程结构下,參加培训的教师收获了自己所真正需要的专业技能。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时间自由
传统的继续教育课堂都是在有计划的时间安排下进行的,每位参加培训的教师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培训地点,认真参加培训,才能完成本次的继续教育课程;有了Moodle平台之后,培训老师就无需担心时间问题,由于平台上提供了视频、课件、动画等不同类型的学习资源,培训教师只需下载感兴趣的资源,就能在课余时间获取相关的知识,不仅为培训教师创设了一个良好的自学环境更为培训教师节省了大量的时间,真正实现边工作边学习。
2、探究学习
学习是需要交流的,在交流中才能互相促进。平时忙碌的工作已经占用了教师大量的时间,Moodle平台的讨论区为培训教师创设了一个节约时间的良好环境。教师只需在课余时间或者下班后,在电脑前就可以和其他培训教师进行学习交流。将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学习心得作为话题发到讨论区中,让其他教师参与讨论,以解决自己的疑难问题;同时,还可以参与到其他培训老师以及授课老师创设的话题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3、有效评价
当前很多常规的继续教育模式,对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缺乏科学的评估和严格的管理措施,既浪费资源又达不到实际的教学目标。Moodle平台提供的多种评价方式,实现了多元化有效评价,通过提交作业、单元测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集体评价等形式,让参加培训的教师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形成反思日志记录自己的学习成长过程,以促进学习的持续进步。
4、推陈出新
人类已进入了由开发自然资源到开发智力资源的时代,如果因循守旧、抱残守缺,就不可能在时代的潮流中有所发展和建树。Moodle平台是一个开放的平台,课程的创建者有多位老师共同负责,每位负责老师都能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对课程进行更新修改,以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而培训教师作为学习者,也可以将自己在平台中学习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以完善课程的建设。
基于Moodle平台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加快了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发展,使教师在信息技能方面形成了“从不会到会,从会到实践,从实践到研究”的链式体系。“集中培训”加“Moodle平台下的网络学习”模式将会成为教师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不仅有效提高了教师的培训效率,还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实现了一个长期、有效、系统的教师自身专业能力发展的支撑平台。
三、科研管理
利用Moodle平台管理教科研,也是我校在Moodle平台上的一个重要应用。将日常教科研管理、课题管理与Moodle平台进行一个有机结合,提高整合度,方便老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同时,也便于新教师进行课题学习。
Moodle平台与教育科研管理的结合模式主要涵盖了以下两个部分:
1、日常管理,“七个一平台”
每学期在学期结束前,我校教科研方面对于教师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以下七个方面。“参与或主持一个课题研究”、“写好一篇论文(发表或获奖)”、“学习一本理论专著”、“上传一份优秀课件”、“参加一次专题培训(报告)”、“建设一个教育教学类博客(本学期不少于5篇博客文章)”、“上好一堂实训课或公开课”。
我校传统办公系统——“OA系统”,拥有注册用户组、文件上传功能、消息发送平台等功能,但是缺乏一个评价系统,对于教师“七个一”的成绩无法给予在线打分及公示。
采用Moodle的课程管理模式,将每学期的“七个一管理”作为一个课程,而普通教师在课程中角色设置为“学习组成员”,教研组长及各考核处室中层设置为“教师”。从而实现了由教研组长及各处室中层对负责部分打分。并由Moodle系统实时显示分数,让老师查漏补缺,督促其加快教育科研的成长。
2、课题管理,“课题集菁英汇”
课题网络化,已经是势在必行,如今申报课题必须制作课题网站,并提供过程性资料。而为了每个课题均制作一个精美的课题网站肯定是不现实的,这也同样加重了课题组成员的负担。为此我校在Moodle平台专门建立了一个课题模块,课题组只需要往对应课题提供材料,并上传即可,由系统自动生产网站。
首先,Moodle平台如同论坛般的发帖和课程设计,一般的教师基本上都很快就能上手。方便了非计算机专业的课题组,不再为制作网站而头痛。
其次,作为学校内部成员均能共享学习其他课题组的课题研究过程,起到了资源共享、相互促进的作用。特别是一些从未主持过课题的新课题组,可以通过研究平台上其他课题组成果来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第三,課题菁英汇旨在将课题研究的成果落在实处,而非“结题”即“结束”,让所有的课题资料汇总在一个平台上,有利于合并同类课题以此申报更高级别的课题研究,让微型课题变大,让普通课题变精,让教师参与度更广、更深。
Moodle,在我校信息技术老师的手中成为了引领“网络化”的一盏魔灯。通过Moodle平台,使得网络课程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多元化评价;使得继续教育便于教师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信息化水平;使得教育科研便于领导管理、教师相互学习。我校将继续开发Moodle平台在学校其他工作的可取之处,让Moodle照耀我们整个校园。
参考文献:
[1] 谢海波.网络环境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和策略研究.中国电话教育,2011.8:104-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