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大学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014-04-29姜旭
姜旭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是拓展跨文化知识的平台,娴熟的语言技能、 深厚的语言修养是洞悉文化差异、跨越文化沟壑的关键。世界各国都把自己国家的外语教育看作提升国民素质、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的目标是要把跨文化交际教学更加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并逐步将跨文化教育纳入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体系中。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教育
一、引言
我们当今所处的信息时代的突出特征是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文化多元化。跨文化的交往是不同国家乃至不同地区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互动、冲突和融合。它是形成地球村时代不能缺少的交际形式。《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也明确规定“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應用技能、 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很明显,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标也不是单纯的掌握语言技能。大学英语教学是一个平台,教师利用这个平台训练学生掌握语言技能和语言修养,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反之,教师运用跨文化知识为这个平台创造出许多有趣的学习场景,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和积极性,从而有助于充分发挥英语语言的内在潜力并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英语语言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大学英语教师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保障,培养英语教师跨文化能力不仅是全球化语境下英语教育的需求,还是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要求。但是现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师一直以来都受到以往传统英语教育理念的影响,文化知识面窄、功利导向过重、人文陶冶和跨文化理解能力弱。现在的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仍然习惯于把重点放在词汇、语法这些纯语言知识能力的培养上,他们没有对语言中所包含的众多的社会文化因素引起重视。这种做法对学生目标语文化的习得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都起到了阻碍的作用。因此,对大学英语教师进行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
二、大学英语教师跨文化能力的现状
现在在我国大部分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体系中, 跨文化方面的教育内容严重不足。师范类学校毕业的英语教师,他们知识结构的基本框架是--语言技能+语言学理论+教学法,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课程通常都是选修课,学时和学分比重微乎其微,导致学生不重视;而大部分非师范类的学校基本上不开设跨文化交际方面课程,所以毕业于这些院校的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方面的教育内容几乎为零。尽管现在很多英语教育者已经认识到,在国内外的新形势下,我们亟待培养出具有文化差异敏感度、宽容性并且能够灵活处理文化差异的英语教师。但在设置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及方法时,还是缺失具体、明确、细致的教学目标标准,以至于现在大学里的跨文化课程仍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
三、大学英语教师应具备的跨文化能力内涵
Bryan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应主要包括态度、知识、技能和意识四个维度。其中,态度指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者应该有好奇、开放的态度,并且能够搁置对目标文化的怀疑和对本族文化的确信。知识是指了解本族文化和目标文化的社会风俗习惯等相关的知识,以及在社会交往和个人交往过程中,应该知道的一般程序的知识。技能是指交际者利用自己已有的信息和一般的知识框架对外来事物进行理解并发现其内涵的一种能力。意识是一种批判性的、建立在明确标准之上的评价本族文化、异文化及国家中的习俗、观念和成果的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名优秀英语教师必备的条件。
(一)明确东西方价值观的差异。每一种文化都有其自身的独特的一整套系统,而价值观是任何社会或文化系统都不能回避的因素。不同的价值观的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必然表现出各自不同的价值取向。东西方文化在价值观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个人主义( individualism) 和集体主义( collectivism) 。在西方,特别是美国的个人主义,主要表现在自我奋斗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精神状态。个人主要价值观强调个体的力量和个人英雄主义,不依靠他人或集体而存在,个人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个性的存在应得到承认和强调,应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集体主义则强调互相帮助、和谐共处。中国是典型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注重互助和依靠,重视集体的作用,人际关系重和谐,强调民族凝聚力,发挥集体主义精神。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我们不了解东西方的价值观的不同,会引来很多的交际麻烦。
(二)了解东西方思维习惯的文化差异。思维是人的大脑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人脑通过归纳、演绎、推理、分析、综合等方式来思考、解决问题。交流活动之所以能进行就是因为人们共享这些基本的思维方式,否则根本谈不上交际。思维方式是指人们的思维习惯或思维的程序。思维方式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它受语言文字、哲学思想、历史传统等方式的综合影响,不同语言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人的思维方式不同, 所以, 东、西方的思维方式的比较和转换应当是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掌握的。
(三)具有正确的态度和评价立场。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熟练地掌握跨文化方面的知识,还要对目标语文化持有的正确态度和客观评价,以平等的态度看待东西方文化差异,并辩证客观地分析这些差异,提高对教师自身跨文化认识水平。
四、培养大学英语教师跨文化能力的手段和途径
(一)大学英语相关的师资培训部门应该采取一定的行政指导和措施, 鼓励大学英语教师重视跨文化方面的知识在英语教学上的应用研究,加强大学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关系方面的研究力度,改变过去语言基础知识与文化知识相脱节的教学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使广大英语教师由教学型向科研型转变, 让跨文化交际教学的研究走向科学化、系统化。
(二)培养英语师资的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师范类高等院校应该注重大学英语教师的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及时完善现有的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大纲,补增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专业课程,并将此项课程作为考核大学英语教师任职资格的基本标准,这样才能符合新形势的要求。
(三)让多数大学英语教师直接到目的语国家进修学习是不现实的,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网络资源,主动地学习目标语文化。 同时,大学英语教师还可以阅读有关文化方面的书籍,通过阅读反映目标语文化的文学作品, 教师们也可以了解到有关目标语文化的知识。
总之,高校外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多渠道、 多元化的,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而且大学英语教师师资培训需要一整套科学的、系统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 从学科建设角度看我国跨文化交际学的现状和未来[J]. 外国语,2010(6):25-30.
[2] 侯瑞君. 高校外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3 ( 6) : 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