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分析
2014-04-29林雪梅谢秀梅
林雪梅 谢秀梅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强化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应用,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4例糖尿病患者,均给予强化健康教育干预。结果:强化健康教育前、后,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高,体质量、血脂以及血糖等指标与干预前相比,明显减少,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强化健康教育能够明显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并促进疗效的提高。
【关键词】强化健康教育;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影响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10-02
糖尿病属于一种累及全身[1],需要接受终身治疗的一种慢性疾病。若是血糖长时间控制不当,可能导致诸多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在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措施中,糖尿病健康教育逐渐引起了重视,糖尿病教育是医疗机构防治工作的重点,健康教育的效果与健康教育的时间、方法、模式等多种因素有关。强化健康教育就是为人们提供一种纠正不良行为、生活方式所需要的知识、服务以及技术的呢过,让人们在面临各种健康问题时,可以有能力应对。现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4例糖尿病患者,进一步探讨强化健康教育对其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4例糖尿病患者,均满足WHO制定关于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均属于2型糖尿病。其中,包括41例女性患者,73例男性患者。年龄均在34-79岁之间,平均年龄(57.41±5.08)岁。病程时间2-30年,平均时间(10.54±5.36)年。
1.2方法
由主管护师作为授课教师,每天在强化健康教育中心进行一对一的强化指导干预。针对患者实际情况给予解释,直到其熟悉掌握,每次30分钟,一共10次。内容主要是糖尿病疾病的概念、症状以及诊断等基础知识[2]。按照患者的体质量、运动量以及并发症等情况,制定合理的健康食谱,同时指导患者了解食物交换份,构建科学的饮食结构。结合患者的年龄、血糖以及并发症等信息,制定患者喜爱的有氧运动措施,每周至少3次,每次时间1个小时,严格监督定时定量,满足运动强度的要求。运动前、后紧密监测患者血糖,随身携带糖果、糖尿病病历卡,确保运动的安全。糖尿病临床治疗措施包括:为患者讲解口服药、胰岛素的药效作用、种类、使用方法以及不良反应。告诉患者血糖检测的频率、方法以及意义,培养其每天自我监测血糖的良好習惯并如实记录。指导患者胰岛素的正确注射方法、部位、所需注意事项以及管理方法。教会患者做好常规足部护理,避免糖尿病足的产生。健康教育后,每次预留一定时间为患者解答疑惑。患者出院以后,护理人员每2周进行一次电话随访,共访问6次,责任护理人员按照患者出院档案,预约患者每月到社区中心进行一次强化教育,每次20分钟,明确出院以后患者依从性、存在的问题,同时给予有效干预措施。
1.3指标观察
监测并详细患者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体质量、甘油三酯、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等水平。
1.4统计学分析
2结果
3讨论
因为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3],长期治疗让患者出现懈怠情绪,治疗的依从性受到许多因素的不利干扰。所以,应该强化健康教育,反复进行。在克服糖尿病这种慢性疾病的过程中,患者不但需要接受药物治疗,还需要不断更新疾病及保健知识。通过强化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更加自觉的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效的避免了临床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糖尿病强化健康教育模式的开展,克服了传统糖尿病教育的缺点,可以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解决患者自身存在的问题,实现了健康教育的系统化、个体化,在患者出院以后定期进行随访、复查、询问以及指导,确保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连贯性、重复性,使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不断提高[4]。
参考文献:
[1]吕秀云.不同糖尿病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3):38-39.
[2]范丽风,张小群,陶旭,等.糖尿病教育提高知识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影响[J].实用护理杂志,2011,19(11):6-7.
[3]李冬英,黄少薇,林齐红,等.糖尿病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1,30(7):1196-1197.
[4]M. A. Powers, J. Davidson, R. M. Bergenstal. Glucose Pattern Management Teaches Glycemia-Related Problem-Solving Skills in a Diabetes Self-Management Education Program[J]. Diabetes Spectrum, 2013, 26(2): 9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