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思品课教学
2014-04-29闫淑青
闫淑青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课是最好的德育教育基地,能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因此,无论教学方法如何改革,都不可以只是理论知识的简单罗列,还需要用学生耳濡目染的身边事加以理解和应用,起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师生关系;教学情境;教学课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拉近教育的距离
构建“生活化”的思品课堂必须建立起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下,学生才能大胆提问,表达不同意见,只有“以生为本”,学生才会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对学生,我们不是站在高处,居高临下地去教导,卖资格,摆架子,而是俯下身子,平等地与他们交流。只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们的师生距离才會逐步拉近。
二、创设德育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走进学生生活
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事物,让学生在可感知的“现实”中,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知识理解新知。将抽象的理论与活生生的现实有机结合起来,使思想品德课趣味盎然,教益颇深。比如,在讲“要自觉承担责任”时,自然而然地说到在家里是否应该主动替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简单的涮碗、扫地等,做到了父母高兴,自己也快乐;否则,自己永远无法长大成人。这有助于学生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三、开展德育生活互动化,丰富思品教学课
“德育生活化”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在课堂上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参与性、创造性,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和独特感受,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体会生活的幸福。例如,开展“街上的垃圾桶为什么哭泣”“对藏独势力打砸抢的看法”问题中,我们中学生应怎么做等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感受竞争,接受挑战。
四、课后践行德育生活,享受思品教育的快乐
课后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和拓展,课后实践活动也是让学生用生活印证知识,深化认识的有效手段。教师有目的地要求学生开展采访、调查、访问等形式的实践活动,让课堂教学再次回归生活,贴近生活。如:在学习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之后,我通过多媒体播放了自己剪辑当地电视节目中一段声文并茂的录像:在城区,大片焚烧玻璃钢原料产生了漫天滚滚黑烟的场景。的确这在当地是大家深恶痛绝的,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开展课外拓展活动:去调查你所生活的周围有哪些浪费资源或破坏环境的现象?你应做什么?并设计出实施方案。通过参与社会生活,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思品课回归生活课堂,既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注重德育教育的开展。因此,应该让每一节思品课堂既成为传播知识、培养能力的课堂,又成为“养育人性”的课堂,真正让思品课发挥德育课的优势,真正体现思想品德课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德育功能。
(作者单位 枣强第三中学)
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