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时代”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2014-04-29李娟

西江月·上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和谐师生关系微时代构建

李娟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进入信息传播速度快、内容更强大、震撼力的微时代。它赋予辅导员与大学生和谐师生关系的新内涵,辅导员如何抓住微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微时代;辅导员;大学生;和谐师生关系;构建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进入信息传播速度快、内容更强大、震撼力的微时代,它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传播交流信息、社会活动的方式,对社会生活各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据CNNIC发布的《第三十三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1.2%,在整体网民中占比最大。学生依然是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5%,互联网普及率在该群体中已经处于高位。这一数据表明大学生成为了“微时代”的重要参与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重要力量、与大学生有着密切联系的辅导员,抓住微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明确微时代赋予辅导员和谐师生关系的新内涵,采取有效措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微时代赋予辅导员与大学生和谐师生关系新的内涵

微时代具有“信息发布便捷及时,传播面广、传播速度快;用户端广泛,跨媒体传播;信息地位平等”等几大显著特点,正如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所说:“任何技术都倾向于创造一个新的人类环境”。传播学者喻国明同样认为:“任何一种新媒体的产生,都会带来一种社会关系的变化。”这种变化影响着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文化环境、舆论环境以及社会心理环境,使育人环境呈现出更加开放平等的趋势。辅导员与大学生关系的发展也呈现民主与互动、亦师亦友的趋势。分散开放取代了刻板封闭,师生交往方式更加自由、平等、主动。师生间建立起动态的、平等的、对话的、合作的伙伴关系亦成为了现代教育的基本诉求。这也符合教育部第24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总则里“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这一界定,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既应该是“引导者”,即辅导员要对学生心理、做人等方面进行教育引导,又应该成为學生的朋友,用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和学生更好的交流,更加深入了解学生的信息和需求。“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是对辅导员与大学生关系的理想描述。因此,微时代和谐的辅导员师生关系必须具备平等友爱、尊重合作,相互了解、彼此信任,分享与交流、共赢与互利等几个基本特征。

二、微时代高校辅导员和谐师生关系构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微博微信的使用进一步拓宽了师生交流互动的渠道,为高校辅导员和大学生的沟通交流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使师生交往更及时、广泛、直接和深入,从而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渗透力,也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思想品德和行为模式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微时代在赋予大学生极高的表达自由及互动交流方式的同时,也对高校辅导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得辅导员和谐师生关系构建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的现象。

(一)高校辅导员和谐师生关系构建面临的机遇

1、信息传播便捷及时,使辅导员能更快捷的了解学生信息

微博、微信的传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时间无屏障”、“空间无屏障”、“资讯无屏障”的便捷化传播,成为最为即时便捷的信息传播平台,每个人都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实时表达、快速传递信息和获取信息,这种强大的功能赢得了大学生的青睐,迎合了大学生的消费理念、生活方式、接收信息的习惯和渠道,满足了他们这个群体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大学生们热衷于在微博上发表自己心情、表达对事物的评论,一张新传的图片、一个修改的签名、几个字或者几句话的信息中往往传递着学生丰富的情绪、真实的想法或者是某种需求。辅导员可以通过关注大学生的微博、微信及时便捷的了解学生的生活及思想动态。

2、拓宽了交流平台,加强了师生间的沟通和互动

大学生敏感、自信,师生面对面的交流可能会让他们不自在,起不到很好的沟通。通过微博、微信拉近彼此的情感,能更好的起到引导作用。很多时候,学生与辅导员的交往往往缺乏主动性,有的学生对老师怀有敬畏心理,与老师面对面交谈感到拘束。而有的辅导员忙于事务性工作,很少有时间和精力与学生交流,导致师生关系疏远淡漠。微博、微信等表达的及时性、广泛性和便利性,畅通的沟通机制给师生互动带来了积极作用。微博、微信的“关注”“评论”“转发”等功能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辅导员能够充分利用这些功能与学生进行互动和联系,师生互相分享自己身边发生的故事,对思想、生活、学习、班级事务等等进行讨论,对一些事物、事件交流意见看法,节日、生日互送祝福、表达关心等等,互动的加强、沟通渠道的畅通,有助于让可能存在的摩擦或误解在这些新平台中得以化解。这些交往行为不受时空限制而能得到快速直接的回应,这种效果是传统面对面交往所不能达到的。

(二)高校辅导员和谐师生关系构建面临的挑战

1、辅导员作为“意见领袖”的主体权威受到挑战

在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一方面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发表信息、表达自我,而且还能依照自己的自由意识获取需要的内容,与各类知名人士、专家学者直接互动和对话,分享各种以往没有的资源。另一方面,大学生还会活跃在不同的“舆论社区”当中,由于他们的兴趣、专业、年龄等因素的差异,他们更容易受到同龄人或某领域专家的影响,而轻视学校教师的教育与引导。此时,若辅导员对广大学生传播的信息知之甚少或是闻所未闻,必然造成辅导员在教育过程中的被动与尴尬。另外,大多没有经过“筛选”和“过滤”的网络信息,容易引发大学生真假难辨的错觉和认知上的偏差,引起大学生思想上疑惑与混乱,这一方面对辅导员作为“意见领袖”的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辅导员的主体权威受到了质疑和挑战。微时代下辅导员的权威和作用不再建立在大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之上,而是唤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引导他们不断完善自我。

2、大学生对虚拟人际关系的依赖导致师生关系日趋淡漠

微时代下人们的网络人际空间空前膨胀,在网络环境下,可以随意认识任何人,说任何话,由关注度引发的自我价值肯定满足了寻求自我价值实现的心理,抵消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挫折感,因而会更加依赖这种虚拟时空带来的需求满足感,而放弃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大学生每天与网络打交道的时间,甚至比与同学老师现实交流的时间还要多,网络负面效应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障碍,如网络沉溺、网络孤独等。另外大学生自身存在的有些个性品质,如敏感、自信,自我意识较强,自我为中心,害羞、社交恐惧等等,也会妨碍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他们常常忽视老师的教导,与辅导员的交往往往缺乏主动性,有的学生对老师怀有敬畏心理,与老师面对面交谈感到拘束和不自在。而有的辅导员忙于事务性工作,很少有时间和精力与学生交流。这些问题的存在,令大学生对辅导员出现了疏离感、惧怕感,导致师生关系日趋淡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3、网络信息的甬杂、舆论主体的多元化增加了对大学生思想引导的难度

“微时代”自媒体的出现,为网民即时发布信息提供了便利,也为虚假信息的泛滥提供了扩散渠道。对于处于成长阶段、思想仍未成熟的大学生来说,面对“瞬间刷屏”的微博微信,容易产生错觉,甚至盲从,关注并转发虚假低俗信息。学生在网络中与不健康的思想和文化接触久了,很容易动摇其信仰、偏离社会主义主流价值理念。另外,微信群体中既有平民、草根阶层,也有思维活跃、意见权威的各领域专业人士,还有万众瞩目、言行备受关注的明星,普通网民和各行各业精英共同构成强大的舆论主体,能迅速掀起舆论狂潮。面对微博舆论主体的多元化、信息传递的放大效应,如果无法进行事先审核,会对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难度加大。

三、如何构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和谐师生关系

(一)更新观念,正确认识辅导员权威

微时代的多元化和开放性,展示了大学生对自由、民主、平等的强烈诉求。大学生的民主和独立意识更强,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对民主和平等的渴望日益强烈。这就要求辅导员转变观念,正确认识辅导员的权威。教育社会学研究表明,教师的权威来源于制度的权威和个人的权威。制度的权威包括法定因素(在教育系统中的位置)和传统因素(在社会中的地位)两个方面;个人的权威取决与专业因素(个人的知识技能水平)和感召因素(人格魅力)。而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取决于这四种因素的合力。就构建和谐的辅导员师生关系而言,辅导员如何认识自己的个人权威无疑很重要。如果学生仅仅因为辅导员在教育中的地位而感到威慑,我们不能认定他们之间具有和谐的师生关系;相反,如果学生折服于辅导员的知识、技能,被他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这种来源于个人的权威必将有益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所以,真正的辅导员权威的确立不是让学生在老师面前瑟瑟发抖,而是感到安全、信任和愉快。一个具有很高个人权威的辅导员,必然能够依靠自身的知识和人格,给予学生应然的指引。因此,纠正关于权威的错误认识将有助于和谐的辅导员师生关系的建设。辅导员应该改变传统教育中教师是主导者和权威者的观念,结合微时代信息传播的新特点,与时俱进,提升自己利用微媒介的能力,引领“话题”,占领主阵地,树立全新的“意见领袖”的权威,在畅通的交流中了解学生信息与需求、答疑解惑、传递信息、达成理解,尊重并引导大学生进行理性的表达和诉求,引导实现师生双方的良性互动。

(二)重视并善用“微媒介”

“微时代”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交流与人际沟通方式、文化表达方式,也影响着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舆论环境、文化环境以及社会心理环境。要构建和谐的辅导员师生关系,需要适应这种媒介环境的变化,重视和善用微媒体,给予师生更加平等和自由的交流空间,让其成为辅导员与学生值得信赖的精神交流家园。首先,要求辅导员对“微媒介”的技术特点、优势和不足了解并掌握,并在实际应用中扬长避短,提升利用微媒介的能力;其次要求辅导员与学生亦师亦友,利用微博微信等微媒介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主动关注学生的信息动态,关注他们的需求和生活状态,关照他们的精神世界,与学生平等对话,真诚交流,思想碰撞,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辅导员的关爱,从而也主动关注辅导员,双方达成互动,坦诚相见,促使一些不良思想消除在萌芽状态,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心理认同和价值认同。另外,辅导员要使用“微语言”,提高工作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微语言”是微博网民们惯用的诙谐、轻松、直白的大众语言。

(三)加强大学生的思想引导

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和谐关系构建需要双方共同努力,不能只靠辅导员单向式的付出,而是需要大学生参与其中,进行双向沟通。首先大学生要对辅导员怀有尊重和感恩之心,理解辅导员工作性质。其次以学为本,虚心好学,不断学习做人与处事,学习沟通与交流,正确对待师生关系。再次,积极主动与辅导员互动。师生互动不仅仅需要辅导员的发动,更需要学生的积极回应和配合。最后大学生要积极、健康地投身到微时代中,提高微媒体素养。既要利用微媒体正确表达自我,又要理性的鉴别真伪,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

总之,思政教育要良好地发展必须有和谐的辅导员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建构和谐校园的基础,也会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关系处理过程,是辅导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如果辅导员能够合理利用微时代带来的新启示与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主动性, 将会促进师生双方共同进步、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210.

[2]武小清.“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啟示[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2(2).

[3]刘静.“微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3(23).

[4]沈培辉.“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基于传播学视角的思考[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3(4).

[5]朱琪.“微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J].大学教育,2013(9).

猜你喜欢

和谐师生关系微时代构建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谐师生关系互动载体探析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做一名有幸福感的教师
漫谈班级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