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郭沫若与金斯堡诗歌创作的审美差异

2014-04-29廖飞

西江月·上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诗歌创作浪漫主义时代背景

【摘 要】郭沫若,中国现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艾伦·金斯堡,美国文学史上一颗在争议中闪亮的诗歌作家,“垮掉的一代”学派的标志性的人物。他们都是在世界及国家动荡中生存下来,在暗无天日,人民疾苦中一路走来,他们用相同的形式——诗歌,不同的风格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本文在浅议郭沫若与金斯堡诗歌创作的成就及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二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展现二者诗歌创作的审美差异。

【关键词】诗歌创作;审美差异;时代背景;浪漫主义;垮掉的一代

一个是中国人,一个是美国人,一个的生命从19世纪跨越到20世纪,一个的生活足迹几乎遍布整个20世纪,虽然在不同的地域,本应该没有任何的交集,他们却共同经历着世界半个多世纪的变迁,他们或者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时代背景,或者有着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或者有着不同的想象力,对事物有着各自独到的见解,但他们却有着共同的爱好,使他们虽然未曾谋面却已经熟知。他们有着各自的风格及独特的个性,一个以浪漫著称,一个带着反叛的标签,但在一段时间里都是通过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声音,抒发自己的情绪,共同影响着一个领域,一个圈,那就是诗歌领域,文学圈,对中美文学乃至世界的文学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就是中国著名的诗人郭沫若,美国的著名诗人艾伦·金斯堡。

一、郭沫若与艾伦.金斯堡诗歌创作的成就及影响

1.1郭沫若的诗歌创作的成就及影响

19世纪末出生于四川的郭沫若,乳名文豹,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郭沫若被我们所熟知不仅仅因为他是著名的诗人,在现代文学领域中,郭沫若是不可多得的综合性的智者,他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剧作家、革命家。他在多个领域都是卓有成效的人,其中最突出的也是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就是诗歌和书法。郭沫若的诗歌虽然达到了一定的造诣,但他并不是天生的诗歌作家,在他开启诗歌的历程上,和鲁迅先生有着相似的经历。郭沫若早年赴日本留学,主修医学,后受到斯宾诺沙、惠特曼等人思想的影响,开始了自己弃医从文的生涯,在之后的写作过程中,郭沫若与成仿吾、郁达夫等志同道合的人组织“创造社”,抛开传统的旧文学,积极从事新文学运动,在文学界开始崭露头角,这一时期郭沫若的众所周知的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枷锁的束缚,充分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拓了新一代诗风,在文学领域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逐渐形成自己诗歌的新颖独到的风格,堪称是当代最优秀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作。

郭沫若在中国新文学领域中是中国新诗第一个伟大的综合者,在新诗的挖掘方面,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在诗歌领域是前无古人的壮举:郭沫若将中国新诗从“幕仿自然”阶段推进到“表现自我”的新阶段,并凭借泛神论增加了新诗“表现自我”的力度和反封建强烈程度,促使二十世纪的动荡和人们的反抗精神成为了新诗歌艺术的灵魂和生命线。这是郭沫若诗歌优于同时代其他诗人成就的缘由。郭沫若的诗歌呈现了其本人生动活跃、大胆奇特的想象力将诗歌的素养提高了一个层次,诗歌中体现的浪漫主义的主题和象征的深意,填充了诗歌的精神内涵,丰富了诗歌的精神层面,最终众所周知的“女神体”的新诗体式诞生了。

1.2艾伦·金斯堡的诗歌创作的成就及影响

艾伦·金斯堡(Allen Ginsberg),出生于1926年,提到金斯堡,对他没有具体的词语来评价,这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诗歌作家。与郭沫若不同的是,金斯堡可以说是一个天生的诗歌作家,这与他从小的生活环境不无关系,他的父亲也是美国诗人路易斯,虽然他们的诗歌风格迥然不同,但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从小耳濡目染是肯定的。在文学领域提到金斯堡,往往与极度的反叛、放荡不羁相联系,也恰恰就是他的个性使他成为可能是二战后最著名的美国诗人。

金斯堡依靠极具争议的诗集《嚎叫》闯入了文学界,进入了公眾视野,在这本书中,金斯堡毫无顾忌地赞美了性能量的各种表现形态,包括同性爱,在石墙起义前,他是名符其实的同志代言人。《嚎叫》曾使旧金山警方以“淫秽”罪名对金斯堡提起控告,后来文学界出面替他辩护,警方败诉,这无形中也为金斯堡做了宣传,这个开始给他带来麻烦的作品,最终并没有让他失望,诗集售出30万册,并且表明他对主流文化的反叛得到了文艺评论界的支持。

在此后的诗作里,金斯堡坚持展示了1950-1960年反传统文化的多个方面:反战、吸毒体验、性自由、敌视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官僚作风、皈依东方宗教的皈依等等。在之后的这些优秀诗篇中,金斯堡一直践行“垮掉”压倒主流的创作风格,以一种不羁的态度真实的映照着现实的残酷,奏响了美国新时代的最强音,为“垮掉的一代”奠定了基础,真实的展现了一代美国青年的身心状态,在多个层面上都有深刻的内涵,奉行反叛传统伦理价值观念的生活准则,为上个世纪的美国青年树立了一种新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信仰。因此,金斯堡可谓是“疲竭的一代”或者说“垮掉的一代”的标志性人物,“垮掉的一代”或者称之为“疲惫的一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一群松散的青年诗人和作家的集合体,他们中的许多人基本已经丧失了对人性的最基本的理解,之所以这样称呼他们,也是公众对他们表达了失望和不满,这一名称最早是由作家杰克·克鲁亚克于1948年前后提出的。

二、从郭沫若与艾伦·金斯堡诗歌的不同特点来审视审美差异

2.1郭沫若创作诗歌的特点

郭沫若作为中国文学创作的传统主力之一,诗歌一直以浪漫著称,而浪漫主义自古就有“风骚并举”之说。伴随着《女神》的问世,郭沫若开一代诗风,引领着新诗开启了新的里程,开创了自由体诗的格局,新诗阵地才得以有了将帅。郭沫若诗歌体现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崭新的浪漫主义审美意识,展现了一个崭新的艺术世界。它所表达的浪漫主义精神及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在中国那个特殊的时代达到了新诗主潮的顶点,为中国新诗的开拓和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郭沫若对于中国的现代文学领域,尤其是对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诗坛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他对新诗的探索与创作身为后人称道,尤其是诗歌中展现的激情,张扬的个性,将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展现的淋漓尽致,促进了新诗的繁荣。新文化运动时期,郭沫若就开始了对浪漫主义创作风格的尝试,1921年组建创造社,身为创造社的主力,他广泛的收到惠特曼、泰戈尔等人思想的影响,同时从屈原、李白等人的豪放的气概、瑰丽的想象力、饱满的爱国热情中得到启发,讲究文学诗歌创作的“全”与“美”,以饱满的热情去歌颂新事物,更加旗帜鲜明的彰显了浪漫主义。

郭沫若对自己的诗歌要求严谨,他强调诗歌中感情的自然流露,对诗歌的形式要求绝对的自由,不拘泥,重视灵感,为此还归纳了一个关于诗歌的公式:“诗=(直觉+情调+想象)+(适当的文字)”,使得郭沫若的诗歌,读来流畅自由,韵律和谐,朗朗上口,郭沫若的诗歌主要特点有以下方面:

首先,郭沫若的诗歌的语言不拘呆板,清爽活泼,明快生动,并使用大批的比喻、排比、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例如《凤凰涅槃》中的一段:

你脓血污秽着的屠场呀!

你悲哀充塞着的囚牢呀!

你群鬼叫号着的坟墓呀!

你群魔跳梁着的地狱呀!

你到底为什么存在?

前四句的排比,用的气势磅礴,激情昂扬,并且层层递进,激情奔涌而来,最终结尾的诅咒显得水到渠成,愤慨有力。又如诗歌《炉中煤》,出人意料的将祖国大胆的看作是自己心爱的女郎,将浪漫情怀表现的出神入化,同时又将自己生动的化作煤,两重比喻贯穿始终,使得诗歌写得丝丝入扣,扣人心弦,诗人的感情真实流露。夸张也是郭沫若诗歌中惯用的手法,例如:《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无限的太平洋捏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天狗》中“我把全宇宙来吞了”等等,夸张程度俨然有点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意思,真是将夸张写到了绝妙的地步,却一点浮夸之意都没有显现出来。

其次,郭沫若诗歌中传达的感情激烈昂扬,感人至深。例如:《天狗》中诗歌直抒胸臆的方式展现出来的声势浩大,不可阻挡的激情;《匪徒颂》中将愤怒的情感表达的让读者看的怒火中烧;《炉中煤》中隐蔽却深刻的情感,或者缠绵纠结,或者激烈愤慨,或者明显,或者隐蔽,都给读者一次次心灵的感慨与震撼,感人至深,有感慨万千,一次次给人们精神上的满足感。

再次,郭沫若诗歌中展现思想可谓深刻,例如:《炉中煤》中用新奇的比喻手法,寄情于物,表面是对物的感情,实则通过物托物言志将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表露于外;诗歌《凤凰涅槃》中运用象征手法来表达感情,用永生的“凤凰”象征不息的中华民族,先抑后扬,感情强烈的体现了“五四”革故鼎新的精神;前文已经提到的诗歌《天狗》用直抒胸臆的方式,个性的张扬,自我表现等等,都通过激越的词语表达出来。

最后,郭沫若的诗歌虽然在用词上过于繁冗,显得烦多,却远远不能遮盖其诗歌中展露的耀眼的光芒,诗歌所表现的积极精神要远大于其自身的不足之处。同时,在当时特定的背景条件下,郭沫若的诗歌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更是不可忽视。总体说来,郭沫若的诗歌是集聚着宏伟的构思,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激昂的情调,急骤的旋律等于一体的精华。

2.2艾伦·金斯堡创作诗歌的特点

“在美国文学领域一般认为,打响美国后现代诗第一炮的是以金斯堡为首的垮掉派金斯堡的代表作《嚎叫》的由禁书变为畅销书,其根本原因在于金斯堡对艾森豪威尔时代的清规戒律进行了大胆的无所顾忌的挑战,扰乱了当时沉闷的政治空气。垮掉派作家以生活的放荡不羁,吸毒纵欲,对社会习俗无所顾忌而展现在世人面前。但这也恰恰符合了当时社会环境中人们的逆反心理,同時历史也顺其自然把金斯堡推上了垮掉派作家的领袖地位。即使是这样,但以金斯堡为代表的“垮掉的一点”被认为是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因此,垮掉派也是美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一个重要派别。由于他们中的成员大多都是玩世不恭的年轻人,他们将自由至上,展现在他们创造过程中则表现为不循规蹈矩,不遵守传统创作的常规,任由自发的理念来支持,时常是杂乱无章,非常混乱的,甚至语言是难以忍受的粗鄙。当然,这一切还要源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使然,“垮掉的一代”也还是美国文学界一颗闪亮的星,对后世的西方文化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因此也被美国文化研究学者称之为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后现代“亚文化”。当然,这些时代的特征和垮掉派的诗人的个性都展现在了金斯堡的诗歌里。金斯堡创作诗歌的特点主要有:

金斯堡的诗歌创作属于垮掉派,“垮掉派”文学是以一种病态的内向性自我探索和放浪形骸的“脱俗”来对抗社会的,则其诗歌中必然有垮掉派文学所具有的特征。

首先,在诗歌的艺术形式上,垮掉派摒弃了传统形式,除旧立新,开创并践行了“自由散文”、“剪裁法”等艺术形式的主张,打破所有原有的形式和规律,将个人情绪毫无保留地任意发泄,结构混乱、情节凌乱、形象不堪、语言粗俗而富于隐藏性,追求一种总体完整的效果。金斯堡的《嚎叫》伊始:“我看见这一代最杰出的头脑被疯狂毁坏! 饿着肚子歇斯底里赤身裸体!拂晓时拖着脚步穿过黑人街区找一针够劲儿的毒品……毒品吸得醉意朦胧飘越过城市上空想着爵士乐”,这已经将垮掉派中反叛主义,通过对人们疯狂性的描述生动的展现了出来。

其次,在诗歌的艺术思想上,垮掉派体现出来欧洲的现实主义和虚无主义、东方的神秘主义、美国激进的反正统文化等各自鲜明的特点。而“垮掉派”诗歌以公开的或即兴的形式展示具有自然性和本能的人,又在一个层面上体现了爱默生、惠特曼的超验主义主张。作为对美国一段特殊时代的病态反叛,“垮掉派”文学包括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批评方式。一种是艾伦·金斯堡的“嚎叫”式的,另一种是加里·斯奈德的趋向自然神秘主义式的。金斯堡的态度是一种入世的表现,与其相反的斯奈德的态度则是出世的。金斯堡的《嚎叫》以一种展现社会丑恶嘴脸的,外在的方式来达到批判社会的目的。其诗歌中对反战、吸毒体验、性自由、敌视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官僚作风、皈依东方宗教的皈依等等生活的现实描述,正是体现了垮掉派的反正统文化的鲜明特点。

最后,金斯堡曾说过,“垮掉派”作家追求所谓的“最高真实”,而在他的内心思想上的真实,也是他的诗歌《嚎叫》的一大亮点。在这部诗集中:“……他们贫穷,衣衫褴褛,眼眶深陷,在只有水供应的公寓那不可思议的黑暗中,坐在高处吸毒,迷迷糊糊仿佛在城市上空飘游,想着爵士乐”。尽管人们是疯狂的,青年时放荡不羁、不思进取的,社会到处可见的是人们丑恶的行径和嘴脸,可这都是那个动荡社会的真实写照。人们以一种自虐的方式宣泄着内心的不满,不顾后果的去放纵自己。《嚎叫》成为人们的厌世心态进行一种极端表现的同时,有一种真实流露其间,其实就是作者最真实感受的再现。

总 结

郭沫若在五四时期在新诗创作方面成就不仅支撑了整个创造社,而且照亮了整个五四新诗坛。他不仅代表五四以后最早的推动了浪漫主义诗潮,而且也是中国新诗第一个伟大的综合者。在当时的时期,他是站在时代的高度来审视中国新诗坛、参与诗歌创作的。金斯堡代表的“垮掉的一代”,它是美国特定社会时期、特定社会背景下的产物,因此可以说其是完全美国化的。虽然垮掉派文学运动在50年代的美国文学领域风靡一时,但由于其中充斥着颓废色彩,不久就趋向消沉。但是金斯堡的诗歌毕竟搅动了动荡中美国青年一代的思想情绪。它所具有的反叛和不和谐的特征,强烈影响了之后的反文化运动,乃至对整个美国社会生活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郭学文,廖飞.郭沫若与金斯堡诗歌创作时代背景对比分析[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07):198-200.

[2]孙桂荣.金斯堡《嚎叫》的“垮掉”性与反叛性解析[J].语文建设,2013(33):51-52.

[3]高金和.垮掉派诗人艾伦·金斯堡在嚎叫——艾伦·金斯堡的《嚎叫》作品赏析[J].海外英语,2013(17):180-181.

[4]乔国强.封闭框架中的新文本解析——细读金斯堡的《加利福尼亚超市》[J]. 外语研究,2011(03):103-107.

[5]张子清.论美国后垮掉派诗歌[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02):11-16.

猜你喜欢

诗歌创作浪漫主义时代背景
漫谈诗的革命浪漫主义
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大师
论浪漫主义对新诗功能的影响
新时代背景下学校管理之我见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新时代背景下棊江区政协建设
戴望舒诗歌创作的独特性略析
苏轼诗歌创作对陶渊明理念的渗透
偏爱这不息的变幻
浅论龚自珍诗歌中的爱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