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超声引导行腹腔穿刺术的效果分析
2014-04-29李风芹
李风芹
【摘要】目的:探讨在超声引导下行腹腔穿刺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0例腹腔积液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0例,治疗组在超声动态观察及引导下性穿刺术,对照组500例患者在非超声引导下行穿刺术,对其临床资料、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500例全部成功地完成了腹腔穿刺,5例出现局部渗出,局部加压后自行好转,无穿孔、出血、腹膜炎等并发症发生;对照组425例完成了穿刺术,占85%,10例出现局部渗出,4例局部出血,2例腹膜炎,1例穿孔。结论:在超声引导下行穿刺术具有安全、简便、准确等优点,可有效地避免因穿刺而引起的副损伤,有利于诊断和治疗,值得临床作为常规应用。
【关键词】超声;腹腔穿刺术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072-02
人耳对20000赫兹以上的声音就无法听到,这种声音称为超声。人们将超声波用于诊断和治疗人体疾病,通过超声检查可获得人体内脏各器官的各种切面图形,比较适用于肝、胆、胰、脾、肾、膀胱、子宫、卵巢等多种脏器疾病的诊断。为研究超声引导下行腹腔穿刺术的临床效果,我们在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对1000例行腹腔穿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0例,对照组男266例,女234例,年龄15岁~82岁,平均48岁,治疗组男253例,女247例,年龄16岁~84岁,平均47岁,其中诊断性引导穿刺559例,治疗性引导穿刺451例。
1.2 方法:患者术前常规查出凝血时间,禁食水4小时。患者取侧卧位,对照组选脐与髂前上棘中外1/3为穿刺点,治疗组经超声定位穿刺点,依据腹腔穿刺步骤,常规消毒,铺孔巾,2%利多卡因局麻后,左手固定皮肤,右手持针垂直刺入,连接注射器抽取样本或经引流管行治疗,结束后局部敷盖,对侧卧位,局部按压。
2结果:
治疗组500例100%成功地完成了腹腔穿刺术,5例出现局部渗出,局部加压后自行好转,无穿孔、出血、腹膜炎等并发症发生;对照组425例完成了穿刺术,占85%,10例出现局部渗出,4例局部出血,2例腹膜炎,1例穿孔。75例穿刺术失败者,转为经超声引导下成功行穿刺术。
3讨论
我们体会,在超声引导下行穿刺术,有如下优点:(1)定位准确、穿刺成功率高。超声能清楚地显示病灶的位置、大小,周临脏器以及前方有无肠管遮挡,能给予精确的定位,如囊肿距体表的最近位置。一般讲,囊肿距体表的位置都在3~5cm以内,基本上都是一次穿刺成功。(2)操作简单、无创伤性。超声引导下行腹腔穿刺引流术,可以在超声室,也可以在床旁进行,根据病人情况决定。因其操作简单、无任何创伤性及痛苦,病人乐于接受。(3)价格低廉、利于监测复查。腹腔囊肿行穿刺引流术后,每隔2~3天应复查一次,主要观察囊肿腔的大小、引流管的位置,必要时做一些调整,更利于引流。
超声引导下穿刺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相当高,超声引导下针吸细胞学检查对病变的定性诊断价值和细针活检危险性小已被公认[1], 此外,超声引导下穿刺术还有治疗价值:(1)对中晚期肿瘤患者行瘤内直接注射无水酒精或抗癌药物,可使其延长生存期;(2)对各部位脓肿及囊肿行穿刺引流或抽吸后注射相应药物治疗,可缩短病程和免于手术;(3)对胸腔积液、各种术后或外伤形成的包裹性积液患者,行穿刺抽液不仅抽液彻底,而且可注入相应药物,从而可大大缩短治疗时间及提高治愈率。超声引导下穿刺术对组织产生某些创伤,自然会带来一定的危险性。Nolsoe等报告8000例介入超声[2],发生并发症15例占0.19%,死亡3例占0.04%。因此,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应严格掌握其适应症,选择合适的病例,临床实践证明,只要用细针,仍是安全的[3],就可以避免或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穿刺的成功与否是诊断与治疗得以进行的关键,使用超声引导与盲目、半盲目穿刺相比,具有安全、简便、准确等优点,它能使针尖及被穿刺目标在整个穿刺过程中直接被监视,并能利用最短和创伤最小的途径准确进入穿刺目标。本组75例穿刺失败的患者,经超神引导均顺利完成穿刺。总之,超声引导下穿刺术适用于许多部位器官病变的诊断与治疗,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一种快速、安全且实用的新方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孙 尧,边世海,滕建波,超声引导细针活检-肝脏性病变的组织学鉴别诊断,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89,5(4):11~12.
[2]Christian Nolsoe,et al.Major complications and deaths due to interventional ultrasonography:A review of 8000 cases.J Clin Ultrasound,1990,18(3):179~184.
[3]周永昌,郭萬学.超声医学.第三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1351-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