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碱的化学性质》教案
2014-04-27刘华
刘华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主要化学性质;
(2)会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来探究常见的碱的化学性质;
(2)运用对比、查阅资料等多种方法获取信息;
(3)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清楚表达自己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情感与态度:
(1) 能用实验的方法正确地认识和了解物质;
(2)大胆地鼓励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思考问题;
(3)以实验为媒介,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活动
采用讲、练、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依次完成教学各环节和流程。
1.复习提问,引出新课
(1)氢氧化钠的俗称,氢氧化钙的俗称。
(2)常见酸的化学性质有哪些?
(3)常见碱的溶解性表。
由学生回忆并回答酸的化学性质,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这两种常见碱的物理性质。此环节的设计意图在于回忆旧的知识,在接受新知识同时与旧知识进行对比。
2. 教师进行演示实验
氢氧化钠溶液与紫色石蕊、氢氧化钠溶液与无色酚酞。
让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总结碱的化学性质:碱溶液使石蕊试液变蓝、酚酞试液变红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在于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直观的感受碱的性质,加深记忆。
3.创设实验情境
我们在上册书中学习过检验二氧化碳,选用的试剂是澄清的石灰水,也就是氢氧化钙的溶液。学生经过回忆,书写化学方程式:Ca(OH)2 + CO2 = CaCO3↓+ H2O。同时提示学生二氧化碳不但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与氢氧化钠溶液同样也可以发生反应请他们参照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方程式,尝試写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尝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 + CO2 = Na2CO3 + H2O。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在于激发学生结合学过的知识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相互的交流和讨论。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和提高学生总结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教师播放一段酸碱滴定的视频
学生观看视频的同时,完成氢氧化钠与盐酸和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方程式:NaOH+HCl=NaCl+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在于通过观察实验操作和现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5. 教师演示实验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
由学生观察实验得出碱与盐反应的化学性质并试着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SO4+2NaOH=Cu(OH)2↓+Na2SO4 FeCl3+3NaOH=Fe(OH)3 ↓+3NaCl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在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6. 课堂练习,学生作答
请两位同学向装有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的试管中吹气
设疑:这两个反应的现象是否相同,将CO2通入NaOH溶液中,无明显的现象出现,难以判断NaOH溶液是否与CO2发生了反应。如何才能知道反应是否发生了呢?
请观察现象,进行讨论,并得出结论。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在于锻炼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动脑筋思考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讨论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到学习当中来。
7.探究活动、小结、作业:(略)
8.板书设计
碱的化学性质: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2.碱溶液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2NaOH + CO2 = Na2CO3 + H2O
SO2+2NaOH=Na2SO3+H2O
3.碱与酸的反应:NaOH+HCl=NaCl+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4.碱溶液与盐的反应:CuSO4+2NaOH=Cu(OH)2↓+Na2SO4
FeCl3+3NaOH=Fe(OH)3↓+3Na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