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城镇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4-04-27蒋欣文

经济师 2014年7期
关键词:小城镇农作物城镇化

●蒋欣文

关于小城镇建设的几点思考

●蒋欣文

小城镇建设改善了农民的生存、居住条件,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小城镇建设中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使农村城镇化建设更好更快的发展,这是目前急需破解的难题。

小城镇建设 问题 对策

当前,全国人民朝着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大步前进。中国广大农村的小城镇建设、农村城镇化也随着中央实施的土地增减挂钩的惠农政策迅速发展着。广大的农村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由此,我国广大农村正迎来巨大的变革,这场变革在给广大农民带来实惠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亟待解决与思考。

一是小城镇建设使广大农民的居住条件、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小城镇建设让广大农民住上了干净的楼房,用上了环保的燃气。生活垃圾的集中处理,改变了过去家家烟雾缭绕,生活垃圾随处乱扔,牛、羊、鸡粪遍地,苍蝇、蚊子漫天飞的乱象。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居住条件,使农民的身体健康有了进一步保障。

二是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社区化腾出了更多的土地,使农民得到了更多的土地,同时也壮大了集体经济。通过小城镇建设,农民居住社区化,让广大农民居住条件更好的社区。政府通过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旧村进行拆迁改造,整理出了大量土地,使广大农民有了更多的承包地,同时也壮大了集体经济。农民可将增加的土地进行土地流转、开发,广大的农民在流转土地得到收益的同时,还可以在这些流转或开发的土地上进行打工增加收入。

三是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加快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随着小城镇建设的推进,土地的流转开发,使越来越多的土地集中在少数大户手中。这样一方面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使更多的现代化农业机械有了用武之地,从而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使更多的农民特别是新一代有知识有文化的农村青年流向城市或到这些土地流转大户中打工就业,这样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加快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小城镇建设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农民的居住条件,给农民带来了实惠,让广大农民和全国人民一样共享改革带来的成果,但同时也随之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小城镇建设虽然让广大农民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但农民过去养的牛、羊、猪、鸡等牲畜,家禽无法再养。过去农民一家一户几乎家家都养牛、羊、家禽,这样一方面增加了农民收入,特别是老年人,既不能出去打工,又不能从事种植等大体力劳动,唯一收入就是靠在家中利用农村自然条件散养些鸡、鸭、牛、羊、猪等作为日常生活来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年人的“钱袋子”、“小银行”。另一方面还可以堆积农业种植不可缺少的有机肥,降低农业种植成本。住上楼房后,这些家畜、家禽不能再养了,农民收入尤其是老年人收入失去了一个重要来源。

其次,小城镇建设虽然让广大农民住上了楼房,但农民种养殖用的工具如拖拉机、水泵、喷灌机、农药机械等各种机械无处存放了。同时农民种植收获的大量农副产品及附属品如粮食、干果、鲜水果以及准备用来作为饲料的各种农作物秸杆也无法存放,这给农民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也成了目前小城镇建设中遇到的一大难题。

第三,农民住上楼房后,农民厨房用的燃料如何解决。过去农民一家一户基本是靠农作物秸杆解决厨房燃料问题。小城镇化后,让农民把秸秆搬上楼去作燃料显然是不现实的,但让小城镇或社区特别是远离交通要道的边远社区近期用燃气解决厨房问题是很难做到的,这也是目前小城镇建设后农民居住面临的一大难题。

第四,小城镇建设使农民的生活垃圾相对集中存放、处理。但个别地方由于管理方面的滞后,对于垃圾处理不及时,使部分小城镇、社区卫生脏、乱、差,很容易形成二次污染,这又是小城镇建设一大难题。

小城镇建设给农民带来了实惠,让农民共享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又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国家应随着小城镇的发展、建设出台相应的政策加以解决。

第一,国家出台相关的扶持补贴政策,帮助农民将农作物秸秆进行处理。一是可以帮助农民将农作物秸秆进行免费粉碎成动物饲料出售给牛、羊等养殖户作为饲料,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收入。二是可以免费在各个小城镇社区建几处大型沼气池,收购农作物秸秆作为沼气原料生产沼气。由此产生的沼气供社区居民有偿使用,这样即解决了居民的燃气问题,又减少了因燃烧秸秆带来的污染问题。同时产生的沼液、沼渣有偿出售给农民作为有机肥料种植农作物,从而降低种植农作物成本。

第二,对小城镇建设的楼层设计应因地、因人、因居制宜。对因经济发展完全失去土地靠外出打工或在当地工业园区解决就业问题的农民,可以盖小高层建筑,集中生活。这部分人失去了土地,不再种植农作物或从事养殖业,也就不会产生上述困难。但对于相对偏远的山区,通过旧村改造,土地增加挂钩而社区居住的农民,这部分农民的土地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建设这样的社区就应考虑集中建设连片二层复式楼,使农民每家有一独立小院,以便放置农业机械和农副产品。同时还应设立特定的养殖区,让农民利用生产的农副产品,产生的秸秆饲料养殖一些家畜、家禽,以解决农民集中居住后的后顾之忧。

第三,进一步加大对老年农民的社会保障建设力度。小城镇化建设更要让农民老有所养,老有所医。一是每个社区建立一处政府补贴的敬老院,让孤寡老人或子女打工不在身边的老人有一处养老之地。二是提高对60岁以上老人的养老金补助标准和医疗报销比例,使60岁以上的老人即使不进敬老院自己生活也无生活、医疗之忧。使他们年老以后不再依靠养鸡、鸭、牛、羊这些家畜、家禽作为自己的“钱袋子”、“小银行”来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总之,加快农村小城镇化进程让广大农民共享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是国家富强,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趋势,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不断发现和解决共享成果中带来的新问题,全国人民的国家富强梦就一定能实现。

(作者单位:临沂职业学院督导办公室 山东临沂 276017)

(责编:贾伟)

F293

A

1004-4914(2014)07-056-01

猜你喜欢

小城镇农作物城镇化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小城镇社会治理创新逻辑
加快小城镇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
小城镇远
我国小城镇体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