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学生听说能力培养路径探析
2014-04-26王月云
王月云
摘 要:口语交际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口语表达和交往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只有听清听懂交际对方的内容,才能准确说清自己想法。高度重视听说课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听说;明确听说课的目的,激发学生主动听说;开发听说课资源,创造机会促进听说,是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听说能力基本路径。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听的能力;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299-02
听是人获得信息及感受语言的最主要途径之一,说是人的认识交际活动的基本形式。培养学生听说能力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但在小学阶段,听说能力训练还没有被足够的重视,大多数教师只注重对词语的教学,对课文的理解,而疏于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本文以口语交际课为例,谈谈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听说能力的路径。
一、从小学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课说起
新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听话、说话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并明确提出“低年级要上好说话课,有计划地进行听说训练”。大纲规定的“说话课”也被称作口语交际课。口语交际课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往能力。其实,学生口语表达和交往的背后,是学生听的能力。学生只有听清楚了别人表达的意思,才能根据对方的意思,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活跃口语交往的气氛,增强口语交际的能力。为了对学生有计划地进行听说训练,在一节《说广告》的口语交际课上,提前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首先,“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广告”。话音刚落,学生甲站起来说:“我最喜欢的广告是光明牛奶。”甲同学还想接着说什么,却被一群“我也喜欢这个广告”声音淹没了。教师安静了活跃的课堂气氛后,学生乙站起来说:“我最喜欢的广告是娃哈哈。”“我也喜欢”,“我也喜欢”。许多同学的声音又响了起来,教师又安静了活跃的课堂气氛后,向学生乙提出了要求:“那么请你接着说说这个广告的内容吧。”学生乙刚开了个头,几乎是全班学生都跟着说了起来,而且还伴着各种拍手声。从表面上看,学生听得认真,回答踊跃、场面热闹,实际上暴露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没有养成很好的听说习惯。所谓听说就是先听后说,不只是要听教师讲,还要听同学讲,听别人讲,既要听语音、辨词义、品情调,还要学会从对方的表达、表情细节中领会精神实质,然后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认知。大量的事实表明,培养学生的听说习惯和能力,一定要从低年级学生抓起。
二、高度重视听说课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听说
新版小语大纲指出:“小学是学习语文的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必须切实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听说课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大比重,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都有不同的要求。低年级小学生能否打好听说的基础,关键在教师的重视程度。教师高度重视听说课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听说是低年级小学生打好听说基础的前提。高度重视听说课教学,要求教师要认真教学好每一堂听说课,把听说训练贯穿在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落实在学生的语言实践中。引导低年级学生学会听说,首先要明确听说关系。要先听后说。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一般要求是先听明白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 养成认真听的习惯;然后自己能说一段完整、连贯的话,口述一件简单的事。其次要听说结合,以听促说。听人说话时除了注意听,听清楚意思外,还要想,能理解他人说的内容;自己说话时要学会说普通话,能清楚明白地表达意思。从多年小学低年级教学实践中,笔者感觉到低年级的小学生,有很高的说话欲望,却没有愿意听的耐心。再次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不良的听说习惯。一是要求学生做到专心听别人讲话,如上课,不仅要专心听教师讲课,还要专心听同学发言。听人讲话不能随便插话,应特别纠正那种不等别人把话说完,就把手高高举起的现象。要让学生明白:打断他人发言是很不礼貌的,也妨碍别人正常思考,打断别人思路。二是当发现有的学生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可随机表扬那些听的学生,通过反复教育,积极引导,大多数学生就会养成认真听说习惯的。
三、明确听说课的目的,激发学生主动听说
听说课蕴含着多种目的,其中主要目的是听清说明。认真听才能听清,想着说才能说明,真听多说才能牢记。低年级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比较差,他们常常是依靠来自外部的影响去完成一件事或一个行动的,对于上课为什么要注意听讲,低年级学生并不是一开始就清楚,有兴趣的他们就爱听,没兴趣的就不爱听。从儿童心理学来讲,注意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种形式,低年级学生是以无意注意为主的,他们开始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听讲,有目的地注意有关事物,但不能持久,因此教学方法的新颖性、多样性和趣味性是吸引学生注意的重要条件。以识字教学为例,识字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听说课。生字的学习对学生来讲,不像课文那样吸引他们,再加上识字教学任务繁重,学生易厌听厌学,但是如果我们充分挖掘汉字固有的因素,以生动的识字方法,让学生融入自己的再造想象,那么就会调动他们参与识字学习的主动性。在平时的教学中实践以下的识字方法,可以吸引学生听讲,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猜字谜:如一口咬掉牛尾巴(告)、大口套小口(回)等,这种方法比让学生分析字形生动得多,学生乐于听、乐于记。编儿歌:在学习“晴、蜻、情、请”四个形近字时,自编儿歌让学生区别生字的偏旁:太阳出来天气晴,小小蜻蜓是益虫,重要事情记心底,请教别人言语轻。学生快快乐乐地念着儿歌,轻轻松松地记住了这四个生字。实物对照:如学习“笔”字时,教师展示毛笔实物,让学生把实物与生字对照:笔杆是用竹子做的,所以笔的上边是“竹字头”,笔头是用动物的毛做的,所以下边是个“毛”字,学生觉得有趣极了,听讲非常认真。语言描绘:如学习“马”时,教师可以这样描绘:第一笔“■”就像高高昂起的马头,第二笔“■”是马健壮的身子,要写的稍微胖一些,第三笔“—”就像长长的马尾巴,学生听着老师的描述,不光记住了字的结构,同时也记住了字的书写特点。
四、开发听说课资源,创造机会促进听说
新版小语大纲指出:“听讲、朗读、复述、答问、讨论、口述作文等,都是听说的实际训练”,“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各种听话、说话的机会,激发他们听说的愿望。要在学生的听说实践中,指导他们怎样听、怎样说,逐步提高听说能力”。语文课教学中确实蕴含着大量的听说课资源,如何贯彻大纲要求,把听说训练贯彻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落实到学生语言实践之中,逐步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听说能力?笔者的做法是努力开发听说课资源,创造机会促进听说。具体做法有:一是边听边想。培养学生听的能力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快速想象的能力,边听边想,根据别人的描述在头脑中迅速展开想象,依据关键词句再现或创造情景,学会准确地理解。在教学拼音时,就经常进行“听音辨析”的训练,出示实物或图片,然后给出一正一误两个音节词,教师读、学生听,然后让学生从答案中选择正确的,学生要选择正确答案就必须认真听,还要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相联系,这样,就把听和想有机地结合起来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设计“听句辨析”“听故事编结尾”等训练,也是对学生边听边想能力的综合训练。二是听说仿练。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刚说完的话,让学生重复一下,学生都做不到。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不具备听的能力造成的,因此在教学中,应先从学生的听后仿说抓起。刚开始可以在造句或说话训练时,教师说几个好的句子,让学生进行描述,一段时间后,叙述一段话,让学生认真听,用自己的话复述,然后可以让学生听录音故事,熟悉故事内容后,让学生轻声地跟录音练说,再关掉录音让学生仿说。这些循序渐进、由扶到放的训练方法可促进学生听的能力的提高。三是听说比赛。教师在课堂上要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进行听说训练时,要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切记把听说训练独立、割裂开来,应把听与说、听与演、听与写等能力训练结合起来。如听读一段课文,运用提问的方式,比一比谁听得专心、答得正确;听一个童话,比一比谁听的专心,讲得有趣;听一个故事,比一比谁听得专心,演得有味。这些活动都是在鼓励学生仔细地倾听,进而培养和训练学生听的能力。实践证明: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积极性格外高,他们为了听后的比赛,自主地一丝不苟地去听,故而听的能力不断增强。四是听说写结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注意安排听说写结合的训练。听说写练习其实就是训练学生先听后说再写的综合方法,但要注意的是在听说写练习时要提出一定的要求,使学生听得深入,能快速地总结听到的内容,并对听到的内容快速做出反馈。如练习听写生字词时,开始要求学生听说写结合。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对读词语的遍数有不同的要求,学生刚开始学习汉字时,年龄小、对汉字不熟悉,笔者就把每个词语读三遍,随着时间的推移,再把听写的词语减少到读两遍,最后,我明确地告诉学生每个词语我只读一遍,请同学们认真听。在这样有序地训练后,学生不光没有出现跟不上、记不住的现象,反而听读,书写更专注了。创造机会促进学生听说,培养学生主动听说的兴趣十分重要。要培养学生主动听说的兴趣,一方面,要求教师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增强上课内容的趣味性,使课堂生动活泼,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发挥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养成主动听的习惯;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要适时恰当地使用录音、录像,直观教具等创设有利于听说的情境。同时根据教学内容和各种节假日,组织班上的学生开展小型主题朗诵会、故事会等开拓听说课资源。小型主题朗诵会、故事会依据节日的内涵确定主题,如,母亲节说说我的母亲,父亲节说说我的父亲,儿童节说说我的好伙伴,教师节说说我的老师,老人节说说我的爷爷或奶奶等。通过小型主题朗诵会、故事会不仅拓宽了听说课的路径,也培养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听说能力,更能促进低年级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为中高年级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听说基础。
总之,听说是信息的接受、理解和表达,是一种积极的心理语言活动过程。要培养低年级学生听的能力,教师就应做有心人,引导学生对听到看到的内容形成感知、练习分析、学会记忆,学生听说的能力提高了,就可以主动吸收知识、学会表达,在此基础上可以促进读写各项技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