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实效性探微
2014-04-26刘振华
刘振华
摘 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实效性的提高要求我们必须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进行适当改革。要注重与中小学历史教材内容的衔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打破僵化的考核方式,采取灵活多变的评分机制,不断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267-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从2006年秋季起在四年制本科学校中开设的一门本科必修课程。六年来,该课程在高校教学实践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和网络的快速发展,《纲要》课教学也面临着多重挑战。
提升《纲要》课教学的实效性,使大学生真正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摆在所有任课老师面前的一个艰巨任务。笔者自2006年从事《纲要》课教学以来,和同事一起探讨如何提高《纲要》课教学的实效性,现不揣浅陋,求教于方家。
一、注重“纲要”课教学与中小学历史教材内容的衔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内容上与中学历史教材在内容上既有延续性和连续性,也有一定的差异性。要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务必注意二者的有效衔接。
注重大学和中学阶段历史教育的差异性。在中学阶段,学生已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内容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和梳理,大部分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知识结构已成竹在胸,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时,尽量不要重复高中阶段的历史内容,在讲清楚历史事件或人物的历史大背景的前提下,拓宽学生的历史知识面,探索近代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经验教训。
大学的《纲要》课教学要适度增加史学理论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结合相关史实指导学生学习相关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正确评价近代中国发展演变的规律并能对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事件和人物做出比较科学、公允的评价。例如,在《纲要》课教学中,如何准确评价“洋务运动”及洋务运动的领袖人物如曾国藩、李鸿章等人是大学生非常关心的问题。很多学生对曾国藩、李鸿章的了解远超过教材,加之近年来电视剧、演义小说等媒介的宣传,社会上对曾、李的评价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这就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必须在课堂上讲清楚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一般标准,如全面辩证客观地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的历史场景下评价、给历史人物抱以“同情之理解”等等史学方法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他们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已经有了初步的判断和理解,过去那种“灌输式”的历史教育已经遭到当代大学生排斥,远不能适应教学要求了。“纲要”课教师应该注重在纷繁复杂的历史叙述中加强史学理论和方法的引导,善于从史料解读中训练学生掌握,引导学生掌握“论从史出”的基本方法,从教学中展现史料与史学方法论的统一,最终实现“纲要”课教学的理想效果。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也比较重视乡土历史教育。地方历史文化在“纲要”课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上海在这方面拥有丰厚的资源优势。从课堂内外两个方面来着手,可以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有效地应用到高校的“纲要”课的教学中。其融入方法主要有讨论教学法、专题教学法、调研教学法等;在其融入过程中,教师除平时要注意积累和熟练掌握外,还要处理好它与统编教材的关系。
二、采取多种方式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
在教学内容上应结合当前学界研究现状,介绍学界研究新成果。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如何把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反馈到“纲要”课上是摆在任课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特别是随着网络的发达,很多网络特别是一些不太严谨的专栏作家随意性地对近代中国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给予“新解”或“新论”,导致大学生不信教材而迷信网络。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必须广泛地占有资料并熟悉学界研究最新成果,对相关研究成果有比较深入的把握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地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课堂上组织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历史人物进行讨论。大学生对近代中国历史进程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他们初步形成了朴素的历史观。比如,笔者近年来一直尝试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结合洋务运动的兴衰成败谈谈你对李鸿章的认识”这一论题,事先布置讨论任务,推荐一些阅读书目让学生提前做好讨论准备。大部分学生对这类论题非常积极和热心,在课堂上对李鸿章的评价唇枪舌剑式地辩论,在讨论中必然涌现出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观点。针对课堂上涌现出的这种“矛盾”的或相左的观点,任课教师要学会正确引导,并利用充分的史料向学生解释这些“疑难杂症”。
适度的影视教育,组织学生收看经典的爱国主义影片有时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课堂上,可以剪辑部分和授课内容密切相关的短片让学生欣赏并作适当解释。但因时间有限,不能每节课都放映短片。
三、大胆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突破墨守成规,根据课程性质大胆改革考核方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大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但基本上是作为考查课来考核的,这就要求我们要采取灵活多变的考核方式,不能过多要求学生识记或死记一些概念或知识点。
在考核方式上,我们注重学生平时表现。平时成绩占期末考评总成绩的30%。平时成绩的认定主要包括课堂表现(抽点名、课堂发言、互动)、课后网络(课程网站)留言、答疑等环节。在《纲要》课授课过程中,可以随机或提前准备一些问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调节课堂分为,避免出现任课教师满堂灌的枯燥气氛。在上海理工大学,每个《纲要》课教师都建有课程网站,学生在课后如对上课内容有疑问可以在课程网站中留言,任课教师和其他同学均可在网站中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见解。对于那些积极参加提问和讨论的学生,任课教师可以考虑酌情增加学生的平时成绩。
《纲要》课教学离不开社会实践,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成绩占期末考和总成绩的20%。《纲要》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在课堂完成的,但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切身感受近代历史,对于提升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是非常有意义的。课堂授课之余,我们积极实施“追寻红色历史”为主题的教学实践活动。所谓“红色历史”,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而进行的革命斗争的历史。现今保存完好的革命历史纪念馆(陈列室、名人故居、烈士陵园)等,是这段“红色历史”的一个缩影和重要载体。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程的学期内,参观在上海市范围内的至少一个“红色历史”纪念馆(陈列室、名人故居、烈士陵园)等,去追寻一段往昔的“红色历史”,留下一张参观的纪念照片,接受一次生动形象的近现代历史教育,写一篇800~1000字的感悟文章。教师将根据学生提供的参观纪念照片,结合感悟文章,进行综合评分,此成绩占本课程总成绩的20%。组织大学生开展以“追寻红色历史”为主题的教学实践活动,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明确历史使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期末考试在内容上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期末考试成绩占考评总成绩的50%。学生除选择参加期末考试之外,我们还尝试让部分学生写一篇真实的人物传记代替期末考试。撰写人物传记的任务必须提前布置,让部分学生提前准备,选择自己家族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位长辈作为采访对象,对长辈的生活、学习、工作等诸方面人生经历进行采访,通过交谈、倾听、记录(录音)等方法,获取第一手史料,最后写出一篇人物传记。通过这种“口述史”式人物传记的撰写,可以起到学史育人的效果。
上好“纲要”课,需要广大从事“纲要”课教学的老师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大胆探索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的改革,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沙健孙.关于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6):12.
[2]廖启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初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39-41.
[3]张维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特性[J].高教论坛,2012,(4):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