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蛇传》故事流变及文学价值

2014-04-26靳美茜

学理论·中 2013年12期
关键词:文学价值白蛇传

靳美茜

摘 要:《白蛇传》是中国民间家喻户晓的美丽传说,也作为民间“四大传说”之一广为流传,这个优美而带有神话色彩的故事从产生到成型,经历了几代文人的润色,白蛇从单纯的无情蛇妖到有人性的善良蛇仙,许仙从陷害娘子的无情无义到维护娘子的情义至尽,人物性格发生了重大改变。《白蛇传》的故事演变过程和文学价值值得探讨研究。

关键词:白蛇传;故事流变;文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211-02

《白蛇传》是中国民间家喻户晓的美丽传说,它讲述了白蛇幻化的美丽女子白素贞和许仙相识相恋的故事。但要找到统一的《白蛇传》去阅读又不简单,因为《白蛇传》的版本很多,如唐传奇《李黄》、冯梦龙《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等,在不同版本中,我们可以看到《白蛇传》的故事流变,在变中我们又能领悟其文学价值。“《白蛇传》的流传,并不只依靠文字,更是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在民间传唱成评话、说书、弹词,演变成戏剧表演。中国古代能阅读的人太少,文字的影响只集中在非常精英的上层,广大的民间听书、看戏剧,有另外一套文化传播的渠道。”[1]

一、《白蛇传》传说的历史与演变

《白蛇传》的故事最初是在民间流传的传说,是人们口耳相传的口头文学,并没有文字记载,但究其出处,大家普遍认为是由《魏都赋》中“连眉女”故事演化而来,《魏都赋》记载:“犊子牵黄牛,游息黑山中,时老时少,时好时丑。后与连眉女结合,俱去,人莫能追。”后人根据这个故事雏形,以白蛇和人类的爱情为主线,再加入情节,让故事中的角色逐渐完善,形成了有独特吸引力的《白蛇传》。

(一)最早与白蛇有关的作品

最初的《白蛇传》是口头相传的民间传说,并没有书籍记载,只是出现在评说、戏曲、地方戏中,直到宋朝的《太平广记》所载的唐传奇小说《李黄》的出现,这是目前普遍认为较正式的文本记载,但是在李等人编著的《太平广记——李黄》篇中,白蛇的形象与现在《白蛇传》中温柔大方、美丽善良的白素贞大相径庭,她被描写成害人不浅的恐怖妖孽,毫无人性令人毛骨悚然,可以说与现在的故事并无太多的联系,只是由蛇幻化成人形的白衣女子这一基础形象[2]。

(二)两宋时期的《白蛇传》传说

两宋时期的《白蛇传》,已经开始借助话本的形式开始流传开来,此段时间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明代洪 编印的小说家话本集——《清平山堂话本》中的《西湖三塔记》。

这个故事在一定程度上为后世成型的《白蛇传》传说定准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即南宋的清明时间,确定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即江苏的镇江和杭州的西湖,故事情节较《李黄》来说丰富了很多。

《西湖三塔记》这个版本可以说是《白蛇传》正式的故事雏形,也是后人改编《白蛇传》的主要依据,女主角的形象也基本定型在与人类结合的美女蛇妖,但没有脱离狠毒残暴的本性,挖人心肝毫不心慈手软,距离美丽善良的白素贞形象还有一大段的距离。

(三)明清时期的《白蛇传》传说

明朝时期,白蛇的传统形象终于有了质的变化,《白蛇传》的故事情节也更加曲折离奇,故事中的经典段落,游湖借伞、勇盗仙草、水漫金山、断桥相会等出现在故事中,可以说在这个时期,白蛇传的故事结构基本定型。

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作品是冯梦龙编著的《警世通言》里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它对于《白蛇传》来说是一个重大转折点。

故事讲述的是南宋临安城内一个药铺主管许仙,他在清明之时和白娘子、青青同船过湖相识。白娘子向许仙借伞和银两。翌日许仙去取伞,白娘子向他请求婚配,并赠送所盗的官银,因官银,许仙被发配到苏州。白娘子追至苏州,解释事情始末,许仙知晓原委后和其完婚。后因被盗扇子事件,两人开始镇江生活,许仙后得知白娘子是蛇妖。为救许仙,法海把金钵赠给他,他用金钵收服白娘子和青青,将两妖一并镇压在雷峰塔。后许仙出家,斩断尘缘。

在《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个全新的白蛇形象,虽然仍有妖性,会说出要挟许仙的话:“我与你平生夫妇,共枕同衾,许多恩爱。”

清朝时期,更有黄图的《雷峰塔》、梨园抄本《雷峰塔》传奇和方培成的《雷峰塔》传奇三部作品,将《白蛇传》传说改编,随继搬上戏曲舞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上了白素贞这个美丽的女子。

二、《白蛇传》的文化价值

《白蛇传》这部传诵至今的传世经典,故事中由蛇幻化的白衣女子白素贞形象,历经了八百年时间的润色,最终除却妖性,成为拥有爱的能力,善良慈悲,深爱许仙,勇敢排除万难的拥有人性光环的世间女子。她这样一个受到百姓爱戴与尊重的女性形象,冬去春来,无论是在戏曲演出中,还是百姓的口头相传中,都历久弥香,回味无穷。也因为故事所表达的主题——正义是不能被压迫和打败的,其所传达的正面力量,让人们在千百年间,一直不能将其忘怀。

白蛇传文化历尽千年的演绎发展,传说文本逐渐丰富而不是消亡,“从一个儒、道、佛三家用来教育世人不要贪恋美色,以免为妖孽所害的训诫性的故事,到彻底改造为一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将一个害人吃人的蛇妖改变成一个温柔贤惠的白娘子。”[3]究其原因,社会文化心态起了很大的作用。作为一个凡人,大家都渴望遇到心仪的另一半,过着幸福的生活,这可以说是最简单也最难实现的心愿,也就是因为难度的存在,人们“常常要借助于想象,借助于民间故事和文学作品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白蛇传文化之所以千年流传并不断丰富,也是因为其文化价值满足了人们的需要。”[4]

(一)男女平等的新思想

白娘子在《西湖三塔记》中,主动请求和奚宣赞婚配,并且想要随意支配他的命运,要他死就绝对不能生,而且可以随便喜新厌旧,不用对夫君从一而终,这样的人物性格充分体现了女权主义的思想以及对女尊男卑的渴望,所以在故事的最后白衣少妇不得善终,这可以看作是封建社会对觉醒的女性权利意识地打压。我们不难看出人们对女性权利的逐渐重视,不再一味打压,甚至带有反思的意味。

白素贞形象的转变,来自于时代社会思想文化的转变,在商品大潮的冲刷下,人们的思想也在逐渐地转变,经典儒学思想受到冲击,“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的思想力量被削弱,而一些先进思想家的男女平等思想逐渐崭露头角,中国妇女的地位在逐渐提升,在这样先进思想的影响下,白蛇传的故事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中。

(二)商品经济的潜移默化

商品经济大张旗鼓来到中国社会,却在点点滴滴的细节处深入人们的生活。在《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故事中两人结合后,在镇江一起开药店,不仅治病救人还共同致富,这就在无形中体现了商品经济的身影,封建社会的经济是以农业为主力的,可以说是一个农业社会,自给自足已经成为人们生存的既定模式,而白娘子和许仙夫妻二人却开起了药铺,这样的故事情节,许仙以小商人的形象出现,这样的形象设定,说明在当时社会,传统封建小农经济受到了冲击,儒家文化掌控下的社会,渐渐有了商品经济的身影。

(三)崇尚团圆的民族情节

故事随着文化、时间地发展,主人公渐渐摒弃妖性,拾起人性,甚至在最终版本中有了完满的结局,每个人都有自己最终的归宿,没有悲惨的结局,这也显现出中国文学崇尚大团圆结局的趋势。中国人有崇尚团圆的民族情节,在很多节日中也有这种体现,像春节吃团圆饭、元宵节吃元宵、中秋节吃月饼都是在祈求团圆。在很多食物上也有崇尚团圆的体现,像元宵、汤圆、月饼都是圆鼓鼓的,寓意团圆美满,所以作品中的团圆结局,也是人们崇尚团圆习俗的体现。

(四)封建历史的真实反应

“《白蛇传》是一个有着深刻意义的优美的民间传说,它通过神话的形象,像折光镜一样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根本矛盾”[5]封建社会在儒家思想和伦理纲常的束缚下,人们无论何时何地都在忍,忍着封建的捆缚,忍着官宦的压榨。白素贞为何不为法海所接受,除去她是蛇妖这点不说,因为她要挣脱封建的捆绑,追求自己的幸福和婚姻,和自己爱的许仙在一起,这触动了法海维护社会秩序的神经,所谓社会秩序就是女子何来追求自己幸福和婚姻的权利,男尊女卑,女子就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白素贞还不惧怕官宦,向封建社会发起挑战,如此大胆妄为的思想必须扼杀,所以白素贞的悲惨命运不言而喻。《白蛇传》在叙述故事中,让我们看到了封建的劣根性,也在故事流变中展现了,女性权利意识的觉醒,人类权利意识的觉醒,让我们看到了封建社会的状态。

所以说一部作品也是一段历史,在故事的字里行间,作者向我们讲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一部作品也是一个时代的折射镜,清晰且毫不掺假,在品读作品享受文字、情节的同时,通过作品,我们还能看到中国古代社会的缩影,文字也具有和影像一样的作用,而且更具真实性,无论精华抑或糟粕,我们都清晰可见。

三、结语

白素贞受人尊敬的女性形象,她对许仙的真挚爱情,她对百姓的慈悲之心,她对封建传统的大胆突破;许仙至情至性的男性形象,他为百姓所做的善举、为白素贞付出的爱,两人之间曲折离奇的爱情故事以及故事的传奇性,人物性格的特殊性,种种因素糅合在一起起到了一种奇妙的化学作用,让《白蛇传》总是离我们不远,《白蛇传》这部作品体现着我们中华民族独特的思想文化,与众不同的人生观,是祖先留给我们的财富,也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空间,也成为我们艺术创作的独特题材,历久弥新,是民间文学一处永不枯竭的宝藏,这也正是文学作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蒋勋.舞动白蛇传[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2.

[2][宋]李.李黄[M]//太平广记卷四百五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61.

[3]王澄霞.《白蛇传》的文化内涵的白娘子形象的现代阐释[J].扬州大学学报,2008(1):104.

[4]郭娟娟.白蛇传文化的人类学解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9,21(1):120.

[5]戴不凡.试论《白蛇传》的故事[N].文艺报,1953-11-21(11).

(责任编辑:许广东)

猜你喜欢

文学价值白蛇传
“白蛇传”故事中“白蛇”形象的历史演变
浅析戏曲中丫鬟形象与小姐形象的关系
《圣经》文学价值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圣经》文学价值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喧闹深处有寂静
浅析早期日本东宝与香港邵氏合作电影《白蛇传》的美术设计
重读《子夜》再论其主题倾向和文学价值
谈“女书”的文学价值
论秦观“女郎诗”的文学价值及创作心理
从青春版《白蛇传》看川剧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创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