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十年林纾翻译研究综述
2014-04-26李妍
李妍
摘 要:对我国近十年来对林纾翻译(林译)活动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将林译研究分为对林译翻译本体问题的研究,对林译背后文化问题的研究,对林译现象的翻译研究以及对林译的对比研究这四大类别,并分别通过典型的研究案例分析指出了各自不同的研究范式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期为该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拓展提供方便。
关键词:林译;林纾;研究;特点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193-02
林纾及林译作品可谓是我国近代文学翻译史上的一朵奇葩。林纾“不识蟹文”,译作多为“耳受手追”,运用洒脱自由的“豪杰”译法,将泰西小说和中文的古旧文体进行了奇异的嫁接,其180余种译作对我国近现代文学发展及文化改良产生了不可替代的影响。近年来,翻译界的林译研究方兴未艾,视角多元。学者们或从译本入手窥视林译的诸多特征,或是根据林纾的文化选择分析林译产生的历史时代背景,或是结合现代翻译理论将林译看作一种独有的现象进行解读,还有的通过对比研究将林纾与林译置于更广阔的学术视野之中进行探究。
将我国学者近十年来对林纾翻译活动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归类,尝试性地将其归纳为对林译翻译本体问题的研究、对林译背后文化问题的研究、对林译现象的翻译研究以及对林译的对比研究四个方面。并从这四个方面入手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研究案例梳理出基本的林译研究框架,以期为以后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对林译翻译本体问题的研究
对林译翻译本体问题的研究包括对林纾的翻译方法、译笔特征、翻译策略及动机的研究。
林译小说在翻译方法上最大的特色就是“口译笔授”。这也使得学者们对林纾口译合作者产生了研究兴趣。其中,复旦大学的郭杨在《林译小说口译者小考》中将20位林纾的口译合作者加以简介,从口译者的角度分析了合译的过程,指出口译者不应该为林译中的谬误负全责(参见郭杨2008:42)。在《林译小说中被遗忘的口译者》中,张秀燕则对林纾不同口译合作者的翻译质量、语言能力予以了关注,分析了这种合译模式的优势与缺失。还有诸如文月娥等学者选择一个主要的合作者(如魏易)进行研究。在诸多林译研究中,这一方面的研究数量上不占优势,散见的几篇论述范式也基本相同,有待进一步挖掘史料进行深入分析。
林译小说的另一显著特点就是以古文笔体译写外国小说。不少学者选择从这一角度入手进行林译研究。其中,张祝祥、刘杰辉在《从<巴黎茶花女遗事>看林纾的译笔》一文中就以《巴黎茶花女遗事》为个案,探讨了林纾古体译书的译笔风格在译本接受过程中扮演着怎样的重要角色,认为“时人是把译作当作著作品评,所谓‘译笔,实是‘文笔”(张祝祥、刘杰辉2007:101)。吴微在《“小说笔法”:林纾古文与林译小说的共振与转换》一文中则关注到了林纾译作与创作在“笔法”方面的契合点,认为林纾“自觉地以‘小说笔法操练古文,使得雅俗文学、中西文学得以共融”(吴微2002:117)。
与此同时,林译“不忠实”的翻译策略也得到了一些研究者的关注。其中,黄汉平在《文学翻译“删节”和“增补”—原作现象的文化透视》一文中引用多元系统理论对钱钟书先生《林纾的翻译》一文中有关“讹”的论述进行了评述,指出林译小说中“删节”和“增补”原作的现象是对多元文化关系的指涉。刘洪涛和刘倩在《论林译小说《迦茵小传》中的创造性叛逆》一文里通过将林纾译作与哈葛德原文进行部分对照,将林纾的“不忠实”归结为一种“创造性叛逆”。类似的通过个案对林译翻译策略及动机的研究还包括姚艳波的《林纾<黑奴吁天录>翻译方法的诗学阐释》、黄■的《林译狄更斯小说研究》以及黄焰结的《译本解读:<吟边燕语>的个案研究》等。
就该类研究而言,由于林译小说数量大、类型杂,学者们多是通过一篇译作进行分析探讨,或是进行概括式的总结,因此存在着人云亦云,以偏概全,或是流于表面的研究缺陷。
二、对林译背后文化问题的研究
翻译研究出现“文化转向”后,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目光投向对林译背后文化问题的研究。他们大多从意识形态、文化选择、文学矛盾等角度对林纾及林译进行历时分析,所得结论不尽相同。有的认为林纾是通过主观努力对中西方文学文化进行误读调适,有的则认为其翻译策略是一种历史的、无奈的、矛盾的选择。
苏桂宁《林译小说与林纾的文化选择》一文从林译小说的基本动机着手,透视出林纾作为一个转折时期的中国知识分子在翻译动机、选材、策略等方面不自觉表现出的思想观念及文学艺术选择矛盾,认为正是这些矛盾促使林译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倾向及定位(参见苏桂宁2000:60-67)。马兵更是直接以《林纾的矛盾》为题撰文,从林纾不同时期的译作译序中挖掘出他在文学观念、维新思想、美学归属三个方面所体现出的思想矛盾变化,甚至将他描述为集“新旧杂陈”(马兵2003:129)观念于一身的矛盾体,“一个过渡年代的过渡人物”(马兵2003:129)。
然而,一些学者则并不认同这种“文化矛盾说”,相反则认为林译恰恰体现出林纾基于中国古代文化对西方文学作品进行诠释,有意调适冲突以获得读者接受的主观努力。其中,杨红军在《浅谈“林译”小说的时代文化特色》中指出,林纾正是通过对源语文化的主观扭曲变形,对西方的新思想文化与目的语读者的传统文化进行主动调和,使译作获得了目的语读者的认同,从而在文学转型、思想变革方面发挥出超乎寻常的作用。
同时,在张俊才、林薇、李景光等大多数学者赞扬林纾如何对中西文化冲突进行了成功调和、对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另有研究者关注林译的负面影响,认为林纾等文学变革者因固守目的语文化范式,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拖延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
三、对林译现象的翻译研究
我国翻译界在引进各种西方翻译理论的同时,也在努力运用这些理论来解释本国历史上的一些翻译现象。林译小说于是就被一些研究者看作是一种特有的翻译现象,并试图引入多元系统理论、后殖民理论、操纵或改写等现代翻译理论来对其进行阐释。
如《后殖民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林纾翻译观探析》一文中,作者引述了后殖民翻译理论的基本观点,通过对林纾所处的社会背景、译本选择的特点、译作的翻译策略进行分析,认为林译现象正是第三世界译者面对“后殖民”文本,采用新的翻译标准及策略抵制外来文化入侵的一种主观努力(参见刘洋、黄勤2010:159)。但此类研究在应用翻译理论时,多有削足适履之嫌,仅仅是套用现成理论,存在着分析不够深入、缺乏独立思考及独到见解的研究缺陷。
同时,也有研究者试图通过对林译现象的分析,指出一些现代翻译理论存在的缺陷和不适用性。如杨晓红在《从林纾的归化式翻译策略看多元系统理论》一文中就通过对林纾翻译时多采用归化策略的内在原因进行分析,指出多元系统理论只关注“文化地位等客观因素,忽略了译者主体性和读者以及翻译目的等因素”(杨晓红2006:68),因而并不适用于分析类似林译这样的特殊翻译现象。
四、对林译的对比研究
第四个方面的研究属于比较研究的范畴。研究者将林纾与林译置于更加宽广的学术视野之内,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中西方翻译史中寻找发现与其类似的现象并加以对比分析。
如谢飘云在《林纾与严复散文、译述之比较》一文中,对林纾与严复这两位“并世译才”的家世、生平、思想、性格做了详细的论述,认为这些方面的异同与他们在翻译方面表现出的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再如,祝朝伟在《林纾与庞德翻译思想比较研究》中对两位中外翻译家的翻译思想作做了梳理,并分析指出“译笔优美、知识丰富、翻译目的明确”(祝朝伟2002:78)是使二人的翻译在各自的文化语境中大受欢迎的原因,但“创造性的组合并置以及对原文意义的不忠实”(祝朝伟2002:81)又使二人的翻译遭到了各自译界的批评与讨伐。之后祝甚而撰文提出了“庞德/林纾翻译现象”(祝朝伟2006:69)一说。此外,另有学者从诸如译者个人素养等多个角度将林纾与其他外国译者进行对比分析,如《中西译坛上的二颗恒星:林纾与阿瑟·韦理》一文。
五、小结
本文从上述四个方面对近十年来我国学者对林译的翻译研究情况做了简单的归纳与梳理,但由于材料及篇幅有限,只能通过列举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个例来阐述相关研究类型的内容、方向、成果及一定的局限性,期望能使未来的研究不再走重复的道路,为译界开拓新的林译研究领域贡献绵力。
参考文献:
[1]郭杨.林译小说口译者小考[J].中国文学研究,2008,(4).
[2]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98.
[3]查明建,谢天振.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
[4]黄汉平.文学翻译“删节”和“增补”—原作现象的文化透视[J].中国翻译,2003,(4).
[5]黄焰结.译本解读:《吟边燕语》的个案研究[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4).
[6]刘洪涛,刘倩.论林译小说《迦茵小传》中的创造性叛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3).
[7]刘洋,黄勤.后殖民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林纾翻译观探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0,(3).
[8]马兵.林纾的矛盾—兼谈他与“五四”文学先驱者文学观念的异同[J].东岳论丛,2003,(1).
[9]苏桂宁.林译小说与林纾的文化选择[J].文学评论,2000,(5).
[10]文月娥.魏易与林纾的合译初探[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3).
[11]吴微.“小说笔法”:林纾古文与林译小说的共振与转换[J].明清小说研究,2002,(3).
[12]杨红军.浅谈“林译”小说的时代文化特色[J].肇庆学院学报,2006,(1).
[13]姚艳波.林纾《黑奴吁天录》翻译方法的诗学阐释[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7,(4).
[14]祝朝伟.林纾与庞德翻译思想比较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3).
(责任编辑:宋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