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民营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4-04-26肖洁秀

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 2013年12期
关键词:会计监督信息披露民营企业

肖洁秀

【摘 要】民营企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特殊历史阶段下成长起来的,经营灵活,对我国工业新增产值和新增就业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08年金融危机涤荡地球各个角落,使我国的民营企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日益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例如一些单位和个人受经济利益诱惑,盲目追求自身利益,无视会计制度,出现企业会计监督缺陷,而民营企业管理者对会计监督问题认识上自身也存在一些偏差等等。而恰在此时,社会公众对会计监督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会计监督工作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在这种情况下,要不断提高民营企业对会计监督的认识,从内控、外控两方面提高民营企业的会计监督,完善企业管理体制,使民营企业不断做大做强。

【关键词】民营企业;会计监督;信息披露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12-0027-01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生活逐步与国际接轨,民营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有关统计显示,虽然民营经济的投资比重只占我国全社会投资总额的35%,但其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却占60%,很显然,民营企业已经从改革开放刚开始的“草根经济”发展成为占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特别是在我国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民营企业的发展对我国工业新增产值和新增就业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民营经济的发展也同样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一些民营企业出现内部财务制度不健全,会计账目不清楚,会计信息失真,甚至隐瞒利润,偷税漏税。从民营企业发展所暴露出的问题以及自身的特点来看,有必要提高民营企业的会计监督水平,完善企业管理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保证利益相关者利益的需要,使民营企业在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时具有更大的优势,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二、当前民营企业会计监督的现状

(一)“家长制”引起的会计监督水平低下

民营企业也是企业,也应像其他企业一样,是一种经济组织,但实际的现状却是民营企业的家长总是视企业为自己的身家性命,个人资产与企业资产之间缺乏明确的界限。而在企业管理的许多方面往往由企业的家长(董事长或总经理)一人说了算,许多企业领导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说不清,而财务人员对经营状况又不是很了解,且处于从属地位,常常只能按领导的意图处理账务,造成“财务管理跟着会计核算走,会计核算跟着领导意志走,使会计监督流于形式。企业的资金流向与控制脱节,体外循环严重,事前控制乏力,事中监督落后,事后监督走过场,缺乏可行的考核办法。

(二)企业管理意识落后,管理体制不全,内部控制制度失调

有关对民营企业的调查显示,我国民营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不全,主要体现在有的单位根本就缺乏内部监督和控制制度,有的单位虽建立了相应的制度,但这些制度形同虚设,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对会计职责的分工不明确、混岗现象普遍,即使大型民营企业的会计职能分工明确,但没有严格的内部控制和审核程序,也无法形成对财务的严格管理,很容易造成资产的内部盗用和流失,以致会计秩序混乱,徇私舞弊现象经常发生。

(三)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职业道德观念有待加强

在我国,许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会计知识储备并不充足,对于自己的工作定位也不甚了解,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特别是民营企业中的财务人员懂经营的则更少,他们中比较多的人仍只停留在记账、算账、报账方面。而能进行财务分析决策、运筹财务管理全面工作、利用财务管理的专门知识为企业创造大额新价值的高级人才则为数不多。

三、加强我国民营企业会计监督的对策

(一)提高对会计监督的认识,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

小型民营企业应提高对会计监督的认识,对出现贪污、 挪用、 盗窃及隐瞒企业财物的行为提供处罚的依据,利用会计的监督职能,为企业提供准确可靠的会计信息,使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得到保证,同时提高民营企业的经营效益。同时,民营企业也必须积极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培养企业的“内生型”及“外生型”人才,重视对会计人才的培养。

(二)加强内部会计监督

1.规范内部控制,提高内部控制水平

企业必须树立起不断建章立制,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以科学、严密的管理制度来规范企业财务行为的观念。要从公司规范的要求和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制定包括资金管理、投资管理、成本管理、内部控制等在内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来约束企业的各项财务行为,并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框架,首先要改善内部环境,注重建立先进的企业文化;其次,设定明确的工作目标,通过对风险程度的评估,采取积极有效的控制措施,保证工作目标的实现;最后,经营管理部门应对内控的管理监督和内部监察部门对内控的再监督与再评价及公司的全面风险管理活动进行必要的测量和监控。

2.强化内部审计,加强内部审计监督

首先科学合理地设置内部审计机构。要建立具有独立性、权威性和效率性的内部审计机构。改善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平行于各职能部门的现状,从体制上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全面展开。其次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规范体系。有效的审计规范体系包括内部审计章程、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内部审计程序制度、内部审计业务考核制度等。通过具体的制度强化内部审计的地位和责任,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及其作用的正常发挥。最后,还要拓展内部审计的职能与范畴。顺应内部审计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民营公司的内部审计的职能应突破传统的以财务收支为主的模式,实行审计电算化,不断提高审计效率。

(三)加强外部会计监督

1.丰富财务信息披露的内容,加强社会监督

应该突破传统的会计模式,在传统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基础上,重视对无形资产、人力资源和衍生金融工具信息的披露,并在自愿的基础上鼓励民营企业披露一些预测性信息,这样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使社会群众在特别无财务基础的情况下通过财务信息的了解,进而对民营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督,将专业监督和群众监督结合,使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协调一致。同时政府也应给与民营企业一定的指导,对一些有问题的民营企业及时进行有效的调查和处置。还应充分利用网络、电视、电台、报刊、杂志等媒体,建立一个权威的会计新闻发布机制,对缺乏信用、弄虚作假的民营企业进行曝光,使其接受舆论的谴责。

2.加强注册会计师的代理审计制

考虑到一些小型民营企业可能不具有设立内部审计制度的能力,并不是每一个企业都要设立一个独立的审计部门,民营企业也可以聘请独立的会计师事务所,优秀的注册会计师对账务进行审计,严厉把握财务质量关,并且利用注册会计师的专业特长,提供会计、税务、管理等方面优质的咨询服务。利用注册会计师的代理审计,可以相对保证其审计的独立性与客观性,提示经营管理薄弱换节,促使民营企业不断提升自身财务管理水平,降低民营企业进行会计舞弊的可能性。总体来看,经过这几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民营企业已经站到新的历史起点上,为了更好的发展,民营企业必须建立健全企业会计监督制度,完善监督机制、 激励机制、 经营机制等,以保证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乃至全部企业管理都能达到较高的水平,从而使民营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苏存学.我国企业会计监督问题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1(8):70.

[2]陈就贤.我国小型民营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商业经济,2011(3):100-102.

[3]赵新生.我国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现状与完善措施[J].财经管理,2010,11.

[4]林绍征.浅论政府会计监督机制[J]. 财政监督, 2011(7):26.

猜你喜欢

会计监督信息披露民营企业
2018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2016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试论高速公路管理中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试析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措施
新常态下高校会计监督与会计服务关系探究
国内外证券注册制比较研究
商业特许经营法律制度研究
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我国制药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