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行为取向团体辅导对大学生生气情绪管理的干预效果研究

2014-04-24杨盼盼等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9期
关键词:情绪管理团体辅导大学生

杨盼盼等

【摘要】 目的:研究认知行为互动团体辅导对大学生生气情绪管理的干预效果。方法:筛选出21名大学生为试验组,进行4期8次的认知行为取向的团体心理辅导;同时设立对照组21名,不参加团体训练。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对于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后,试验组在情境生气、特质生气、生气表达及非理性信念的后测结果较前测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的前后测分数无显著差异(P>0.05);后测和追踪测量的结果:在情境生气、特质生气等4个维度方面,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取向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大学生生气情绪管理具有积极正向的效果。

【关键词】 认知行为; 团体辅导; 大学生; 情绪管理

近年来,在高校频发各类大学生伤人和自伤事件,起因多是由于情绪对照不良而引发的应激冲动行为。但长期以来,国内各高校对于大学生生气情绪管理问题的研究和干预普遍不足,并未将其列入心理健康教育核心内容。现今教育管理部门所规划的心理辅导任务,仅就目前高校发生暴力事件进行补救,而在预防环节上明显不足。究其原因一是忽视大学生心理个性的塑造,二是过多关注了补救性教育的研究。高校大学生生气情绪管理的提出,正适应了当前大学生心理状态不稳定的现状,亦符合了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教育理念,是完备心理健康教育模块的重要内容。对于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推进,应本着适应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原则,科学制定符合大学生心理文化的学习方案,使其逐渐成为高校正规心理教育中的一个所属分支,为更好的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挥积极的推进作用。

认知行为取向互动团体辅导(Cognitive-Behavioral Interactive Group Therapy,CBIGT)可以定义为是一种将认知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行为理论有机结合的对生气情绪起到有效降低的技术策略,并融合系统化心理干预技术的辅导取向[1]。目前该技术在国内大学生群体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应用。团体辅导作为一种手段已经逐渐应用于高校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所遇到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2]。对于大学生的自杀、自残、他杀等极端行为亦有良好的趋化作用[3-5]。目前国外的一些研究结果亦证明了它的显著效果和现实意义[6-7],认知行为取向的生气情绪管理团体方案对团员情绪管理有明显的改善效果,自我化的管理手段、系统处理情绪问题、认知行为互动的有效结合等一系列的方式与方法,成就了一套有效的情绪管理方案,并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发展,已然成为一套理论联系实际的合理化的团体辅导措施。本次实验,通过认知行为取向团体训练对于减少和对照大学生生气情绪的发生起到显著的干预效果,包括情境生气、特质生气、生气表达和非理性信念等技术指标上的改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某综合性大学在校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选取标准为自我认定情绪管理不善,易冲动,并自愿接受团体辅导有强烈的改变愿望的个体。通过使用大学生情境-特质生气表达量表的测评及与学生的一对一面谈,最终确定42名大学生被试,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1名,试验组成员参与团体训练,对照组成员不参与团体训练;两组成员在年龄、性别、专业、前测指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来参加面试的大学生均接受前测、后测和追踪测量。参与本研究的成员信息见表1。

1.2 研究工具

1.2.1 情境-特质生气表达量表 研究者依据高校的教育特点以及大学生的语言习惯,逐条修正了STAXI(Satate-Trait Anger Expression Scale)量表。该量表包括情境生气、特质生气、生气表达3个分量表。通过内部一致性Cronbach Alph系数分析度量表的信度。经过修订后的系数值分别为:情境生气、特质生气、生气表达分量表分别为0.86、0.78、0.81,总量表的系数为0.82。

1.2.2 非理性信念量表 参照杨清艳等[8]编制的非理性信念量表(Irrational Beliefs Scale,IBS)。其研究内容以患者组和正常人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分4个层面内容:绝对化要求、糟糕至极、低挫折耐受和概括化评论。情绪障碍是当代大学生中最易出现的心理问题,焦虑、抑郁、情绪控制障碍等负性情绪与非理性信念的关系密切,这一结论已经被大量研究所证实[9]。

1.2.3 团体录音 在征得所有试验成员同意后,使用专业的录音笔,对在团体训练过程中的所有有声文字进行声音记录。在团体辅导结束后由专人负责将其转化为书面稿件,用以记录和分析每个团队成员在团体实践过程中的改变。

1.2.4 团体回馈表 由团体训练小组成员自行编制,在每次团体活动结束后回收,内容主要包括团体会序、团体活动、团体内容以及活动有感和愿望等团体活动信息。

1.2.5 形成自我量化报告 用于测量被试生气状况的自我测评报告。报告以优化大学生情绪管理作为目标,通过团体训练和参团人员的具体情况拟定了情绪对照、生气管理、减压学习能力等3个方面的内容,采用Likert 7点量表进行自我量化。其中的数字“1”代表为负性的不符合,数字“7”表示为正性的最符合。

1.2.6 自我质性报告 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成员填写开放性问卷调查,由课题组进行总结、分析和梳理,并结合团体录音、团体观察记录表、团体回馈表等信息,分析团体成员生气状态下的具体表现形式。最终精简为两个维度的基本信息:生气情绪管理行为的正向改变、认知行为精神学习的改变。

1.3 CBIGT方案

1.3.1 带领者 (1)主要带领者:在该研究中担任多重角色。负责团体训练的前期准备、活动方案的设计、各种量表的形成,活动的组织实施,全局性的保证团体训练整体的顺利进行。(2)协同带领者:是团体训练项目中的协助者。伴随各类活动项目的进展,负责收集团体成员的反馈信息与建设性意见,整理分析各类量化表格,协助主要带领者完成团体训练活动。endprint

1.3.2 团体活动方案 通过文献分析及现状调查[10-12],以认知行为互动团体辅导为框架,融入Novaco的生气对照模式与自我管理技巧,设计该项团体辅导方案。试验组通过4期共8次的认知行为取向的生气情绪管理团体辅导,每次活动时间为120 min。见表2。

1.4 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评估 该项研究的评估效果主要包括3个方面:团体成员在接受训练干预前和后的问卷测试评分(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团队成员的自我量化报告、以及组员的自我质性报告。研究过程包括三个时间点:前测,辅导项目进行前,对面试人员进行情境-特质生气表达量表的自测,自我量化报告的形成;后测,辅导项目结束后,团体成员进行情境-特质生气表达量表自测,形成自我量化报告和自我质性报告;追踪测量,在团体辅导结束后六周,团体成员继续填写评估问卷及自我量化报告。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问卷结果分析

2.1.1 试验组前后测情境-特质生气表达量表结果比较 试验组中情境生气、特质生气、生气表达和非理性信念4个维度的后测值与前测值比较显著降低(P<0.05)。在进行团体训练结束后第6周,在追踪测量结果中,与前测结果相比,试验组的生气表达、非理性信念、情境生气、特质生气4个维度得分均有显著差异(P<0.05)。

2.1.2 两组情境-特质生气表达量表的结果比较 两组前测中情境生气等4个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后测和追踪测试中,试验组4个维度的测评结果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上述结果见表3。

2.2 自我量化报告 试验组中情绪对照、减压学习能力和生气管理,与前测结果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后测结果与追踪测试结果在以上3个维度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3 自我质性报告 由组员不定式的开放问题组成,问卷于团体训练结束后下发,并要求团队成员在1周之内填写完整并统一上交。问题经过辅导团队成员编码后总结归纳为:(1)生气情绪管理行为的正向改变。21名训练成员中认知上的改变有18名,占85.7%;应对方式上的改变有17名,占81.0%。团队成员提高了对于生气情绪的认知能力以及处理事件发生与生气情绪反应之间的变化关系。(2)认知行为精神学习的改变。能够成为自己的治疗者从开始的3名,增加到9名;能够具体的应用认知行为技巧的人数从开始的1人增加到13名。

3 讨论

大学生处于认知发展、调整的成熟阶段[13],对于突然发生的状况及紧急情况大多处理缺少应有的镇定情绪及合适的处理技巧。往往对于生气情绪无法有效化解,亦或压力情绪管理不当[14],甚至表现出因控制偏差而导致的不良后果。在国内对于大学生情绪控制的研究发展尚浅,基本处于初级阶段,许多研究手段和干预措施还需进一步完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认知行为取向的团体训练在大学生生气情绪管理中的辅导效果,为进一步在高校开展大学生生气情绪管理学习与应用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15]。

研究结果发现,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前测中情境生气、特质生气、生气表达、非理性信念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实施了生气情绪管理的团体化训练之后,大学生情境生气、特质生气等4个维度与前测值相比,后测值均明显降低(P<0.05)。通过追踪测量与后测值比较,试验组中的大学生情景生气、特质生气等4个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体现了该团体辅导不但能起到立即性的辅导效果,还能起到追踪性的辅导效果。自我量化报告显示后测结果中情绪对照、减压学习能力和生气管理3个维度,与前测结果相比明显升高(P<0.01),追踪测与前测结果相比亦明显增高。自我质性报告分析显示,该项训练的实验效果得到了肯定,参加了团体心理训练的成员在生气情绪管理和认知行为学习方面均出现了正向的改变和积极的自我肯定。团体成员开始学会抱持着幽默的态度,用更理性化的认知方式进行自我评价,并掌握了一些科学性的行事技巧,用更有效的处理手段来掌控自己的情绪发展,做情绪的主人,并逐步成为自己问题的治疗者。

综上所述,认知行为取向团体辅导对于提高大学生情绪管理水平有显著效果,它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情绪对照、减压学习、生气管理的能力,对于大学生情绪控制有显著的改善效果。团体训练中学习的辅导技巧,能够让个体应用于学习、生活、工作等多方面个人问题的处理中,在未来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大环境下,期待着这项技术能成为提高大学生个人心理健康水平和促进校园和谐文明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Davis.A cognitive-behavioral model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1,17(6):187-195.

[2]李丽.团体辅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J].未来与发展,2013,8(1):85-87.

[3]梁瑛楠,杨丽珠.大学生自杀意念的流行病学特征[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8):1010-1012.

[4]郑小方,陈华莲.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对自杀意念大学生的干预[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1):64-66.

[5]郭文斌,张剑,冯小瑜,等.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的现况调研[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28(1):150-153.

[6] Duo Chen,Zhang J M,Shen L L,et al.Interner Addic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Social Anxiety of College Students[J].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2009,17(5):151-152.

[7] Gni S,Wu X C.A study on the intervening effect of a cognitive-behavioral interactive group therapy on academic burnout of college students[J].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9,17(5):512-514.

[8]杨清艳,李占江,姜长青,等.非理性信念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6):562-568.

[9] Solomon A,Arnow B A,Gotlib I H,et al.Individualized measurement of irrational beliefs in remitted depressive[J].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3,59(4):439-455.

[10]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

[11]邢秀茶,曹雪梅.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的实效研究[J].心理科学,2003,26(6):1142-1143.

[12]段鑫星,赵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62-163.

[13] Rose S D.青少年团体治疗-认知行为互动取向[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1-2.

[14]魏鹏程.大学生压力管理团体辅导的设计与实施[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33(5):167-169.

[15]郭翀,团体辅导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2013,247(5):178-179.

(收稿日期:2013-12-11) (本文编辑:蔡元元)endprint

1.3.2 团体活动方案 通过文献分析及现状调查[10-12],以认知行为互动团体辅导为框架,融入Novaco的生气对照模式与自我管理技巧,设计该项团体辅导方案。试验组通过4期共8次的认知行为取向的生气情绪管理团体辅导,每次活动时间为120 min。见表2。

1.4 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评估 该项研究的评估效果主要包括3个方面:团体成员在接受训练干预前和后的问卷测试评分(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团队成员的自我量化报告、以及组员的自我质性报告。研究过程包括三个时间点:前测,辅导项目进行前,对面试人员进行情境-特质生气表达量表的自测,自我量化报告的形成;后测,辅导项目结束后,团体成员进行情境-特质生气表达量表自测,形成自我量化报告和自我质性报告;追踪测量,在团体辅导结束后六周,团体成员继续填写评估问卷及自我量化报告。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问卷结果分析

2.1.1 试验组前后测情境-特质生气表达量表结果比较 试验组中情境生气、特质生气、生气表达和非理性信念4个维度的后测值与前测值比较显著降低(P<0.05)。在进行团体训练结束后第6周,在追踪测量结果中,与前测结果相比,试验组的生气表达、非理性信念、情境生气、特质生气4个维度得分均有显著差异(P<0.05)。

2.1.2 两组情境-特质生气表达量表的结果比较 两组前测中情境生气等4个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后测和追踪测试中,试验组4个维度的测评结果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上述结果见表3。

2.2 自我量化报告 试验组中情绪对照、减压学习能力和生气管理,与前测结果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后测结果与追踪测试结果在以上3个维度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3 自我质性报告 由组员不定式的开放问题组成,问卷于团体训练结束后下发,并要求团队成员在1周之内填写完整并统一上交。问题经过辅导团队成员编码后总结归纳为:(1)生气情绪管理行为的正向改变。21名训练成员中认知上的改变有18名,占85.7%;应对方式上的改变有17名,占81.0%。团队成员提高了对于生气情绪的认知能力以及处理事件发生与生气情绪反应之间的变化关系。(2)认知行为精神学习的改变。能够成为自己的治疗者从开始的3名,增加到9名;能够具体的应用认知行为技巧的人数从开始的1人增加到13名。

3 讨论

大学生处于认知发展、调整的成熟阶段[13],对于突然发生的状况及紧急情况大多处理缺少应有的镇定情绪及合适的处理技巧。往往对于生气情绪无法有效化解,亦或压力情绪管理不当[14],甚至表现出因控制偏差而导致的不良后果。在国内对于大学生情绪控制的研究发展尚浅,基本处于初级阶段,许多研究手段和干预措施还需进一步完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认知行为取向的团体训练在大学生生气情绪管理中的辅导效果,为进一步在高校开展大学生生气情绪管理学习与应用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15]。

研究结果发现,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前测中情境生气、特质生气、生气表达、非理性信念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实施了生气情绪管理的团体化训练之后,大学生情境生气、特质生气等4个维度与前测值相比,后测值均明显降低(P<0.05)。通过追踪测量与后测值比较,试验组中的大学生情景生气、特质生气等4个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体现了该团体辅导不但能起到立即性的辅导效果,还能起到追踪性的辅导效果。自我量化报告显示后测结果中情绪对照、减压学习能力和生气管理3个维度,与前测结果相比明显升高(P<0.01),追踪测与前测结果相比亦明显增高。自我质性报告分析显示,该项训练的实验效果得到了肯定,参加了团体心理训练的成员在生气情绪管理和认知行为学习方面均出现了正向的改变和积极的自我肯定。团体成员开始学会抱持着幽默的态度,用更理性化的认知方式进行自我评价,并掌握了一些科学性的行事技巧,用更有效的处理手段来掌控自己的情绪发展,做情绪的主人,并逐步成为自己问题的治疗者。

综上所述,认知行为取向团体辅导对于提高大学生情绪管理水平有显著效果,它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情绪对照、减压学习、生气管理的能力,对于大学生情绪控制有显著的改善效果。团体训练中学习的辅导技巧,能够让个体应用于学习、生活、工作等多方面个人问题的处理中,在未来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大环境下,期待着这项技术能成为提高大学生个人心理健康水平和促进校园和谐文明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Davis.A cognitive-behavioral model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1,17(6):187-195.

[2]李丽.团体辅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J].未来与发展,2013,8(1):85-87.

[3]梁瑛楠,杨丽珠.大学生自杀意念的流行病学特征[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8):1010-1012.

[4]郑小方,陈华莲.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对自杀意念大学生的干预[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1):64-66.

[5]郭文斌,张剑,冯小瑜,等.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的现况调研[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28(1):150-153.

[6] Duo Chen,Zhang J M,Shen L L,et al.Interner Addic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Social Anxiety of College Students[J].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2009,17(5):151-152.

[7] Gni S,Wu X C.A study on the intervening effect of a cognitive-behavioral interactive group therapy on academic burnout of college students[J].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9,17(5):512-514.

[8]杨清艳,李占江,姜长青,等.非理性信念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6):562-568.

[9] Solomon A,Arnow B A,Gotlib I H,et al.Individualized measurement of irrational beliefs in remitted depressive[J].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3,59(4):439-455.

[10]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

[11]邢秀茶,曹雪梅.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的实效研究[J].心理科学,2003,26(6):1142-1143.

[12]段鑫星,赵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62-163.

[13] Rose S D.青少年团体治疗-认知行为互动取向[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1-2.

[14]魏鹏程.大学生压力管理团体辅导的设计与实施[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33(5):167-169.

[15]郭翀,团体辅导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2013,247(5):178-179.

(收稿日期:2013-12-11) (本文编辑:蔡元元)endprint

1.3.2 团体活动方案 通过文献分析及现状调查[10-12],以认知行为互动团体辅导为框架,融入Novaco的生气对照模式与自我管理技巧,设计该项团体辅导方案。试验组通过4期共8次的认知行为取向的生气情绪管理团体辅导,每次活动时间为120 min。见表2。

1.4 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评估 该项研究的评估效果主要包括3个方面:团体成员在接受训练干预前和后的问卷测试评分(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团队成员的自我量化报告、以及组员的自我质性报告。研究过程包括三个时间点:前测,辅导项目进行前,对面试人员进行情境-特质生气表达量表的自测,自我量化报告的形成;后测,辅导项目结束后,团体成员进行情境-特质生气表达量表自测,形成自我量化报告和自我质性报告;追踪测量,在团体辅导结束后六周,团体成员继续填写评估问卷及自我量化报告。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问卷结果分析

2.1.1 试验组前后测情境-特质生气表达量表结果比较 试验组中情境生气、特质生气、生气表达和非理性信念4个维度的后测值与前测值比较显著降低(P<0.05)。在进行团体训练结束后第6周,在追踪测量结果中,与前测结果相比,试验组的生气表达、非理性信念、情境生气、特质生气4个维度得分均有显著差异(P<0.05)。

2.1.2 两组情境-特质生气表达量表的结果比较 两组前测中情境生气等4个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后测和追踪测试中,试验组4个维度的测评结果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上述结果见表3。

2.2 自我量化报告 试验组中情绪对照、减压学习能力和生气管理,与前测结果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后测结果与追踪测试结果在以上3个维度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3 自我质性报告 由组员不定式的开放问题组成,问卷于团体训练结束后下发,并要求团队成员在1周之内填写完整并统一上交。问题经过辅导团队成员编码后总结归纳为:(1)生气情绪管理行为的正向改变。21名训练成员中认知上的改变有18名,占85.7%;应对方式上的改变有17名,占81.0%。团队成员提高了对于生气情绪的认知能力以及处理事件发生与生气情绪反应之间的变化关系。(2)认知行为精神学习的改变。能够成为自己的治疗者从开始的3名,增加到9名;能够具体的应用认知行为技巧的人数从开始的1人增加到13名。

3 讨论

大学生处于认知发展、调整的成熟阶段[13],对于突然发生的状况及紧急情况大多处理缺少应有的镇定情绪及合适的处理技巧。往往对于生气情绪无法有效化解,亦或压力情绪管理不当[14],甚至表现出因控制偏差而导致的不良后果。在国内对于大学生情绪控制的研究发展尚浅,基本处于初级阶段,许多研究手段和干预措施还需进一步完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认知行为取向的团体训练在大学生生气情绪管理中的辅导效果,为进一步在高校开展大学生生气情绪管理学习与应用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15]。

研究结果发现,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前测中情境生气、特质生气、生气表达、非理性信念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实施了生气情绪管理的团体化训练之后,大学生情境生气、特质生气等4个维度与前测值相比,后测值均明显降低(P<0.05)。通过追踪测量与后测值比较,试验组中的大学生情景生气、特质生气等4个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体现了该团体辅导不但能起到立即性的辅导效果,还能起到追踪性的辅导效果。自我量化报告显示后测结果中情绪对照、减压学习能力和生气管理3个维度,与前测结果相比明显升高(P<0.01),追踪测与前测结果相比亦明显增高。自我质性报告分析显示,该项训练的实验效果得到了肯定,参加了团体心理训练的成员在生气情绪管理和认知行为学习方面均出现了正向的改变和积极的自我肯定。团体成员开始学会抱持着幽默的态度,用更理性化的认知方式进行自我评价,并掌握了一些科学性的行事技巧,用更有效的处理手段来掌控自己的情绪发展,做情绪的主人,并逐步成为自己问题的治疗者。

综上所述,认知行为取向团体辅导对于提高大学生情绪管理水平有显著效果,它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情绪对照、减压学习、生气管理的能力,对于大学生情绪控制有显著的改善效果。团体训练中学习的辅导技巧,能够让个体应用于学习、生活、工作等多方面个人问题的处理中,在未来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大环境下,期待着这项技术能成为提高大学生个人心理健康水平和促进校园和谐文明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Davis.A cognitive-behavioral model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1,17(6):187-195.

[2]李丽.团体辅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J].未来与发展,2013,8(1):85-87.

[3]梁瑛楠,杨丽珠.大学生自杀意念的流行病学特征[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8):1010-1012.

[4]郑小方,陈华莲.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对自杀意念大学生的干预[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1):64-66.

[5]郭文斌,张剑,冯小瑜,等.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的现况调研[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28(1):150-153.

[6] Duo Chen,Zhang J M,Shen L L,et al.Interner Addic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Social Anxiety of College Students[J].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2009,17(5):151-152.

[7] Gni S,Wu X C.A study on the intervening effect of a cognitive-behavioral interactive group therapy on academic burnout of college students[J].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9,17(5):512-514.

[8]杨清艳,李占江,姜长青,等.非理性信念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6):562-568.

[9] Solomon A,Arnow B A,Gotlib I H,et al.Individualized measurement of irrational beliefs in remitted depressive[J].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3,59(4):439-455.

[10]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

[11]邢秀茶,曹雪梅.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的实效研究[J].心理科学,2003,26(6):1142-1143.

[12]段鑫星,赵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62-163.

[13] Rose S D.青少年团体治疗-认知行为互动取向[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1-2.

[14]魏鹏程.大学生压力管理团体辅导的设计与实施[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33(5):167-169.

[15]郭翀,团体辅导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2013,247(5):178-179.

(收稿日期:2013-12-11) (本文编辑:蔡元元)endprint

猜你喜欢

情绪管理团体辅导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团体辅导对改善工科大学生学业拖延的实证研究
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的应用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浅谈情绪管理在安全中的实践与应用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情绪管理与应对能力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初探情绪管理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