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民生档案联动机制服务和谐社会发展

2014-04-22王梦晓

科技视界 2014年23期
关键词:民生档案管理工作

王梦晓

(曲阜市档案局,山东 曲阜 273100)

经济社会发展到哪里,档案工作就要延伸到哪里,这是档案服务永恒的主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强调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这表明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民生问题正成为我们当前工作的重点。

民生档案是指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形成的与人民群众利益直接相关的档案,包括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社会管理等民生领域中形成的档案。它是建立解决民生问题长效机制的重要基础;是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现实需要;是档案部门服务大局的重要途径。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是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社会建设的重点内容和战略目标,也是档案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前进方向。作者结合多年档案基层工作经验,就如何构建民生档案工作联动机制,更好地共享资源,服务和谐社会,谈一些想法:

1 当前民生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对民生档案重视不够

有的单位档案人员变动频繁,管理设备和经费不到位,有的镇、街和部门没有专门的档案室。特别是村、社区和企业基层单位的档案管理薄弱,该归档的档案没有及时归档,档案随意保存的情况时有发生。

1.2 民生档案管理政出多门各自为阵,没有统一的管理体系

我市不同种类的民生档案分别归属不同的部门管理,形成多头管理问题,造成档案行政管理资源分散、利用效率不高、信息沟通困难;部门之间协作配合差、管理规范不一致、管理方法不科学,查全一个人的民生档案往往要跑多个部门。

1.3 民生档案数量大、种类繁多、管理难度很大

我市民生问题涉及众多领域和各个社会阶层,形成的档案数量大,种类五花八门,时间跨度很长,造成管理不到位,民生档案资源存在散失和毁损风险。仅社保档案就分为业务档案、文书档案、财物档案、个体工商户参保档案、部分破产、解体企业退休(职)人员档案、个体工商户参保人员退休档案等六大类;还有各类人事人才档案、物权产权档案、教育教学档案、医疗卫生档案、婚姻状况档案、收入情况档案等。随着民生事业的深入推进、民生领域改革不断深化、民生档案的覆盖面也不断扩大,民生档案的库存量每年以20%的速度增加,对民生档案的管理难度越来越大。

1.4 管理标准和规范不健全

社保档案执行的是《企业职工档案管理规定》,部分条款已不适应工作需要,医保档案和民营企、事业机构则没有规范的档案管理办法,造成档案管理混乱,查阅不便。

2 构建民生档案联动机制的对策

2.1 加强调研,协调涉民单位建立民生档案工作联动机制

针对档案形成特点、管理现状、利用服务情况,档案部门应制订详细可行的实施方案。一是系统性地开展民生档案工作调研活动,将调研结果总结、探讨,提出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给上级领导,积极争取领导支持。二是切实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民生档案发展的文件精神,组织召开涉民单位民生档案工作协调会和民生档案工作现场会,协调各涉民单位,构建共建、共享民生档案工作联动机制。三是宣传推广典型经验,全面促进民生档案工作的开展。

2.2 加强指导,多个领域发展民生档案工作

各级档案部门和广大档案工作者要立足实际,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协调配合,在多个领域发展民生档案工作。

(1)要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在农村和农民服务方面要有新突破。在巩固农村建档率的基础上,围绕村庄规划、农村养老保险、宅基地划分、村级财务、计划生育等热点工作,开展档案的收集、整理和保存。选择条件好的乡镇(街道)开展“示范乡镇”、“示范村居”试点工作,组织召开“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现场会”,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2)要大力推进社区建档工作,努力提高基层和群众服务水平。拓展社区建档内容,把民生档案工作作为社区建档方向,建立低保人群档案、残疾人档案、优抚对象档案、贫困户援助档案等社保档案,健全低保户廉租房档案和拆迁安置档案,完善社会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残疾人救助、孤困儿童等民生档案。例如,为使全部社区加强建档,曲阜市档案局深入社区,积极开展档案业务指导,与市民政局联合制发了《曲阜市社区档案管理办法》,编辑出版《社区档案工作操作手册》。

(3)要广泛开展“档案进家庭”活动,使家庭和民生服务有新亮点。可以与市机关工委、文明办等单位共同组织开展以“建家庭档案,促社会和谐”为主题的“档案进家庭”活动;对有建档需求的家庭开展义务指导和无偿帮助,使之建立起具有一定规模的家庭档案,从而成为全市的家庭档案示范户。

(4)要重点抓好社会保险档案,使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服务有新成效。积极联系保险企业,促进保险档案升级达标规范化;联合房产交易中心、住房公积金管理处、婚姻登记处等多个单位建立起规范的房屋确权档案、住房公积金档案等,提高工作的规范化水平,拓宽了民生档案工作领域。从而形成各部门共建共享民生档案的联动机制,使民生档案工作规范化水平全面提高。

2.3 整合资源,完善服务,发挥民生档案利用价值

(1)大力丰富馆藏。重点接收涉及民生的档案进馆,不便于进馆的通过目录共享等多种联动机制,建立完善包括土地延包档案、社保档案、医保档案、合作医疗档案、养老保险档案、房屋拆迁档案、信访档案、环保档案、用工合同档案、卫生防疫档案、疾控档案等服务体系。针对部分企业改制过程中档案流失的现象,可采取与改制企业签订《改制企业档案移交进馆责任书》,积极争取市经贸局支持的方法,将档案移交工作纳入企业破产程序,保证档案移交与企业破产同步进行。发挥破产企业档案在开展就业培训、办理职工保险、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完善民生档案数据库建设。建立包括婚姻档案、知青档案、公证档案、劳模档案等内容的民生档案目录数据库,并对部分重要档案进行全文扫描。

(3)加强民生档案开放鉴定。优先对馆藏民生档案进行开放鉴定,编制出开放目录。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建立政府信息公开查询服务中心,开展政务信息公开服务工作,直接为群众提供服务。

2.4 齐心协力,常抓不懈,建立健全民生档案工作长效机制

结合民生档案工作实际,可持续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经常性的涉民单位档案工作协调会议制度。与各民生档案管理部门建立起经常性、互动式的协调机制,定期召开民生档案联席会,交流民生档案工作情况,协调工作关系,统一部署工作任务,保持民生档案工作同步发展、平衡发展。

(2)制定一个具体的民生档案工作时间表,有计划、按步骤地开展民生档案收集整理工作,确保涉民单位不空档、民生档案门类不缺项、民生档案资源不流失。

(3)推行民生档案工作包保责任制,将涉民单位进行分解划块,责任到科室,并将民生档案纳入档案年检范围,每年开展一次交叉检查活动,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4)建立方便群众利用的民生档案查阅场所。设置民生档案查阅场所,并配备便民设施、设备;深化“文档服务中心”的作用,坚持服务群众的优良传统,简化利用手续,公布服务承诺,对弱势人群利用档案给以照顾,使服务凸显人文关怀。

(5)全面提高民生档案工作规范化水平,建立共建共享民生档案资源体系,实现民生档案的数字化和管理现代化。

[1]胡莹.关于民生档案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2011,01.

[2]宋启红.做好县级民生档案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2010,04.

[3]商兆鑫.对做好新时期民生档案工作的思考[J].2009,02.

猜你喜欢

民生档案管理工作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不工作,爽飞了?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选工作
健康档案管理的“云”前景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