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4-04-21张春
张春
摘要:道路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市政道路质量低下不仅会影响到道路功能的发挥,而且会降低道路的使用年限,更是给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带来影响。本文从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提高道路施工质量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施工;施工质量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对提升建筑质量、保障建设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其也是影响建筑安全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管理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对一个项目施工时候,通过对施工各个阶段和整体项目质量相关的内外因素进行实施监控,从而依据项目在不同阶段的施工要点做出科学合理的指导,促进整体项目质量的提升。但是,由于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受到人员施工,材料设备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加上对质量的评判缺乏一定的严格明确指标,质量管理过程变得更加庞大而复杂,只有不断加强施工监督,实施对工程各个环节的技术控制,走出一条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质量管理之路,才能让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得更远。
一、我国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路面问题
路面出现开裂以及起砂和蜂窝麻面等问题,是市政施工建设常见的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水泥在安定性放方面达不到标准的要求,混凝土在进行搅拌时水灰比过大,这样就降低了表面的强度,在施工结束后一旦使用磨损就会出现起砂的情况。在实际的施工之中,收抹压光时间过早或者过迟,或者是在混凝土的表面撒干水泥或者水,没有按照要求进行养护或者是龄期没到就进行通车,导致表皮出现开裂的情况或者是脱皮。对于砂和石以及水泥计量方面出现错误的情况,或者是在水量方面使用不准确,搅拌的时间过短,整个拌合不够均匀,就会导致混凝土出现离析的情况。
2、施工方法和各种规章制度不规范
无规矩不成方圆,工程建设施工更是一个及其需要各种标准和规范的地方,很多施工单位在施工之前没有能够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社工设计,难以确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对众多工序的分配不清晰,权责不明确,缺乏统一的施工标准,对整个施工管理造成很大的限制,使得工程的施工质量难以得到控制,在需要做好各种施工设计,施工标准的规划时候,还必须确立各种材料和机械的使用规范,领用原则,和各种机械材料的护理仓储制度。使得各种材料设备和施工人员都能够按照施工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减轻施工管理质量控制的难度和压力。
3、施工人员的素质比较低
从目前来看,从事市政道路施工作业人员大部分都是农民工。尽管他们在施工过程中吃苦耐劳,但由于他们主要凭借个人的经验,缺乏足够的专业技术训练,更重要的是缺乏相应的质量安全意识、安全事件屡见不鲜,于是进一步增大了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的难度。同时,我国虽然工业化进程加快,但对整个建筑行业而言,在施工过程中,机械化,自动化的水平偏低,对新技术,新设备的采用推广程度需要进一步加强。这些因素,都会对项目的质量管理控制造成消极影响。
4、工程施工建造材料质量难以达到标准
在进行施工准备时候的材料物资质量管理问题。工程建设项目的材料物资将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质量管理的成败,目前,我国很多单位在采集物料时候,难以达到质量要求,或是不符合设计施工的标准,或者是材料的保管不当,发生挥发磨损等等一系列问题,都使我国的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存在着巨大的隐患。
例如某地的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对于建造材料的选择、型号的确定等都没有严格按照工程设计进行,特别是对于沥青混凝土等材料的选择,在水泥、水灰比、配合比等方面没有达标,致使在工程竣工后没有很长时间,该市政道路就出现裂缝、变形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市政道路工程的形象和市民的出行。
二、提高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
1、对路面问题的解决措施
对水灰比进行严格控制,对面层的涂抹压光时间进行掌握,避免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洒水。确保施工现场存放的水泥能够满足施工需求,并对水泥的稳定性进行保障。对模板面进行合理清洁,在对脱模剂进行涂刷时应确保均匀,避免出现漏刷现象,应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对混凝土进行浇筑,在振捣使应将气泡振至排出即可,防止漏振发生。应对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进行严格控制,避免水灰比和砂率过人,还应对砂石的泥量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其次,还应及时的对版面进行抹压。应选择具有水化热小和收缩性较小的水泥,运用温度较低的混凝土进行浇筑,避免在天气炎热的状态下进行大面积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对施工缝进行合理的预留。
2、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构,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
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获得中标之后,要坚持多级质量控制,多层次的质量负责原则,加强对施工企的质量管理。首先,要建立健全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体制。设置项目经理职位,坚持项目经理的第一责任,坚持施工质量检测部门进行质量自检,同时,要建立起施工的相关工程试验基地,建立健全各种资料的管理体制,设置专门的施工资料整理人员,并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分工,明确职责,加强对施工各个环节的工序质量检测记录,做好各种资料的送检工作,并严格各种文件的存档管理,为各种质量管理措施的出台提供决策依据。
3、针对施工人员素质低的问题
施工单位应健全完善的岗位责任制,为施工人员定期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技术培训和安全管理培训,同时要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和安全管理培训的考核力度,有条件的施工单位可以开展必要的施工人员资格、技术水平认证。此外,还要尽量为施工人员改善劳动条件,这类似于从另一个角度激励了施工人员的劳动热情和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能够给施工人员提供一个压力缓解的心理状态,从而能够更好地开展市政道路施工工作。
4、严格按质量控制程序施工,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4.1、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明确各工程质量目标
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中,项目经理承担着很大的责任,在综合考虑多方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结合不同阶段的工程施工特点,分析影响工程质量控制的因素,要编制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的质量标准等各个方面做出严格清晰的界定。同时,施工单位中,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要将各项工程技术交底工作落实到实处。
4.2、要严格做好施工测量工作
精确的工程施工测量是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比如在公路桥梁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的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对导线点,中间桩和高程点实施科学有效的测量方式,并多次测量,使得测量结果能够达到闭合的标准,同时,要客观公正的做好记录,减小工程测量的误差,保证工程测量的精确性。
4.3、加强对施工材料设备的质量检测
首先,要严格质量标准,加强对各种原材料和工程构件的质量检测。严格原材料和各种工程构件,配件的入场机制,对各种质量不达标,不合格的原材料,构件,配件,不准进入施工环节。比如,在水泥和钢筋的入场时候,要对合格证做出细致鉴定,并要在专业的实验室进行质量检测,质量合格才可以投入工程施工。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体现,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不仅代表着一个城市及一个地区的精神文明,还对物质文明建设的效果进行展现。严格按照设计及施工规范进行市政道路质量控制,促使责任机制逐渐落实到个人,确保施工过程中存在各类质量问题得到有效的克服。
参考文献
[1]陈一东.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质量管理的创新发展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3,08:331.
[2]关健.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2:269.
[3]刘万里赵守峰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中的质量控制[期刊论文]《科学与财富》-2012年4期
[4]徐俊峰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中的质量控制[期刊论文]《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