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员素质教育中资源与机会配置的作用多维视角论析
2014-04-21范宏
范宏
摘 要:农村党员是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农民群众推进农业现代化,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但还存在整体素质偏低的问题。因此,必须从强化农村党员教育资源与机会的配置入手,推动农村党员素质教育不断提升和发展。通过多维视角分析,农村党员素质教育资源与机会在农村党员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推动促进、聚集吸引、传递输送、激励引导、溢出增值、修正调整。
关键词:农村党员; 素质教育; 资源与机会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4)01-0103-04
农村党员是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农民群众推进农业现代化,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然而,由于受文化程度、生产条件、劳动方式、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与其他职业相比,农村党员存在着整体素质相对偏低的问题,导致其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因此,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必须把强化农村党员素质教育作为推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的一项战略任务和重要举措。深化对资源与机会在农村党员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有助于推动农村党员素质教育不断发展、不断创新。本文试图从唯物辩证法、教育心理学、信息传递理论、以人为本原则、人力资本理论、决策修正理论等视角对资源与机会在农村党员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加以论析。
一、推动促进作用——基于唯物辩证法视角的论析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普遍联系的,从浩瀚的宇宙到微小的粒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从客观世界到主观世界,整个世界无不处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可以说,联系是客观世界的普遍特性。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第一个总特征。从哲学上讲,联系是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不是事物之间个别的、暂时的现象,而是事物之间普遍的和永恒的现象。
农村基层党员素质教育,是一个实施主体整合、开发、借助各种教育资源,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对农村党员进行素质提升的过程。资源与机会并存于实施农村党员素质教育的全过程,缺一不可。其中,作为物质条件的资源,是实施农村基层党员素质教育的基础;作为时间条件的机会,是实施农村党员素质教育的前提。缺少了基础和前提,农村基层党员素质教育就无法组织、无法实施。
由于农村基层党员素质教育资源与机会的配置并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一个“缺失—配置—平衡—缺失—配置……”不断循环的动态过程,它和整个农村基层党员素质教育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资源与机会配置的一次新平衡,则预示着农村党员素质教育的一次新发展、新提高。只有在资源与机会的配置保持动态平衡、总量充裕的情况下,农村基层党员素质教育才能实现新发展、新提高。因而,资源与机会配置在农村基层党员素质教育中具有推动促进作用,决定着农村党员素质教育的广度、深度、力度、幅度。资源与机会多,则辐射面广、覆盖率高,内容丰富、层次高,组织实施、推进落实力度强,党员素质提升幅度大;资源与机会少,则覆盖面窄、覆盖率低,内容单一、层次浅,组织实施、推进落实力度弱,党员素质提升幅度小。
二、聚集吸引作用——基于教育心理学视角的论析
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古人说:“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因此,能否调动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关系到教育活动的成功与否。按照教育心理学理论,兴趣的产生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师资水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乃至实施教育的环境对受教育者的聚集力、吸引力。
当前,在农村党员素质教育中,还存在农村党员兴趣不大、听不懂、学不会、主动参与意识不强的问题。因此,要在提高农村党员素质教育师资水平、丰富农村党员素质教育内容、创新农村教育方法、优化实施环境等方面入手,不断增强农村党员素质教育的聚集力、吸引力。
众所周知,同样的教育内容,由于师资水平、教育方法的不同,会引发不同的教育效果。授课简洁明确、生动形象、通俗易通、深入浅出,自然会听者云集。授课枯燥呆板、晦涩难懂,其结果必然是感染力不强,听者避之不及。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上变单一的“固定内容式”为多内容的“菜单选择式”;教育方法上变“灌输式”为“互动式”,必将有效提高农村党员素质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农村党员素质教育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其中包含一定的抽象理论知识,而作为教育对象的农村党员,多数文化水平不高,要使他们理解并能运用政治、科学、市场理论知识,并非易事。恰当地利用电教设备,可以创设一种具体的情境,使农村党员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对于增强农村党员素质教育的聚集力、吸引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破旧、狭小、寒冷、阴暗的教学环境相比,崭新、宽敞、温暖、明亮的教学环境,无疑更有聚集力、吸引力。在农村党员素质教育中,不但要注重软件的配置,还要注重教育阵地等硬件的配置,实现软硬件兼顾。
无论是提高农村党员素质教育师资水平、丰富农村党员素质教育教育内容,还是创新农村党员素质教育教育方法、优化农村党员素质教育实施环境,都是资源与机会配置的内容。因而,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农村党员素质教育资源与机会配置,直接影响和制约农村党员的学习兴趣。优化农村党员素质教育资源与机会配置,可以产生一种“磁场”效应,有助于提高农村党员素质教育的聚集力、吸引力。作为农村党员素质教育资源与机会的配置主体,在资源与机会的配置过程中,不仅要关注配置数量,还要关注配置质量和配置结构,努力实现农村党员素质教育资源与机会配置的软硬件兼顾,使资源与机会配置的“磁场”效应有效放大,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员素质教育的聚集力和吸引力。
三、传递输送作用——基于信息传递理论视角的论析
信息传递研究的是什么人,向谁说什么,用什么方式说,通过什么途径说,达到什么目的。农村基层党员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对农民党员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素质升级的过程,其实质也是一种信息传递输送过程。
按照信息传递理论,农村党员素质教育的传递输送包括五个环节:一是传达人。其作用是去影响、说服教育对象。在农村党员素质教育中,传达人就是师资队伍。二是传递方式。传达人运用适当的方式吸引教育对象,把信息准确传达给教育对象。三是传递途径。就是传递信息的渠道,包括口头传播、网络传播等。四是接收信息。传达人将信息传递给教育对象以后,教育对象予以正确理解并消化吸收。五是反馈。即教育对象对信息的感受和反应。在以上五个环节中,前三者属于资源与机会配置的内容和范畴。资源与机会配置对农村党员素质教育中思想、理念、政策、技能的传递输送直接产生影响。
农村党员素质教育资源与机会的配置结构,体现传递输送的目的。在农村党员素质教育资源与机会配置过程中,蕴含着决策者、领导者的期望目标,也可以说是需要通过“传达人”传递输送的信息。如在一个地区,配置主体强化种养殖技术培训资源和机会的配置,其目的和愿望在于提高这一地区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进而带动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民人均收入的提高;在一个地区,配置主体强化科学理论、科学精神教育资源与机会的配置,其目的和愿望在于遏制封建迷信活动的回潮,用科学理论、科学精神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等等。资源与机会的配置结构,必须与体现决策者、领导者的目的和愿望相吻合,才能保证信息传递成功。
农村党员素质教育资源与机会的配置数量,影响传递输送的幅度。信息的传递媒介,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人。在配置主体与农村党员二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师资队伍。配置主体的目的和愿望、农村党员的需求和想法是通过师资队伍作为“代言人”去传递输送的。另一个是物。包括纸媒(书籍、报纸等通过纸张长期储存和反复使用的承载体),也包括数字介质(硬盘等现代信息技术所使用的存储介质)。师资队伍、物质载体等资源与机会配置数量越多,信息传递输送的幅度越大。
资源与机会的配置质量,制约传递输送的效果。师资水平的高低、传递方式的新旧、传递途径的宽窄,直接制约传递输送的效果。在资源与机会的配置过程中,必须注重师资队伍的优质化、教育方法的科学化、传递途径的多元化、传递手段的复合化,在提高配置质量的过程中,确保传递输送的效果最大化。
四、激励引导作用——基于以人为本原则视角的论析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党在新时期执政理念人本化的重要体现。胡锦涛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1]
作为一个有思想、有主见、有感情、有个性、有社会实践能力的公民个体,中国共产党员不可能没有个人的物质追求和人生目标。刘少奇同志曾经说过:“党员总还有一部分私人的问题需要自己来处理,并且也还要根据他的个性和特长发展他自己。因此,党允许党员在不违背党的利益的范围内,去建立他个人的以至家庭的生活,去发展他的个性和特长。”[2]邓小平同志也曾经指出:“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3]因而,作为农村党员素质教育的接受主体——农民党员来讲,由于其社会经历不同、社会地位不同、个性特点不同、人生目标不同,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其个人诉求也就不同,具有主观能动性,绝不会被动地、消极地接受理论灌输、技能培训。
行为科学家认为,人的行为需要创造外部条件去激励引导,刺激其内在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主要是一种需要状态。激励引导人的行为,就要刺激人的需要,在满足个体需要的过程中同时实现组织的目标。[4]
在农村党员素质教育中,创造外部条件,满足个体需要,强化激励引导,要求配置主体坚持以人为本,运用美国行为科学家亚拉伯罕·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按照需求导向性原则,优化资源与机会的配置,力求实现三个融合、三个统一:即体察农村党员的政治追求,将组织培养目标与个人成长目标有机融合、相互统一,采取公开选拔、公开考录等方式,选拔素质较高的农村党员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公务员队伍、乡镇事业单位,使其深刻体会到个人素质提高在政治生活中的回馈;关心农村党员的经济利益,将小康社会愿景与个人致富愿景有机融合、相互统一,在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注重劳动技能的培训、致富信息的传递、创业政策的倾斜,在提高农村党员致富能力上提供更多的资源与机会,使其深刻认识到个人素质提高在物质生活中的回馈;满足农村党员的精神需求,将乡土文化建设和个人兴趣爱好有机融合、相互统一,推动农村党员在文化建设中发挥特长,当好骨干,使其深刻地体会到个人素质提高在精神生活中的回馈。
当组织供给和个体需求实现有机融合、相互统一时,就会对农村党员形成强大的、持续的激励引导动力。因而,可以确认,在农村党员素质教育中,资源与机会的配置过程,就是激励引导机制的构建过程。
五、溢出增值作用——基于人力资本理论视角的论析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了人力资本理论。该理论认为:人力资本的再生产不是一种消费,而是一种投资,有投资就有增值。
从总体上看,农村党员素质教育同时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和人力资本开发的双重属性、双重功能。其中,提高农村党员的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工作能力素质属于人力资本开发范畴。由于具备人力资本开发的属性和功能,农村党员素质教育资源与机会在配置过程中可以实现溢出增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在配置对象的溢出中实现增值。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制约因素。有关资料表明,全国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2%,而小学及以下的占40%,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与此同时,绝大多数农民没有接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农村党员素质教育的资源与机会在直接作用于农村党员的同时,可以在配置对象上进行拓展,溢出为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制的新型农民的有效资源、良好机会。在配置对象溢出的过程中,资源与机会的使用价值呈现几何级递增的态势,也就是说,其使用价值与受益对象的数量成正比关系,在配置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资源与机会的使用价值因受益对象的拓展而增加。
第二,在配置主体的溢出中实现增值。在过去的长期实践中,人们更多关注农村基层党员素质教育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将其作为一种非营利性的公益活动,导致市场主体、社会主体的主观参与意愿不强。把农村党员素质教育纳入人力资本开发范畴,经济组织的投资,可以由农村党员提供更高的劳动价值作为回报;社会组织的投资可以由党委、政府乃至农村党员购买服务作为回报。由于“有利可图”,配置主体实现由“体制内”向“体制外”的溢出,党内主体、行政主体配置的资源与机会通过市场机制的杠杆作用,与市场主体、社会主体配置的资源与机会有机融合,在成本的合理分担中产生投资收益增值。
第三,在配置效益的溢出中实现增值。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党和国家的一个根本方针,其实质是人力资本开发。在农村党员素质教育资源与机会的配置中,如果只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机会的配置,其效益就仅仅体现在政治上。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人力资本开发资源与机会配置并重,把农村党员素质教育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在提高农村党员纯洁性、先进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带头致富、带领致富能力,强化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使资源与机会的配置效益在由政治效益向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溢出的过程中实现增值。
六、修正调整作用——基于决策修正理论视角的论析
毛泽东说:“由于实践中发现前所未料的情况,因而部分地改变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的事是常有的,全部地改变的事也是有的。”[5]这就是领导科学中的“决策修正”。决策修正也称改正性决策,是指决策实施过程中,决策者在对推进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问效、检验评估的基础上,及时对原有决策方案进行的修改、补充或调整。
在实施农村党员素质教育过程中,作为组织、领导、计划、实施、保障农村党员素质教育活动的决策者,上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必须要对农村党员素质教育决策方案进行修正调整。
决策修正调整是对配置效果的再认识。检验评估农村基层党员素质教育的工作成效、资源与机会的配置效果是数量依据、客观标准。也就是说,农村党员素质教育的最终成效归根到底是由农村党员素质教育的配置总量、配置效率及农村党员素质目标与结果的契合程度、农村党员的利益和需求的满足程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决定的。在进行修正调整过程中,首先要对配置效果进行检验评估,才能发现决策缺失所在。
决策修正调整是对配置策略的再创新。决策修正的过程是“策略→途径→目标→策略→途径→目标……”往复循环的过程,目的是使配置策略日臻完善,更加切合实际情况,顺利地实现预期目标。但是,这种循环往复不是简单的复制追加供给,而是顶层设计的持续创新,是对配置主体、配置路径、配置内容等诸多要素进行新的优化组合,使修正调整后的配置策略适应新的情况、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需求。
决策修正调整是对配置模式的再优化。把现有的资源和机会有效配置到农村基层党员的素质教育中,使各种资源和机会达到效益最大化,应该探索形成一套接近科学、设计合理、考虑全面、易于操作的运行模式。这个模式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多次修正、多次调整的结果,在不断修正调整中趋于优化。
决策修正调整是对配置机制的再构建。配置机制包括政策引导机制、调节驱动机制、扶持保障机制、监督推进机制等。各个机制能否协调运作并发挥作用,达到提升农村基层党员整体素质的目标要求,也需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变革、完善。
综上所述,农村党员素质教育资源与机会配置伴随于农村党员素质教育决策修正的全过程、各环节。实现农村党员素质教育的科学化,必须重视资源与机会配置的修正调整作用,不断创新配置策略,优化配置模式,完善配置机制,提高配置效果。
参考文献
[1]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850.
[2] 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35.
[3] 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6.
[4] 刘建军.领导学原理——科学与艺术(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71.
[5]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38.
[责任编辑:张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