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人格力量的精神指引

2014-04-21杨增岽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4年1期
关键词: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杨增岽

摘 要:一个多世纪以来几经风云变幻,马克思主义迄今依然具有蓬勃生命力。在当代中国,不仅要研究马克思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而且要透过马克思的生平,从中察见马克思的人格力量,不断地汲取精神给养。马克思的一生,始终坚持真理,不媚权贵,以实际行动同情和维护社会弱势群体。他对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事业的执着、勤奋、顽强与勇于献身精神,以及朴实的学风和严谨治学精神,包括对待家庭的责任感和对生活的热情、乐观、积极态度,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和发扬。

关键词: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 精神遗产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4)01-0030-05

2013年是世纪伟人卡尔·马克思诞辰195周年。他与世长辞的130年来,不论是污名化他的,还是反对以他名字而命名的“马克思主义”的,都不得不正视一个事实,这就是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至今仍焕发着深远影响力和蓬勃生命力。历经岁月激荡、风起云涌,历史之风骤然吹过后,重话马克思的生平经历,品味他的点滴故事,对世人依然是一种鼓舞和鞭策。我们除了关注作为学术意义或理论化的马克思思想及马克思主义,作为人格意义或生活化的马克思,特别是他对当下青年一代的人生启迪问题,也应予以关注。可以说,透过他的一生,其人格特质彰显出来的人格魅力,俨然是一笔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今天不断超越自我、接续奋斗的动力源泉。除了学习他的思想外,还要继承他的可贵精神。正如雅克·德里达所言,“我们至少得有马克思的某种精神”[1] 。

一、是非分明、敢于担当

马克思的一生始终表现出是非曲直、爱憎分明的立场和态度。他的不少著作,是为批判错误观点而作的。不仅文笔犀利流畅,而且旁征博引、逻辑论证层层深入,读来令人倍感爽快和“解气”。透过其著作,现实中的马克思也正是一个善恶是非分明的人。正如麦克莱伦谈到的,马克思“激进而不妥协的立场、极端的爱以及使用归谬法对付对手的手法,这一切都使得他的文章有着鲜明的爱憎分明立场”[2]。他一生坚持真理,始终站在广大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批驳种种错误思想观点。1845年以前主要是清算了哲学唯心主义立场上的激进青年黑格尔派;20世纪40年代末在经济学方面反对蒲鲁东主义;20世纪50年代批判在狂风暴雨的欧洲革命中崭露头角的非科学社会主义的党派学说;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批判清除了拉萨尔主义和巴枯宁主义。他一生理论成就的取得,正是坚持科学、崇尚真理,不断与各种思潮论辩的结果。他自己也说,无论任何事情,只要是依靠科学的判断得出的批判,都会欢迎,“比起那些公然的敌人,我们更应该对那些徒有其表之流展开体无完肤般的批判”[3]。作为亲密战友的李卜克内西在回忆中曾说,“马克思的风格就是马克思本人。他是一个完全正直的人,除了崇拜真理,他不知道还要崇拜别的,他可以毫不犹豫地抛弃他辛苦得到的他所珍爱的理论,只要他确认这些理论是错误的”[4]。时下,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中,一些人对非马克思主义、伪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采取“折中”、“和稀泥”、“轻描淡化”的做法,不敢直言其问题,甚至少数从事马克思主义教学科研的同人竟讳忌坦承自己的职业旨向,这甚是令人疑忧,值得我们反思。

马克思敢于批判错误思想,似乎是个会“随时准备(即便说不是渴望)进入冲突之中”[5]、锋芒毕露、钩心斗角的人,然而敢于批判的他事实上却是真实而坦诚的人。在李卜克内西看来,再没有任何人比马克思更忠诚老实的了。他不会“明明是无能而卑鄙,却硬装成高尚和尊严”,他“简直就是真实的化身,你一眼就能看出他是怎样一个人”。因为真实,就像孩子一样不善于做作和矫饰,连妻子燕妮都常常称他为“我的大男孩”。燕妮说:“当进入那注重外表并且必须克制自己的所谓的‘文明社会时,我们的摩尔真的就是一个孩子,他会像小孩子一样手足无措,面红耳赤。”[5]对于别人的攻击诽谤,他践履自己最喜爱的格言——意大利诗人但丁的豪迈诗句:“走你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他厌恶声望,对沽名钓誉的行为极度恼怒。他痛恨吹牛拍马的人,谁在他面前夸夸其谈,谁就会倒霉。”[7]在李卜克内西看来,在予以他人应有的评价方面,没有任何人比马克思更仁慈、更客观和更公正。只要是社会或政治方面不尽如人意,他总是完全地说出自己的看法,毫不保留,他的脸就是他心灵的镜子。

安年科夫(两人认识时马克思30岁)对马克思是这样评价的:“浓黑的头发毛茸茸的手,外衣的纽扣时常扣错,但是不论他在你面前是什么样子,也不论他做什么,他看起来像是有权利和力量来获得人们尊重。他动作笨拙,但自信自立,其行为方式公然蔑视人类规范的惯常成规,高贵并有些傲慢……他用几乎令人感到痛苦的语调讲述所有的事情。”[8]恩格斯也说:“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污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赶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他一生可能有过许多敌人,却未必有一个私敌。”[9]的确,因为马克思早已抛弃了个人恩怨,而把全部精力投放到了为全人类解放的事业之中了。

马克思不惧怕困难,敢于承担责任,哪怕是独自一个人承受着巨大压力,用燕妮的话说,“他宁愿牺牲所剩下的一切”。《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本是《新莱茵报》的续刊,也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理论政治刊物,但由于德国警察的迫害和资金缺乏,仅办了6期就停刊了。马克思“为了挽救报纸的政治荣誉,为了挽救科隆友人的公民荣誉,他挑起了一切重担,卖掉了自己的印刷机,交出了全部收入,临行前还借了300塔勒来偿付新租房舍的租金,支付编辑的薪金等等——而这时他已经是被驱逐出境的人”[10]。燕妮在1850年5月20日写给当时住在法兰克福的魏德迈的求助信中清楚地记述了这件事。事实上,当时马克思本可一走了之,但他不仅没这样做,而且还借钱偿付房租和编辑工资,独自承担了全部责任。即便忍受物质的极度贫乏,乃至这种贫乏给家人带来极大困苦,他也不愿屈从于金钱,相反反对人沦为金钱的奴隶。应当承认,马克思不是不花时间精力去挣钱,而是因为他更愿意把时间更多地留给写作、留给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事业。当他意识到“处境的确比五年前更惨”,“而且最糟糕的是这回的危机不是暂时的”[11],他亦不愿放弃写作,宁可当掉他最后一件体面的大衣。

二、勤奋刚毅、严谨执着

马克思的一生满荷着顽强的意志和对事业、工作的执着与勤奋。“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大家都熟知马克思的这句名言。他顽强的意志力和对自己所钟爱的事业和工作的执着与勤奋,令世人叹啧不已。在安年科夫眼里,他是由能量、意志和不可动摇的坚定信念组成的那种人。回溯其一生,信念和意志使他克服并战胜了很多令人难以体验的苦难,他的理论建树和革命实践活动并没有因为生活上的贫困而中断过,甚至主观上也未曾动摇过。对此,我们从马克思生平著作年谱上足可窥见。而且,事实上,除了在所追求的“最能为人类谋求幸福”的事业方面表现出顽强的信念和意志,在日常生活当中,马克思同样表现得很顽强很有意志力。他曾让一位希望借酒精让他敞开心扉的普鲁士陆军中尉由衷地感到敬佩:“先喝了波尔多,又喝红葡萄酒,再喝了香槟之后,即便醉了,马克思仍然支配着谈话直到最后一分钟。”[12]

上中学时,马克思父亲在看完他寄回家的信后,在回信里不无担心地说,“九门课程,在我看来多了一点,并且我不希望你学的东西超过你的身体和精力所能承受的限度”,并提醒马克思“用功不要超出你的健康所能容许的限度”。[13]马克思在信中请求父亲原谅他字迹的潦草和文笔不好,因为快四点了,蜡烛已经燃尽,眼睛也模糊了。早年的这种勤奋精神,俨然成为了他一生的习惯和生活方式,一直到晚年。这在当代英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乔纳森·沃尔夫看来,马克思已经采用了一种在后来的生活中也不会改变的工作方式。李卜克内西在回忆中也称,“马克思工作十分繁重,而且由于白天常有干扰(尤其是流亡初期),他便在夜间补上。晚上我们开完会回到家里,他还常常坐下来工作几个小时。而且这几个小时还总是一再延长,到后来成了通宵达旦,到清晨才睡觉”。为此,燕妮“不止一次地严厉责备他,他却笑一笑说,这样做适合他的天性”[14]。晚年的马克思也意识到“一个人像我这样在几乎完全与世隔绝的状态下生活的时间越长,精神生活的圈子就越窄”[15],对真理和人的解放事业的执着,甚至是一种痴迷,促使他并不是沉迷于大部分欧洲人所钟情的交际酒会,而是沉静于让绝大多数人通向享有真正自由幸福的实践路径里。

为了更好开展研究,马克思不喜欢喧闹的环境,而且在生活上也力行简单化。1842年4月,抱着写点东西或许可以找到地方发表的想法马克思一家移居到了科伦,因为科伦曾经是青年海格尔派俱乐部所在地,有着其颇为激情的梦想。他喜欢科伦,但又心生厌烦,因为“科伦这种上流社会生活逐渐令他难以忍受”,因为“那里的生活太喧闹”,特别是“好友的众多,并不导致哲学的完美”。[16]马克思一生还有很多计划未能实现,除了完成《资本论》未尽的2、3卷外,“他还想写一本关于逻辑学的书和一本哲学史,后者是他早年喜欢研究的”[17]。

我们还应学习马克思朴实的学风和严谨治学的精神。书对于马克思来说,乃是脑力劳动的工具,而不是装饰品。他把书当作“奴隶”,使其服从他的意志。在他看来,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而越是多读书,就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任何时候也不会满足。重知识爱读书的马克思自然也令人钦佩。保尔·拉法格在1890年《忆马克思》一文中提到第一次在梅特兰公园路过马克思的书斋时,看到的马克思并非是一位坚决的、超群的社会主义鼓动家,而是一位学者。在被拉法格称为“具有历史意义的房间”的书斋里,“壁炉的两边和窗子的对面,靠墙放着装满书籍的书柜,书柜上堆着一包一包的报纸和稿件,直挨到天花板。壁炉的对面,在窗子的一边有两张桌子,也放满了各种各样的文件、书籍和报纸”。[18]

马克思崇尚自由思考、善于独立分析,治学尤为严谨。他常引用自己青年时代的哲学导师黑格尔的一句话:“即使是一个恶徒的犯罪思想,也要比天堂里的奇迹更伟大更崇高”,足见他对自由思想的推崇。但马克思的随性思考并不缺少严谨的求证。李卜克内西回忆说,“马克思做任何事情都是很讲究方法。他提出一个问题时,总是力求简短,然后用较长的解释来说明它”;“马克思是一位严格的修辞家,常常花很多时间力求找到需要的字句”,他“竭力主张语言纯洁,有时达到了咬文嚼字的程度”。在马克思看来,研究“不是为了付印,而是为了自己弄清楚问题”。[19]拉法格也曾谈道,“马克思虽然深切地同情工人阶级的痛苦,但引导他信共产主义观点的并不是任何感情上的原因,而是研究历史和政治经济学的结果。他确信,每一个不为资产阶级利益所影响、不为阶级偏见所蒙蔽的公正人士,必然会得出统一的结论”[20]。为了写《资本论》中关于英国劳工法的二十来页文章,他在图书馆翻遍了英国和苏格兰调查委员会和工厂视察员报告的蓝皮书。1893年2月恩格斯在致弗·雅·施穆伊洛夫的信中,介绍马克思在50年代独自埋头制定剩余价值理论时说,“在他没有完全弄清这一理论的所有结论以前,他坚决拒绝发表关于这一理论的任何材料”[21]。拉法格也回忆马克思曾对他说,“宁愿把自己的手稿烧掉,也不愿半生不熟地遗留于身后”。在马克思看来,一方面,研究应是科学的、自然而然的过程,“不论从事哪一种科学研究,都不应该为这种研究会得出什么结果而操心”;另一方面,研究也不能回避现实实践,不能做书斋学问,“如果一个有学问的人不愿意自己堕落,就绝不应放弃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不应该像一条藏在乳酪里的蛆虫一样,逃避同时代人的社会斗争和政治斗争”。[22]他实事求是地对待科学研究的原则立场,在任何时代都是需要提倡的,非常值得我们坚持。与此同时,马克思对待前人的态度也同样值得我们记取。他虽然彻底指出了在他之前早已极负盛名的黑格尔的思想当中的某些偏误之处,但他仍然谦逊地称自己是“这位伟大思想家的学生”,而不像当时德国知识界一些自负的、平庸的人,把黑格尔当作了一条“死狗”。

马克思从1843年开始转而研究经济学,到1867年3月底写成《资本论》第一卷,其间经过了近25年,读了1500多本书,做了难以数计的摘录和笔记。为了研究以俄国为典型的东方社会历史,他在近50岁的时候还学习俄文,但半年后已能津津有味地阅读俄国诗人和散文家的著作了。他抱定“外国语是人生斗争的一种武器”的信条,总是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仅语言方面,就能用德、法、英三国文字写作,能通读欧洲一切国家的文字,这一直为世人所惊叹。透过生平的治学经历、学术态度和身后所遗留下来的足以令每一个人感到震撼的大量著作文献,可以说马克思就是近现代以来学人的楷模和典范。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向他学习呢?

三、为人善良、胸怀坦荡

纵观马克思一生,他关爱底层、同情弱者,并切实付出行动的善心善举,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早年在《莱茵报》时期,针对林木盗窃和葡萄农等事件,他挺身而出为农民撰文维权辩护。他同情政治上和社会上备受压迫的贫苦群众,痛斥权贵们欺压穷苦人的行为。正如格姆科夫所说,“他的心为贫民阶级而跳动”[23]。1843年6月19日,25岁的马克思与相恋七年的燕妮在克罗茨纳赫登记结婚,之后新婚燕尔的两人带着主要由燕妮母亲给的钱去蜜月旅行,他们沿途看望不少朋友,把钱放在双柄的小匣子里,当贫穷的朋友需要时,就打开匣子,任由取用。就此的评价不应该是得出马克思夫妇没有理财意识,而更该看到的是他们乐于助人的美德闪光之处。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同情悲悯对马克思来说,更像是个人的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马克思对个别人故意装穷装病来欺诈人的行为十分愤怒,他认为利用人类的同情和悲悯是一件极其卑鄙的事情,“但是不管行乞的人脸上多么明显地暴露出是在欺诈,只要手里抱着一个眼泪汪汪的孩子,马克思就肯定上当。他受不了孩子那哀怜的目光。体力衰弱和无依无靠往往激起他深切的怜悯和同情”,“好几次路过贫民区时,马克思突然从我们身边走开去抚摸那衣衫褴褛坐在门边孩子的头发,并把一便士或半便士钱塞进他的小手”。[24]然而,与对待穷苦人的慷慨所不同的是,他对自己却常常是很节俭,“在英国,雪茄很贵,他总是挑比较便宜的买”,所以,“马克思抽的烟,他的朋友们是不敢尝试的”。[25]

马克思曾说,“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在资产阶级旧社会里,光靠个人的良心发现并不足以改变大多数人陷于悲惨的境地。他意识到,除了使一个人具备知识而习成美德并变得乐善好施之外,更应当去通过现实物质利益的实践,在切实的革命行动中改变绝大部分人的悲惨处境。因此,马克思更沉心于探讨资产阶级统治下的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路径。在他看来,“将精力投入不切实际的美好未来创想,会分散现实生活中前行的注意力,就像有些人一生都在构思一部伟大的小说,却从来没有动笔写过一个字”,而将“那些投入中在畅想美好未来中的精力,如果用在政治斗争中将会更有成效”。[26]马克思“将注意力从未来的美好幻想转移到枯燥的现实工作,但正是在这里,他找到了真正丰富多彩的未来。他对过去的看法比很多思想家都更为忧郁,但他对未来的憧憬与很多思想家相比都更具希望”[27]。

马克思对待家庭和生活总是怀着热情、乐观、积极的态度。不论从年轻时写给家里的信,还是后来和家人的关系,都足以察见马克思是一个眷念家、懂孝顺、热爱家庭和生活的人。尽管因专注于劳苦大众的解放事业而常使这个家庭陷于窘迫,不得不靠朋友接济,但无论做父亲还是丈夫,他都尽职尽责,充满浓情爱意。这些良好的家庭美德和生活态度,值得今天我们年轻一代学习。马克思的父亲去世较早(1838年5月),故他非常眷念,常常不厌其烦地谈起,而且总是把父亲的一张老式银版照片带在身边。1841年12月岳父威斯特华伦男爵身患重病,他特意返回了特里尔,一直到1842年3月男爵去世,马克思一直陪伴在这位最早给他圣西门思想启蒙的人身边。①1863年母亲去世,马克思依然如初地赶回特里尔,还专门去看了岳父母的旧居,并写信给燕妮,“我每天都去瞻仰威斯特华伦家的旧居,它比所有的罗马古迹都更要吸引我,因为这使我回忆起最幸福的青年时代,它曾收藏着我最珍贵的瑰宝”,并说到“做丈夫的知道他的妻子在全城人心目中仍然是个‘迷人的公主,真有说不出的惬意”[28]。

在《马克思的自白》②中,他坦言喜欢《浮士德》中为了爱情宁愿粉身碎骨的美丽女子甘泪卿,把她称作“女英雄”。这实际上从一个侧面,也是他对一生跟随于他,甘守清贫的爱妻的一种情感表达。他的女儿爱琳娜在后来的回忆中说,“他一生奉献给他妻子的不只是一般的爱,而是热烈的爱”。他写给燕妮的一封信里,“字里行间燃烧着炽热的爱情的火焰,那简直就像出自一个18岁的青年人的手。然而,马克思在1856年写这封信的时候,燕妮已经是六个孩子的母亲了”。早年,马克思就从柏林给他钟情的燕妮寄去了三本厚厚的诗册,全是抒发挚爱之情的情书。正是马克思一生热爱家庭、深爱燕妮,两人始终是相濡以沫、携手一生,并共同在生活困难之时彼此砥砺。燕妮曾亲笔记述道:“我有幸是少数幸福者中的一个,因为我的身旁有我亲爱的丈夫,我的生命的支柱。真正使我痛苦万分,使我十分伤心的是,我的丈夫不得不经受这么多的琐屑的苦事,而本来只要很少的东西就可以帮助他。”[29]当燕妮去世后,马克思亦无比悲痛,恩格斯当即便说“摩尔也死了”[30]。俄国社会活动家科瓦列夫斯基后来也在回忆中写道,“马克思到了须发斑白的时候还喜欢和妻子跳一支迎接新年的舞蹈”[31]。就在他去世后,人们也发现,他的父亲、燕妮,还有大女儿的照片还放在他贴胸的口袋里。恩格斯把这些照片一并放进了棺材里。[32]

马克思有着宽广的胸襟,他曾对女婿拉法格说自己是世界的公民,走到哪儿就在哪儿工作。他曾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他最喜欢的名言之一就是“为人类工作”。中学毕业,他就表达了为人类谋幸福的高尚理想,认为“以此为职业,重担就不会能把我们压倒”;“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从24岁到去世,马克思一直服从并献身于他的理想,这种理想产生了不可抗拒的力量。“他的同时代的人认识到了他的伟大,种种遗留下来的材料毫无疑义地证实了这一点。”他去世了,没有遗嘱,也没有国籍,但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四、结语

作为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的戴维·施韦卡特曾充满困惑和质疑地提到“当今时代,诋毁马克思、嘲笑马克思主义似乎是十分时髦的行为”。对于一位不畏权贵、无私奉献、一生只为找寻通往人的自由幸福之路的思想家和革命家,如果到头来换回的只是诋毁和嘲笑的话,不得不让人们感慨到一种人性的“龌龊”、“忘恩负义”和“世态炎凉”。曾获197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海因希·伯尔曾反思性地写道:“一部进步史乃是一部忘恩负义史。后生者只是一味地捞取和享用好处,至于曾为好处所付出的代价连想也没去想。搀和在这种忘恩负义之中的还有愚蠢、无知以及理论家、知识分子通常所具有的清高和蔑视。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这样的词语甚至使人连哈欠也打不起来:人们几乎不知道,这些词语意味着什么,只是想象,这大概是某种红的、‘左的东西,因而这已足够令人怀疑的了。但是我们须知,没有工人运动,没有社会主义者,没有他们的思想家,他的名字叫卡尔·马克思,当今六分之五的人口依然还生活在半奴隶制的阴郁状态中;没有斗争,没有起义,没有罢工(这需要发动,需要引导),资本家是连半步也不让的。西方世界理应感谢卡尔·马克思,尽管东方世界宣布信奉卡尔马克思不过,似乎有一种远比争取如下的远景更为复杂的想法:维护卡尔·马克思,不要让我们的子孙认为他是可怕的幽灵。”[33]在当下的中国,怎样对待和评价马克思,不仅是一种学识,更是一种涵养。单凭他一生为大多数人谋幸福而矢志不渝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正面、积极地肯定马克思,不是无知无良,就是“人品有问题(套用时下的流行语)”。

若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的确,马克思的一生是不“成功”的。因为他时常处在颠沛流离的“漂”中,没有固定工作和稳定经济来源,没有资产没有存款只有成堆的书籍和手稿,且因为困苦和疾病,四个儿女前后先离他而去……然而,如若把这些放到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去看,马克思的一生却是最成功的。他不仅实现了自己17岁时的理想,颠覆了人们对人间世界的态度,“还彻底改变了我们对人类历史的理解”,而“很少有思想家能真正改变历史进程”。[34]时隔一个多世纪,恰巧印证了恩格斯在他的墓前所说的:“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请让我们记住和缅怀这位伟人。

①马克思的父亲在一封写给马克思的信中把威斯特华伦男爵称为“一个比你年长又比你老练的可敬的朋友”,并告诫马克思“你是幸福的,像你这样年纪的年轻人能得到这样的幸福是少有的”,“能不能对这个朋友信守不渝,永远做个无愧于他的人,就是对你的性格、才智和心肠,特别是对你的道德的最好考验”。1841年马克思曾特意把博士论文献给了已经71岁的男爵。

②马克思的女儿劳拉在马克思完成《资本论》第一卷之前少有的空余时间里让马克思填写了二十道问题。苏联瓦·奇金以劳拉的手稿刊印的“自白”文本为依据,曾写成《马克思的自白》一书。

参考文献

[1] [法]雅克·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1.

[2][5][6][8][12][15][16] [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传(第四版)[M].王珍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4,434,433,431,432,389,35.

[3][7][10][13][14][17][18][20][22][24][25][28][29][31][32] 汪培伦编译.马克思箴言[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10:160,,60,172,127,67,198,188,187,187,75,98,215-216,174,285,

217.

[4]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回忆马克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55.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8.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2.

[9][26][30] [德]海因里希·格姆科夫等.马克思传[M].易廷镇,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35,295,341.

[10][27][34] [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M].李杨,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73,81,2.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2.

[33] [德]海因希·伯尔.伯尔文论[M].北京:三联书店,1997.

[责任编辑:张俊华]

猜你喜欢

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最有思想的句子
马克思妙计催书
浅析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发展状况
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
别开生面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