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创新体系发展评价研究综述及展望

2014-04-20杜根旺

技术经济 2014年4期
关键词:效率体系国家

杜根旺,汪 涛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北京100081)

1 研究背景

国家创新体系(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NIS)概念最早由Freeman于1987年正式提出[1],其理论基石是Schumpeter的创新学说和List的国家学说[2],NIS产生的实践基础是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台的包含系统方法的政策文件[3],这使得NIS概念具备良好的应用基础和前景。NIS概念被正式提出后,成为许多国际经济组织和国家进行政策实践的理论基础,主要的国际经济组织(OECD、UNCTAD等)和经济大国(美国、中国等)已将建设和完善NIS作为促进科技和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4]。无论是将NIS作为基本框架进行政策分析,还是制定促进NIS发展的措施,都需要对一国NIS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因此NIS发展评价是NIS相关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不同时期或不同国家的NIS的异同点、NIS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NIS的绩效、NIS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NIS发展评价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已有研究的主要特征和不足之处,并展望NIS发展评价未来研究。

2 不同时期NIS异同点的比较评价

NIS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NIS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例如,Schnabl应用最小流分析法并利用1980年和1986年的投入产出表及创新投入向量,对德国NIS的技术流结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980—1986年德国NIS的技术流结构变化不大[5]。Mowery总结了美国NIS的变化趋势,发现联邦政府的研发支出在减少,产业界资助基础研究所占比例也在减少,联邦政府通过提供补贴和促进大学与产业界、联邦实验室与工业界之间的联合研究和合作来提高民用技术能力[6]。Liu和White提出了一个由研发、实施、最终应用、教育和联系5个主要行为组成的创新体系分析框架(见图1),分析这些行为在创新体系中的贡献、组织边界、协调机制和演化过程以及整个体系的技术创新效率,并运用该理论框架对中央计划下和改革开放下的中国NIS进行比较[7]。

Loikkanen、Ahlqvist和Pellinen开发了一种名为“技术晴雨表”的工具(见表1)分析芬兰NIS的变化情况。该工具利用三级指标体系和不同年份的数据研究NIS的变化,并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创新参与者(工业界、政策制定者、研究者和下一代)对NIS未来变化的判断[8]。Shapiro、So和Park应用网络分析方法和纵向引文数据分析了韩国16个省和大都市区的合著关系网络的演化,分析结果显示,科学交流网络的内部联结加强了,但首尔作为主要研究中心的地位被削弱了[9]。

表1 “技术晴雨表”指标体系

从上述文献可以看出,对不同时期NIS的异同点进行评价的研究主要有以下方面的特征:第一,以同一国家不同时期的指标数据的对照比较为主,根据指标数据的变化情况来判断NIS在不同时期的异同点,比较的主要内容包括科学技术发展、商业化、教育、政府政策以及诸要素的相互联系;第二,早期主要比较技术、研发投入等单一指标,随着对NIS认识的深化,研究内容逐渐从单一指标的比较转向多指标的比较,近几年比较盛行用网络分析方法分析NIS内部结构的变化;第三,主要利用过去的数据分析NIS已发生的变化,也开始关注NIS未来的变化趋势。

3 不同国别(地区)NIS异同点的比较评价

除了比较同一国家(地区)的NIS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外,学者们还进行了跨国比较(见表2)。例如,Nelson分析了15个国家和地区的创新体系,并将研究对象分为3类——高收入大国、小型高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和地区,逐一对各国和地区的NIS进行分析,并重点比较了研究样本的NIS在研发资金配置、资金来源、公司特征、重点产业、大学角色和政策等方面的异同[10]。Patel和Pavitt从公司、大学和教育3个方面,对OECD国家及西欧诸国的NIS进行了比较研究:对于公司,主要比较公司开展的研发活动以及USA授予的专利;对于大学,主要比较研发投入以及论文和引用形式表现出的产出;对于教育制度,主要比较各年龄段的成年人的受教育水平及学科分布情况[11]。Gergils从是否存在创新政策、是否有政府资金投入研发、创新体系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依赖、政府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支持、是否有创新体系的国际对比与评估5个方面对北欧五国的NIS进行了比较[12]。Zheng和Zhong分析了金砖四国NIS的特征,并从宏观层面的创新环境、中观层面的创新环境和微观层面的创新参与者3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比较[13]。

表2 国家创新体系的跨国比较

从不同国别(地区)NIS异同点比较的研究文献可以看出:第一,无论是根据收入对国家(地区)进行划分比较,还是对OECD国家、西欧诸国、北欧各国、金砖四国进行比较,选择比较的国家(地区)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和可比性;第二,比较要素无论是选取的时间段还是比较方面都是局部的,未能反映NIS的全貌;第三,国别(地区)之间的比较既有描述性的定性比较,也有定量比较,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反映不同国家(地区)NIS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4 NIS组成部分间关系分析

NIS由许多子系统组成,各组成部分之间存在复杂的动态关系。一些学者对这些复杂关系进行了分析(见表3)。例如,Nasierowski和Arcelus将NIS看作经济中的任一部门,将其组成元素划分为投入、产出和调节,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这些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14]。Park和Park对OECD国家的研发结构与工业结构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重要的相关性且相关程度不断增强,当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为2%时NIS开始表现出系统性特征[15]。Looy、Debackere和Callaert等考察了全球6个新兴行业的科学能力、技术的科学强度与技术绩效的关系,结果显示国家技术行为与科学能力之间存在积极关系[16]。Sun和Negishi利用ISI数据库中的日本出版数据,运用传统方法中的φ系数和偏相关测量大学-产业-政府的关系,并基于偏相关方法提出一种新的图形建模方法分析大学-产业-政府的关系以及与其他部门关系,结果显示它们之间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弱,它们更倾向于与外国研究者合作[17]。Castellacci和Natera认为,NIS的动态性来源于创新能力和吸收能力的共同演化,并利用1980—2007年87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创新能力和吸收能力的长期关系和演化特征,结果显示创新体系的动态性由3个创新能力变量(创新投入、科学产出和技术产出)和3个吸收能力变量(设施、国际贸易和人力资源)驱动[18]。

表3 NIS各组成部分间关系研究

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关于国家创新体系组成部分间关系的研究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由于NIS内部结构具有复杂性,因此对NIS内部组成部分的划分有不同方法,已有研究主要从机构、投入产出和能力的视角划分NIS各组成元素;第二,关于NIS内部结构和动态性的研究主要利用各种定量分析方法和统计分析模型展开,旨在对NIS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有更准确、全面的认识;第三,从已有的研究结论可看出,NIS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在逐渐增强,但也有个别国家NIS的外向性增强,使得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减弱。

5 NIS绩效评价

发展NIS的目的在于提高国家的创新水平和综合竞争力,NIS的绩效自然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Niosi认为,NIS是无效率①即研究对象的绩效与同一类型组织实际存在的最好绩效的差距。和有效的②即各机构实现组织目标的程度,如大学培养人才、创造基础知识、将知识转移到社会。,并分析了无效率的原因,提出了测量效率和效用的指标体系[19]。Nasierowski和Arcelus应用两阶段模型评估NIS的效率,分析NIS的各种调节因素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解释效率指数的变动[20]。Pan、Hung和Lu应用DEA方法中的传统DEA模型、双边模型和关键性能评价方法,结合多种产出和投入评价不同国家NIS效率的等级,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国家的整体技术效率主要取决于纯技术效率而非规模效率[21]。Chen、Hu和Yang利用基于DEA方法发展出的以产出导向的各种研发效率指数,比较了不同国家的研发效率,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国家在专利和版税方面具有相似的研发效率,但是在期刊出版方面的表现却大不相同[22]。Yang和Qi讨论了NIS效率的形成机制,将NIS看作一个创新项目包,包括元素层级、项目层级和体系层级3个层级和元素效率、整合效率和结构效率3个效率变量以及针对3个变量的3个关键过程[23]。Matei和Aldea利用DEA方法、靴带模型和IUS2011database中的数据评价了欧盟27国以及克罗地亚、冰岛、挪威、瑞士和土耳其的技术效率[24]。Guan和Chen将创新分为上游知识生产过程和下游商业化过程,用两阶段DEA模型研究了22个OECD国家的知识生产和商业化过程的效率[25]。张俊芳选取全球39个国家和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超DEA非参数方法确定DMU效率值,再利用Tobit回归方法分析效率的影响因素[26]。关于NIS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见表4。

表4 NIS绩效及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2010—2012年NIS绩效评价研究较多,且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研究内容包括NIS效率的形成机理、NIS效率评价,其中绩效评价是主要内容;第二,评价对象主要有研发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知识生产效率和商业化效率等,主要采用DEA方法并结合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影响NIS绩效的因素;第三,所用的DEA模型从传统的DEA模型逐渐发展为网络DEA模型,对NIS效率的认识也随之逐步深化。

6 NIS存在问题分析

各国的NIS发展并不都是成功的,有些国家的NIS存在许多问题。学者们在评价、比较NIS的效率时已指出有些国家的NIS是相对无效率的。笔者在此列举一些学者对具体国家的NIS存在问题的研究。Chung发现,韩国NIS的创新能力相当弱,因为它只有3个发达的区域创新体系[27]。Intarakumnerd、Chairatana和Tangchitpiboon通过研究泰国的NIS发展水平与经济结构发展水平的匹配程度后发现,在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泰国NIS的创新能力仍然微弱、其结构仍然分散,这种不匹配影响到泰国竞争力的形成[28]。Chaminade、Intarakumnerd和Sapprasert利用层次因子分析法将泰国创新调查数据中52个表现不好的数据归为4类,并分析了国家创新政策是否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结果发现其国家创新政策没有涉及区域和产业网络问题,对培训雇员和供应商的税收激励很少,缺乏有关市场、资助机会、金融不确定的信息[29]。

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关于NIS存在问题的研究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单独评价一国NIS存在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许多学者进行的是国别比较或不同时期的比较;第二,一国的NIS相对较弱,可能是因为区域创新体系不发达或创新政策不足;第三,建设和完善NIS的目的是服务经济发展,一国的NIS需要与经济发展环境相适应,如果经济水平提升或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则NIS也需要相应地发生变化。

7 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未来研究展望

NIS理论从被正式提出到现在已有20多年,期间有关NIS发展评价的研究大量出现,人们对NIS的认识也逐步深化。但是,已有研究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目前NIS的定义和界定不统一,NIS发展评价指标的选取及分类具有多样性,这使得不同研究的可比性较差;第二,评价NIS发展时多选择部分评价内容,所得结论只是对NIS局部特征的描述;第三,所用工具主要是DEA模型、统计模型,研究方法相对单一、简单,这使得研究结果难以全面反映NIS的内部结构及动态性;第四,进行跨国比较时所选取的国家并不都是同一类型,即使选取的国家是相同类型的国家,也对不同国家的发展环境、条件和其他因素考虑较少。

NIS的发展实践仍处在蓬勃兴起阶段,如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2年专门发布《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就NIS建设做出重大部署。NIS发展评价对于指导实践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仍将是未来NIS研究的重点。

7.1 NIS普适性发展评价理论研究

当前关于NIS的各实证研究的可比较性差,其经验借鉴性不强,主要原因是NIS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30]、对创新体系中应包括哪些组织和元素尚未有统一认识[31]、数据来源有限等。由于各国的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和发展水平等存在差异,因此各国NIS的差异将长期存在。但是,NIS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迫切需要普适性的评价理论,因此需要借鉴哲学、系统科学等领域的学术思想,在考虑NIS发展的具体环境和差异性的同时,构建普适性的NIS发展评价理论体系。

7.2 NIS发展评价方法拓展

目前NIS发展评价方法主要是统计分析方法和DEA方法。虽然相关研究成果颇多,但是研究方法相对单一,致使研究结论不够丰富。NIS本质是一个复杂系统,也是一个动态性很强的网络体系,因此可引入系统评价方法、网络分析方法等,这有助于更好地认识NIS的发展变化。从广义上讲,建设NIS是一种经济行为,无论是宏观经济学还是微观经济学都有很多成熟的分析理论和模型,将经济学中的分析方法引入NIS发展评价中会得到更有意义的研究成果。NIS中创新的产生、扩散和转移具有很强的地理位置特性,因此可借鉴经济地理中有关经济活动地理分布的方法。

7.3 开放环境下的NIS发展评价

从NIS概念被提出到现在,学者们主要关注一定区域内的创新行为。然而,NIS不是封闭的,创新行为一直都是超过国界的开放性行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虽然NIS仍在一定区域内发展,但是其与外界的联系将增强,学者们已提出了“全球创新体系”的概念[32]。未来研究需要关注在全球化的开放环境中、考虑各国NIS相互作用的情况下NIS的发展评价问题。

7.4 NIS内部要素及子系统的动态关系评价

NIS可被进一步划分为区域创新体系[33]和产业创新体系[34],它们都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子系统,具有国家创新体系的一般特征[35],研究区域创新体系和产业创新体系能加深对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解和认识。NIS具有复杂的内部结构,各元素之间存在复杂的动态关系,这些内部结构和关系决定着NIS发展的方向和绩效。然而,目前关于NIS的组成元素及其动态关系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和全面。随着NIS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在评价NIS发展时,除了要关注整体性能的发展变化外,更要关注系统内部结构和元素的变化,要从宏观体系层面延伸到中观产业和区域层面,最终到企业层面[36]。考虑到我国各区域的发展水平和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各区域创新体系具有鲜明特色,目前关于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尚不成熟[37],因此未来区域创新体系将是研究重点。

7.5 国家创新生态体系评价

无论是Freeman和Nelson从宏观制度的角度研究NIS,还是Lundvall从微观生产者关系的角度研究国家创新体系,都主要强调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国家创新生态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升级版,不但承袭了NIS的基本观点,而且更强调创新体系的动态性、栖息性和生长性[38],能较好地解释美国硅谷等地区取得的成长[39]。目前关于国家创新生态体系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1] 弗里曼.技术政策与经济绩效:日本国家创新系统的经验[M].张宇轩,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22-42.

[2] 郑小平,司春林.国家创新体系学术思想形成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5):4-11.

[3] GODIN B.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the system approach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J].Science,Technology &Human Values,2009,34(4):476-501.

[4] 张俊芳,雷家骕.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理论与政策并行[J].科研管理,2009(4):12-19.

[5] SCHNABL H.The subsystem-MFA:a qualitative method for analyzing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the case of Germany[J].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1995,7(4):383-396.

[6] MOWERY D C.The changing structure of the US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implications for international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in R&D policy[J].Research Policy,1998,27(6):639-654.

[7] LIU X L,WHITE S.Comparing innovation systems:a framework and application to China's transitional context[J].Research Policy,2001,30(7):1091-1114.

[8] LOIKKANEN T,AHLQVIST T,PELLINEN P.The role of the technology barometer in assess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09,76(9):1177-1186.

[9] SHAPIRO M A,SO M,PARK H W.Quantifying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inter-regional collaboration networks in South Korea[J].Technology Analysis &Strategic Management,2010,22(7):845-857.

[10] 理查德·R·尼尔森.国家(地区)创新体系:比较分析[M].曾国屏,等,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11] PATEL P,PAVITT K.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why they are important,and how they might be measured and compared[J].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1994,3(1):77-95.

[12] 霍刚·吉吉斯.变化中的北欧国家创新体系[M].安金辉,南南伦丁,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127-134.

[13] ZHENG B W,ZHONG H B.A comparative study on NIS(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in the BRIC economies[C].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ICMSE),2011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EEE,2011:1266-1279.

[14] NASIEROWSKI W,ARCELUS F J.Interrelationships among the elements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a statistical evaluation[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99,119(2):235-253.

[15] PARK Y,PARK G.When does a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start to exhibit systemic behavior?[J].Industry and Innovation,2003,10(4):403-414.

[16] LOOY B V,DEBACKERE K,CALLAERT J,et al.Scientific capabilities and technological performance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an exploration of emerging industrial relevant research domains[J].Scientometrics,2006,66(2):295-310.

[17] SUN Y,NEGISHI M.Measuring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university,industry and other sectors in Japan's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a comparison of new approaches with mutual information indicators[J].Scientometrics,2010,82(3):677-685.

[18] CASTELLACCI F,NATERA J M.The dynamics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a panel cointegration analysis of the coevolution between innovative capability and absorptive capacity[J].Research Policy,2013,42(3):579-594.

[19] NIOSI J.Nat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s are"x-efficient"(and x-effective):why some are slow learners[J].Research Policy,2002,31(2):291-302.

[20] NASIEROWSKI W,ARCELUS F J.On the efficiency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J].Socio-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s,2003,37(3):215-234.

[21] PAN T W,HUNG S W,LU W M.DEA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of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in Asia and Europe[J].Asia-Pacific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10,27(3):369-392.

[22] CHEN C P,HU J L,YANG C H.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R&D efficiency of multiple innovative outputs:the role of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J].Innovation:Management,Policy &Practice,2011,13(3):341-360.

[23] Yang Wei,Qi Mingjun.Efficiency formation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a project view[C].Management Science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MSIE),2011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EEE,2011:429-431.

[24] MATEI M M,ALDEA A.Ranking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according to their technical efficiency[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2,62:968-974.

[25] GUAN J,CHEN K.Modeling the relative efficiency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J].Research Policy,2012,41(1):102-115.

[26] 张俊芳.国家创新体系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124-193.

[27] CHUNG S.Building a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through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J].Technovation,2002,22(8):485-491.

[28] INTARAKUMNERD P,CHAIRATANA P,TANGCHITPIBOON T.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in less successful developing countries:the case of Thailand[J].Research Policy,2002,31(8):1445-1457.

[29] CHAMINADE C,INTARAKUMNERD P,SAPPRASERT K.Measuring systemic problems in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an application to Thailand[J].Research Policy,2012,41(8):1476-1488.

[30] 王春法.关于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思考[J].中国软科学,2003(5):99-104

[31] FAGERBERG J,MOWERY D C,NELSON R R.The Oxford Handbook of Innovation[M].Oxford Handbooks Online,2006.

[32] 赵刚.统筹国内外资源,构建符合中国利益的全球创新体系[EB/OL].[2011-08-08].http://www.stdaily.com/kjrb/content/2011-08/08/content_334625.htm.

[33] COOKE P.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competitive regulation in the new Europe[J].Geoforum,1992,23(3):365-382.

[34] MALERBA F.Sector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and production[J].Research Policy,2002,31(2):247-264.

[35] LEE T L,VON TUNZELMANN N.A dynamic analytic approach to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the IC industry in Taiwan[J].Research Policy,2005,34(4):425-440.

[36] 宁钟,司春林.国家创新系统的演化及不同层级的集群含义[J].科研管理,2002(5):2-5.

[37] 石峰,戴冬阳.区域创新系统研究述评[J].技术经济,2013(1):40-43.

[38] 曾国屏,苟尤钊,刘磊.从“创新系统”到“创新生态系统”[J].科学学研究,2013(1):6-14

[39] LEE C M.The Silicon Valley Edge:A Habitat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M].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猜你喜欢

效率体系国家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