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距离对虚拟产业集群内企业创新的影响①
2014-04-12雷宏振
袁 丹,雷宏振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西安710119)
1 文献回顾
在全球集群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产业集群对我国产业和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知识经济带来世界范围内竞争的加剧,我国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显现。在一些以地理为特征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虽然其工业集中投入较大,但却未能关联成集群。许多呈集群状态的传统产业区尽管有较高水准的基础设施,但是相关的软支持体系不全、中间组织缺失,从而处于依靠市场驱动的自生自灭状态,难以形成持续创新、自我强化的发展能力[1]。与此同时,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企业创新需求的不断增强,现代经济组织的形态和边界正发生着深刻的结构性跃变。新经济带来的发展机会促使企业组织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崭新的虚拟集群化组织形态应运而生[2],虚拟产业集群(virtual industry cluster,VIC)正是现代经济组织的形态和边界发生结构性跃变的产物。
组织接近是虚拟产业集群形成的新动力源[3]。接近性(proximity)也称邻近性,是指网络中不同主体具有共性的“类”或“群”的特征。集群创新主体的社会接近性是接近性的一种类型,可细分为组织接近性、制度接近性和文化接近性等。一般说来,双方的文化背景、认知结构和技术领域越接近,双方间的知识转移就越顺利[4]。以促进创新的知识转移为例,Caniels和Verspagen发现,知识转移双方的知识差异不是越大越好,“势差”过大会使落后一方无法学习,从而无法实现知识的有效交换[5]。1997年,欧盟实施EUSALFA计划,开展一项名为“中小企业协作系统”的研究项目,首次提出虚拟产业集群的概念,即虚拟产业集群是快速构建和运作虚拟企业的基础平台,是由具有一定专长的企业组成的集合体[6]。李运强和吴秋明界定了虚拟产业集群的定义,指出其成员企业呈“葡萄藤”式分布的组织形态结构[7]。杜丹阳和郑方认为,虚拟产业集群是一些相关企业和机构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在无形的网络平台上建立各自的信息化门户而形成的集聚体,虚拟产业集群成员包括在地域空间上某个或几个企业集群内部的或分散于集群外的,存在于传统地域空间上的实体企业和相关机构(如政府组织、大学、科研机构等)[8]。Jarvenpaa和Tanriverdi认为,虚拟企业的各协作企业所交流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在网络上交流融合,再经过复杂的知识收集和整合过程后,从而形成了虚拟企业的知识网络[9]。高长元和程璐建立了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high-tech virtual industrial cluster,HTVIC)的知识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了HTVIC知识创新绩效模型[10]。杜鹏基于日本知识管理专家Ikujiro Nonaka的SECI(socialization externalization combination internalization)知识创新模型,分析了合作和竞争对HTVIC技术创新的影响[11]。
创新是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核心驱动力。如今组织学习和创新更易发生在具有高度互动性的网络中,网络对于创新变得日益重要[12]。然而,已有文献对VIC企业的产生机理、运行模式及应用领域等方面研究得较多,而对其风险和创新方面关注得较少,许多问题仍有待解决。VIC企业具有“组织接近”和“松散组织”的特性,本文将组织距离作为衡量虚拟产业集群组织接近的指标,基于此分析虚拟产业集群企业的创新行为。
2 虚拟产业集群内的双寡头企业创新
集群内部竞争对集群内部企业的技术创新既具有促进作用又具有阻碍作用[13],内部竞争对虚拟产业集群内企业创新的影响既具有上述一般特点,又具有其特殊性。虚拟产业集群的产生超越了高新技术企业和大企业更易形成产业集群的思维,虚拟产业集群包含具有一定专长的小企业和其他类型的企业,有利于集群自增强能力的提升和新技术的涌现。虚拟产业集群由具有一定专长的、生产相同或同类产品或同一价值链上相似或相关的企业在网络上集聚而成,其形成的根本动力是集群内企业的核心能力。在虚拟产业集群的“排劣性”的选择标准下,进入虚拟产业集群的某一企业相比集群内其他企业在某技术领域或产业链的具体环节中是相对最优的,在该方面具有一定的独特优势和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因此虚拟产业集群内两企业的创新竞争行为较接近双寡头企业竞争情况。但是,虚拟产业集群以“协议”管理集群内企业,不像科层组织那样具有强约束力,是一种“松散的组织”。这种特点使得虚拟产业集群企业的创新行为又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本文以集群内的两家企业为例,具体分析虚拟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的创新行为。
假设企业1和企业2为虚拟产业集群内的两家企业,其地位对等,它们生产同质的可替代产品且同时决定产量。逆需求函数为p(Q),其中Q=q1+q2,qi(i=1,2),为该集群内2家企业产品的市场需求总量。设产品逆需求函数为线性函数,p(Q)=a-bQ。其中,P为技术创新前产品的市场价格,a(a>0)、b(b>0)为逆需求曲线的参数,若Q≤a/b则p>0。假设两家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前具有相同的单位产品成本C0(C0>0),且无固定成本。2家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将带来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降低。设两企业间的组织距离为s。根据虚拟产业集群的特征,企业1和企业2存在一定的组织接近,但两企业各自具有其独特的核心能力、具有相对竞争优势,因此有s∈(0,1)。设x1是企业1在自身技术创新投入贡献水平下降低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幅度,即企业1的技术创新的投入贡献水平,用以衡量企业1的创新水平,与x1对应的是投入边际成本t1。同理,设企业2的创新水平为x2,其对应的投入边际成本为t2。虚拟产业集群内同样存在技术溢出现象,且各企业出于组织接近状态,因此企业自身的创新投入会对其他企业的技术和单位成本降低产生影响。当x1>0,x2>0时,企业1和企业2对对方企业的单位成本降幅的影响分别为和。则企业技术创新后产品的单位成本为sx1和sx2:
式(1)中,i=1,2;j=1,2;i≠j;s∈(0,1);xi>0;xj>0。
2.1 完全信息情况下的企业创新
当虚拟产业集群内的企业组成动态联盟时,在能有效执行项目协议的约束下,虚拟产业集群能够快速适应市场需求,实现跨区域的企业合作、强关联协同与资源整合,进而提高创新效能,发挥高度柔性和灵捷性优势。因此,此时虚拟产业集群内的两家企业会具有团体理性,双方会进行信息沟通,不存在不完全信息。由于企业的生产能力和产量难于调整,因此此时两企业的创新情形更符合古诺模型的双寡头垄断竞争状况。
企业i进行技术创新后的利润为:
此时,两企业在协议约束下进行创新博弈时的均衡解即两企业联合利润(π=π1+π2)最大化时的解。考虑双寡头企业的对称性,由联合利润最大化一阶条件解得两企业的均衡创新水平,如下:
由均衡时的创新水平得到均衡时的联合利润:
虚拟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目标是获得最大利润。当两企业合作时,每家企业会通过对创新投入获得均衡产量、追求最大的联合利润。由式(5)可知,在完全信息条件下两企业进行创新并合作,均衡时的联合利润π为组织距离s的增函数。
结论1:在完全信息条件下,虚拟产业集群内两家进行创新的寡头企业在协议约束下合作时,均衡时的联合利润π为组织距离s的增函数;创新投入水平越高,两企业的联合利润越大,组织接近有利于合作企业获得更多收益。
2.2 不完全信息情况下的企业创新
利用网络平台将产业集群置于全球化的虚拟学习环境中,此时形成的虚拟产业集群是一个存在于虚拟网络中、介于市场与科层企业之间的泛边界的松散组织。虚拟产业集群没有固定的合作机构,不能持续地提高创新能力,缺乏中间组织协调各行为主体,其稳定性较差[1]。当协议的一方违约或以其他方式不作为时,这种松散组织中的企业无法像具有固定约束力的组织机构那样实现很好的沟通,创新将被置于不完全信息情况下。
假设:虚拟产业集群中有两家寡头企业——企业1和企业2,企业2知道企业1的创新投入水平x1,而企业2的创新投入水平是私有信息,企业1不知道企业2的创新投入水平,只知道企业2(添加“2”)的创新投入水平可能为高投入x或低投入x及其概率分布,即企业2的p(X,X)=(θ,1-θ)是共同知识,即企业1知道企业2为高成本的概率为θ,企业2知道企业1认为自己(企业2)为高成本的概率为θ。由式(1)可知,X对应于企业2实现高产量q时的创新投入(概率为θ),X对应于企业2实现低产量q时的创新投入(概率为1-θ)。
企业2对自己和企业1的创新投入拥有完全信息,因此其利润函数为:
企业1根据已知的企业2创新投入概率分布追求最大的期望利润。企业1的最优化问题可表示为:
企业2根据q1确定自己的最优产量。当式(6)和式(7)同时达到最大化时,解得均衡的贝叶斯纳什均衡产量:
结论2: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企业2的高产量与低产量之差与其高创新水平与低创新水平之差成正比,前者是后者的1/2b倍;当企业1估计企业2的最高和最低的创新投入分别为X和X时,企业2的高产量与低产量之差与逆需求函数的斜率b成反比,即逆需求函数的斜率b越大、企业2的高产量与低产量的差异越小,不完全信息对企业1的均衡产量的影响越小。
用企业1和企业2的均衡产量表达式即式(8)~式(10)分别对相应的企业1和企业2的创新水平求导,可得:
由以上结果可知,虚拟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后,在进行产品古诺竞争均衡时,会根据自身利润最大化条件决定产量。均衡产量是创新投入成本的增函数,创新投入越大、企业的边际成本越低,企业将利用低边际成本优势参与竞争以实现最优产量、获取最大利润。
结论3: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虚拟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后,两企业的均衡产量都是其创新投入水平的增函数,即创新投入越多、产量越大,因此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有利于增加产量。
要使
成立,则需满足x1<2E(x2);要使
结论4: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虚拟产业集群内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后,组织距离对企业均衡产量的正向促进作用不是无条件的,只有当信息缺失的企业(企业1)和拥有完全信息的企业(企业2)的创新水平满足E(x2))/2<x1<2E(x2)时,两企业的均衡产量才随着组织距离的增大而增加。在此前提下,企业组织越接近、均衡产量越高的结论才成立。
3 结论与建议
本文基于虚拟产业集群的“组织接近”属性,结合其“松散组织”的特点,引入组织距离变量,将虚拟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创新活动置于双寡头古诺模型的分析框架中,分别分析了企业执行协议和违反协议时虚拟产业集群内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时组织距离对创新水平、产量和利润等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当协议约束有效时即完全信息条件下,虚拟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创新投入水平越高,则联合利润π越大;当虚拟产业集群的协议约束力较弱、组织较松散时,集群内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时存在不完全信息现象,创新投入信息为私有的企业(企业2)的产量之差(q-q)是该企业的创新投入水平之差(X-X)的1/2b,两企业的均衡产量都是其创新投入水平的增函数,但若逆需求函数的斜率较大,则不完全信息对不拥有完全信息的企业(企业1)的影响较小;只有两企业的创新水平满足E(x2)/2<x1<2E(x2),两企业的均衡产量才随着组织距离s的增大而增加。
以上结论表明,为了更好地发挥虚拟产业集群的创新优势、推动我国小企业成长和产业发展,应在把握虚拟产业集群开放性特点的同时,加强虚拟产业集群的组织制度和规则的研究,探索建立适合虚拟产业集群的约束机制,提高虚拟产业集群的组织约束力度。同时,应进行组织文化等非制度建设。组织接近是虚拟产业群形成的动力和内在纽带,通过加强产业内的供应链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推进集群内共同的文化、知识、企业组织行为的建设和交流,在吸收跨地域、差异性、多样性的文化的基础上,打造共同的集群文化、缩短集群内企业的组织距离。
[1]梁嘉骅,王纬.一种新的经济组织形态——产业联盟[J].华东经济管理,2007,21(4):43.
[2]PASSIANTE G,SECUNDO G.From geographical innovation clusters towards virtual innovation clusters:the innovation virtual system[C].42th ERSA Congress,Germany:University of Dortmund,2002(8):1-22.
[3]陈剑锋,唐振鹏.国外产业集群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24(8):22-27.
[4]徐占忱,何明升.接近性耦合创新与创新范式的转换[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8):85.
[5]CANIELS M C J,VERSPAGEN B.Barriers to knowledge and regional convergence in an evolutionary modal[J].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2001,11(3):307-329.
[6]MOLINA A,PONGUTA S.An information model to research the core competencies of virtual industry clusters[R].Research Report,WZL Aachen,1997.
[7]李运强,吴秋明.虚拟产业集群——一种新型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J].华东经济管理,2006,20(12):42-45.
[8]杜丹阳,郑方.虚拟产业集群理论在中国的演进[J].江西社会科学,2008(5):91.
[9]JARVENPAA S L,TANRIVERDI H.Leading virtual knowledge networks[J].Organizational Dynamics,2003,31(4):403-412.
[10]高长元,程璐.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绩效模型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8):72-75.
[11]杜鹏.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成员间合作与竞争机制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管理学院,2010:79-85.
[12]林春培.吸收能力视角下网络特征与技术创新间关系实证研究综述[J].技术经济,2012,31(12):22-27.
[13]金彦龙,韩兰华,杨皎平.集群内部竞争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与阻滞作用[J].技术经济,2012,31(5):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