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拮抗剂联合β受体阻滞剂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分析
2014-04-19廖国清
廖国清
(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 衡阳 421500)
钙拮抗剂联合β受体阻滞剂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分析
廖国清
(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 衡阳 421500)
目的研究β受体阻滞剂结合钙拮抗剂对高血压的疗效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1月收治入院的高血压患者1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71例,观察组采用β受体阻滞剂结合钙拮抗剂(即给予美托洛尔结合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对照组采用钙拮抗剂(即给予非洛地平)对高血压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经过1个月的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及症状改善率分别为94.37%,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及症状改善率分别为81.69%,76.92%,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3个月随访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脉压及血压的降压幅更快,且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β受体阻滞剂结合钙拮抗剂对高血压的控制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高血压;疗效
现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高血压的发病人数也不断增多,高血压已经成为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至少有2亿。在临床上,高血压的诊断及治疗比较容易,但其并发症比较棘手,严重威胁病患的健康。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相对复杂,许多患者单独使用一种药物降压,效果不甚理想,往往需要联合用药方可取的很好疗效。钙拮抗剂是心血管疾病应用最广的药物[2]。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则存在一定争议[3]。本研究,对照组采用β受体阻滞剂结合钙拮抗剂治疗高血压,疗效良好,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性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1月收治入院的142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高血压学会及WHO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4],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71例。对照组中,女性24例,男性47例;年龄在57~81岁;并发症情况:合并糖尿病15例,冠心病17例,出现眼花、失眠、头痛及耳鸣等症状者39例。观察组织,女性25例,男性46例;年龄58~82岁;并发症情况:合并糖尿病15例,冠心病16例,出现眼花、失眠、头痛及耳鸣等症状者40例。比较两组并发症情况、年龄及性别,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具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对比治疗之前,停用其他药物,进行常规检查,记录给药前患者的血压情况。
对照组患者和应用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口服,每次5 mg,2次/天;持续治疗1个月,随访3个月。观察组采用美托洛尔结合非洛地平进行治疗,非洛地平的用法及用量与对照组相同;另外口服美托洛尔,每次12.5 mg,2次/天;持续治疗1个月,随访3个月。
1.3 观察项目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及症状的改善情况,血压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常规检查:心电图以及肝肾功能等。随访时,每月测量并记录患者的血压。
1.4 疗效评定标准
以卫生部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为依据,进行疗效评价。显效:DBP下降不小于10 mm Hg(1 mm Hg=0.133 kPa),且下降至正常范围,或者DBP下降不少于20 mm Hg;有效:DBP显著下降,且达到正常水平,但下降少于10 mm Hg或者下降10~19 mm Hg,未到正常范围;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
1.5 症状缓解的标准
显效:眼花、失眠、头痛及耳鸣等症状消失;有效:眼花、失眠、头痛及耳鸣等症状明显缓解,但仍存在;无效:眼花、失眠、头痛及耳鸣等症状仅有轻微缓解,但不显著。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系统,应用χ2检验,应用t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降压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
经过1个月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9%,,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如表1。观察组的症状改善率为95.00%,对照组的症状改善率为76.92%(对照组有32例,观察组有31例患者均未表现出眼花、失眠、头痛及耳鸣等症状),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如表2。
表1 两组降压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n(%)]
2.2 随访患者脉压及血压的改善情况
3个月随访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脉压及血压的降压幅更快,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如表3。
表3 随访两组脉压及血压的改善情况(mm Hg)
3 讨 论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病,其发病率呈现出上升态势。在临床上,高血压的诊断及治疗比较容易,但其并发症比较棘手,严重威胁病患的健康。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相对复杂,许多患者单独使用一种药物降压,效果不甚理想;而,联合用药可增加药物疗效,减低不良反应,同时,应用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物,利于保护靶器官,延长药物时效,从而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高血压是因血管平滑肌及心肌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功能障碍引起细胞内钙浓度升高,细胞收缩,使血管的阻力增加,继而致使血压升高。钙拮抗剂与钙离子结合, 阻断血管平滑肌及心肌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从而起到抑制钙内流,减低细胞内钙浓度,继而达到松弛血管,减少阻力及降压的目的。β受体阻滞剂,它可抑制心脏受体,起到减弱心肌收缩,舒缓心率及减少心排血量的作用。而且,它对儿茶酚胺也有抑制作用,可使心脏及外周恶性循环的不良现象降至最低[5]。本研究中,与使用单一降压药物的对照组相比,采用β受体阻滞剂结合钙拮抗剂(即给予美托洛尔结合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的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症状改善更为显著,脉压及血压的降压幅更快,临床疗效更好,应推广于临床。
[1] 凌受毅,朱正芳,张卫国.钙拮抗剂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中青年高血压的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脑血管病杂志,2012,10(9):1049-1050.
[2] 周所宁.钙拮抗剂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中青年高血压临床观察[J].求医问药,2012,10(12):765-766.
[3] 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11, 3(5):42-43.
[4] 陈凤姣. β 受体阻滞剂联合钙拮抗剂治疗高血压效果分析[J].药物与临床,2010,17(33):49-50.
[5] 郭艺芳,张倩辉.从最新研究证据重新思考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地位[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9,30(4):566-568.
R544.1
B
1671-8194(2014)14-019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