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在肿瘤介入患者中的应用

2014-04-19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4期
关键词:护理人员肿瘤评分

舒 叶

(怀化市中医医院,湖南 怀化 418000)

健康教育在肿瘤介入患者中的应用

舒 叶

(怀化市中医医院,湖南 怀化 418000)

目的分析和研究健康教育在肿瘤介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3月肿瘤介入治疗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系统化健康教育指导,将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健康教育应用于肿瘤患者介入治疗中,能够缓解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减轻患者对治疗应激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利于术后恢复,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肿瘤患者;介入治疗;健康教育;护理质量

近些年来,肿瘤在临床上已经成为常见病与多发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健康[1]。介入治疗是新兴的治疗、检查手段,其具有创伤小、安全与成功率高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肿瘤患者的治疗中。但是大多数患者对介入治疗缺乏了解,担心手术效果及预后,本文对39例患者实施了有目的、有评价、有计划的健康教育,在改善患者情绪及减轻术后并发症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们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3月肿瘤介入治疗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其中:男45例,女33例;年龄在32~64岁,平均年龄为(49.7±11.5)岁。患者疾病类型分为:肺癌21例;原发性肝癌18例;结肠癌15例;肝转移11例;食管气管瘘13例。患者文化程度分为:大专以上24例;高中以上36例;初中以下18例。两组患者因是随机抽取,因此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后,无显著性差异,其他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系统化健康教育指导:①及时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当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详细介绍介入治疗方法、目的、安全性及重要性,告知患者配合方法与注意事项等,采取疏导、解释、给予患者心理暗示等方法[2],缓解患者恐惧、紧张不良情绪,使之能以较乐观心态接受治疗。②采取针对性措施给予个体施教。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理解、接受能力及性格特点,给予有针对性的个人施教,提高患者对治疗相关知识知晓率,增加其战胜疾病的信心。③做好患者术后的身心准备。护理人员在给予患者进行术前指导与术前准备时,要注意使用娴熟、轻柔的技术操作与适当、和蔼的语言沟通,充分表现出对患者关心与责任心,让患者能够感受到尊重与关爱,满足其安全感[3]。④做好患者的出院指导。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讲明目前疾病治疗的效果,嘱其按时复查,教会患者自我监护方法等。

1.3 评价指标

采用SAS与SDS表,对患者焦虑、抑郁程度给予评价[4],每个评价表中均包括20个小项,每小项分值在1~4分之间,总分与1.25相乘后,为患者焦虑或抑郁的评分,分值不超过50分,显示患者无抑郁或焦虑,分值越高表示患者抑郁、焦虑程度越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软件对数据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表示法为均数±标准差,组间比较行t检验,以P<0.05作为标准,来判断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 结 果

①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52.9±6.8)分与(59.7 ±8.6)分;对照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61.4±3.7)分与(72.8±4.4)分;两组相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②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表

3 讨 论

肿瘤介入治疗在临床上将其分为导管动脉内的灌注化疗与栓塞治疗。肿瘤介入治疗是针对肿瘤的局部用药,病灶部位药物浓度较高,其对肿瘤细胞产生的杀伤力超出静脉给药,并且采用此方法治疗,全身的不良反应较轻,治疗效果好,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5]。然而,肿瘤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前,对该治疗方法既感到陌生,同时又寄予着较大的期望,患者希望术前了解到更多相关的内容,以便减轻病痛折磨,护理人员以优质护理服务为理念,给予患者系统化的健康教育指导,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绝望、悲观心理,让其在较乐观、积极的心态下接受治疗,对扼制肿瘤发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均有重要意义。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一结果提示出:①健康教育使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得以提高。目前,在优质护理及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下,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临床护理不可或缺的内容,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中得以实施,需要护理人员具有娴熟护理操作技能,扎实理论知识,良好沟通能力,这就促使护理人员要不断学习,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整体素质,才能较顺利完成临床护理工作。②满足患者知识需求。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介入治疗技术的认知度,增加了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心,使之能够以积极的态度配合临床治疗,同时也满足了患者的知情权。③融洽了护患间的关系。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中,耐心细致的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介入治疗方法、作用及预后效果,不仅缓解了患者术前恐惧、紧张的情绪,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利于护患关系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将健康教育应用于肿瘤患者介入治疗中,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减轻患者对治疗应激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利于术后恢复,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1] 欧利芳,黄飞鸿,匡秋姣.健康教育路径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综合版),2012,17(6):1146-1147.

[2] 袁兆秋.健康教育在肿瘤介入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7):82-84.

[3] 陈慧.健康教育路径在首次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5):145-146.

[4] 杨桂芹,孙芳芳,刘娜.肿瘤介入治疗患者健康教育[J].中外医学研究,2009,7(8):212.

[5] 王淑芳,万淑琴.健康教育对肝癌介入治疗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09,7(7):356-358.

R473.73

B

1671-8194(2014)14-0381-02

猜你喜欢

护理人员肿瘤评分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与肿瘤“和平相处”——带瘤生存
廖美琳:肿瘤治疗没有百分百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我给爸爸评分
滚蛋吧!肿瘤君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