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性假性囊肿及癌性假性囊肿的CT诊断
2014-04-19陈思争
陈思争
(河南省永城市人民医院,河南 永城 476600)
胰腺炎性假性囊肿及癌性假性囊肿的CT诊断
陈思争
(河南省永城市人民医院,河南 永城 476600)
目的对胰腺炎性假性囊肿及胰腺癌性假性囊肿诊断中CT诊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胰腺炎性假性囊肿患者28例和胰腺癌性假性囊肿患者11例,均展开CT检查,对患者CT表现特征进行总结。结果胰腺炎性假性囊肿主要分布在小网膜囊中,胰腺癌性假性囊肿在胰体尾部较为多见,二者大小、囊壁及胰腺表现均有不同。结论腺炎性假性囊肿及癌性假性囊肿有特征性CT表现,采用CT检查方法可为胰腺嘉兴囊肿患者临床诊断及良恶性鉴别提供准确、丰富的依据。
胰腺炎;胰腺癌;假性囊肿;CT诊断
胰腺假性囊肿属于胰腺疾病常见并发症,主要包括胰腺炎性假性囊肿与胰腺癌性假性囊肿两类,多发生在胰腺损伤、慢性胰腺炎及急性胰腺炎之后,且大部分患者在发生上述疾病2周后出现胰腺假性囊肿[1]。我院在为胰腺炎性假性囊肿及癌性假性囊肿患者进行诊治时,采取CT扫描方法展开临床诊断,发现CT诊断结果准确且易于两种疾病的鉴别,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胰腺炎性假性囊肿患者28例,其中男23例,女5例,年龄21~66岁,平均(42.6±3.5)岁;病程为14 d~5年,平均为(2.3±0.4)年;同时选取胰腺癌性假性囊肿患者11例,其中男9例,女2例,年龄为23~68岁,平均为(43.2±2.7)岁;病程为17 d~6年,平均为(2.8±0.7)年。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
1.2 方法
39例患者接受检查前均饮用600~800 mL纯净水,利用SOMATOM Emotion16排及SOMATOM DefinitionAS64排CT扫描机展开扫描,层厚与层距均为8 mm,之后给予80~100 mL 35%碘海醇静脉推注并展开增强扫描,对检查结果进行记录。
1.3 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 16.0对相关数据展开统计学分析,对计数数据进行χ2检验。当结果满足P<0.05时,二者对比具有显著差异,且具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胰腺炎性假性囊肿及胰腺表现
①囊肿部位:28例患者共检出34个假性囊肿,其中小网膜囊中占比最高(P<0.05),同时在左肾周前隙、胰腺内、右肾周前隙内均可见假性囊肿(表1)。②大小:假性囊肿大小为4 cm×5 cm×4 cm~7 cm ×11 cm×18 cm,最大的假性囊肿对整个胰腺造成波及。③形态:5个假性囊肿对整个胰腺造成波及,胰腺仍保有自身形态,4个囊肿内有房间隔表现;处于肾周前、小网膜囊中的假性囊肿无规则形状或为湖泊样,外伤所致患者囊肿为圆球形、后壁状。④囊壁:34个假性囊肿中9个囊壁相对较厚,而25个囊肿为薄壁状,囊壁厚度为0.8~1.5 cm,6例内部有液体积聚,其中2例发生在急性胰腺炎之后,4例为医源性所致。⑤囊中结构:经CT检查为液性、均匀密度,其CT值为-14~18 HU;3个囊肿内含气,7例存在分房间隔,且均在囊肿空肠吻合术之后出现。⑥28例患者2例胰腺保持正常形态,26例胰腺有普遍增粗表现,边缘不清且胰小叶脂肪影消失,在增强造影下胰腺表现为密度不均匀表现,肾周前组织有炎性反应。2例患者胰尾明显萎缩,7例胰实质中有条状、细散钙斑。
表1 34个假性囊肿及11个癌性假性囊肿分布部位分析
2.2 胰腺癌性假性囊肿及胰腺表现
①11例胰腺癌性假性囊肿患者经CT检查共发现囊肿11个,其中4个囊肿处于胰实质之中,胰腺肿块远端为薄壁囊肿,且直径在5 cm以下。7个囊肿处于胰体尾部低密度液性区域内,囊壁模糊且大小均不足5 cm,其中1个囊肿内部存在分房间隔,分布部位中胰体尾部占比较高(P<0.05),见表1。11个囊肿CT值为-20~20 HU。②11例患者中8例胰头及体部有瘤块出现,3例患者未见瘤块;10例患者胰尾明显萎缩。
3 讨 论
胰腺假性囊肿在胰体尾部发生率较高,发病机制为当人体遭受胰腺外伤或出现急慢性胰腺炎之后,胰管或胰腺会因破裂导致胰液溢出,在炎性渗液及血性渗液下可对胰腺四周腹膜造成刺激,致使纤维组织不断增生,逐步生成囊壁并将渗液包裹起来,而形成的囊壁上并无上皮细胞覆盖[2,3],因此称为假性囊肿。当囊肿不断增大下可引发压迫症状,形成脓肿或继发感染,在破溃时可生成腹水,当向胃及肠中流泻时可引发内瘘[4],故而对假性囊肿展开尽早诊断与及时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已有研究表明,胰腺假性囊肿CT检出率较高,然而有时在恶性及良性假性囊肿鉴别诊断中难度较大。在本次研究中,39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均通过CT扫描检出,CT扫描在这一疾病的诊断率达100%,同时胰腺炎性假性囊肿与胰腺癌性假性囊肿患者经CT扫描后,显示出不同的CT表现,胰腺炎性假性囊肿可靠的CT表现为:多位于小网膜囊中,也可存在于左肾周前隙、胰腺内、右肾周前隙内中,囊肿直径在6 cm以上,胰腺实质中有液化的、巨大的囊肿;胰腺多数有增粗的表现与有炎性反应相应CT表现,部分存在钙斑,囊肿短期内有吸收表现。胰腺癌性假性囊肿可靠的CT表现为:胰体和胰头均存在肿块,分布位置以胰内肿块远端(胰体尾部)为主,在胰实质内有时可见;囊肿相对较小,多数直径不足5 cm;胰尾明显萎缩,部分可表现为“截断征”。在对胰腺假性囊肿进行CT诊断时,根据良性、恶性假性囊肿上述CT表现的不同展开判断,临床误诊率相对较低,而当胰腺癌患者并发胰腺炎性假性囊肿时,有时会导致误诊现象发生。癌性假囊肿是因胰腺癌造成胰管堵塞引发的积贮性囊肿,然而经动物实验证实主胰管结扎后大部分出现胰尾萎缩,只有少数出现积贮性囊肿,部分研究人员认为胰腺癌CT检测图像上出现的低密度区域,可当做是肿瘤中坏死的脂肪变性下引发微囊肿或灶性胰腺炎所致。在本次研究中,部分胰腺癌性假性囊肿体部及胰头并未出现肿块,这类不典型性表现可导致鉴别诊断难度增大。笔者通过临床实践,发现CT诊断无法对所有的假性囊肿给出定性诊断,故而对于可疑患者要尽早展开手术探查、穿刺活检或ERCP,从而为胰腺假性囊肿展开正确定性诊断提供更为充分的依据。
综上所述,胰腺炎性假性囊肿及癌性假性囊肿有特征性CT表现,采用CT检查方法可为此类患者临床诊治提供准确、丰富的依据,但部分患者利用CT检查行定性诊断较为困难,需采取更多方法为准确的临床诊断提供有力依据。
[1] 毛大力,刘明强.胰腺假性囊肿伴类癌1例[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9,18(4):280-281.
[2] 董海鹏,林晓珠,徐学勤,等.胰腺假性囊肿的CT能谱特征[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3,19(1):53-54.
[3] 张志学,周广林.胰腺假性囊肿患者的临床诊疗[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8):187-188.
[4] 耿志明.胰腺假性囊肿临床诊治分析[J].河北医药,2013,35(11): 1697-1698.
R576
B
1671-8194(2014)14-01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