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跳出毛主席写毛主席”

2014-04-18桂涛

对外传播 2014年2期
关键词:韶山诞辰稿件

桂涛

编者按:毛主席诞辰日是西方媒体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和阐释中国的重要机会,本期就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的中西方报道,选取新华社和《南华早报》两篇稿件,分析探讨如何跳出毛泽东本身,来传递我们想传递的信息。

201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万众瞩目。对毛主席的评价和纪念方式往往能反映中国的走向和领导人治国理政的思路。毛主席诞辰日也因此成为西方媒体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和阐释中国的重要机会。

从12月初开始,外国媒体对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的报道就不断升温。从前往韶山、井冈山等红色景点纪念毛主席的游客,到代表新一轮改革的上海自贸试验区;从坚持毛泽东思想指导发展的南街村,到河南周口民办学校内背诵毛主席诗词的孩子们;从扮演毛主席的女特型演员受追捧,到毛泽东金像亮相深圳……“毛泽东对中国的影响仍未消失”、“毛泽东在思想上分化了中国,让今日中国的左中右更为明晰”似乎成为所有外电报道的共同主题。

在西方记者的笔下、镜头里,逝世37年的毛泽东仍然意蕴丰富,他始终代表着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但他们也发现,随着中共领导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解的不断深入、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中国驶入改革深水区,毛主席的形象与当下中国的热点相联,总能碰撞出新的解读、批判与讽刺。

治国理政已满一年的新一届领导集体、中共保持与人民骨肉相连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复兴路上追梦的中国、频出的反腐重拳、要求改进作风的“八项规定”、贫富差距、红火的私营经济、中国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外媒将它们与毛泽东和毛泽东时代相比较,得出种种结论。

与毛主席相关的地点、人物、思想都成为写出好故事的起点。

以香港南华早报的《韶山借毛泽东诞辰推动“红色旅游”》为例,稿件从毛泽东的远亲、韶山人毛四平靠售卖毛主席纪念品发家的故事写起,写到湘潭市政府为毛泽东诞辰纪念活动的表演、基础设施改造等投入超过19亿元,再到中国各地涌向韶山的人们对伟人的复杂情感,由此写出37年来中国人对毛泽东情感上的变与不变、中国发展中的变与不变等话题。

再如英国路透社在12月16日播发的英文稿件《在中国农村,老师们坚守拯救世界的毛泽东思想》,记者探访河南周口四通镇上农民自办的中学,发现老师们17年来坚持推广毛泽东思想教育,由此写到毛泽东时代“浪漫的”平均主义、“自由且自然的人们”、被视为美德的勤俭节约精神等,以此对比市场经济下的今日中国。

2013年的毛泽东诞辰纪念日,万众瞩目,高度敏感。中共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就任满一年、规划未来10年中国宏伟蓝图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不久前闭幕、包括薄熙来在内的一批“大老虎”落马……

纪念日前,任何由官方发出、关于毛泽东的消息都被外电强烈关注。比如,12月初,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离世,新华社记者随后采访南非驻华大使。南非大使的一句“曼德拉与毛泽东有很多共同点”引起众多西方媒体的大肆炒作。法新社在其稿件中说,曼德拉曾因民族和解而获诺贝尔和平奖,而毛泽东在西方则因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和文革而知名,将二人相提并论,只能说明南非和中国“走得太近”。文章还添加南非与中国等金砖国家经济联系密切、比勒陀利亚曾两次拒绝给达赖喇嘛入境南非的签证等背景,以此说事。

在这样一个时刻,除了按常规播发领导人出席纪念活动的通稿外,作为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应该发出什么样的稿件?中国官方媒体的对外稿件需要向海外受众传递什么样的信息?

26日前后,新华社对外部用中英文向海外播发两条关于毛泽东的稿件,题目分别是《毛主席,生日快乐!》和《毛泽东诞辰120周年,追梦中国已沧桑巨变》。两篇稿件体例不同、关注点不同、写作手法也不同,但都获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被包括英国BBC在内的近百家国内外媒体采用。

特写稿件《毛主席,生日快乐!》以作者纪念日前一天圣诞节在天安门广场、毛主席纪念堂等地见闻为内容,并采访当日瞻仰毛主席遗容的游客、广场上的拍照者、来为毛主席“庆生”的湖南人、来北京过蜜月的小两口、带家人参观广场的外籍教师等人,细致观察、真实记录。

虽然稿件并未直接评论,但其呈现的内容选择上并不随意:毛主席纪念堂瞻仰厅内问爸爸要圣诞礼物的小男孩、并未因通货膨胀价格上涨的纪念品和鲜花、逐渐增多的农民参观者、摆放在天安门附近商场里的圣诞树……这些在特定时空里真实记录下的内容,虽点到为止,但却为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与外电的写法相比,这篇特写稿件生动清新,引人深思。

在26日当天,新华社对外部播发一条毛主席诞辰主打稿件《毛泽东诞辰120周年,追梦中国已沧桑巨变》。与此前一天的特写稿不同,这条稿件时间上跨越120年,空间上也从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村寨、四川成都天府广场,穿梭到伟人故里韶山、首都北京的纪念活动现场。但在“高大上”的背后,却是符合对外传播规律的不二法则——讲好中国故事。

稿件创作之初,新华社对外部领导就要求记者编辑要“跳出毛主席写毛主席”。从毛泽东出生到今日的120年间,中国始终在追求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而毛泽东正是这伟大接力中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

在讲述中华民族百年巨变的历时性叙述中,稿件选取三个故事穿插其中,作为社会的横截面标本供读者咂摸品评。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相对贫困的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已是村党支部书记的傣族人岩帕仍然将毛主席像高高挂在客厅。毛泽东当年领导的土改为岩帕所代表的苦难人民带来平等与公义,让“人人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在贫富分化社会中,伟人和他代表的时代仍受尊崇。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伟人家乡韶山,曾经戴着毛主席像章割“资本主义尾巴”的韶山人现在又戴上毛主席像章,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拥抱财富。人们感激家乡人毛主席,是他为韶山带来了商机。

第三个故事发生在从震灾中重新站起来的成都。天府广场的汉白玉毛主席像依旧挥手屹立,它面前的这座城市经历文革中的大规模武斗、地震灾害之后,因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对口支援扶助”等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终于走出灾难、重新迎来发展。endprint

不能说这些故事是记者的独到发现,事实上,其中的第一、第二个故事在此次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的报道中也被外国记者提到。但三个故事被安置在一代代中国人追求民族伟大复兴的大背景下,读起来有了新的味道。

作者在讲述第一个故事的同时,加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纪念日当天向毛泽东坐像三鞠躬、习近平在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对毛泽东思想的积极评价;在讲述第二个故事的同时,加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放生产力、解放中国人的背景,说明在中华民族追求复兴的前赴后继中,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承前启后;毛泽东的继任者们通过改革开放,在使国家富强这场“赶考”中交出了出色答卷。

在各种思潮涌动、各种观念交锋的今天,这样写作,让人们的关注点跳出了毛主席本身,将这个有贡献、有错误的领导者作为中国走向复兴道路上手持接力棒的一名选手,避免了争议,也通过沧桑巨变展示中国巨大进步。

对外稿件切忌把话说满,不能只说成就不提不足。在第三个故事中,记者一方面写成都已吸引世界500强企业中的一半在这里安家落户、世界上一半笔记本电脑芯片都是“成都制造”,也写在成都近郊的博物馆中,文革时代的种种荒唐和个人崇拜的登峰造极也被永久地记录在案。

文末以毛泽东曾给出如何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一历史周期律的回答收尾,再写到习近平在座谈会上指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推进改革开放、攻坚克难、迎难而上。文章提醒,“今天,中国重启的改革正是为了迎接复兴路上的挑战。从频出的反腐重拳到确保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从保持党群血肉相连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治霾的‘呼吸保卫战,已经历沧桑巨变的中国仍在追梦不已。”

毛泽东诞辰120周年 追梦中国已沧桑巨变

新华社

傣族人岩帕将一幅毛主席像高高挂在自家客厅,言谈中还喜欢时常引用毛主席语录。56岁的岩帕出生在云南西双版纳。儿时寨里老人的故事中,毛主席是战无不胜的孙悟空——上天授他神力、为世界带来等与公义。

如今已是曼恩村党支部书记的岩帕,依然崇拜当年领导土改的伟人。“是毛主席把人人平等的观念带到傣家村寨。”岩帕说,村里许多人第一次去北京,毛主席纪念堂是必到之地。

今年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毛泽东是1 976年去世的。26日,7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毛主席纪念堂向毛泽东坐像三鞠躬,并瞻仰遗容。

承前启后

19世纪末毛泽东出生时,中国内忧外患。在中华民族追求复兴的前赴后继中,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承前启后。他成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

新中国的建立,结束了百年来中国人民受奴役、受侵略的黑暗历史,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曾经四分五裂的中国,实现了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

独立、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建立,“两弹一星”研制成功,大大提振了中国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毛泽东被认为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

虽然毛泽东晚年,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毛泽东思想以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为“活的灵魂”,成为中共治国理政中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今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已深入人心。历史也已从正反两方面都证明了:只有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实现先行者们国富民强的梦想

这正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在毛泽东之后,中国共产党人通过“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进一步找到了民族复兴的途径,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出色答卷

在毛泽东的故乡湖南韶山,农民们又戴上了他的像章,拥抱红色财富。

靠着毛主席家乡的知名度,韶山冲的村民几乎家家搞起了旅游服务,售卖毛主席像章和铜像等纪念品、经营“农家乐”,走上致富道路。

农民们上一次大规模佩戴毛主席像章还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当时,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是被打击和限制的对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奇迹有目共睹:197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到200美元,是当时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今天,这一数字已超过6000美元,几亿人脱贫。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毛泽东曾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概括为两大阶段任务:一是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二是实现人民富裕、国家富强。完成第一个任务,中国用了100年多一点时间;而完成第二个任务,中共庄严承诺,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实现。

当代中国领导人肩负着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任。习近平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不久即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为一个更加富强的中国擘画了全面深化改革新蓝图。

不负梦想

在四川成都的天府广场,汉白玉毛主席像面向林立的高楼,挥手屹立。混乱年代,这座城市曾遍体鳞伤。如今,世界500强企业中约一半在成都落户,世界上一半的笔记本电脑芯片是“成都制造”。

复兴之路绝非坦途。追求民族独立与复兴的伟人们都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为警示与鞭策。

毛泽东曾就如何跳出这周期律给出回答

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今天,中国重启的改革正是为了迎接复兴路上的挑战。从频出的反腐重拳到确保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从保持党群血肉相连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治霾的“呼吸保卫战”,已经历沧桑巨变的中国仍在追梦不已。(文章有删减)

毛主席,生日快乐!

新华社

12月26日是毛泽东120周年诞辰。endprint

毛主席纪念堂始建于1976年,次年落成。

进入纪念堂大门,卖花的摊位正在出售白菊花,三元一枝。据工作人员介绍,三十多年来,纪念堂出售的菊花价格变动不大,不过纪念堂刚开放时的菊花是纸折的。

进入肃穆的瞻仰厅,灯光暗了下来,游客不再说话。经过毛主席身边时,一个七八岁模样的男孩突然悄悄问:“爸爸,圣诞老爷爷给我的礼物哪去了?”他爸爸迅速跟儿子比划了一个“嘘”的手势。这天刚好是圣诞节,天安门附近的一些宾馆和商场摆放了圣诞树。

瞻仰过程约两分钟。走下台阶,两旁的纪念品商店正在出售各种纪念品。有各种毛泽东塑像、怀表,还有印有毛主席头像的钢笔、丝绸画、小挂件等等,成为了众多参观者的选择。

“以前来这里的团队和城里人比较多,但这两年来参观的外地农民明显多了起来。”—名在此从事多年“才白照立取”的工作人员说。

不远处,几个刚从纪念堂出来的参观者找了块空地席地坐了下来,他们操着浓厚的西北口音,说大老远来北京就是为了看毛主席一眼,这里自然成为了他们的第一站,但他们并不知道明天就是毛主席的生日。

从湖南来的李怀明夫妇却是特地来给主席“庆生”的。新婚的小两口特地把蜜月地点选在了北京,也有一部分是尊重了父母的意思,来纪念堂看望他们的“老乡”。

清华大学的外籍教师皮埃尔·勃朗带着从法国来的家人和朋友到天安门广场,顺道参观了毛主席纪念堂。他说:“在中国过圣诞很特别,所以我们要来瞻仰一下这个国家符号式的领袖。”(文章有删减)

韶山借毛泽东诞辰推动“红色旅游”

《南华早报》

毛泽东1895年12月26日生于韶山一个农民家庭。这个小城已经进行大规模整修,准备迎接26日的毛泽东诞辰1 20周年。

20年前,湖南省韶山的农民毛四平决定在当地一家纪念品市场碰碰运气,兜售已故的毛泽东主席的相关纪念品,他说那时候一年最多能挣一万块。如今,毛四平在韶山自家有20个房间的四层楼经营家庭旅馆,他说他跟妻子一年轻轻松松就能挣20万。

毛四平是韶山人,也是毛泽东的远亲。他说,这里已经不再是个一只通土路的地方,但仍然空气清新,景色优美。

报道称,这位旅馆经营者的生活显示了韶山如何从一个闭塞的农村城镇,发展成熙熙攘攘的“红色旅游”中心,毛主席的遗产则是它的王牌。

此外,湘潭市政府为毛泽东诞辰纪念活动花了超过1 9亿元,用于街头表演、旅游景点的清扫以及该地区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

韶山毛泽东纪念馆的老馆因为大规模翻新已经关闭了一年多,但存放毛泽东个人物品的场馆仍然为纪念活动而开放。为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朝圣者,其他景点也修整一新,包括毛泽东1959年6月回乡时住过的韶山宾馆。

几天来,大批游客涌至韶山市中心的毛泽东广场,在严寒中排队向这位共产党前领导人的巨型铜像献花。

对很多人来说,这既是一种政治行为,同时也几乎是一种宗教行为。老年人由子女们陪同向毛的铜像致敬并祈求长寿;家长们抱着婴儿在铜像前鞠躬,祝愿孩子健康幸运。

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的牧民奇梅格(音)说,她跟丈夫和女儿一同来韶山,为了实现参观毛泽东故乡的儿时梦想。(文章有删减)endprint

猜你喜欢

韶山诞辰稿件
我的问题③
毛泽东何时题写了“韶山学校”
民眾赴韶山紀念毛澤東誕辰125周年
访韶山
453
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第二届新钢笔画学术展
陈道明越俎代庖
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