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视阈下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问题与对策

2014-04-18沈小美

关键词:名医医者医学生

沈小美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福建 漳州363000)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要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1]习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对当前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高素质的医学人才,不仅要有精湛的医学专业知识与技能,而且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人文素养。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断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破解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一、医学生人文素养的不足与原因分析

当前医学生人文素养存在不少问题,较为突出的是医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贫乏、文学素养不足、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感亟需提高、对生命价值缺乏应有的审视和关照等,这一现象应引起社会各界及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笔者认为,当代医学生人文素养不足的原因诸多,较为突出的有如下四个方面。

(一)家教环境的传统缺位是医学生人文素养不足的初始原因

家教是学生修养的摇篮,中华文化绵延数千年的薪火传承,相当部分是在家教活动中得以实现的。比如,在对祖先的缅怀及祭祀中,可以体现出对生命延续的忠诚与敬畏,和慎终追远的浓厚伦理;在节庆礼仪中,可以感受深沉的历史情节和浓厚的血脉亲情。但是在纷繁芜杂的现实冲击下,中华文明血脉中的五伦(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五常(仁、义、礼、智、信)、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已从家庭礼仪教育中大跨度撤退。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这些启蒙时期的风雅,在父母们望子成龙的愿望和考级的压力下,逐渐褪去其唯美而扭曲为童稚的枷锁,家庭教育普遍缺乏爱的表达和体会,缺乏忠义仁勇、礼待他人、先人后己的坚守。功利浮躁、虚荣攀比、自私自利等负面意识伺机侵蚀,古人积善成德、修身养性的人生终极追求,和曾经通用的生存哲学与基本道德要求,在西方的价值理念冲击下已被个人奋斗、快乐、自由所取代。

(二)社会环境的价值错位是医学生人文素养不足的重要外因

当今社会,经济利益多元化、社会矛盾复杂化、信息网络化、需求多样化、人际关系功利化等等,悄然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难以趋同求合,尤其是工业文明的价值观和西方文化的侵蚀,淹没了传统文明进则兼济天下退则固守田园的进取与淡薄,淹没了天下兴亡我有责任的态度与担当,淹没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定与从容。物欲膨胀、人性淡漠和浮躁的社会心态,裹挟着一些不文明、不和谐的社会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使学生价值评判标准无所适从,导致一些学生惟利是图、急功近利的心态日趋放大,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成为一部分学生尊奉的人生信条。

(三)现行教育的体制缺陷是医学生人文素养不足的重要诱因

从幼儿园到高中教育阶段,应试教育的模式使大部分学生疲于应付,缺乏系统的、有规划的人文素养教育,学生人文知识普遍严重匮乏甚至是空白,造成了医学生生源知识结构的先天不足。在一些医学院校,片面理解和盲从“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办学特点,人文素养教育相对于专业知识与技能传授而言是潜绩而非显绩,无法给学校带来质量工程或专业建设上直接的效益。人文教育一直处于边缘地位,无法纳入主体教学计划中,医学人文课程大多被安排在选修课中,学时难于保证,加之这方面的师资又严重缺乏,教学效果不佳。强化医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忽视人文素养培育,越来越片面化功利化的医学教育模式,从根本上制约着医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培养出来的医学生必然缺乏人文底蕴。

(四)教师队伍潜移默化能力不足是医学生人文素养不足的直接原因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4]现阶段,在教学一线的主力军基本是成长于应试教育环境的70后、80后,在教学管理一线则基本是与高考制度同期成长的60后,在传统文化传承和人文修养方面,他们都或多或少存在着需要提升的空间。但是,现行教育行业管理的指挥棒却偏重于单一考察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使得教师难于潜心教学研究,更多地忙于应付评职称、搞项目,忽视了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传道授业、教书育人的导师,德高为范、学高为师的要求难于真正落实。同时,他们也不太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在他们看来,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学生素质高低的重要指标是看学生的专业技能。他们过度地强化医学专业教育,弱化人文素质教育。这种做法违背了教育整体性的本质和要求,不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

二、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目标定位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所谓人文素养,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内化为自身人格、气质、学识和修养,并成为相对稳定的内在精神品质和心理特征[2]。人文素养是对人的生命之社会存在、现实意义及其生命价值的理性回归及其人文关怀。社会个体的人文素养质量,足以左右人的健康和人际关系走向以及总体质量。而社会整体的人文素养高低,则是其社会文明的尺度和标杆,也是衡量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准[3]。医学生人文素养是医学生的内在品格和学识修养,是以患者为中心,体现为对患者生命的敬畏和终级关怀。

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和提升,有助于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唤醒医学生的人性良知与仁爱情怀,激发其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取向,提升包容度与融合力,磨炼医学生的耐挫折和适应能力。具体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培养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增强医学生具备职业发展所需要的人道主义精神、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职业责任感;二是培养基本的文学、哲学和艺术修养,提升文化品位、思辨逻辑与健康的生活情趣;三是培养基本职业能力,如人际沟通、自我学习、问题处理等,全面掌握医疗交往所需具备的沟通技巧;四是培养医学生的内在涵养和包容气度,慈悲、仁爱、关爱生命的情怀,健全和提升医学生的良善人格和高尚境界。

汲取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内核,对于医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一)“医乃仁术,仁爱救人”之类的格言,有助于培养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

“仁爱精神”是中国传统医学道德的核心和基本原则。历代医学家认为,医者不仅要有精湛、高超的医术,还要有一颗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仁爱之心”。医学所倡导的仁爱,即是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和爱护,对生命价值的认可和珍惜。晋代名医杨泉在《物理论》中指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序》中谈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同,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明朝王绍隆在《医灯续焰》中说:“医以活人为心。故曰,医乃仁术”。清代名医费伯雄在自序中指出:“欲救人而学医则可,欲谋利而学医则不可。”这些名医都要求医者要有“仁爱之心”,才能博施济众,治病救人。医学生未来服务的对象是患者,患者需要得到医者的尊重和关爱。

(二)“为医之道,重在精诚”之类的训勉,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精湛的职业技能

医者要实现“仁爱救人”的理想抱负,必须学识渊博,精研医术,才能真正领悟医道。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强调医者应具有“精”和“诚”两种境界,其中,“精”即医术高超,就是指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和精益求精的医学修养;“诚”即医德高尚,就是指医者要胸怀慈悲,真诚为患者服务,解除患者病痛。《大医精诚》的宗旨就是强调医者要尊重医学事业,精心钻研医术,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高度负责。他谆谆告诫医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明代名医徐春甫在《古今医统》中谈到:“医本治人,学之不精,反为夭折。”他要求医者要勤于学习,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才能治病救人,否则会贻误患者。徐春甫在《庸医速报》中指出:“医学贵精,不精则害人匪细”。清代名医程国彭指出,医术乃“性命相关”,故“其操术不可不功,其处心不可不慈”。医学生医术和医德都要兼修,才能成为苍生大医。

(三)“谦虚谨慎,一丝不苟”之类的警句,有助于培养医学生严谨的医风养成

医者救治患者要谦虚谨慎,一丝不苟,不能粗心大意。唐代名医孙思邈曰:“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明代名医龚廷贤谈到:“凡为医者,性存温雅,志必谦恭,动须礼节,举乃和柔,无自妄尊,不可矫饰”。明代名医陈实功在《医家戒十要》中指出:“凡乡井同道之士,不可生轻侮傲慢之心,切要谦和谨慎,年尊者恭敬之,有学者师事之,骄傲者逊让之,不及者荐拔之,如此自无谤怨,信和为贵也”。清代名医叶天士,自幼精于医理,医术精湛,且谦虚行医,诚信待人,年仅十余岁,求诊患者络绎不绝,但他虚心好学,先后拜了17位老师,提高医术。医者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要尊重同行,不耻下问,才能取长补短,提高自己,服务患者,治病救人。

(四)“皆如至亲,有效沟通”之类的提醒,有助于培养医学生良好的人际沟通意识

医患沟通可以为医患之间搭建一座双向交流的桥梁,使患者增加对医者的理解与信任,化解医患矛盾。唐代名医孙思邈指出:“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庶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如果医者存在尊卑贵贱之分,是无法进行平等、真诚沟通,故而要尊重患者,一视同仁,在思想情感认同和医疗手段选择方面充分维护患者的健康尊严和人格独立。对于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古代名医扁鹊提出用语言安慰患者,让患者得到情感的抚慰和关怀。清代名医喻昌在《医门法律》中谈到:“仁人君子必笃于情,笃于情,则视人犹己,问其所苦,自无不到之处”。只有深入了解患者的疾病和苦痛,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需要,既治疗肉体疾病,也抚慰精神创伤,进而增强人文关怀意识,改善医患关系。

(五)“以人为本,敬畏生命”之类的要求,有助于培养医学生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感

医者要推己及人,推人及己,把患者的病痛当作自己的病痛,敬畏和关爱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和健康。《黄帝内经》明确提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东汉名医张仲景指出:“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他还谈到:“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唐代名医孙思邈指出:“人命至重,有贵干金”。南宋名医肖纲在《劝医论》中说道:“天地之中,惟人最灵,人之所重,莫过于命”。清代名医程杏轩在《医述·医学溯源》中指出,“医家有割股之心,安得有轻忽人命者哉?”这些名医名言都告诫医学生要遵从医德,重视生命,甚至为救人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三、传统文化视阈下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对策

(一)提升家庭的人文家风、家道

传统经典文化是医学生家庭教育的“第一口母乳”。《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自古以来,这是极其普适的家规、家训、家风,“积德”是家门风范的关键。对于家庭教育、家风的承传,家道的兴旺、薪火传递有着巨大的诲勉作用。期望每个家庭以“五常”这个具有普善价值的人类善德教育引导孩子。仁,是爱之理;义,是事之宜;仁义是人类社会的行为准则。礼,是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福,是知之明,明辨是非;信,是诚实。“五常”的真谛是超越阶级、时代、政体的人类美德,其根本就是天道。通过以中文经典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家庭教育,教育学生培养进则天下,退则田园的进取与淡薄,舍我其谁的态度与责任,面对世事变迁、生命无常的淡定与从容。

(二)鼎新社会环境,营造浓厚的人文教育氛围

社会是育人的大熔炉,应当在全社会倡导“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深入挖掘和阐发其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1]努力建设以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体的、健康生动的社会文化,通过深厚的文化传统熏陶人文情感,将人文理念渗透到社会每一角落。同时,学校与社会积极互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创新人文教育实践载体,引导学生进行自觉的人文教育实践活动,可以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让学生在审美情境中感受人文价值;利用晨读时间诵读《弟子规》《道德经》《论语》等国学经典,让学生在文化熏陶中提升精神境界;组织学生到贫困地区支农、支教、支医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培养社会责任感;通过微博、微信、QQ等新型传播媒介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在情感沟通中提升自我认知,在每日的熏陶中净化心灵、升华思想,不断启发和引导医学生对人生价值、品德修养、人文情怀的深刻反思,进一步坚定追求医学真理的理想信念,从而推动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整体提升。

(三)改革教育体制,筑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架构

彻底改革义务教育阶段的应试教育模式,大量增加古代经典作品数量并保持此类教科书的稳定性,让学生扎根在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做一名传承和弘扬中华经典文化的中国人。医学院校要改变过去单一的以专业成绩评价学生的标准,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将人文素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促使医学生加强历史、文化、艺术、哲学的熏陶,不断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水平。医学院校要强化顶层设计,以“强能力、高素质”为人才培养目标,把人文素养教育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倡导专业知识与人文素养并重的办学理念,突显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促进医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医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医学院校要调整和优化课程结构,以职业核心能力为发展目标,将专业文化、传统文化与特色文化相结合,贯穿于医学生的学业生涯过程中。在课程设置上,可以适当增加人文教育课程的比例,开设人文素质模块和职业素质拓展模块的相关课程,在医学教育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在课程形式上,要充分挖掘相关专业课程的人文内涵,把医学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作为必修课,还可以挑选人文社科类骨干教师开设文化类公选课,或是定期开展“文化大讲堂”专题系列讲座,内容可涉及传统文化与人生智慧、感悟人生与人生哲理、文学知识与文学修养、文明礼仪与公共关系等等,从而不断提升医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这对于医学生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四)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水平

教师的人格魅力和道德品质对学生有着巨大的感染力,通过教师的努力,让学生吸取传统文化的智慧和精髓,固本培元,种下敦厚仁义的基因。为此,对专业教师要通过进修、学习、文化交流等平台,完善其知识结构,建设一支文化学识深厚、人文素养水平高的专业师资队伍;对人文社科类教师、辅导员以及分管学生工作的教师,传统文化素养要高标准、严要求,建立教师人文素养考核机制,促进教师重视中华民族血脉里的文化基因,形成教育共识,以此带动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在浩瀚的中华文明中受熏陶,得滋养,促进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100-101.

[2]胥文玲.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有效路径探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98-101.

[3]龚毅红.医生职业素养的基本内核与培育路径[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35-140.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EB/OL].(2004-10-15)[2014-7-26].http://news.sohu.com/20041015/n222514470.shtml.

猜你喜欢

名医医者医学生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医者仁心 恩德如山
我是医者
非常医者
医者仁心,悬壶济世
便秘应该怎么吃?名医这样告诉我们
古代凤毛麟角的女名医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