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节育干预对再次意外妊娠妇女知识和行为的影响
2014-04-18徐春红
徐春红
[摘要] 目的 探讨避孕节育干预对再次意外妊娠妇女知识和行为的影响。 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8月~2011年8月在本地区计划外早孕流产患者680例,予以避孕节育知识和行为干预,记录并分析相关观察指标。 结果 患者再次意外妊娠的发生率为4.70%。干预后患者短期避孕节育知识的知晓优良率、长期避孕节育知识的知晓优良率、紧急避孕节育知识的知晓优良率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患者的避孕节育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取避孕节育知识及行为干预能使流产患者达到良好的避孕效果。
[关键词] 意外妊娠;避孕节育;知识;行为
[中图分类号] R71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3(a)-0180-03
近年来,我国人工流产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育龄妇女频繁进行人工流产替代避孕的形势比较突出,对育龄妇女的正常受孕率和身体健康负面影响非常大[1]。本文主要探讨本地区因计划外早孕流产的680例患者予以避孕节育知识和行为干预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0年8月~2011年8月在本地区计划外早孕流产患者680例,年龄21~33岁,平均(26±7.83)岁;工作性质为服务行业162例,占23.82%,公司职员148例,占21.76%,机关单位150例,占22.06%,个体户170例,占25.00%,农民50例,占7.35%;文化程度为本科164例,占24.12%;大专284例,占41.76%,高中132例,占19.41%,中专65例,占9.56%,小学和初中35例,占5.1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签署相关干预方案的知情同意书;无手术及应用麻醉药物的禁忌证;本次人工流产前1年内曾流产;未来1年内无生育意愿;年龄18~45岁[2]。排除标准:患严重的心、肝、肾脏等内科疾病者;精神和心理疾病者;理解和意识不清者;不配合干预方案实施者;中途退出干预方案者;资料收集不完整者。
1.3 方法
所有被调查者在干预前予以详细的避孕节育态度、意外妊娠原因、避孕节育相关知识的知晓、掌握和需求情况的询问和记录[3]。所有相关避孕节育知识及行为干预措施的服务工作者,需要进行系统的避孕节育相关知识的应用、方法、咨询技巧和步骤等培训,并对医务人员进行详细的避孕节育相关知识和技能考核,提升医务人员指导咨询和服务的能力。对被调查的妇女予以认真耐心的咨询、知识指导,并进行人工流产手术后的健康处方、避孕节育的方法知情相关选择等宣传手册,为被调查者提供相关药具和咨询随访方法,并进行专线电话提供,方便提供个人针对性避孕节育相关知识的咨询和指导。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分析术后1年内患者的意外妊娠情况,干预前后的短期、长期和紧急避孕知识知晓率情况,干预前与干预后1、3、6、12个月的避孕节育情况。
1.5 疗效评判标准
依据相关临床常用的评分调查表,进行患者干预前后短期、长期和紧急避孕节育知识知晓和掌握的评定,各项满分均为30分,分项记录分值为知晓1分,不知晓0分,掌握1分,未掌握0分;其中短期避孕分项包括安全期、避孕套、避孕药外用、避孕药口服、体外排精、避孕针等;长期避孕分项包括皮下埋植、绝育、宫内节育器应用等;紧急避孕方法、时间和使用方法等[4]。将患者短期、长期和紧急避孕节育知识知晓和掌握情况分成优、良、一般和差4类[5]。优:>25分;良:21~25分;一般:13~20分;差:≤12分。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再次意外妊娠发生率
患者再次意外妊娠的发生率为4.70%(32/680)。
2.2 患者干预前后短期、长期和紧急避孕节育知识知晓率的比较
干预后患者短期、长期、紧急避孕节育知识的知晓优良率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3 患者干预前后避孕节育率的比较
干预前避孕节育者328例,避孕节育率为48.24%;干预后1个月避孕节育者406例,避孕节育率为59.70%;干预后3个月避孕节育者624例,避孕节育率为91.76%;干预后6个月避孕节育者630例,避孕节育率为92.65%;干预后12个月避孕节育者648例,避孕节育率为95.29%;干预前后患者避孕节育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针对育龄妇女,尤其是意外妊娠流产患者,合理应用避孕节育知识及行为干预措施,能有效提升孕龄产妇的避孕节育知识知晓率,并降低再次意外妊娠的发生率[6]。本研究中育龄妇女的避孕节育干预措施,具体包括予以定期的讲座培训、宣传册发放、电话随访和针对性一对一咨询等措施,通过应用干预措施后,结果显示再次意外妊娠的发生率为4.70%,与赵瑞等[7]的研究结果相符,表明避孕节育知识以及行为干预措施能显著提升育龄妇女避孕节育的相关知识水平。陈思羽等[8]对产后妇女避孕节育知识及避孕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加强产后避孕宣教,能提升产妇避孕知识和产后避孕率,从而实现避免发生意外妊娠的目的。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患者短期、长期、紧急避孕节育知识的知晓优良率均高于干预前,表明对产后妇女应用避孕节育知识以及行为干预措施,能有效提升产后妇女对于短期、长期和紧急避孕节育相关知识的知晓和掌握率,证实避孕节育知识以及行为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研究结果与临床相关文献研究结果相符,即在患者流产后3个月内予避孕节育知识以及行为干预措施,效果最佳[9]。在对意外妊娠流产患者予避孕节育干预措施时,需注意区别育龄妇女的地域、年龄和知识的不同,结合育龄妇女的实际情况,制订针对性、有效性和及时性的干预方案。在避孕节育知识以及行为干预措施实施前后,需要重视护患沟通交流,提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从而有效提升干预效果。关于流产患者合理应用避孕节育知识及行为干预措施的时间选择及孕龄妇女意外妊娠流产发生率的有效降低问题,还需临床进一步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采取避孕节育知识及行为干预,能明显提升流产患者短期、长期和紧急避孕知识的知晓率,使其达到良好的避孕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盛华.基层避孕节育咨询指导工作的实践及思考[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3,21(10):703-706.
[2] 何利平.人工流产妇女避孕现状及失败原因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2):152-153.
[3] 熊锦文,尹平,官黄涛,等.高收入青年生殖健康与避孕节育认知、态度、行为及需求调查[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0,18(3):156-158.
[4] 王兰,杨翠.三种含铜宫内节育器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9(9):22-23.
[5] 官黄涛,李翠玲,熊锦文,等.高收入青年避孕节育认知、行为及服务利用的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3,21(7):445-448.
[6] 吴小梅.新型宫内节育器——宫喜环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3,23(12):151.
[7] 赵瑞,武俊青,黄萍,等.干预项目对流动人口避孕节育知识的影响[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0,29(6):443-447.
[8] 陈思羽,赵桂萍,戴小红,等.产后妇女避孕节育知识及避孕应用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2):5126-5128.
[9] 张玉凤,赵瑞,李玉艳,等.避孕节育干预项目对上海市流动人口避孕行为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8):2512-2515.
(收稿日期:2014-01-10 本文编辑:李亚聪)
[摘要] 目的 探讨避孕节育干预对再次意外妊娠妇女知识和行为的影响。 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8月~2011年8月在本地区计划外早孕流产患者680例,予以避孕节育知识和行为干预,记录并分析相关观察指标。 结果 患者再次意外妊娠的发生率为4.70%。干预后患者短期避孕节育知识的知晓优良率、长期避孕节育知识的知晓优良率、紧急避孕节育知识的知晓优良率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患者的避孕节育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取避孕节育知识及行为干预能使流产患者达到良好的避孕效果。
[关键词] 意外妊娠;避孕节育;知识;行为
[中图分类号] R71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3(a)-0180-03
近年来,我国人工流产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育龄妇女频繁进行人工流产替代避孕的形势比较突出,对育龄妇女的正常受孕率和身体健康负面影响非常大[1]。本文主要探讨本地区因计划外早孕流产的680例患者予以避孕节育知识和行为干预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0年8月~2011年8月在本地区计划外早孕流产患者680例,年龄21~33岁,平均(26±7.83)岁;工作性质为服务行业162例,占23.82%,公司职员148例,占21.76%,机关单位150例,占22.06%,个体户170例,占25.00%,农民50例,占7.35%;文化程度为本科164例,占24.12%;大专284例,占41.76%,高中132例,占19.41%,中专65例,占9.56%,小学和初中35例,占5.1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签署相关干预方案的知情同意书;无手术及应用麻醉药物的禁忌证;本次人工流产前1年内曾流产;未来1年内无生育意愿;年龄18~45岁[2]。排除标准:患严重的心、肝、肾脏等内科疾病者;精神和心理疾病者;理解和意识不清者;不配合干预方案实施者;中途退出干预方案者;资料收集不完整者。
1.3 方法
所有被调查者在干预前予以详细的避孕节育态度、意外妊娠原因、避孕节育相关知识的知晓、掌握和需求情况的询问和记录[3]。所有相关避孕节育知识及行为干预措施的服务工作者,需要进行系统的避孕节育相关知识的应用、方法、咨询技巧和步骤等培训,并对医务人员进行详细的避孕节育相关知识和技能考核,提升医务人员指导咨询和服务的能力。对被调查的妇女予以认真耐心的咨询、知识指导,并进行人工流产手术后的健康处方、避孕节育的方法知情相关选择等宣传手册,为被调查者提供相关药具和咨询随访方法,并进行专线电话提供,方便提供个人针对性避孕节育相关知识的咨询和指导。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分析术后1年内患者的意外妊娠情况,干预前后的短期、长期和紧急避孕知识知晓率情况,干预前与干预后1、3、6、12个月的避孕节育情况。
1.5 疗效评判标准
依据相关临床常用的评分调查表,进行患者干预前后短期、长期和紧急避孕节育知识知晓和掌握的评定,各项满分均为30分,分项记录分值为知晓1分,不知晓0分,掌握1分,未掌握0分;其中短期避孕分项包括安全期、避孕套、避孕药外用、避孕药口服、体外排精、避孕针等;长期避孕分项包括皮下埋植、绝育、宫内节育器应用等;紧急避孕方法、时间和使用方法等[4]。将患者短期、长期和紧急避孕节育知识知晓和掌握情况分成优、良、一般和差4类[5]。优:>25分;良:21~25分;一般:13~20分;差:≤12分。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再次意外妊娠发生率
患者再次意外妊娠的发生率为4.70%(32/680)。
2.2 患者干预前后短期、长期和紧急避孕节育知识知晓率的比较
干预后患者短期、长期、紧急避孕节育知识的知晓优良率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3 患者干预前后避孕节育率的比较
干预前避孕节育者328例,避孕节育率为48.24%;干预后1个月避孕节育者406例,避孕节育率为59.70%;干预后3个月避孕节育者624例,避孕节育率为91.76%;干预后6个月避孕节育者630例,避孕节育率为92.65%;干预后12个月避孕节育者648例,避孕节育率为95.29%;干预前后患者避孕节育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针对育龄妇女,尤其是意外妊娠流产患者,合理应用避孕节育知识及行为干预措施,能有效提升孕龄产妇的避孕节育知识知晓率,并降低再次意外妊娠的发生率[6]。本研究中育龄妇女的避孕节育干预措施,具体包括予以定期的讲座培训、宣传册发放、电话随访和针对性一对一咨询等措施,通过应用干预措施后,结果显示再次意外妊娠的发生率为4.70%,与赵瑞等[7]的研究结果相符,表明避孕节育知识以及行为干预措施能显著提升育龄妇女避孕节育的相关知识水平。陈思羽等[8]对产后妇女避孕节育知识及避孕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加强产后避孕宣教,能提升产妇避孕知识和产后避孕率,从而实现避免发生意外妊娠的目的。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患者短期、长期、紧急避孕节育知识的知晓优良率均高于干预前,表明对产后妇女应用避孕节育知识以及行为干预措施,能有效提升产后妇女对于短期、长期和紧急避孕节育相关知识的知晓和掌握率,证实避孕节育知识以及行为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研究结果与临床相关文献研究结果相符,即在患者流产后3个月内予避孕节育知识以及行为干预措施,效果最佳[9]。在对意外妊娠流产患者予避孕节育干预措施时,需注意区别育龄妇女的地域、年龄和知识的不同,结合育龄妇女的实际情况,制订针对性、有效性和及时性的干预方案。在避孕节育知识以及行为干预措施实施前后,需要重视护患沟通交流,提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从而有效提升干预效果。关于流产患者合理应用避孕节育知识及行为干预措施的时间选择及孕龄妇女意外妊娠流产发生率的有效降低问题,还需临床进一步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采取避孕节育知识及行为干预,能明显提升流产患者短期、长期和紧急避孕知识的知晓率,使其达到良好的避孕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盛华.基层避孕节育咨询指导工作的实践及思考[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3,21(10):703-706.
[2] 何利平.人工流产妇女避孕现状及失败原因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2):152-153.
[3] 熊锦文,尹平,官黄涛,等.高收入青年生殖健康与避孕节育认知、态度、行为及需求调查[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0,18(3):156-158.
[4] 王兰,杨翠.三种含铜宫内节育器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9(9):22-23.
[5] 官黄涛,李翠玲,熊锦文,等.高收入青年避孕节育认知、行为及服务利用的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3,21(7):445-448.
[6] 吴小梅.新型宫内节育器——宫喜环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3,23(12):151.
[7] 赵瑞,武俊青,黄萍,等.干预项目对流动人口避孕节育知识的影响[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0,29(6):443-447.
[8] 陈思羽,赵桂萍,戴小红,等.产后妇女避孕节育知识及避孕应用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2):5126-5128.
[9] 张玉凤,赵瑞,李玉艳,等.避孕节育干预项目对上海市流动人口避孕行为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8):2512-2515.
(收稿日期:2014-01-10 本文编辑:李亚聪)
[摘要] 目的 探讨避孕节育干预对再次意外妊娠妇女知识和行为的影响。 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8月~2011年8月在本地区计划外早孕流产患者680例,予以避孕节育知识和行为干预,记录并分析相关观察指标。 结果 患者再次意外妊娠的发生率为4.70%。干预后患者短期避孕节育知识的知晓优良率、长期避孕节育知识的知晓优良率、紧急避孕节育知识的知晓优良率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患者的避孕节育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取避孕节育知识及行为干预能使流产患者达到良好的避孕效果。
[关键词] 意外妊娠;避孕节育;知识;行为
[中图分类号] R71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3(a)-0180-03
近年来,我国人工流产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育龄妇女频繁进行人工流产替代避孕的形势比较突出,对育龄妇女的正常受孕率和身体健康负面影响非常大[1]。本文主要探讨本地区因计划外早孕流产的680例患者予以避孕节育知识和行为干预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0年8月~2011年8月在本地区计划外早孕流产患者680例,年龄21~33岁,平均(26±7.83)岁;工作性质为服务行业162例,占23.82%,公司职员148例,占21.76%,机关单位150例,占22.06%,个体户170例,占25.00%,农民50例,占7.35%;文化程度为本科164例,占24.12%;大专284例,占41.76%,高中132例,占19.41%,中专65例,占9.56%,小学和初中35例,占5.1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签署相关干预方案的知情同意书;无手术及应用麻醉药物的禁忌证;本次人工流产前1年内曾流产;未来1年内无生育意愿;年龄18~45岁[2]。排除标准:患严重的心、肝、肾脏等内科疾病者;精神和心理疾病者;理解和意识不清者;不配合干预方案实施者;中途退出干预方案者;资料收集不完整者。
1.3 方法
所有被调查者在干预前予以详细的避孕节育态度、意外妊娠原因、避孕节育相关知识的知晓、掌握和需求情况的询问和记录[3]。所有相关避孕节育知识及行为干预措施的服务工作者,需要进行系统的避孕节育相关知识的应用、方法、咨询技巧和步骤等培训,并对医务人员进行详细的避孕节育相关知识和技能考核,提升医务人员指导咨询和服务的能力。对被调查的妇女予以认真耐心的咨询、知识指导,并进行人工流产手术后的健康处方、避孕节育的方法知情相关选择等宣传手册,为被调查者提供相关药具和咨询随访方法,并进行专线电话提供,方便提供个人针对性避孕节育相关知识的咨询和指导。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分析术后1年内患者的意外妊娠情况,干预前后的短期、长期和紧急避孕知识知晓率情况,干预前与干预后1、3、6、12个月的避孕节育情况。
1.5 疗效评判标准
依据相关临床常用的评分调查表,进行患者干预前后短期、长期和紧急避孕节育知识知晓和掌握的评定,各项满分均为30分,分项记录分值为知晓1分,不知晓0分,掌握1分,未掌握0分;其中短期避孕分项包括安全期、避孕套、避孕药外用、避孕药口服、体外排精、避孕针等;长期避孕分项包括皮下埋植、绝育、宫内节育器应用等;紧急避孕方法、时间和使用方法等[4]。将患者短期、长期和紧急避孕节育知识知晓和掌握情况分成优、良、一般和差4类[5]。优:>25分;良:21~25分;一般:13~20分;差:≤12分。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再次意外妊娠发生率
患者再次意外妊娠的发生率为4.70%(32/680)。
2.2 患者干预前后短期、长期和紧急避孕节育知识知晓率的比较
干预后患者短期、长期、紧急避孕节育知识的知晓优良率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3 患者干预前后避孕节育率的比较
干预前避孕节育者328例,避孕节育率为48.24%;干预后1个月避孕节育者406例,避孕节育率为59.70%;干预后3个月避孕节育者624例,避孕节育率为91.76%;干预后6个月避孕节育者630例,避孕节育率为92.65%;干预后12个月避孕节育者648例,避孕节育率为95.29%;干预前后患者避孕节育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针对育龄妇女,尤其是意外妊娠流产患者,合理应用避孕节育知识及行为干预措施,能有效提升孕龄产妇的避孕节育知识知晓率,并降低再次意外妊娠的发生率[6]。本研究中育龄妇女的避孕节育干预措施,具体包括予以定期的讲座培训、宣传册发放、电话随访和针对性一对一咨询等措施,通过应用干预措施后,结果显示再次意外妊娠的发生率为4.70%,与赵瑞等[7]的研究结果相符,表明避孕节育知识以及行为干预措施能显著提升育龄妇女避孕节育的相关知识水平。陈思羽等[8]对产后妇女避孕节育知识及避孕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加强产后避孕宣教,能提升产妇避孕知识和产后避孕率,从而实现避免发生意外妊娠的目的。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患者短期、长期、紧急避孕节育知识的知晓优良率均高于干预前,表明对产后妇女应用避孕节育知识以及行为干预措施,能有效提升产后妇女对于短期、长期和紧急避孕节育相关知识的知晓和掌握率,证实避孕节育知识以及行为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研究结果与临床相关文献研究结果相符,即在患者流产后3个月内予避孕节育知识以及行为干预措施,效果最佳[9]。在对意外妊娠流产患者予避孕节育干预措施时,需注意区别育龄妇女的地域、年龄和知识的不同,结合育龄妇女的实际情况,制订针对性、有效性和及时性的干预方案。在避孕节育知识以及行为干预措施实施前后,需要重视护患沟通交流,提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从而有效提升干预效果。关于流产患者合理应用避孕节育知识及行为干预措施的时间选择及孕龄妇女意外妊娠流产发生率的有效降低问题,还需临床进一步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采取避孕节育知识及行为干预,能明显提升流产患者短期、长期和紧急避孕知识的知晓率,使其达到良好的避孕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盛华.基层避孕节育咨询指导工作的实践及思考[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3,21(10):703-706.
[2] 何利平.人工流产妇女避孕现状及失败原因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2):152-153.
[3] 熊锦文,尹平,官黄涛,等.高收入青年生殖健康与避孕节育认知、态度、行为及需求调查[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0,18(3):156-158.
[4] 王兰,杨翠.三种含铜宫内节育器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9(9):22-23.
[5] 官黄涛,李翠玲,熊锦文,等.高收入青年避孕节育认知、行为及服务利用的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3,21(7):445-448.
[6] 吴小梅.新型宫内节育器——宫喜环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3,23(12):151.
[7] 赵瑞,武俊青,黄萍,等.干预项目对流动人口避孕节育知识的影响[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0,29(6):443-447.
[8] 陈思羽,赵桂萍,戴小红,等.产后妇女避孕节育知识及避孕应用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2):5126-5128.
[9] 张玉凤,赵瑞,李玉艳,等.避孕节育干预项目对上海市流动人口避孕行为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8):2512-2515.
(收稿日期:2014-01-10 本文编辑:李亚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