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观察
2014-04-18喻小玲
喻小玲
[摘要] 目的 观察微创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微创血肿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结果 观察组术后1、3个月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微创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创伤小,操作简单,疗效确切。
[关键词] 微创血肿引流术;高血压脑出血;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4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3(a)-0166-03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结构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我国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生率和致死率越来越高,手术治疗作为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重要方式,目的在于消除血肿、改善患者因疾病导致的局部缺血和受压情况,对提高患者生存率、生活质量和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本文对本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62例分别采用常规内科药物治疗及微创血肿引流术,以观察不同方法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月~2013年3月本院确诊并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62例,男235例,女227例;年龄38~71岁,平均(43.24±15.47)岁;发病至手术时间(10.14±4.51) h;患者在接受诊断期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眩晕、意识不清及恶心等临床症状;基底核出血312例,丘脑出血22例,脑室出血75例,混合型出血127例。入组标准: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诊断要点以及1999年WHO高血压诊断标准[2];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具有手术指征,入院时头颅CT中线移位不计,幕上血肿量>30 ml,幕下血肿量>10 ml。排除标准:明确的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引起的血肿;伴有严重疾病、脑干出血及脑干功能衰竭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1例,两组的年龄、病情、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吸氧、降压、镇静、止血等常规内科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内科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微创血肿引流术。根据头颅CT(美国Sytec2000i型CT机)提示的血肿位置、形态选择合适型号的穿刺针,CT定位选择血肿最大层面中心点为靶点,避开外侧裂及重要脑功能区,于局部麻醉下钻颅,刺破硬脑膜后插入塑料针芯,缓慢进针至血肿边缘,连接侧管边抽吸边旋转穿刺针侧孔的方向,同时缓慢进针到血肿中心进行抽吸,如不能抽出液态血,则推注生理盐水3~5 ml,在血肿中心蚀出一个空洞后,置入连接硅胶管和注射器的针形血肿粉碎器,不能自行流出时,用注射器缓慢低压抽吸,待排出液变清亮后接引流管开放引流,观察4~6 h待患者病情平稳后向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20 000~40 000 U,夹管4 h后开放。
1.3 疗效评定标准
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判定[3]。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91%,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级;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18%~45%;无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17%或死亡。总有效=基本治愈+显著进步+进步。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术后1、3个月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由于发作时急性大量脑出血,颅内压在短时间内快速增高,可导致患者短时间内发生脑疝,甚至死亡[4-5],其具有起病快、发病急、病情变化大、死亡率高等特点。目前药物治疗仍是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重要方式,单纯药物保守治疗的效果不是十分理想。患者在接受保守药物治疗期间极易发生出血,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发病6 h脑疝者死亡率为100%[6-8]。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尤其是现代检查设备的优化、创新和应用,高血压脑出血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微创血肿清除术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方式,为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提供了一种更为理想的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微创血肿引流术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可直接深入出血部位,清除位置较深的血肿,可精确控制血肿的排出量,简便易行,通过影像学定位准确,手术操作时间较短,能有效避开人体内的重要脏器及周边血管区域,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对人体脑组织结构的损害,手术适用范围较广,即便是年龄较大或身体耐受性较差的患者,也可通过该种术式进行治疗。结合粉碎针向患者的脑部注入尿激酶,清除脑部内血肿,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脑水肿、减少神经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该手术治疗周期短,肢体功能恢复较快,费用相对降低。手术时机选择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也直接影响手术治疗的效果[9],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多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30 min内会形成血肿,6 h内出血自行停止但血肿仍会扩大,并出现坏死现象[10-11]。笔者认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6 h内,及时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是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本研究采用微创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结果显示术后1、3个月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内科药物治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微创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创伤小,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振华.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3):41-42.
[2] 吴润华,陈学华,陈国永,等.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手术时机选择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152-153.
[3] 熊志强,沈铁英.简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2例临床探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3(2):186-187.
[4] 莫浩伟,唐伟泰,黄焜云.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60-61.
[5] 苏畅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3,19(21):89-90.
[6] 文建平,陈冬萍,李卫峰,等.高血压脑出血微创和内科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6, 11(10):65-66.
[7] 陈建华.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手术与内科保守治疗预后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62-63.
[8] 沈庆余.高血压脑出血的内科治疗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4):70-71.
[9] 陶云川,邓光红.微创血肿清除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7):128-129.
[10] 孟兆鹏,张锋.高血压脑出血外科微创治疗的研究进展[J].西南军医,2007,15(5):70-71.
[11] 牛换香,崔彦牛,付永平,等.微创清除术对促进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吸收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12,12(11):77-78.
(收稿日期:2013-12-27 本文编辑:李亚聪)
[摘要] 目的 观察微创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微创血肿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结果 观察组术后1、3个月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微创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创伤小,操作简单,疗效确切。
[关键词] 微创血肿引流术;高血压脑出血;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4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3(a)-0166-03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结构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我国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生率和致死率越来越高,手术治疗作为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重要方式,目的在于消除血肿、改善患者因疾病导致的局部缺血和受压情况,对提高患者生存率、生活质量和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本文对本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62例分别采用常规内科药物治疗及微创血肿引流术,以观察不同方法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月~2013年3月本院确诊并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62例,男235例,女227例;年龄38~71岁,平均(43.24±15.47)岁;发病至手术时间(10.14±4.51) h;患者在接受诊断期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眩晕、意识不清及恶心等临床症状;基底核出血312例,丘脑出血22例,脑室出血75例,混合型出血127例。入组标准: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诊断要点以及1999年WHO高血压诊断标准[2];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具有手术指征,入院时头颅CT中线移位不计,幕上血肿量>30 ml,幕下血肿量>10 ml。排除标准:明确的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引起的血肿;伴有严重疾病、脑干出血及脑干功能衰竭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1例,两组的年龄、病情、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吸氧、降压、镇静、止血等常规内科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内科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微创血肿引流术。根据头颅CT(美国Sytec2000i型CT机)提示的血肿位置、形态选择合适型号的穿刺针,CT定位选择血肿最大层面中心点为靶点,避开外侧裂及重要脑功能区,于局部麻醉下钻颅,刺破硬脑膜后插入塑料针芯,缓慢进针至血肿边缘,连接侧管边抽吸边旋转穿刺针侧孔的方向,同时缓慢进针到血肿中心进行抽吸,如不能抽出液态血,则推注生理盐水3~5 ml,在血肿中心蚀出一个空洞后,置入连接硅胶管和注射器的针形血肿粉碎器,不能自行流出时,用注射器缓慢低压抽吸,待排出液变清亮后接引流管开放引流,观察4~6 h待患者病情平稳后向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20 000~40 000 U,夹管4 h后开放。
1.3 疗效评定标准
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判定[3]。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91%,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级;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18%~45%;无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17%或死亡。总有效=基本治愈+显著进步+进步。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术后1、3个月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由于发作时急性大量脑出血,颅内压在短时间内快速增高,可导致患者短时间内发生脑疝,甚至死亡[4-5],其具有起病快、发病急、病情变化大、死亡率高等特点。目前药物治疗仍是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重要方式,单纯药物保守治疗的效果不是十分理想。患者在接受保守药物治疗期间极易发生出血,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发病6 h脑疝者死亡率为100%[6-8]。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尤其是现代检查设备的优化、创新和应用,高血压脑出血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微创血肿清除术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方式,为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提供了一种更为理想的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微创血肿引流术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可直接深入出血部位,清除位置较深的血肿,可精确控制血肿的排出量,简便易行,通过影像学定位准确,手术操作时间较短,能有效避开人体内的重要脏器及周边血管区域,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对人体脑组织结构的损害,手术适用范围较广,即便是年龄较大或身体耐受性较差的患者,也可通过该种术式进行治疗。结合粉碎针向患者的脑部注入尿激酶,清除脑部内血肿,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脑水肿、减少神经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该手术治疗周期短,肢体功能恢复较快,费用相对降低。手术时机选择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也直接影响手术治疗的效果[9],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多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30 min内会形成血肿,6 h内出血自行停止但血肿仍会扩大,并出现坏死现象[10-11]。笔者认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6 h内,及时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是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本研究采用微创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结果显示术后1、3个月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内科药物治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微创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创伤小,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振华.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3):41-42.
[2] 吴润华,陈学华,陈国永,等.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手术时机选择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152-153.
[3] 熊志强,沈铁英.简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2例临床探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3(2):186-187.
[4] 莫浩伟,唐伟泰,黄焜云.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60-61.
[5] 苏畅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3,19(21):89-90.
[6] 文建平,陈冬萍,李卫峰,等.高血压脑出血微创和内科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6, 11(10):65-66.
[7] 陈建华.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手术与内科保守治疗预后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62-63.
[8] 沈庆余.高血压脑出血的内科治疗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4):70-71.
[9] 陶云川,邓光红.微创血肿清除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7):128-129.
[10] 孟兆鹏,张锋.高血压脑出血外科微创治疗的研究进展[J].西南军医,2007,15(5):70-71.
[11] 牛换香,崔彦牛,付永平,等.微创清除术对促进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吸收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12,12(11):77-78.
(收稿日期:2013-12-27 本文编辑:李亚聪)
[摘要] 目的 观察微创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微创血肿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结果 观察组术后1、3个月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微创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创伤小,操作简单,疗效确切。
[关键词] 微创血肿引流术;高血压脑出血;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4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3(a)-0166-03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结构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我国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生率和致死率越来越高,手术治疗作为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重要方式,目的在于消除血肿、改善患者因疾病导致的局部缺血和受压情况,对提高患者生存率、生活质量和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本文对本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62例分别采用常规内科药物治疗及微创血肿引流术,以观察不同方法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月~2013年3月本院确诊并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62例,男235例,女227例;年龄38~71岁,平均(43.24±15.47)岁;发病至手术时间(10.14±4.51) h;患者在接受诊断期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眩晕、意识不清及恶心等临床症状;基底核出血312例,丘脑出血22例,脑室出血75例,混合型出血127例。入组标准: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诊断要点以及1999年WHO高血压诊断标准[2];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具有手术指征,入院时头颅CT中线移位不计,幕上血肿量>30 ml,幕下血肿量>10 ml。排除标准:明确的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引起的血肿;伴有严重疾病、脑干出血及脑干功能衰竭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1例,两组的年龄、病情、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吸氧、降压、镇静、止血等常规内科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内科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微创血肿引流术。根据头颅CT(美国Sytec2000i型CT机)提示的血肿位置、形态选择合适型号的穿刺针,CT定位选择血肿最大层面中心点为靶点,避开外侧裂及重要脑功能区,于局部麻醉下钻颅,刺破硬脑膜后插入塑料针芯,缓慢进针至血肿边缘,连接侧管边抽吸边旋转穿刺针侧孔的方向,同时缓慢进针到血肿中心进行抽吸,如不能抽出液态血,则推注生理盐水3~5 ml,在血肿中心蚀出一个空洞后,置入连接硅胶管和注射器的针形血肿粉碎器,不能自行流出时,用注射器缓慢低压抽吸,待排出液变清亮后接引流管开放引流,观察4~6 h待患者病情平稳后向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20 000~40 000 U,夹管4 h后开放。
1.3 疗效评定标准
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判定[3]。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91%,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级;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18%~45%;无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17%或死亡。总有效=基本治愈+显著进步+进步。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术后1、3个月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由于发作时急性大量脑出血,颅内压在短时间内快速增高,可导致患者短时间内发生脑疝,甚至死亡[4-5],其具有起病快、发病急、病情变化大、死亡率高等特点。目前药物治疗仍是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重要方式,单纯药物保守治疗的效果不是十分理想。患者在接受保守药物治疗期间极易发生出血,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发病6 h脑疝者死亡率为100%[6-8]。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尤其是现代检查设备的优化、创新和应用,高血压脑出血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微创血肿清除术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方式,为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提供了一种更为理想的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微创血肿引流术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可直接深入出血部位,清除位置较深的血肿,可精确控制血肿的排出量,简便易行,通过影像学定位准确,手术操作时间较短,能有效避开人体内的重要脏器及周边血管区域,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对人体脑组织结构的损害,手术适用范围较广,即便是年龄较大或身体耐受性较差的患者,也可通过该种术式进行治疗。结合粉碎针向患者的脑部注入尿激酶,清除脑部内血肿,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脑水肿、减少神经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该手术治疗周期短,肢体功能恢复较快,费用相对降低。手术时机选择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也直接影响手术治疗的效果[9],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多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30 min内会形成血肿,6 h内出血自行停止但血肿仍会扩大,并出现坏死现象[10-11]。笔者认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6 h内,及时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是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本研究采用微创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结果显示术后1、3个月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内科药物治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微创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创伤小,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振华.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3):41-42.
[2] 吴润华,陈学华,陈国永,等.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手术时机选择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152-153.
[3] 熊志强,沈铁英.简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2例临床探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3(2):186-187.
[4] 莫浩伟,唐伟泰,黄焜云.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60-61.
[5] 苏畅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3,19(21):89-90.
[6] 文建平,陈冬萍,李卫峰,等.高血压脑出血微创和内科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6, 11(10):65-66.
[7] 陈建华.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手术与内科保守治疗预后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62-63.
[8] 沈庆余.高血压脑出血的内科治疗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4):70-71.
[9] 陶云川,邓光红.微创血肿清除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7):128-129.
[10] 孟兆鹏,张锋.高血压脑出血外科微创治疗的研究进展[J].西南军医,2007,15(5):70-71.
[11] 牛换香,崔彦牛,付永平,等.微创清除术对促进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吸收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12,12(11):77-78.
(收稿日期:2013-12-27 本文编辑:李亚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