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银行业风险管理的新特点及对策方略

2014-04-17王若屾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4年12期
关键词:银行业常态风险管理

王若屾

(兴业银行(北京)企业金融部,北京 100000)

新常态下银行业风险管理的新特点及对策方略

王若屾

(兴业银行(北京)企业金融部,北京 100000)

通过分析了经济新常态下银行业风险呈现的“信用风险进入集中暴露期”“流动性风险进入凸显期”“操作风险进入多发期”“政策性风险进入快速释放期”“外部风险进入传染期”“国别风险进入增大期”的“六期”新特点和新趋势,提出了适应新常态特点加强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特点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新常态体现了中央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认识和判断。经济决定金融,金融服务于经济。经济新常态下银行业转型发展和风险管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新的变化。

一、对新常态下银行业风险新特点的初步分析

总体而言,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呈现为经济增长的换挡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与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三期叠加”。在此大背景下,经济新常态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一是经济增速由长期高速增长向中速平稳增长过渡;二是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式向追求发展质量转型;三是增长驱动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创新驱动转型[1];四是经济管理方式将会随着国家治理方式由传统治理体系向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转型,市场将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的新常态必将催生金融的新常态[2]。金融业的增长将由规模、效益双重高速增长逐步回归正常水平,经济结构优化与银行业转型发展相互影响并相互促进,实体经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现状将导致银行风险防控压力不断上升,与高速增长时期相比,银行业传统的风险表现形式出现了新的特点。

(一)经济增速放缓,信用风险进入集中暴露期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逐步放缓至7.5%左右的中速新常态,不可避免要经历行业景气周期性波动,部分行业、企业经营困难态势将不断加剧,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尤其是亲经济周期性的行业信用风险将不断上升。可以说经济增长速度新常态的换挡期就是银行信用风险集中暴露期。突出表现在:一是不良资产增量持续增加。据有关部门统计,2012年以来,银行不良贷款已连续出现季度环比增加,不良贷款余额净增了50%左右,不良贷款比率逼近2%左右,如果加上隐性不良,其占比将更高。二是风险传递梯度特征明显。从地区分布看,不良贷款首先从经济比较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沿海地区集中暴露,逐步漫延至中部次发达地区,预计2014年四季度和2015年,西部欠发达地区将会成为不良贷款新增较多的区域。三是平台贷款风险与地方债务风险呈正相关关系。地方债务持续增加,银行融资平台贷款总体规模得到控制,但信贷渠道以外的其他各类融资快速增长,占全部融资比重不断提高,其中相当部分资金实质仍来源于银行体系。加之平台贷款还款来源相对单一,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相互交织[3],容易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旦土地出让收入增长放缓或融资受阻,将给融资平台带来较大的偿付压力。四是房地产市场可能出现“拐点”风险。IMF的一项研究表明,近来50件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前,超过三分之二的有房价极高与衰退现象。我国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条紧张、库存量大、集中,房企融资难[4],绕道融资量大、价高,房价趋跌,风险凸现。五是产业结构升级,产能过剩行业风险严峻。部分行业处于“高产能、高成本”的运行状态,企业增加节能减排投资的难度较大,“消化一批”面临挑战。在产能过剩行业集中、产能压减任务较重的地区,部分存量贷款难以在短时间内收回,若强制压缩或退出极易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淘汰一批”过程中银行风险管控难度较大。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易出现恶意逃废银行债务、悬空银行债权现象,“整合一批”蕴含的风险也不容忽视。

(二)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流动性风险进入凸显期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加快推进,银行机构尤其是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面临的诱发因素不断增多。一是资金供需矛盾突出。受金融消费者投资渠道多元化等因素影响,银行存款增速放缓,但贷款增量资金需求比较旺盛,加剧了金融体系资金供需矛盾。二是资金来源稳定性下降。互联网金融业态、银行表外业务和理财等快速发展,对银行资金来源稳定性的冲击日益显著[5]。加之,市场机构对利率波动的敏感性大幅上升,资金在资本市场与银行市场之间转移的频率和规模成倍提高,尤其是在月末、季末的特殊阶段,资金保支付会面临一定压力,如2013年6月就出现了“钱荒”现象。三是资金错配加剧。银行表内外资产扩张冲动较大,对同业市场资金依赖程度上升,期限错配加剧,容易出现流动性缺口。四是由声誉风险引发流动性风险的可能性增大。中小商业银行实力不足,资金调拨能力差,一旦出现较大的负面舆情,就可能诱发流动性风险。2013年就有农商行因“倒闭”谣言,引发了“挤兑”风波。五是流动性风险管理仍然粗放。部分中小银行对流动性风险缺乏足够的认识,流动性管理仍然停留在匡算资金头寸的初级阶段。尤其是内控方面存在管理架构不全、责任不清、预测技术落后等问题,银行既无法前瞻地预测流动性发展趋势,也没有切实可行的流动性风险应急预案,发生问题时对监管机构的依赖思想严重,实际风险应对能力较差。

(三)银行业高速扩张,操作风险进入多发期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经历了井喷式增长,到2014年三季度末,全国银行业资产规模突破168万亿元,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时的2.65倍,年均递增19.10%,银行从业人员由2008年末的272万人增加到355万人,年均递增5.48%,低于资产规模增长13.62个百分点,整体经营管理水平特别是风险管理水平提升与发展速度不匹配。部分银行过度追求规模、市场份额增长,忽视了风险管控人员、技术、能力的建设,稳健审慎发展理念和合规经营意识相对滞后,因风险管理不到位、内控执行不严导致的操作风险隐患和违规问题突出,银行业各类风险事件和案件突发、多发、频发。银行业过去几年高速增长隐匿的潜在风险化解,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四)非市场调节,政策性风险进入快速释放期

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国家的调控政策在保持经济增长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市场在经济运行中决定性作用的发挥。在2008年实施4万亿元投资计划强刺激下,银行信贷随之呈现高速增长,之后央行加强了信贷规模控制,实施从严管理,一些银行为了规避信贷规模管理、行业政策限制以及监管要求,大量发展同业、理财、委托贷款等表外和表表外业务,抬高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隐匿了相关风险。加之,我国“政治银行家”向真正银行家的过渡尚不充分,由于地方政府本身政策制定的“人治”属性,使银行可能被“俘获”,成为地方官员自身政绩工程的受害者,随着国家治理方式的转型,长期以来积聚的政策风险将快速释放。

(五)非传统金融机构活跃,外部风险进入传染期

近年来,一些经地方金融管理部门批准的小贷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典当行、小微金融交易平台等非传统金融机构异常活跃,P2P、众筹等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相关风险呈现出向银行体系传染的趋势。部分企业一边向银行借款,一边举借民间高利贷,一些过度融资或资金宽裕的企业将银行信贷资金直接或间接转入小贷公司或从事民间借贷赚取利差,还有些企业通过民间融资渠道寻求高息“过桥”资金,引发民间借贷风险向银行传染蔓延。部分担保公司为民间借贷、关联企业过度担保,加大了代偿风险。与此同时,一些中介机构、投资理财、私募基金、农民专业合作社、股权投资等领域非法集资案件明显增加,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也加剧了风险向银行体系的传染。

(六)“走出去”战略实施,国别风险进入增大期

随着我国经济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不断“走出去”,人民币的国际化水平提高,日渐成为全球重要的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和储蓄货币,共同加速了中国银行业的“走出去”步伐,海外资产不断扩张,对外资金投入不断增多,国别风险逐步增大。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经济金融环境仍旧动荡,国际金融形势不容乐观,美日经济复苏缓慢,欧洲受主权债务危机影响经济低速发展,中东、北非形势复杂,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着较大的通胀压力,部分东南亚国家政局不稳、与我国外交关系恶化,中国银行业在海外平稳发展面临的国别风险将会不断增大。

二、加强新常态下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应对新常态下银行业风险管理出现的新特点、新变化、新挑战,需要顺势而为,强化顶层设计,加快发展转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不断提升银行业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和服务实体经济水平。

(一)强化与新常态相适应的银行业风险管理顶层设计

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顶层研究和设计,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和现代银行业发展的规律特点,出台加强银行业风险管理的中长期总体规划和高层指导意见。全面推进金融法制建设,加快完善监管法规体系,及时修订《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管法》等法律法规,稳步推行存款保险制度,适时建立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6]。加快制定银行业分类管理的办法,可按照资产规模、业务复杂程度、系统重要性、管理能力等方面,综合设计分类标准,实行有限牌照制度,推动银行业差异化定位,特色化发展,避免过度同质化竞争造成的风险积聚。

(二)按照主体责任的要求提升银行业全面风险管理能力

银行业应深入落实风险管理的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前瞻思维”,预设风险防线,提升全面风险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抓住公司治理这个关键,完善治理结构和制衡有效、激励兼容的运行机制,加强对高级管理层的激励约束,增强内部监督有效性,改进绩效考评机制,提高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和运营管理的稳健性。合理确定整体风险偏好和发展战略,设定全口径大额风险暴露限额和风险容忍度,严格控制整体杠杆水平和总体风险水平,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工具、方法,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深入推进合规机制和合规文化建设,加强员工行为教育和管理,提高依法合规经营水平。

(三)着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夯实银行业风险管理的经济基础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服务于经济。离开了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银行业将成为无水之源、无木之本。银行业应深刻把握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牢固树立与实体经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理念,主动适应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特点,自觉服务于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不断夯实风险管理的经济基础。坚持有保有压、有扶有控、有进有退的原则,严格执行差异化信贷政策,加大对重点领域和金融服务薄弱环节、地区的金融支持,促进落后淘汰落后产能和产业技术升级换代。稳步推动金融创新,针对实体经济客户类型、需求特点、成长阶段等,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拓展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和自助设备,研发新型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提高服务产品的针对性和服务方案的专业性。

(四)坚持业务治理与风险治理相结合,完善银行业风险管理的机制建设

当前,银行业风险呈现高度的复杂性、交叉性、传染性,过去对某一单点、某一条线的风险管理模式,已很难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持续深化业务治理体系与风险治理体系改革,实现风险管理从单点单线管理向立体综合管理转变,从各自为政向充分协调转变,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范转变。持续推动业务治理体系改革,适应银行集团化发展要求,根据不同业务特点,分别实行子公司制、条线事业部制、专营部门制和分支机构制改革。大力推进风险全口径并表管理,加强母子公司的上下并表、表内表外业务的内外并表、境内境外的本外币并表,切实防止风险隐匿、转移、传染、放大。

(五)强化监管引领,提升银行业风险监管效能

银行业监管当局应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大力推动监管治理体系和监管能力建设,提高银行业风险监管的有效性。梳理整合监管规则,充实与宏观审慎相关的监管政策,构建简明清晰、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有机结合的监管政策框架。落实简政放权要求,优化市场准入,还权于市场,提高监管透明度和公信力。完善中央金融监管部门之间、中央金融监管部门和地方金融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划清职责边界,避免监管真空和监管交叉、重复监管、过度监管,提高监管的整体合力和效能。

[1]张燕生.结构调整新常态的特征和前景[J].中国金融,2014,(14):28-30.

[2]李仁杰.新常态下银行的经营转型[J].中国金融,2014,(20):16-18.

[3]辜胜阻,刘伟,曹誉波.防范经济转型期的金融风险[J].中国金融,2014,(14):12-14.

[4]连平.新形势下中国银行业发展呈现五大趋势[J].中国银行业,2014,(9):32-35.

[5]董希淼.新常态下中国银行业走向何方[J].中国银行业,2014,(9):36-39.

[6]李麟,刘彬,索彦峰.新常态下的金融系统性风险与存款保险制度[J].中国银行业,2014,(9):45-47.

(责任编辑:贾伟)

1003-4625(2014)12-0059-03

F832.33

A

2014-10-31

王若屾(1990-),男,四川宣汉人,本科。

猜你喜欢

银行业常态风险管理
河北省银行业协会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办理银行业务须谨慎
银行业对外开放再定位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