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俗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4-04-17张丽华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事象民俗学民俗

张丽华

(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1)

民俗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丽华

(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1)

本文针对高校民俗学课程,为了增强民俗学教学的效果,笔者对民俗学教学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教学的建议。希望本文能够对国内高校民俗学课程教学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民俗学;教学改革;创新

民俗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它研究民族文化传统的同时,也注重考察人民现实生活,民俗学是为了了解和发展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学习民俗学可以加深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识,还可以指导建设现实社会生活,还有指导开发民俗产品、开展民俗旅游等功能,在学术研究和社会应用方面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

一、目前民俗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民俗学课程在我国高校正式开设,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现在已经30多年过去了,近年来,民俗学课程教学取得了很大进步,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但是,相比较当代学生对教学的新期待来讲,当前民俗学教学仍然存在不少有待改进的地方。

(一)民俗学教材不够新颖

教材是民俗学教学的基础,但现今高校使用的民俗学教材多数是统编教材,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民俗学教材没有进行过实质意义上的修改,多数教材虽然编作者不同,但教材内容大体一致,连具体章节都是基本相同。目前,多数高校使用的民俗学教材是钟敬文主编的《民俗学概论》和陶立璠著的《民俗学》。这两本教材系统论述了民俗学研究的对象、性质、结构、理论特征和方法论,全面讲解了民俗事象,在教学实践中反响较好,被长期采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学科教材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民俗学教材也应创新发展,21世纪以来,许多高等学校的民俗学教师根据自身教学实际出版了多种新版教材,相对于老版教材来讲,这些教材有了一定程度的创新,但也还是没有做到尽善尽美,不能完全契合当代大学生的喜好。

学生们提出,民俗学课程是关于我国的文化、民族、历史等习俗的探讨与学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普及民俗知识,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热爱,从而激发学生对本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而民俗本就是依附人们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但目前的民俗学教材在与当今生活密切联系方面还有所欠缺,还是主要以介绍传统的民俗为主,对学生的吸引力相对比较小。

(二)课堂教学方式传统

课堂教学是民俗学教学的核心部分,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民俗学学科教学的总体效果。民俗学教学多采取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还是以教师为主,教师教学又多以讲授为主要方法,由于民俗学内容多为一些抽象的民俗理论知识,对于一些具体的民俗事象,学生只能自己想象,无法得到直观而具体的感性认识,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因而降低学习主动性,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学科兴趣不大,自然学习质量不高。学生反映,讲授式教学很多学生听一会儿以后注意力就会不集中,应该采取办法吸引学生,比如讲故事,放民俗视频等。

(三)未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民俗学从学术属性来说是一门兼具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性质的交叉学科,这门学科也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学习过本课程后,学生应该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一些常见的民俗事象,并且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应用。但由于传统学习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由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听课,也很少安排学生讨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够到位,导致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多是记住了民俗学原理、内容等理论性知识,真正应用民俗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还是欠缺。

二、改革民俗学教学的对策建议

针对传统民俗学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我们要与时俱进,改革传统教学方式,使民俗学教学紧跟时代进步,真正发挥民俗学教学的价值。

(一)编写新教材

应该创新编写民俗学教材,在传统纸质教材的基础上运用新科学技术编写新时代教材,比如可以出版音、视频教材,将具体的民俗事象录制成视频资料,使学生在文字学习的同时可以接受生动的视频教学,增加教材信息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二)采用多媒体教学

传统民俗学教学方式多采用教师讲授法,但是民俗学课程以研究中外民俗事象为主,课程内容包含了大量的民俗事象,许多事例仅用文字讲述,并不能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不利于学生理解掌握。而采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弥补传统讲授方法的不足。

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能有效提升教学气氛。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更加生动直观,传递给学生的信息量也大,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考空间。另外,对于多媒体中出现的事象常常会引起学生提问的兴趣,学生跟老师还可以直接就看到视频、图片互相交流,调动课堂气氛,提升教学效果。

(三)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民俗学课堂教学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发表自己关于民俗的认识和理解。可以采用讨论课的方式,注重树立学生的论辩能力。例如可以先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对某一事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思考,给学生介绍相关背景和材料,再由学生思考后进行分组讨论,讨论后由学生自己进行总结发言,然后教师对学生发言进行点评,得到结论。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会有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分析能力。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北京:等教育出版社,2010.

[2]高丙中.中国民俗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2.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of folklore and countermeasures

Zhang Li-hua
(Youth Political College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Hohhot Inner Mongolia, 010051,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olklore courses of colleges, to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of folklore, the author studied the folklore teaching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f improving teaching.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folklore domest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ing reform to play an active role.

folklore; the teaching reform; innovation

G642

A

1000-9795(2014)09-000149-01

[责任编辑:周 天]

张丽华(1978-),女,内蒙古海拉尔人,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民族学与社会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事象民俗学民俗
冬季民俗节
民俗中的“牛”
民俗节
禁戏下行与“以神为戏”之民间事象——以清代城隍演剧为例
诗学事象研究综论
总括*
《六十种曲》中元宵习俗的民俗学、戏曲学意义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试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民俗学意识
地理事象运动与分布的教学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