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生死观与大学生生命教育
2014-04-17赵迎华
赵迎华
(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安徽芜湖241002)
先秦儒家生死观与大学生生命教育
赵迎华
(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安徽芜湖241002)
先秦儒家生死观从理性的角度出发给予生命现象以辩证的理解,其敬畏生命、天人合一等思想,跨越了历史时空,闪烁着智慧光芒。先秦儒家生死观,可以为大学生生命教育提供思想资源和方法论借鉴,也可以为大学生生命教育提供价值归属,构筑精神家园。
先秦; 儒家;生死观;大学生;生命教育
先秦儒家哲学是道德哲学、生命哲学,亦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在今天仍然有其不容低估的时代价值,特别是对于大学生生命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先秦儒家生死观的基本要义
(一)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是其对待生命的基本态度
关爱生命,重视人生价值,是儒家仁学的一大特征。儒家学者在充分认识到死亡的不可抗拒性后,他们提倡人们珍惜生命,善待生命,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是其超越死亡的理想境界
先秦儒家对生命价值反思的起点和归宿点,是为弘扬“仁”为崇高目标的伦理道德。尽管自然个体的生命有限,但理性的生命却可以长存。孔子经常教诲弟子,应当为崇高的道德价值而牺牲生命,当仁和感性生命发生根本冲突时,不惜“杀身成仁”,死亡并非肉体的消亡,只不过是个体的结束,而其精神却能生生不息的延续下去,有更大的存在价值,那便是“仁”。
(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其对生死意义的辩证把握
李平先生指出:“儒家思想的要义,可以概括为重和谐,重人本,重道德,充满着忧患意识,贯穿着力行精神。”[1]忧患意识是儒家思想的出发点,正是具有忧患意识 ,才有了仁、义、诚、信等理想精神诉求,使人们可以在忧患之中永远立于不惑。
孔子从人生的角度系统论述了忧患意识。他指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把个人的命运同整个社会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注重个人的社会责任感,以完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使命。自先秦至今,这种精神不断被继承发展,形成了一种与中华民族兴衰紧密相连的忧患意识。因此,忧患意识便成为儒家人生价值观的简洁表述。
(四)仁者爱人、天人合一是其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
孔子学说中的仁,既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包含了人与万物之间的关系。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定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先秦儒家十分注重人生价值,它一方面把人生价值归结为社会价值,认为个体应当为家庭、国家、社会尽一定的义务,并把这当作人生的生活理想。因此必须通过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来审视人们的价值实现。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难免存在自身盲目性与局限性,所以儒家提出了超越性的终极人生关怀——天人合一。
先秦儒家生死观是一种理性对待生命和死亡的哲学,它对于生命的安顿、困惑及如何面对死亡做了详细的解答。近年来,“生命教育”已成为教育研究领域的热门词汇,这是教育回归到生命起点的一个重要标志。生命教育是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和珍惜生命,从而创造生命的精神价值,最终达到真善美相统一的崇高境界的教育活动。实现生命价值是现代教育的核心价值,尤其在当前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意义更为重要。先秦儒家生死观对大学生生命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为大学生生命教育提供思想资源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现象不断出现,也反映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缺失。据相关学者调查研究,如今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缺失主要体现在生命教育文化的缺失。先秦儒家生死观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一门生命哲学,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内涵,可以为大学生生命教育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
自孔孟以来,历代儒学大师都高度肯定人生命的存在价值。从孔子的“天地之性人为贵”到荀子的人之“最为天下贵”都是一脉相承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是儒家超越死亡的理想境界。正是这种生死观,成为了中国知识分子们引以为荣的精神支柱,从屈原的“以死明志”到文天祥的“宁死不屈”,都体现了一种特殊的、悲壮的人格美。“忧患意识”有助于大学生从忧患境遇的困扰中体验到生命的尊严和伟大及其人之为人的意义和价值,并进而以自身内在的生命力量去突破困境、超越忧患,以达到真善美统一的境界。
因此,先秦儒家生死观作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思想资源,可以帮助大学生重新审视生命,实现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的统一。
三、为大学生生命教育提供方法论借鉴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即树立和谐的理念,也就是塑造和谐的人,也就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生命教育不仅在于“生”而且在于“命”,二者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有机统一的。对于“生命”可以理解为天生的本性和后天的修养,“生”不只是“自然生命”,同样与“社会生命”、“精神生命”息息相关。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孔子看着眼前奔流不息的江水,抒发对天地过往的感慨、对日月如梭的惋惜、对朝夕交替的感叹,觉得这一切都会像流水一样远去。这既表现了儒家对生命的敬畏,对时间的珍惜,也流露出孔子看淡名利的追逐。这是先前儒家对人生的一种态度,也是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值得借鉴的方法。
大学生生命教育应以先秦儒家生死观为指导,通过提升大学生自身修养,达到自我完善、全面发展。如今,很多大学生不注重饮食卫生,作息时间颠倒,更谈不上提升自身修养。因此,借鉴先秦儒家思想中的养生之道,可以不断丰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方法,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为大学生生命教育提供价值归属
作为一种价值取向,传统文化尤其是先秦儒家生死观,不管是从道德层面来理解,还是从人道主义角度来看,其价值和意义都非常大。生命教育的根本是对博爱的追求,体现的是人物共存、天人合一的境界。
“从善如流”之人,必定有效仿的对象,哪怕是踩着“长者”的脚印行走,也能全面提高自己的修养。这些人是把道德情操高尚和价值观念正确的前人作为榜样,并努力完善自己,希望及早成为他们的后继者。这种现象体现出大众化的价值归属——向优秀的人学习他们的思想,弥补自己对生死观念认识的不足之处。只要付出努力一定能收到想要的结果,然而要想得到明显的改善也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这种提升境界的方法既是稳定的、行之有效的,又是漫长的。
每一个希望自己成为富有修养之人的人,都会自觉地“从善”;每一个道德高尚之人也会被人学习仿效,对于先秦儒家生死观也是如此。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这是生命教育的最终结果,也是最好的前提和方法,更是我们对于先秦儒家生死观的作用能力直观的看法——因为“德不孤”,所以“必有邻”;只要“德不孤”,肯定“必有邻”。以先秦儒家生死观作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教材”,每一个大学教师都是“德不孤”的“长者”,学生们会不自觉的成为老师的“邻”,这也是对于价值归属理解的最好证明。
五、为大学生生命教育构筑精神家园
先秦儒家生死观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死智慧,其中的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仁者爱人、天人合一等思想,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世界观,帮助大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把先秦儒家生死观融入大学生生命教育,可以让学生在体会先秦儒家文化的同时,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先秦儒家生死观的研习不仅不是思想境界的倒退,反而是对优秀文化的一种回归和传承,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大学生特别是工科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 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 构筑大学生的精神家园。
因此,学习先秦儒家生死观有利于丰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为实施大学生生命教育提供历史素材;有助于完善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思想体系,形成纵贯古今的文化脉络;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精神境界,充实大学生精神生活;有利于实现大学生的生命价值,发现提升自我价值的方法。当然,我们在学习和利用先秦儒家生死观的有利之处的同时也要舍其不足之处。如儒家比较注重个人的社会价值的体现,而对个体生命价值重视不足;面对生死,儒家的“舍生取义”实际上要根据不同情况不同对待等。
[1]李 平.中国文化散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2]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责任编辑邱梅生)
G641
A
1003-8418(2014)01-0139-02
赵迎华(1981—),女,江苏盐城人,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博士研究生,盐城工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讲师。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先秦儒道生死观视野下高校生命教育研究”(2012SJDFDY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