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课堂·剧场
2014-04-17张国霖
张国霖
编者的话
教堂·课堂·剧场
张国霖
有感于教育界弥漫已久的浪漫气息,在本刊2012年第四期“编者的话”中,我曾经表达过这样一种观点,即“教育是一项理性的事业”。成文之初,一位在地方基础教育科研部门工作的同学跟我谈起过他遇到的类似现象:现在中小学面对着名目繁多的各类评比,特别是在公开课等方面,要能在彼此间教学水平相差无几的情况下胜出,起用英俊帅气的男教师或者优雅漂亮的女教师,无疑也是希望能够出奇制胜的无奈之举。这几年,随着“根叔体”的流行,高校掌门人的毕业致辞往往都是校内外媒体的焦点,不过人们大多是在品味其中的“笑料”,看哪些熟悉的事件、亲切的话语乃至不无夸张的表达能给听众带来“笑果”,让听者在会心一笑中回味曾经的学习生活。只是这类表述看多了,除了校际差异带来些许的新鲜感外,难免叫人产生审美疲劳。相比之下,倒是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题为《不流俗不盲从,不负此生》的毕业致辞在内地不断流传开来,甚至登上了《人民日报》(见该报2014年7月15日第8版)。这篇致辞中,与大陆同行们的惯常表述不一样的是,沈祖尧先是表达了对毕业生能够“俭朴地”“高尚地”“谦卑地”生活的希望,随后引述了“钱穆老师”的一番话来告诫他们要清醒认识并认真面对“这样一个时代”。其中既无刻意为之的巧言妙语,也没有耳熟能详的故事,平实的表述中无不充盈着对毕业生们的期望与告诫。“港版”致辞能否出现在大陆高校,尚待时日以观察;但意外走红的沈氏风格,其简朴、直白而又不乏理性的表述,确实在大陆教育界内外引致一片赞叹。
对美女教师的青睐和“根叔体”的流行,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教育界的部分现状;而沈氏风格致辞的大范围传播,则又反映了社会对教育超脱现状的诸多期许。人,既是理性的动物,又是感性的存在。我们应该宽容并接受教育活动中的一些非理性表现,但又需要对其过度泛滥之势保持警惕。这使我联想到了近日北京人艺推出的新版《雷雨》,演出中出现的观众甚至是专业观众“笑场”问题,引起了话剧界的反思,主演杨立新连发5条微博,表达其不满和无奈。《雷雨》“雷”到了观众,问题在哪里?综合相关的分析来看,其中既有演员妆扮及表演功力上的不足,也有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欣赏心理上的变化。从而,一场“家破人亡”的悲剧演出,却“笑果”频发。一般来说,剧场里本就不断上演着一幕幕的悲欢离合,既会有欢声笑语,也会使人泪流满面,关键在于悲剧喜剧要能各得其所。戏剧中渗透着理性,但又是通过感性的途径表现出来,从对新版《雷雨》的反思来看,剧场毫不排斥理性。从剧场,不免联想到教堂。现在的课堂,同教堂、剧场的空间布置大致类似,也都是由讲者(演者)和听者(观者)来共同完成相关的活动。看到有人在网上发帖,强调“课堂不是教堂”;也注意到教育戏剧正在逐步进入到课堂之中。殊不知,现代课堂的模式源自教堂,现代形式的教育的兴起更离不开当初一批批神学家的推动。而以发展的眼光看,现实中的课堂又似乎正走在从“教堂”到“剧场”的路上。
工作室对面的大教室在暑期常作培训之用,不时传来的阵阵笑声,似乎说明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