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校园流行文化发展趋势及其引领机制探索*

2014-04-17张春花李欧美

关键词:校园文化媒介校园

张春花,李欧美,高 见

(南京师范大学 金陵女子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一、高校校园流行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当代流行文化,又被称为“大众文化”、“商业文化”、“消费文化”和“娱乐文化”等,是唯一超越各国民族文化并为各国人民、特别是各国青年广为接受的文化形态。高校校园流行文化作为社会流行文化在大学校园里的投射,在其内涵上,强调了流行文化生存发展的特殊空间、对象、主体和内容。因此,高校校园流行文化的内涵可界定为,在高校校园环境中,由商业控制引领以及大学生创造的、迎合或者适合大学生群体需要,并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传播的、具有一定周期性的各种文化现象。

高校校园流行文化作为社会流行文化的分支,无疑首先具有流行文化的普遍性特征,这些特征主要是指流行时间的周期性和流行空间的广泛性,“流行文化同时具有文化、商业和意识形态并重的三重性质”[1]2,流行文化的生产和再生产来源多元化,以及流行文化意识形态功能的隐蔽性等。但高校校园流行文化,从其文化趣味的代际差异上,以及文化生产和消费的角度上看,都不完全等同于社会流行文化,它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

首先,大学生是高校校园流行文化创造的重要主体之一。当流行文化借助高度发达的媒体系统,向大学生们面冲击之时,大学生作为一个拥有较高文化层次、思维活跃、精力充沛的特殊群体,接受方式主要有三个类别:“一是丰富性接受,即认知的迭加与扩大;二是矫正性接受,即受体放弃自我原有思想,按教体要求的方向运转;三是解悟性接受,即创造性接受”[2]76-77。这三种接受方式既可以独立运行,又可交叉作用,从而衍生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态。对流行文化的丰富性接受,扩宽了大学生的眼界,丰富了大学生们的业余生活;对流行文化的矫正性接受,则使大学生追逐时尚发展的潮流,对流行产品青睐有加,对流行文化隐含的价值观念认同模仿;对流行文化的创造性接受,则最终创造了适合大学生群体需要的高校校园流行文化,如独具一格的语言文化、社团文化等。这种创造性的接受,源于大学生们求新创异的青年心理特点、具备较高知识储备和技术应用的特殊优势,突出体现了大学生是高校校园流行文化的重要主体地位,并借此与其他流行文化主体明确地区分开来。

其次,高校校园流行文化具有极强的被趋同性。流行文化在高校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大众传媒的强势宣传、同伴之间的交流模仿、流行文化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生活渗透等。大学生们处于同一年龄段、同一生活圈、同一文化层,在相对封闭的大学环境里,在流行文化对高校周期性发展规律的影响下,大学生们由于个体价值观发展的不健全,极易被趋同化,甚至有时出现集体的盲动主义。近年来,各类选秀节目在大学生中的盛行,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竞争、速成、功利的成功理念充分体现了这一文化特性。

最后,高校校园流行文化推崇人本主义价值观,寻求个体意识,而非集体意识。虽然在流行文化泛滥之前,高校校园文化也并非完全与社会文化隔离,但总体上,崇尚理性和社会责任、注重陶冶情操和儒化人格是其传承和发展的核心。但当流行文化与校园文化相互融合共生之后,流行文化的人本主义价值观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校园文化构建,打破了原有文化生态的垄断地位。人本主义肯定人的价值,推崇人的个性,重视人的感性体验,注重人现实生活的意义,主张享受世俗的欢乐,因而,流行文化是世俗的、娱乐的、关怀人内心体验的。与政治意识形态的严肃和强势姿态相比,流行文化更亲切、真实和享受,特别是经过了大学生们的改造后,更加贴近和适合大学生的群体趣味。因而,无论是传统的校园文化,还是当前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它们所倡导的集体意识,与流行文化人本主义主张的个体意识相比,大学生们对个体意识的选择明显比集体意识的选择更加容易。

二、高校校园流行文化的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高校校园流行文化将与校园文化、主流意识形态文化长期共存、融和共生并相互竞争。从文化特质上看,传统的校园文化追求精神价值,主流意识形态文化注重政治教育,两者都强调了修身养性和社会责任,这是社会发展的理性选择,在今后的高校文化建设上会始终不变。但长期以来,由于两者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未能与时俱进,不同程度地与青年学生产生了距离。而流行文化虽最终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的,但在实现过程中,向人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表现产品,人们可以参与互动表达,又可以休闲娱乐、自我发展和情感宣泄。因而流行文化对于大学生而言,无疑是难以拒绝并在实践中长期存在和需要的。因而,高校校园流行文化将在与校园文化、主流意识形态文化的冲突与互动中展现自身的特色。对此,我们既要警惕流行文化取代校园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文化,进而主导大学生思想发展的不良倾向,又要改进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方式方法,使校园流行文化发展符合大学生自身,以及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需要。

第二,大学生对校园流行文化发展的作用日益增强,而教职工对校园流行文化的影响却趋于弱化。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无疑是全体教职工和大学生们,但流行文化在高校内的发展,由于流行文化的易变和新异性,教职工对流行文化的敏锐度与精力充沛、富有创造性的青年学生相比,在流行文化的感知上迟钝且滞后。加之受当代信息化的的影响,大学已非远离世俗的净土。无所不包的信息轰炸越过教育管理者,直接被青年学生所选择接受,并被创造性改造,教职工在校园流行文化中的主体地位不可能体现。这一趋势在将来,仍然不会有根本性改变。这一方面是由于青年学生对流行文化的青睐,根本取决于于青年心理和生理的发展特点;另一方面,也是流行文化发展的超前性与高校管理的滞后性矛盾长期存在的必然产物。

第三,高校校园流行文化生成和传播的知识性、技术性、群族化、开放性将更加明显。高校校园流行文化区别于社会流行文化的重要特征在于:大学生是其创造的重要主体之一,这种创造性得益于大学生们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先进的媒体信息技术。高校校园流行文化内含的知识性、技术性,在未来发展中,将为大学生们的改造和创造流行文化提供更多的工具和手段,以求凸显其群体文化特色。同时,借助于各种媒体平台,多元文化中的个性释放要求,使大学生们出于相同的兴趣爱好、相同的原因目的,流行出现的“圈子文化”,即群族化现象将越来越多,它将超越传统班团的集体文化活动,成为校园流行文化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但校园流行文化并非只在校园内发生作用,大学生作为文化阶层较高的青年民意表达和生活方式,在流行文化中的自我实现和互动参与,对社会的影响不容小觑。校园流行文化的开放性,使青年学生与社会的互动时刻相连,互相作用,最终成为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参与者。

第四,流行文化传播的国际性和全球性,使校园流行文化发展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强。高校作为思想汇聚的集散地,历来是同西方意识形态斗争的激烈战场和争夺接班人的前沿阵地。流行文化具有多元的文化背景,并且具有全球性传播的广泛影响,世界各国青年对流行文化认知理念,在特殊的社会事件和历史背景下,有可能导致我国高校校园流行文化发展的剧烈变化,同时,当前流行的文化现象虽然活跃,但很难一直保持长久不衰,推陈出新是流行文化的本质特点。高校校园流行文化的发展将随着媒体信息技术的革新而不断发展变化。因此,高校校园流行文化的发展在世界流行文化发展潮流和新媒体技术革新的影响下,将呈现出一定的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

三、高校校园流行文化发展的引领机制探索

(一) 引领高校校园流行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

从引领的指导思想上看,既然高校校园流行文化将与校园文化、主流意识形态文化长期共存、融和共生并相互竞争的发展趋势势不可挡,因而对高校校园流行文化的引领实质是在尊重和发展校园文化的基础上,保证大学文化精神、社会主义意识和中华优秀文化在大学生思想中的主导地位。因此,对高校校园流行文化引领的指导思想是以繁荣校园文化为方向,增强大学生的文化创造活力,使大学生们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中,实现文化育人、文化强国的目标。

(二) 引领高校校园流行文化发展的实施主体

首先,大学生管理者和教师是影响校园流行文化健康发展的指导者和建设者。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本应由高校教职工和大学生共同创造,但由于流行文化的易变求新的特性,流行文化在高校的传播和发展,大学生的推动作用明显强于教职工对校园流行文化的影响。但教职工置于大学生中间,对大学生热捧的流行文化现象感知最为直接和迅速,由于教职工的自身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其消极影响和积极作用的判断也较为成熟和理性,因而利用课堂教学、活动组织等校园优势资源进行辨别和引导十分必要,进而引领高校校园流行文化由娱乐消遣向审美与创造发展。

其次,大学生优秀群体特别是大学生党员是校园流行文化发展的推动者和维护者。“先进阶级、先进群体的坚持与示范作用是形成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环节。”[3]28因此,大学生先进群体的示范作用对于高校校园文化引领机制建设意义非凡。大学生优秀群体,特别是他们中的优秀群体代表——大学生党员们,同时置身于流行文化的洪流中,参与创造和推动校园流行文化的发展。由于他们普遍在学业成绩、思想意识、品格修养等方面具有先进性和代表性,他们对校园流行文化的积极影响,通过“同伴文化”的传播效应,将会加速或创造某种流行文化现象的发展。因而,重视培养和发挥大学生优秀群体特别是大学生党员在校园流行文化中的引领作用,将有力维护和推动校园流行文化与校园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文化的融合发展。

最后,校园网络评论员是校园流行文化发展的监督员和联络员。校园网络评论员是2004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中,所主张建立的掌握校园网舆情、引导网上舆论的保障队伍。校园网络评论员将选派优秀的、适应于文化管理与教育的教职工和大学生代表,一方面对于高校流行文化现象进行监督、甄别;另一方面,将监督结果和甄别情况反馈给思政部门,同时将正确的思想导向,在大学生的主要交流平台进行讨论、宣传和教育,通过联系思政主管部门和大学生们之间的双向互动,以其思想引领的及时性、针对性,保证校园流行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三) 引领高校校园流行文化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第一,树立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意识,培养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辨识和批判能力,理性参与校园流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针对学生提出媒介素养教育,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减少传媒中的流行文化价值观念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训练青少年抵抗对大众媒介的“低水平满足”。媒介素质教育的兴起,正是社会对大众传媒飞速发展的理性应对。因此,树立大学生的媒介素质教育意识,培养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辨识和批判能力,对于引领高校校园流行文化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为此,我们可以在高校设立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举办媒介素养学术论坛和讲座,通过学习媒介信息的制作过程和技巧,剖析媒介对受众的操控能力;引导学生透过媒介内容的表象,看到媒介背后的媒介信息提供者的商业目的;引导学生从媒介获取有用信息,培养学生利用媒介发展自我和服务社会的能力。还可以针对大学生不同的群体开展不同类型的媒介素养教育活动,宣传和训练大学生如何认知媒介、辨析媒介、评判媒介、使用媒介,由此,引导大学生理性参与校园流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繁荣校园文化。

第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改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能低下问题,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引领校园流行文化发展的领导力。树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危机意识,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方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引领高校校园流行文化发展的领导力,是校园流行文化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而当前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的关键点就在于:一是改进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方法和授课机制,注重实践参与的教学设计,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机制、反馈机制和促导机制,使理论能够联系实践、解释实践、服务实践;二是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的投入,这种投入主要是负责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和教学师资队伍的严格选拨和训练,以及社会丰富的文化资源面向大学生的全面免费开放,例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展览馆、博物馆、烈士陵园等一切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的场馆,除此之外,还应进一步加强高校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环境建设,满足大学生多重的文化需求;三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管理,建立科学的考量、评价系统,切实增强思想政治的实效等。

第三,科学健康地利用好网络新媒体,掌握大学生文化宣传教育的主动权,构筑思想引领新高地。新媒体作为当代最广泛的传播工具,为谁所用和所用程度直接决定着其所承载的目的方向。高校积极科学地利用好网络新媒体,将会大大增强对大学生文化宣传教育的主动权,引领大学生的思想发展方向。一方面,校园内的“三屏一声”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媒体载体,必须充分利用和建设。所谓“三屏”,即电视屏幕、电脑屏幕和手机屏幕;“一声”,即校园广播。这“三屏一声”与大学生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利用这些新媒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有益的信息资源,以思想引领与成长服务两条主线,使大学生们无时无刻感受和接触高校文化建设的主流意见,无疑大大有利于引领大学生的思想成长。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新媒体意识培养,总结并运用新媒体运作规律,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的品牌阵地和引领格局,以新媒体为中介,启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与大学生之间的思想互动,吸引和凝聚大学生,并有效服务和引领大学生。

第四,从法律上规范媒体的自律性,规避纯商业运作的不良后果,创设适宜各种文化和谐发展的校园环境。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是外部客观坏境影响的结果,“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4]291。因此,环境决定着人们的思想和观念,环境的变化影响到人们思想的变化。因此,从社会宏观环境入手,在法律上,加强媒体自律性的规范和管理,防止其纯商业运作的不良后果,净化媒介信息环境十分必要,高校要根据国家互联网管理的有关法规,建立和完善校园网络安全防护、信息过滤、信息适时监测与跟踪、路由路径控制等系统,构建网络技术防控体系;从学校中观环境入手,要努力创设适合大学文化发展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学校的物质环境包括道路、建筑、校舍、图书馆、运动设施、科研设备等,具有特殊的美育效果,校园物质环境具有本学校的文化特色和文化风格,充满文化底蕴,会使生活在其中的学生得到教育、熏陶和启迪。“精神环境又可以细分为制度环境、舆论环境、精神文化环境等。”[5]287校园精神环境要以优良的校风建设为纽带,通过校园广播、报纸、广播、刊物等校园媒体,以及展览、标语、专栏、校训、校徽、校歌等载体表现。它没有灌输和主导,也没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重视主流文化的同时,也重视非主流文化的发展,允许并鼓励非主流文化如校园流行文化等以自己特殊的方式补充、丰富、折射和发展主流文化,构成学校文化多彩的生动局面;从大学生生活的微观环境入手,如宿舍环境、班级环境、专业环境、家庭环境等,去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心理需求、兴趣方向等,在充分了解大学生的基础上,引领大学生思想积极向上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宣扬.流行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张世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5.

[3]吕振宇.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媒介校园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