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大学文化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
2014-04-17郝园园
郝园园
(南京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大学是教育、培养、塑造青年学生的重要组织,其功能不仅包括人才培养,更包括对青年文化乃至社会文化的引领。大学文化是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办学理念和特有的一种大学气节。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有着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也是一种文化活动,其文化创生性也将有助于大学文化的塑造和发展。
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文化性的缺失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阶级社会中,处于统治地位的阶级和政治集团,为了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人们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进而使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朝着统治阶级希冀的方向发展的一种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围绕教育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展开,政治性是其最鲜明的特征。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他们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成形阶段,给予他们全面系统且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有助于他们在当前社会中全面健康发展,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公民,也有助于他们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但综观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体状况,实效性欠缺的情形已非常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当下的高校,呈现出一种不甚匹配的状况。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下情形较为常见。
(一) 多维度的影响与单向度的灌输
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文化、娱乐方面的交流和碰撞也越来越频繁。各大视频网站上可以随意点播来自欧美日韩的剧集、综艺文化节目,青年学生们可以自由地探视异域社会,他们了解了美国总统大选中的辩论,也知道了“来自星星的你”。青年学生们在好奇地关注这些外来事物的同时,常常会不自觉地受到这些文化现象背后蕴涵的价值观影响。这些外来的文化产品经过包装,再加上经济文化强势的支撑,对青年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随之而来的是人们价值观念和利益取向的变迁,理性务实成了当下人们的普遍社会心态。“在青年学生群体中存在理想远逝、利益凸显、自我膨胀、知行脱节等问题,实用主义思想和功利化价值追求正快速地蚕食着理想主义在大学生中的领地。”[1]26青年学生们也热衷于使用网络,“有问题,百度一下”,直接导致了他们疏于思考,常常依赖别人的看法去做出自己的判断,尤其是在对待社会事件和社会热点时,由于缺乏全面正确判断的能力,青年学生们容易“人云亦云”,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出现偏激甚至错误的看法。
在我国社会历史发展中,“灌输”在统一人们思想行动方面所起过的重大作用,充分证明了这一方法的有效性和存在的合理性。但就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总体效果来看,仅就灌输方法的运用远不足以解决青年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所遭遇的困境。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如果不了解他们的学习心理状态,不了解他们的现实情感需求,不了解他们面对复杂社会境遇的所思所想,仅凭“这是预先设定好的真理”和“来自教育、行政的双重权威”这些保障并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目的。青年学生们可以将灌输的内容当作是金科玉律,也可以在各种考试、问卷调查中给出教育者想要的答案,但由于缺乏在文化本质上的认同感,他们很难在生活中自觉地将这些习得的知识内化为个体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正如一位学者总结说的,“传统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共享一个深层结构,即教育的主体和客体都没有变,只是方法变了,方法变得更加柔和了”[2]255。柔和了的方法并不能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的本质,远离青年学生的现实生活、无视青年学生的精神需求的单向度灌输在某种程度上是“去文化”的。
(二) 政治性的满溢与公共性的缺失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设立和发展,有着浓厚的意识形态政治色彩;时至今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常常以政府的文件指令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高校作为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场所,由于其教育开展方式的集中性和系统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政治性表现得尤为明显。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可以通过到课率、考试等硬性指标来规制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也可以通过第二课堂的学分、评奖评优等指标来吸引参与。在这样的行政管理框架下,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态度往往是非自觉自愿的,充满政治意味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虽然获得了较为可观的参与率,但却得不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统治阶级的公共思想和行动,是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性,从这个角度来说,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无论是从业者还是话语权,都应该处在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上。但从目前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状况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职业正当性在面临挑战,大学培养出来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遭受巨大的就业压力;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公共话语影响微乎其微,在大学里经常会受到其他学科专业教师的质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得不到学生应有的重视,学生更愿意去参与脱去思想色彩、政治色彩的娱乐活动……这与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作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者的身份、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巨大影响力极不相称。
(三) 教育对象的复杂化与教育过程的技术化
当前的大学生成长处在一个飞速发展变化的社会,全球化、现代化、信息化带给他们的不仅是开阔的视野和海量的信息,也使他们更容易受到各种文化及社会思潮的影响;他们成长在一个提倡独生子女的时代,自信、乐观是他们突出的特点,但自我、功利化的行为方式也在他们身上显现。大学生的成长打着时代背景和成长环境的烙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挑战。受现代教育管理理念的影响,当下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沿着“计划——组织——实施——控制——管理”的路线,按部就班地实施教育活动。从表面来看,学校遵循了一种正确的教育方式,但从效果来看,这样的教育活动未必能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目的。“学校忘记了它们的目的,任由工具性的过程和程序本身成为目的。”[3]8
在工具化、技术化理念指导下的教育过程中,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被划分为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两个部分,并分由大学内不同的部门分别执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活动由政治理论课教研室承担,实施的主体主要是授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主要是知识的传递过程,更多地侧重于让青年学生“知道”某些关于价值观、理想信念的理论知识,考核的标准是能否通过相关科目的考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则主要由学生工作处、团委等学生管理部门负责实施,采取的主要方式是主题活动的开展,更多地侧重于让青年学生“参加”活动,考核的指标主要是活动的开展数量和学生的参与率,学生一般通过参与活动获取第二课堂活动实践学分。
在这样的技术化分工模式下,承担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部门有着自身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很少能与身负相同职能的其他部门协调合作,共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目标。大学之中,授课教师常常会为学生因参与某些活动而请假缺席课程的情况感到不满,其中不乏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师。学生活动的组织部门要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又难以协调好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共同时间,只能诉诸于学生缺席课程的处理方式;授课教师又会因此对相关的活动组织方怀有微词,认为活动的开展远不如课程的开展更为重要。同处大学这个教育系统内,教学实施部门和活动开展部门本应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上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但现实教育过程中的技术化操作使得双方各自为战,消减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现代化进程中大学文化的衰微
大学的传统,就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传统。大学文化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办学理念和特有的一种大学气节。大学精神、人文教育的传统与精神乃至承载青年学生思想的班级文化都是大学文化的一部分。在社会的现代化转型进程中,大学文化也面临着精神的退化、人文教育的势微及班级文化缺失的困境。
(一) 大学精神的退化
大学的历史悠久,如果西欧的中世纪大学可以作为现代大学起源的话,人类的大学史已有近千年。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组织,大学有着自己特定的文化和精神。被称为“象牙塔”的大学,是具有一定自由性和超越性的地方,在这里,人们可以追求真理价值,可以进行文化批判;大学精神理应兼具理性与人文精神。
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现代社会的建立带来的是工具理性的大告全胜,工具理性的影响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代的现代化教育,实际当道的也正是这种工具主义的理性观”[4]8。在工具理性的大力发展下,大学中的各类教育呈现出明显的技术性、实用性倾向,大学中的教育内容,主要是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知识和技术,大学中的教育方式,主要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工具理性在现代大学教育过程中随处可见,大学文化精神正逐渐走向退化,以关注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人的自我品性、进行人的自我砥砺、满足人的自我实现为主要目的的价值观教育活动,由于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实用效果,地位逐渐衰微,即使给予外部的政治力量支持,也不能完全扭转这种被边缘化的状况。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精神的退化和价值观教育的衰微存在着内在联系。
(二) 人文教育的势微
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如哲学、历史、文学、艺术,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他们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5]。在人文教育的视野中,受教育者是一个全面的、完整的个体,他们不仅需要接受知识,更需要通过参与人文教育活动学会处理个体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协调好个人的情感和意志的关系,创生出自己的人文精神,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价值体系。人文教育可以使“人们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种外来的甚至强加于人的东西,它并不与人的自身的需要和利益相违背,而是相一致的”[6]。
但随着技术时代的来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理念的确立,国家进入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大学作为承担社会服务职能的组织,需承担起人才培养中流砥柱的作用。科技教育由此成为了大学教育中更为重要的教育部分,科技思维、科技理性也成为了大学教育管理中的主导思维。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区隔明显,科技教育成了新时期的宠儿,人文教育的社会影响力衰退,话语影响力减弱,成了斯宾塞评价的那样,“人文教育对人的生活没有直接用处,是花哨摆设和虚文华饰;人文学科应放在课程和教育的最底层”。人文教育的势微也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表达单调枯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缺乏鲜活与生动。
(三) 班级文化的缺失
从文化的生成主体来看,如果说大学中还应存在一种文化的话,那么就应该是由青年学生自我构建出来的文化。大学中的班级是青年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组织,是青年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的一个重要单位。在大学班级的日常交往、管理和组织实践中形成的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共同认可和自觉遵守的一种文化,反映了班级的观念信念、行为准则及精神风貌。这种文化涵盖的内容一般包括班级的共同目标、制度规范及价值观念。
文化往往是一种多层次的复杂构成,这种构成反映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7]。学生既是大学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个体,又是班级文化的主体创造者。随着班级个体的对外实践和交往,班级文化不断吸收外界社会的文化信息,创造着自己的文化样态,成为主流文化、流行文化、青年文化的交汇点,体现着丰富的时代特点和青年特点,潜藏着巨大的思想政治教育能量。但就目前的班级文化建设来看,班级文化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且随着网络、手机等信息技术产品的广泛应用,青年学生的生活日益“宅”化,倾向于“蜗居”,导致班级文化的创造和发展面临主体缺失的危机。
班级文化的养成需依托一定的载体,班级活动是班级文化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载体。但就目前大学班级活动开展和参与的情况,笔者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当下青年学生在思想行为方面存有一定的务实、自我、功利化、娱乐化倾向,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班级文化建设面临的主体、载体缺失的现状。
三、文化性的引领与彰显——大学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一) 大学精神的重塑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彰显
在社会快速发展和急剧转型的当下,人们开始期盼一种可以解决现代化矛盾和隐忧的大学理念,寻找一种可以表达现代人文理想的大学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仅要有实力,更重要的是要有魅力。这种魅力是文化的魅力,精神的魅力。”[8]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担任校长期间,秉承“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原则,进行思想启蒙和文化批判,烛照全民族的思想航程,树立了中国大学史上大学精神和大学理念的一座丰碑[9]。大学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坚力量的组织,其开展的教育活动不仅要能满足当下社会对青年提出的基本要求,更要能够对青年进行价值观教育、人文精神教育,使他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体系得以更新,新的文化价值得以创造和发扬,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青年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要求。现代大学要展现魅力,需要重新构建大学精神。
康德等思想家曾提出关于现代大学所应有的教育理念,“教育必须培养人的自我决定能力,而不是培养人们去适应传统的世界。教育不是首先着眼于实用性的,不是首先要去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而是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的自我性、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便使他们能在目前还无法预料的未来局势中自我做出有意义的选择”。[10]52大学不仅是传授学问的场所,更是育成德性的地方;大学文化是培育德性的一种无形但却影响力巨大的因素。尽管大学精神在现代技术化、工具化理念的包围下有衰退的迹象,但是社会对大学寄予的期望却没有丝毫消减。人们希望大学能够承担起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任,建构出新时期的大学精神,在引领青年思想和塑造青年精神方面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曾说,“在教育适应现实社会变革时,首要的是保持对教育本质的追问,以避免过于轻率地适应眼前需要而放弃长远责任”[11]43。而大学的长远责任,则正是在于通过教育对青年学生进行文化培育和精神塑造,是一种对青年学生思想和生命的终极关怀的责任。
大学精神重塑的核心在于保有教育的本真精神,将人文教育、思想塑造作为根本使命,达到“发展自有精神、达臻自由个性,实现自由人格,实现心灵和自我的彻底解放”[12]242。作为大学教育活动的承担主体,教育者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精神的创造主体和发展主体,教育者在大学精神的重新构建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教育者尤其是人文教育者之所以能够担此重任,与他们特有的精神气质密切相关。真正的教育者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良知,他们以知识理性和人文关怀为教育原则,从自己的学识素养和人生体验出发,将促进青年的思想进步和健康成长作为自己的终极追求。充分利用丰富的人类历史文化资源和流行的时代文化特色,使大学精神得以重塑、教育者精神得以发扬,使青年学生成长为既传承历史又立足当下的、既具有赏鉴眼光又具有批判意识的、既有自由精神又具敬畏心理的,兼具历史与现实双重视野的新青年,是大学精神建构的现实意义,也充分彰显了其所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二)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本性与文化创生功能的发挥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统治阶级或政治集团对社会成员进行影响和控制的一种方式,其选择的影响方式、主导内容等都与一个社会的历史文化传统息息相关。就其影响方式而言,从表面上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侧重灌输和进行知识传授,但思想政治教育真正产生实效的方式应是使青年学生对接收到的知识和信息进行价值上的接受和认同,这实质上是一种兼具理性与感性的接受过程,一种文化原理的运作过程。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于青年学生的思想行为,他们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创造者和生成者,受到一定文化背景或显或隐的影响;青年学生在接受现有文化的基础上,不断超越过去的文化,创造新的文化。从这两个方面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成为激发青年学生创生新文化的动力之一。
在相关的课程体系中增加人文教育内容,有助于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本性,使青年学生在赏鉴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不自觉地将优秀文化中蕴涵的价值理念内化为自身的价值品格;在了解国家漫长历史的过程中,树立起自身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形成正确的历史文化观;在对外国历史文化的了解过程中,开阔视野,学会鉴别,在批判中汲取各国国家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为创新发展本土文化提供思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采用人文教育方法,有助于改善使用单向度灌输方法可能引起的情感冷漠,引起青年学生的情感共鸣,在理解与平等的对话框架下,使教育者与青年学生在融洽的氛围中自由地探讨当下的人文精神现状。在教育者对青年学生精神世界的了解与指引下,双方实现“思想与思想碰撞、心与心交流,相互激励,求得共同发展”[13]228。
大学中的班级作为青年学生的自组织,其自有文化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的。理想的班级文化有助于引导青年学生建立起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维度;青年学生对班级文化内核予以认同并进而以此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导准则之后,也易于获得班级的认同,青年学生由此产生的被认同感和自我满足感,将是其作为单独个体向社会个体过渡的情境演练,将有助于其成长为具有社会参与意识和责任感的现代公民。青年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对流行文化敏锐的捕捉力,所谓的文化反哺现象正是对青年文化创生力和影响力的描述。班级文化建设可以作为发挥青年文化创生能动性的一个途径,引导青年学生在班级文化创建中发挥积极作用,使班级文化成为健康青年文化的展示前沿,使青年作为文化创造主体的地位得以实现,青年的文化创造力得以发挥。这种内生的文化动力,对青年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力将是巨大的。
涂又光先生曾经说过:“大学既要有‘出世精神’,又要有‘入世精神’”,大学的出世精神,体现的是大学的超越精神、理想主义精神、人文关怀精神;大学的入世精神,是大学的现实精神和与时俱进的变革精神。”[9]大学要处理好保有自我和与时俱进之间的平衡关系,既能面对社会变化积极做出变革,又能在喧嚣的社会变革中保有自我,留有自我思考的空间,能对社会现实做出独立的审视和判断。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价值观教育手段,亦不能亦步亦趋地跟在社会的步伐之后,仅仅成为政治文件的传播者,而应敢于正视当下政治文化环境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敢于面对青年学生思想行为中的现实困境,敢于直面各种扑朔迷离的社会思潮,在思考和审视中做出价值优势的比较,在辨别和辩驳中树立起主导文化的权威。这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之义,也是现代大学文化精神的精髓所在。
参考文献:
[1]朱炜.文化视域中的高校德育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2]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的哲学沉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
[3]托马斯·J·萨乔万尼.道德领导: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M].冯大鸣,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4]金耀基.现代化、全球化与华人教育[C]//鲁洁.华人教育:民族文化传统的全球展望.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蒋平.人文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作用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0(10):192-195.
[6]刘建军.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J].教学与研究,2001(8):48-52.
[7]双传学.论班级文化[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99(2):44-48.
[8]韩美林.没有文化的文化是可怕的[J].杂文选刊,2006(3):6-7.
[9]张应强.现代大学精神的批判与重建——为刘亚敏《大学精神探论》而作[J].高等教育研究,2006(7):16-26.
[10]李工真.德意志大学与德意志现代化[C]//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1卷.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11]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12]张应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反思与建构[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
[13]郑永廷,张彦.德育发展研究——面向21世纪中国高校德育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