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琴创新教育新论

2014-04-17张杨

教育与职业 2014年18期
关键词:钢琴演奏教学管理钢琴

张杨

随着和谐社会、创新型国家的构建以及全面小康生活的建设,钢琴演奏在各种文化演艺活动中、日常音乐文艺生活中越来越受青睐,尤其是钢琴即兴演奏,更是成为一项新兴且正在蓬勃发展的活动。面对新的社会形势,钢琴教育必须坚持和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积极培养学生的时代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使钢琴教育向技能性与人文性整合、向工具性与审美创新性整合。本文从外部保障、内在动力、实施原则三方面对钢琴创新教育进行新的探讨,旨在以创新的教育理念和创新的教育姿态,努力提高钢琴创新教育的效率和效益。

一、优化教学管理是钢琴创新教育的外部保障

(一)强化管理,促进钢琴教师勤于创新

钢琴教师一般个性自由,其教学比较松散、随意。然而,只有勤于创新,才能促进钢琴教师逐步成长为创新型、研究型教育工作者。所以我们应该通过艺术院系规范钢琴课程教学大纲、学期教学目标;建设并规范学生形成性评价机制,从学生的进步情况对教师进行评价,调整钢琴教师的教学;明确要求钢琴教师完成一定数量的专业教改课题、专业科研论文等方式来强化钢琴教学管理,这样从外入内,从无到有地为教师们勤于创新提供一个个起点或支点,这样才能克服惰性,使教师勤于创新。

(二)给予鼓励,促进钢琴教师乐于创新

作为教学管理领导或部门,要从教育发展的全局、教师成长的根本出发,一方面从严治教、强化管理;另一方面也要循循善诱,反复耐心地疏通、开导钢琴教师们暂时的抵触思想,使教师们逐步自觉地、主动地、愉快地投入到钢琴创新教育教学中。而且,不管教师们的进步是大是小,成果是否突出,在对教师进行教学管理的过程中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因此,学校要兑现和完善奖惩制度,在强化管理的基础上给予教师鼓励和支持。

(三)提供帮助,促进钢琴教师善于创新

要提高钢琴教师的创新教育教学水平,就应该对其进行相应的指导,因此艺术院系要不断通过组织讲座、学习、进修等方式来帮助教师们提高创新教育、教改科研的能力和水平。针对钢琴教师的科研和写作能力相对薄弱,对开展科研、写作论文发怵畏难的实际情况,可以采用“低资进入,横向合作”的方式加以引导,由教学管理部门引导教师们先选择难度低、易见效的项目或课题进行研究,或组织不同专业、不同部门的老师进行横向的交流合作。这些教学管理措施是在强化管理基础上的优化,是“管理即服务”的体现,从而可以进一步促进钢琴教师善于创新。

二、教师自我提升是钢琴创新教育的内在动力

(一)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源头的教育者,应该给受教育者能够适应时代和社会变化需要的清水、活水。钢琴教师应该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更新、提升以下知识和素质:一是扎实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较高的钢琴演奏能力、娴熟的即兴伴奏能力、系统的乐理和声知识、较强的音乐作品分析能力、丰富的伴奏音型编配能力、声乐学基础知识、乐器演奏知识、中西音乐史等。二是丰富的人文知识,主要包括艺术及美学知识,哲学知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群众文化及演艺策划知识,与音乐相关的知识,如舞蹈、美术、戏剧、工艺等。教师既要是钢琴演奏方面的专家、专才,又要是熟悉社会,熟悉文化艺术发展的杂家、通才。三是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主要包括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等。不少钢琴教师虽然受过专业钢琴训练,但没有经过系统扎实的师范院校学习,再加上没有自觉主动地进修,在教学上基本上沿用以前的老师教学经验,导致钢琴教学效率效益不尽如人意。因此,钢琴教师必须努力学习教育教学知识,成为教学的行家能手。四是其他综合能力与素质,主要包括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人格魅力、快速的感知反应能力、基本的电脑操作和应用能力,钢琴教师应该做到德才兼备、身心健康,还要能跟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二)坚持实践,不断探索,努力落实和推进钢琴创新教育

实现钢琴创新教学,除了需要教师拥有广泛的知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还需要教师有过硬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有些教师自身是钢琴演奏的“大腕儿”,钢琴表演倒是得心应手,满座俱惊,赢得满堂喝彩,但一教起学生,却是“茶壶里煮饺子——肚子有货倒不出”,不能将内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学不到东西,或者只知道表面,却不知道其中的真理,不会变通。还有些教师,墨守成规,不能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就好像园丁不顾每棵花草的具体情况,一视同仁地栽种,最后的结果当然就造成花草得不到各自需要的养分,生命力不旺盛。学生得不到与自己特点相匹配的教学,当然在钢琴上的造诣就会大打折扣。每个人都不是天生的好园丁、好老师,而且水无常形、教无定法,只有坚持实践,不断探索,才能成为一名创新型的好老师,才能不断落实和推进钢琴创新教育。

(三)坚持科研和教改相结合,在积累、总结、提升中推进钢琴创新教育

在科研和教改相结合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低姿进入,横向合作”的方法来解决钢琴教师科研、写作能力相对薄弱的问题,其一,从实际出发,从小处着手。以提高效益效率为目的,不断提出并解决钢琴演奏、钢琴教学中的种种实际问题,将解决实践问题的经验和教训加以积累、总结,形成小论文或者小课题。其二,横向联系,科研合作。钢琴教师要主动地,或者在教学、科研部门的协助下,寻求科研、写作能力较强的教师(一般是其他学科的)的帮助,对小论文、小课题进行修改、整理和指导,使之既切合钢琴演奏和钢琴教学的实践,同时也符合科研和写作的规范。在此基础上,根据科研和教改的实际需要,把钢琴教育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育教学更进一步地联系起来,比如本文就是结合创新教育基本原理与钢琴教育教学具体实践进行的探索。其三,趁热打铁,螺旋提升。在开发锻炼能力、取得初步成功、尝到科研写作甜头的基础上,钢琴教师要趁热打铁,不断拓展理论和实践的视野,不断推进科研和教改相结合,在积累、总结、再积累、再总结的螺旋提升中推进钢琴创新教育。

三、遵循教学原则是钢琴创新教育的基础

(一)面向学生

只有面向学生,才能促进学生自觉、主动、愉快地得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这是“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直接体现;只有面向学生,才能通过人文教化、人文感化来培养和谐健康、全面发展的钢琴人才,这是文化发展、文化繁荣的根本要求;只有面向学生,才能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才能培养创新经济所必需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是创意经济、创新教育的必然要求。

在具体教育教学中,应该多引导、多鼓励学生,循序渐进,让学生体验不同的钢琴演奏处理方法产生的不同效果,在乐曲的美妙和探索的愉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创新的兴趣和信心。比如在技巧教学中,针对难度比较大的复调音乐教学,采用师生共同完成作品处理的教学模式,教师将基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再让学生主动提出疑问,学生可以提出自己对音乐的处理,如音量强弱的处理、抬手的处理。在处理具体的作品中,更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比如巴赫钢琴Partita for Solo Violin No.3(无伴奏小提琴独奏组曲第三部),这是巴赫为他的学生写的教学作品,表达的是生活的快乐、丰富、充实。作品为学生而写,弹奏让学生主动发挥,在遵循基本规律的同时,可以有效地表现出不同时代人们对快乐生活的不同体验,从而表现出作品的丰富内涵,同时也增强了学生钢琴演奏的兴趣和乐趣。

(二)面向实践

只有实践之后才能知所困,知不足,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学习。钢琴演奏这门综合音乐技艺,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创新性,在社会生活和经济文化建设中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因此,钢琴创新教育必须适应并反映这种时代性、实践性。比如在学校范围内,让学生参与各种考试、排练、演出的钢琴演奏、即兴伴奏,指导学生做好流行音乐、通俗音乐的钢琴演奏、即兴伴奏等。有了教师的关注和指导,学生才能体会到钢琴演奏的广泛应用,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同时还能通过不断的实践积累经验,提高技艺,树立信心。

在具体教育教学中,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教师引导学生把钢琴演奏技艺应用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并鼓励学生将实践活动中的感受、问题、收获等反馈给教师,与教师分享,和教师探讨。当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受益良多,形成了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三)面向未来

我们在钢琴教育中引入生涯规划的理念和做法,通过与学生的交流,让学生树立起以钢琴去生活、去谋生、去创业的思想,并进行合理规划,从而为钢琴创新教育注入了科学的、可持续的理念。例如,通过与中国养生文化方面的专家合作,我们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间操,使学习者、演奏者长期练习钢琴,以使手腕、肩颈、腰部疾患得到缓解、防治,并通过教师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督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养生习惯,使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在具体教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将中国文化融入钢琴教学。我们意识到,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实力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到中国发展,比如在桂林,尤其在阳朔,有很多外国人从事钢琴方面的演出工作。欧美人士有深厚的钢琴素质积淀,对中国的钢琴事业是冲击、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因此,我们钢琴教学中,除了要增加与欧美外教的交流,虚心向别人学习,还要积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民间文化,通过钢琴演奏的种种方式,发扬中国文化,融合东西方文化,使东西文化都得到发展。这项工作既是钢琴创新教育对学校教学、科研的要求,也是学生的未来发展对钢琴创新教育的要求。

猜你喜欢

钢琴演奏教学管理钢琴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布赫宾德的贝多芬阐释对钢琴演奏的启示
纸钢琴
钢琴演奏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探讨
浅析提高钢琴演奏技巧的有效途径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