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做、评”一体化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14-04-17贺向光

教育与职业 2014年18期
关键词:软件评价过程

贺向光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课程开发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调研分析;召开专业分析会,提炼软件开发相关职业岗位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归纳整合、分类排序,总结出本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在典型工作任务基础上,进行学习领域转换,从而构建软件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但是一旦到课程体系实施层面,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熟悉现代软件开发规范和流程,撰写软件技术文档,编写和测试软件代码,沟通合作和自主学习能力等教学设计却千差万别。本文以滨州职业学院与齐鲁软件园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过程管理等方面深度合作为案例,系统介绍软件技术专业课程如何实施“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

一、“教、学、做、评”一体化的行动导向教学设计

行动导向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是学习的行动者,教师的作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传统的主角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学习辅导者和主持人。行动导向教学与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相比,更注重学生沟通合作、团队协作、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整个教学过程可划分为确认工作任务,即明确具体工作任务和目标;制订工作计划,即由学生依据工作任务获取相关信息,确定完成工作的步骤和程序;做出决定,对做出的工作计划反复讨论和修订,并最终得到教师的认可;实施工作计划,即学生确定各自小组中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之后按照已确立的工作步骤落实各项工作,同时对实施过程进行记录;控制工作质量,对实施过程进行不断的反馈和检查;评定工作成绩,先由学生自己进行自我评估,之后再由教师对工作任务成绩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处理问题的方法,找出造成评价结果差异的原因。相应的教学方法可以灵活采用头脑风暴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项目法等。

依据软件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突出对专业课程体系中专业核心能力课程和专业能力拓展课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综合培养,以“双线并行”(指在教学内容和时间的安排上课上项目和课下项目并行)贯穿项目为载体,重构和序化课程教学内容,实施“教、学、做、评”一体化的行动导向教学。(1)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标准。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根据软件行业岗位任职要求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准确定位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课程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内容。每门课程选取合作企业典型性项目两个,与企业工程师共同分解、提炼、整合,进行教学化处理,即以“双线并行”贯穿项目为载体让学生践行程序员等岗位典型工作过程,实施“教、学、做、评”一体化行动导向教学思路,校企合作共同制定课程标准。(2)合作研发工学结合的项目化教材。依据程序员等软件行业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要求,围绕岗位典型工作过程,选取典型性的企业项目,依据软件项目开发流程划分为多个工作任务,每个任务就是一个学习单元,按照“任务描述、教学目标、实践知识、理论知识、思考提高、作业”的设计思路组织每一个学习任务的内容框架,校企合作共同研发工学结合的项目化系列教材。(3)共建软件工厂。由合作企业山东师创软件工程有限公司和滨州职业学院共同投资,建设了真实环境、真实项目、真实管理的软件工厂。学生通过软件工厂,可以更好地践行企业项目,体验工作角色,从而感知企业文化,提高职业素养。(4)聘请企业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聘请山东师创软件工程有限公司、山东阳光数码网络工程有限公司等合作企业工程师作为专业核心课程的主讲教师,参与课程教学全过程,并消化吸收软件企业员工的工作方法和管理模式,用于课堂的教学和管理。(5)教师工作室。学院成立了由专业课教师担任负责人、学生、企业工程师、教师共同组成的教师工作室。借助工作室,专职教师与企业工程师作为指导教师全程参与学生软件技能大赛和承接社会项目。技能大赛分为行业、企业、协会组织的校外比赛和结合课程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软件项目开发的校内比赛。同时,指导学生开发承接的软件项目,为本地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服务。(6)实训实习基地。与合作企业签订实训实习协议,建设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入学初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让学生感受企业工作环境,体验企业文化。企业兼职教师结合自身岗位和工作经验,为学生介绍将要从事的工作岗位、任职要求、企业规范、项目开发流程等,让学生对将要从事的工作有一个感性认识。最后一学年,安排学生在企业顶岗实践,在兼职教师指导下,参与真实软件项目开发,进一步提升专业技能。

综上所述,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实现了教室与软件工厂、理论教材与实训教材、教师工作室与软件大赛及各种社会服务、合作企业与实训基地及顶岗实习的一体化,为“教、学、做、评”一体化行动导向教学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

二、“教、学、做、评”一体化的行动导向教学实施

借助校企合作创造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精心选取了两个来自企业的真实的软件项目:项目一和项目二。在功能实现上,项目二比项目一复杂,项目一要求在课内完成,项目二要求在课外完成,从而实现能力训练项目的“双线并行”,项目的开发过程和工作任务贯穿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

其一,按照软件开发流程把项目一分成多个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分解为若干个子学习任务,配置相应教学资源,按照“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步骤组织教学过程;教、学、做、评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寻找所需知识进而实现各个任务,逐步由教师演示或引导递进到学生自主学习、分组合作完成任务。

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出团队合作的作用。团队作用发挥的关键在于小组组长,当教师任务下发给各个小组后,各小组组长能带领组员对任务进行分解和细化,并将任务具体分配给组员,确保每个组员都明确自己的职责;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各小组组长要对每个组员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对遇到的问题相互讨论,学会查阅资料,并提出解决方案。同时,在展示任务成果环节,以各小组自我评价、互相评价为主,各小组能对其他小组的任务成果给出诚恳的评价,既要肯定任务成果的优点,又要提出存在的不足和解决办法,实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

采用学习过程评价和项目答辩评价相结合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其中,每个子任务实施过程中应用形成性评价,即通过对学生在做中学过程中表现出的态度、参与活动的程度,对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做出判断,以发现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个工作任务应用总结性评价,即在工作任务完成后,依据任务评价标准给每个小组和小组成员评定成绩;项目实现后以项目答辩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对应的学生成绩包括平时成绩(60%)和项目答辩成绩(40%)。按照制定的评价标准,平时成绩是对学生的代码编写、新知识掌握、自主学习、沟通合作及创新等能力评价,项目答辩成绩是对项目完成质量、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等评价。

其二,对于项目二,采用定期指导、检查、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要求学生在课下独立完成,以项目完成的效果来评价学生的能力,并将评价结果纳入课程总成绩。

三、实施效果与思考

通过对软件技术专业实施“教、学、做、评”一体化行动导向教学,学生在技能大赛、职业资格证书、顶岗实习和就业等方面有了显著提高。

在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以“双线并行”贯穿项目为载体,基于程序员等软件行业岗位典型工作过程设计课程;按照“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步骤组织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评价,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学习过程评价与项目答辩评价相结合,实施“教、学、做、评”一体化行动导向教学。“教、学、做、评”一体化模式,既能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教学互动,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又能使学生提高自主学习、沟通合作的能力和素质。但在现行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如项目任务的分解等一些问题,亟待我们进一步探索。

猜你喜欢

软件评价过程
禅宗软件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软件对对碰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圆满的过程
谈软件的破解与保护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