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模式的构建研究

2014-04-17闫军秀

教育与职业 2014年18期
关键词:关怀人文政治

闫军秀

一、引言

高等学校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基地,人文关怀是我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高校教育必须重视人文关怀,这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必然要求。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比较看重其社会功能,仅从政治角度出发,过分重视学生的政治教育,而忽视了其人文关怀和情感需要,使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变成了灌输式教育,没能发挥其引导和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作用。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教育模式应得到推广和完善,它对于完善大学生的人格与个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重要意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问题

1.重视社会性,忽视人的全面发展。为适应社会发展,我国的教育也在不断进行改革,但由于历史和传统原因,政治化意识形态仍然支配思想政治教育,导致重视学生的社会性而忽视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拉大学生的社会性与个人发展之间的差距。教育主管部门在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时,将重点主要集中在促进政治、经济的整体发展中,过分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忽视了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没有考虑学生是否获得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在社会思想观念上,过分追捧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忽视对学生个人价值的深入挖掘与研究。因此,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了重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轻受教育者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倾向。

2.重视共性,忽视个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重视受教育者的共性发展、忽视个性发展的弊端,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导致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长期强调学生的共性教育,忽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限制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违背了“以人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思想。一般情况下,在重视受教育者共性教育的同时,他们的个性发展也会被忽视,这种教育模式没有考虑因材施教,否定了学生的个性和独立价值。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在兼顾共性发展的同时,注重人文关怀,关注学生个体的个性发展,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

3.重视理性,忽视感性。在人的精神世界中,理性因素与感性因素的存在是辩证统一的。在现代教育中,偏重理工农等学科的教育、忽视人文科学发展的现象普遍存在,理性教育受到过分重视,过分强调人的理性,忽视人文关怀,导致思想教育效果不佳。思想政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促进人类社会和个体和谐发展为目的。一个和谐的社会需要理性和感性的兼容,二者不可相互替代,这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对人的理性和感性进行更加深刻的思考。

现代教育理念对高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高度重视学生的理性教育,又要兼顾学生的感性教育,不能重此轻彼,必须坚持理性和感性的辩证统一。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人文关怀教育,兼顾理性教育和感性教育,把学生的情感发展作为教育评价体系的重要维度,使人本教育得到重视。

三、高校思想政治人文关怀教育模式的构建

在新的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改善教育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进行拓展,加强有效性教育,提高高校人才素质。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结合新时期的要求,重新审视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探索更有效的教育观念和模式。

1.构建教育与引导为主的模式。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外来民族文化和价值观被不断引入中国,形成多元化价值观并存的社会状态。在中西方文化相互冲突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新的挑战,主要包括三方面:(1)价值观多元性使教育的引导功能出现困难,因为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对教育方向的引导不同。(2)注重利益倾向的价值观误导人们过度地追求物质文化,而忽视精神文化的发展,从而误导了人的价值观念。(3)思想教育的引导功能被弱化,有的学生甚至抵制思想教育的正确引导。因此,对大学生加强教育和引导,构建教育与引导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是当务之急。

引导教育就是以思想教育理论为基础,结合具体实践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纪律观念。以教育为主和思想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关注人文关怀教育,使思想教育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教育与引导相结合,应尽可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作用,通过对教育对象的引导,使教育对象全面发展,满足现代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教育与引导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要求充分调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的积极性,构建顺应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主客体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积极发挥主动性及创造性,使受教育者的自主性增强,将受教育主体的外在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起来,使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学习,变灌输式教育为主动性教育,使他们的思想和行为高度统一。

2.完善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模式。完善管理与服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有效性。高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要求,构建与完善人性化的教学管理模式,重视学生的才能培养,使学生能以很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工作中。

改变教育观念,实施人文关怀。以学生为本,以构建人文关怀的教育模式为出发点,努力开拓有效的教育服务渠道,为学生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完善教育服务管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以学生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及时了解学生关注的问题,为他们提供帮助。(2)高校各个管理部门和党政机关应该重视学生的管理工作,积极、主动地解决学生反映的问题。(3)把握重点,加大力度解决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尤其是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工作,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保证贫困家庭学子能顺利地完成学业。(4)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咨询和教育工作,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5)加强日常生活管理,做好后勤服务工作,为学生的安全起居提供优质保证。

四、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措施

1.坚定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变。发展必须以人为本。《中国21世纪议程》中指出“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位”。1994年的“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就曾经指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中国社会发展报告》也提出了“以人为核心的社会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马约尔也曾经强调:“首先应为发挥明天还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的一切潜力创造条件,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现代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促进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必须重视完善学生的教学管理体系,在教育中心地位上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变,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进行提供主体和体系保障。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变。要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1)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动性,给予他们平等的参与机会,让他们在参与过程中充分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进而学会对社会和自己负责,从而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预设的目标。(2)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活动中,促进他们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积极引导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注重人文关怀,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和心理健康辅导服务体系。在政策和服务体系上提供保障,在行动中落实到位,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2.加强人文素质的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是通过人文精神和人文科学知识的陶冶,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提升的教育。人文素质主要包括人文知识、思想道德、价值观、心理素质、人际交往、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素质。一是重视人文素质课程教育。在教育体制和组织结构上,将人文素质教育理念贯穿学科建设中,把人文素质教育放在重要地位。高校在教学改革中应将人文素质教育改革放在重要位置,建立健全课程设置体系,重视人文课程的安排与设置,提高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比如,调整人文素质类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尤其是在理工科领域适当设置一些与人文科学及社会科学相关的课程。二是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完善。高校必须完善人文素质教育教学内容,这是人文教育有效进行的重要因素。在人文教学内容上,要严格把关,全面拓展其教育空间,努力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协调发展。三是重视人文素质教育考核和评价制度的完善。考核和评价体系主要围绕教师的教学活动展开,学校应该积极鼓励教师大胆创新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教育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从而使学生受到熏陶。

3.开展感悟人生的实践活动。感悟实践活动是指积极鼓励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使他们的人文素养和人生感悟得到提高。注重学生的人文精神发展,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教育模式有效进行的必要因素,而实践活动是人文精神获得熏陶的重要途径,所以对大学生开展人生感悟的实践活动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重要方式。学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有利于人文教育的课外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在活动中拓宽人文教育的实践空间。学生通过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能更全面地了解社会,提升思想觉悟,提高人文素质。

4.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到几点:(1)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健康重要性的宣传。(2)增进心理健康方法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途径的探讨,普及保持健康心理的方法。(3)对大学生普及分析心理现象的知识,帮助他们分析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和症状,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心理现象。

五、总结

在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模式构建中,应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辩证统一的原则,发展和强化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实践证明,充满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能被大学生所接受,有益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关注学生的人文关怀,以提高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教学方式为重点,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教育体系,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教育模式的构建和推广。

猜你喜欢

关怀人文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人文绍兴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