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思政工作人文关怀的理论基础
2014-04-17姚春林
姚春林
(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的心态。”[1]这对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思想,推进了“人文关怀”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应用,加强人文关怀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当务之急。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工作要求,透露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努力谋求“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关心、爱护、尊重每一位学生,要维护好他们的利益,满足他们的需求,从而促进其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在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思政工作有了前所未有的全新认识和高度重视,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思政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这为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政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我们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品质优良、素质过硬、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合格人才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人文关怀一直是社会主义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特点和优点,本文拟就高校思政工作人文关怀的理论基石进行探讨。
一、高校思政工作人文关怀的理论基础
高校思政工作人文关怀是对传统的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的扬弃,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需求,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逻辑;着重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对受教育者的尊重和理解,更加注重对受教育者的关心和爱护,以体现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符合人的发展的根本规律,对于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西方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思想等许多古今中外的人文思想给高校思政工作人文关怀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维度之一,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从哲学上对人所做的最高层次的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文关怀向度始终保持着对人的自由尊严的解蔽,对人的价值、人的精神的追求。人文关怀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始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所表现的对人类生存处境和命运发展的深切眷恋和关注。强调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要求与高校思政工作人文关怀的要义完全一致。
第一,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中学时代,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就非常重视职业选择、职业发展对于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影响,产生了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萌芽。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异化劳动造成人的片面畸形发展,提出了新型的人的理想,指出劳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以此为标志,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雏形出现。从《神圣家族》到《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形成时期,也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形成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开始从“抽象的人”转向“现实的人”,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明确提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随着《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资本论》两篇巨著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成熟和最终正式确立。马克思、恩格斯全面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历史性和必然性,论证了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和条件,确立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科学体系。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发展过程来看,这一理论思想经历了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由探讨抽象的人、个性的人与人的全面发展到分析考察现实的人、实践的人与人的全面发展这样一个从雏形,到发展至成熟的过程。
第二,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和辩证观的理论范畴,主要包括人的能力和人的社会关系、人的个性和个体需要等方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能力的发展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人的能力全面发展包括人的体力、智力、社会交往、社会适应和驾驭社会关系的能力等各方面才能的协调发展,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客观基础,因为人总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人的个性的发展程度表现为人的独立自主性、自觉能动性和独特创造性的发展程度,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载体。人的个体需要的满足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需要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源泉和动力,人正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享受和发展需要,才进行物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
马克思主义深刻分析了历史上人文主义思想的不足,突破了前人历史性、社会性、阶级性的局限,在“现实的人”的基础上,深入地探讨了人本质的、人的价值、人的解放、人的发展等问题,为人类找到了根本的价值目标和努力的方向,即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是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的统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之中,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追求的理想目标。因此,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探寻高校思政工作人文关怀的理论基础,当然少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应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寻找其思想基础和理论源头。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历来注重人的素养、人的精神和品行修养,这里的人是一个类概念,是社会的人,而非西方文化中强调的单个个体的人。其中,儒家文化的发展及演变是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线。中国传统文化包含强烈的人文精神,中国典籍中对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很早就有记载。如《尚书》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可以看出将人至于中心地位。《易传》称天、地、人为“三才”,认为,人在宇宙间同天地一样重要,强调以人为本,要礼待人。儒家文化认为个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仁”,强调“推己及人”的仁爱之心和“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个体要通过社会教化和自我修养,成为社会接纳和需要的人,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人。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自始至终都洋溢着鲜明的人文精神,尤其闪烁着人格理想的光芒,只有在现实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研究、继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的人文精神,才能切实增强高校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理应成为当前高校思政工作人文关怀重要的思想源泉和理论基础。
3.西方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思想
在西方思想史上,一般认为人本主义思想发源于西方文明的摇篮――古希腊。西方人本主义的始祖苏格拉底宣称的“认识你自己”,就将人作为研究的对象。他认为,人是一个理性的存在者,人就是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的本质,所以人要注意智慧、真理和心灵的最大程度的改善。作为其继承者的柏拉图认为人的本质规定是理性,并提出了灵魂结构说。他主张人应该“当自己的主人”。古希腊智者、著名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讲过一句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2]这个命题虽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不成熟性,但它却在西方思想史上最早对人的自身给予了肯定,强调以人为中心,万事万物应从人的观点出发来进行衡量,突出了人的作用和地位。这在当时无疑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进步,注重人的作用和人的精神生活的西方人文主义传统已逐步形成。这些古希腊先哲思想家对人的认识,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为青年人本思想的植入奠定了基础。在经历中世纪的神学统治之后,人文主义者发现和鼓吹人的价值,如人的尊严、才能、自由等。19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费尔巴哈强调“存在决定思维”,认为人的本质绝不是虚幻的抽象的“精神”,而是感性的自然本质,以自然主义作为人本主义的基础。马克思在继承费尔巴哈的基础上指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0世纪中期,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五个层次,指出教育要遵循人的内部需要,循序渐进。20世纪60年代,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罗杰斯提出要突出情感因素,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应该是平等、真诚的关系,应该互相尊重和无条件地接纳。
西方人文主义思潮中的人文关怀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通过追溯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发展轨迹,不难看出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强调以“受教育者为中心”,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这些思想显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体现了人文关怀的实质和要求,虽然某些主张有一定局限性,但在当时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中和在当代教育学、心理学的发展中却发挥了积极作用,对人本主义思想的发展和人类教育思想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对于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开展也有着积极而深远的促进意义。
二、以人为本:高校思政工作人文关怀的核心价值理念
高校思政工作中以人为本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是现代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把“以人为本”作为高校思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其深厚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是高校思政工作发展的需要,是时代步伐前进的需要,更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充满关爱的高校思政工作,其教育的主体是人,应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意蕴,注重人的发展规律,关注人的发展和完善,凸显人文关怀价值。以人为本,就是要强调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受教育者的需要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和需求为目的,突出尊重学生和理解学生,处处体现人文关怀,促进大学生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是要摒弃旧哲学人本主义思想中历史唯心主义的理论缺陷,强调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
人文关怀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2003年《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更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第一次把“以人为本”正式写入党的文件,充分体现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对“以人为本”理念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是对当前新形势下开展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希望。2004年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要“深刻领会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这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也表明要求真正把大学生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主体,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促进了“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形成和确立。进一步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坚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在教育管理中增加感情投入,融入人文关怀的理念,把人文关怀贯穿于教育管理的始终。
坚持以人为本,也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经验和优良传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尤为如此。人的感受和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了当前高校思政工作目标体系、价值取向和方法手段等方面的调整和创新,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尊重。为落实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切实解决大学生思想实际和成长需要,就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多样性“需求”,要不断探索对受教育者生活上的照顾、精神上的引导、感情上的慰藉,以及心理上适当正确的疏导。作为教育者,要努力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康完美的人格,培养丰富全面的综合素质,开展工作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引导学生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境看待一切。教育者应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真心诚意地帮助他、启发他、引导他,努力把促进每个学生个体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思政工作的最高目标和终极追求。
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这一重要论述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认识,指明了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原则,作为教育者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时刻牢记人文关怀,加强情感投入,努力实现大学生全面健康自由发展。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