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大学有效治理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2014-04-17刘晨飞顾建民

江苏高教 2014年3期
关键词:评议会领导力决策

刘晨飞,顾建民

(浙江大学 教育学院,杭州 310028)

治理理论在多学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无论是公司治理、公共治理还是大学治理,都越来越重视治理状况评价,借以探索有效治理模式。那么,什么是有效治理?有效治理的评价标准是什么?如何开展有效治理研究?这些问题对于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而言不可回避,需要深入探究。在大学有效治理方面,美国学者已积累了一些研究成果。本文试就上述问题对美国大学有效治理研究进行回顾,力求从中获得启迪。

一、对大学有效治理内涵的探究

美国学者对大学治理状况主要有善治(good governance)、有效治理(effective governance)和治理有效性(governance effectiveness)三种表述。在伯恩鲍姆看来,“有效性”的定义并不明确,人们对于提高和保持有效性的原则、判断有效性的标准都一无所知[1]。因而,在以往研究中,仅有少数研究者尝试进行过定义。他们主要从以下三种取向出发,对有效治理内涵进行不同方式的解读。

目标取向的定义。这种观点认为,有效性与否取决于治理过程运行和结果演变是否与人们对它的期望值相匹配。例如,伯恩鲍姆指出,每所大学和学院都拥有自身独特的组织文化,对有效性的定义也应随组织文化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有效性”是一个动态议题,没有统一概念。但是,对于大学治理系统如何构建结构以及如何运行,有关社团会提出期望,大学也会制定目标来迎合这种期望。大学越是没有辜负社会对其活动与活动方式的期望,就越能获得成功[2]。

过程取向的定义。大学治理是各层级、各结构体系性作用的结果,因而有学者从系统层面进行定义,强调治理过程中各层级的协同作用。他们认为,如果治理系统各层级之间能够富有成效地协同作用,那么治理就可被视为有效,大学要实现善治,就应确保:(1)各层级治理能有效运转;(2)各治理结构间关系顺畅;(3)治理过程能融汇和传递强大、灵活的组织文化,以信任为前提进行决策[3]。

价值取向的定义。执此取向的学者认为,治理有效性是指在能力基础上达成的高质量决策所具有的价值[4]。首先,有效性是一种价值判断,目的在于“产生一个更好的组织”。有效的治理应很好地服务于大学组织,是成熟大学组织的品质保证。其次,高质量决策的达成是有效性得以实现的中间变量。研究者普遍认为,专业知识对高质量决策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治理失效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治理结构和过程未能产出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有效决策[5],而治理的理想结果就是基于理性和专长达成好的决策,治理主体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6]。

二、大学有效治理研究视角的演进

大学治理研究发端于1960年美国学者约翰·科森的《大学与学院的治理》一书(Governanc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迄今已有50余年历史。其间,随着时代变迁和研究深化,研究者思考有效治理的视角也几经变化,不同的研究视角开启不同的生长点,为有效治理研究注入新鲜的养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视角有以下三种。

(一)结构主义视角

长期以来,美国学者大都看重治理结构,尤其关注其规模与复杂性、人员构成、决策权力分配等。学者们倾向于认为治理结构与治理效果之间存在一种天然联系,因此更愿意通过完善治理结构或其相关要素来改善治理效果。那么,治理结构的优化或重构是否必然导致有效治理呢?事实上并不尽然,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改善治理结构未必会产生预期的理想效果。Kaplan(2004)的调查结果揭示了以下可能性:(1)外显的治理结构并非那么重要。完善治理结构的收益并不显著,对治理结构的关注有些过头。(2)高等教育绩效受治理结构以外因素的影响更大。(3)院校特定的文化对治理效果的影响大过治理结构[7]。

结构主义视角遵循“治理结构—治理效果”的研究范式,将治理结构与治理效果线性对接,肯定治理结构对治理效果的直接影响,这从一开始就成问题。治理结构作为静态的存在,除非能有效运行,否则对治理效果作用有限。“学校确实都建立了结构,制定了原则和目标。但是,它们却不能决定学校是否能够真正良好地运行。”[8]治理结构只是有效治理的必要条件,而非决定因素,这也是相似的治理结构运行效果却相距甚远的原因所在。

(二)人际关系视角

有学者指出,“尽管治理结构可能带来某种差别,但学校组织的运行却表现出更多地受到人们之间的关系和学校组织文化的影响,而不是任何具体的结构安排对管理政策的影响”[9]。治理结构对改进治理状况作用的局限性促使研究者去寻找新的研究生长点,人际关系理论是其中之一。1971年,Baldridge在《大学中的权力与冲突》(Power and Conflict in the University)一书中揭示:人际关系而非治理结构塑造了治理过程[10]。人际关系理论主要关注组织过程中的人及人际关系,具体包括参与和参与动机、个性特征、人际关系与领导力等方面。其中,人际关系与领导力最受关注。

人际关系之于治理的重要性在学界已有共识。在各种人际关系类型中,教师与管理者的关系最受关注。Del Favero(2003)指出,教师和管理者间的关系对有效治理过程至关重要,但其对治理效果的作用尚未充分施展[11]。对于理想的人际关系,Del Favero(2005)认为,共同努力、相互尊重及信任是高质量共同治理体系的标志[12]。信任被普遍认为是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特征。Pope(2004)分析了信任之于决策过程的影响,指出教师和管理人员可以利用信任定义的四个维度(能力、开放性、仁爱和可靠性)来提升共同治理的有效性[13]。

对结构主义的质疑也推动了领导力研究的开展,领导力之于治理的促进作用得到普遍认可。领导力对治理有效性的推动作用首先体现在它能为治理过程运行和结果产出提供方向引领。其次,领导力与人际关系有着紧密联系。在治理过程中,领导者决定着不同类型人际关系的走向。更强的领导力造就一个更加有效的治理过程,也因此产出更好的决策[14]。

(三)文化视角

文化视角是大学有效治理又一新的研究生长点。文化一般是指引领组织发挥作用的规范和价值观,20世纪80年代起,组织学研究者开始审视文化在组织生活中的作用,将其与组织有效性及组织活动的中心过程(如治理)联系起来。高等教育也顺应了这一潮流,在其后的研究中开始探索不同类型文化对组织功能(包括治理)的作用方式[15]。

文化视角拓宽了大学有效治理研究的广度与深度,这类研究主要关注以下问题:组织文化是否会对治理有效性产生影响?组织文化如何对治理有效性产生影响?对第一个问题,学界已基本达成共识,组织文化对治理的重要性已不容小觑。针对第二个问题,有研究者认为,组织文化是大学决策结构和过程的核心,以核心信念和价值观为主要内容,在影响决策和决策人行为的同时也反受二者影响,只有当信任内化为治理主体基本信念体系的一部分时,组织文化才会对有效治理发挥作用[16]。William(1998)认为,管理文化与学术文化的冲突造成教师和管理人员之间不信任。如果教师不信任管理人员,二者的合作很难实现。反之,如果管理人员认为教师参与不利于大学功能的发挥,合作同样难以达成[17]。Tierney和Minor(2004)对沟通在学术治理中的作用给予了关注,认为大学要实现更有效的治理,就必须重视沟通策略。他们选取763家机构和8所四年制大学与学院作为调查对象,借助沟通的三要素(情境意义、读写和言语事件、沟通符号和仪式)来详细剖析沟通作为一种文化功能是如何在治理过程中发挥作用的[18]。也有学者从微观层面的教师文化出发,认为文化视角为教师如何与学生互动,如何在观念引领下开展工作,如何参与组织决策,如何平衡学科和组织责任等问题提供了一个解释性框架。教师的价值观和行为主要受学术文化、学科文化、学院文化及特定类型组织文化影响,大学和学院应立足不同的文化解释框架着手提升组织绩效[19]。

三、大学有效治理研究的维度

学术组织应努力在两种不同但同样正当的系统中达到一种有效的平衡:一种系统基于法定权力,是董事会和行政力量发挥作用的基石;一种系统基于专长权,维护教师的权利[20]。在美国大学利益相关者群体中,董事会、行政人员和教师通常被视为核心成员,因此,研究多从这三者出发,探讨其运行的有效性及其对有效治理的作用。

(一)董事会有效性研究

在美国大学和学院,董事会拥有最终决策权,各界对董事会寄予厚望,希望通过其有效运行来改善大学治理状况,提升大学组织绩效,因而研究中不乏对董事会有效性或绩效的探讨。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董事会有效性面临着广泛质疑,质疑点主要集中在:(1)反应速度过慢;(2)越权,对共同治理构成威胁;(3)卷入利益冲突;(4)强化微观控制;(5)党派化决策;(6)搞政治分裂和内讧;(7)纵容机构的野心;(8)利用职权驱逐有能力的校长。但是,对董事会最根本的质疑点在于,他们是否能履行自身使命,代表公众利益做出合乎伦理的高质量决策[21]。董事会遭受质疑的原因主要有:(1)时间投入不足。董事会成员通常为工作繁忙的高级管理人员,不能确保有充足的时间积极参与决策。(2)所持信息资源有限。受信息资源的制约,董事会成员难以直接参与诸如有关课程、学术人员及学生事务的决策,对这些决策的监控和评估也大打折扣[22]。

研究者对董事会有效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多元化探讨。Dika和Janosik(2003)从结构视角出发,认为董事会质量或有效性取决于董事会的人员构成,包括成员的选举、培训和定位。评价董事会有效运作与否必须关注参与治理过程的个体所具备的技能和所受过的培训等因素的影响[23]。Holland、Chait和Taylor(1989)对多案例进行定量分析后认为,有效董事会需具备六种能力:理解和评估组织历史与背景;建构学习能力;培育具有凝聚力的团体;认识问题的复杂性和细微差别;尊重和维护治理过程的完整性;展望组织未来的发展方向[24]。Kezar(2006)通过精英访谈收集到的数据表明,有效或高绩效董事会需具备六要素:领导力或董事会议程、文化、教育、外部关系、内部人际关系和结构。其中,领导力和文化最受关注。因而,董事会绩效的提升应首先着眼于提高领导力水平和培育专业文化和无党派文化[25]。

(二)评议会有效性研究

教师参与大学治理有着重要历史依据。1940年,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AAUP)率先肯定了教师对大学治理的重要性,并指出教师参与治理的事项主要集中在人事决策、管理者选举、预算编制以及教育政策制定上[26]。教师在治理过程中应被赋予言论自由权利,如果教师不能享有言论自由,在事关他们所在组织和政策问题上担心遭受打击报复,那么有效治理就无从谈起[27]。

评议会被普遍认为是教师在制度层面发挥治理作用的规范组织结构,是教师参与治理的重要途径。有实证研究表明,教师参与对大学绩效之间存在正向作用关系[28]。如果教师参与决策能对治理产生重要影响,那么检视评议会有效性就很正当[29]。早在70年代,评议会在美国大学的普及率已经达到60%至80%[30],但对评议会有效性的质疑始终与之相伴。甚至有研究者认为,评议会的实际有效性似已降至历史最低点,因为教师工会削弱了其部分权利,而剩余权利又为主要管理人员所窃取[31]。

为此,一些学者开始探讨评议会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在Baldridge和Kemerer(1976)开展的案例研究中,受访者多认为评议会之所以无效是因为教师不能充当积极的参与者[32]。Brown(2001)肯定了教师参与对组织绩效的正向作用,认为合理的教师参与度应因决策类型而异,有效治理应是教师有限参与而非控制决策过程[33]。有学者勾画出了理想的评议会类型,即:教师和管理人员能够以教育专家的身份就他们共同关心的问题(如课程、预算)组织讨论会研究商讨[34]。Barbara Lee(1991)的研究更为系统,在对八所大学进行研究后,他认为评议会有效性主要与以下因素相关:(1)结构。包括评议会的人员构成、规模和复杂性、执行委员会的人员构成及作用等。(2)文化。包括评议会运行的文化环境,教师对评议会所持的态度,参加评议会的教师素质以及领导力的连贯性等。(3)管理者的态度。管理者给予治理系统运行的自由度,教师代表与高层管理者的互动频率以及高层管理者对治理主体建议的回应度等影响着治理体系的合法性与有效性[35]。

(三)有效领导力研究

Eckel(2000)通过对四所研究型大学的考察发现,主要管理者是治理过程的启动者和领导者,对创造利于善治运行的环境氛围负有重要责任,其对待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到教师在治理过程中作用的发挥[36]。领导力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领导力视作组织功能发挥与改进的关键因素。有效领导力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校长与院长,研究问题主要包括有效领导力的界定与评估。

何为有效领导力?不同研究者对有效领导力的特征或品质有着不同理解。例如,有研究者从个体视角出发,认为“真正”的领袖应具有显著的自我认知水平,且对优先事项有着清晰的判断力。这样的领导者应具备五个相关联的特征:(1)确知成员的价值观、优先事项和偏好;(2)能够接受生活中必要的选择和取舍;(3)强大的自我决断力;(4)愿意付诸努力调整成员的价值观和行为;(5)对自己的早期决策具有较高满意度[37]。也有学者从组织文化视角出发,认为有效的组织领导者应关注以下事项:分析和理解组织的多元文化;明确组织的优先事项(如组织的初始价值、组织目标、组织承诺等);推动组织价值的实现;建立明确的奖评体系;促进不同领域教师更好地相互理解;关注文化对教师认知和反应的影响[38]。

有效领导力如何评估?有效领导力有赖于核心成员(董事、教师、管理人员等)的支持,因而,核心成员支持度是领导力评估的重要指标。院校领导力项目(Institute Leadership Project,ILP)从院校特征、个人特征和认知特点三方面来采集信息验证成员支持水平对领导力评估的可靠性。首先,领导力总是在一定情境中发挥作用,因而院校特征(政府资助、学校规模等)制约着领导力的发挥。其次,领导者的个人特征(性别、任职时间等)与领导效果之间也存在关联。最后,领导者的思维方式也会对领导者的行为和决策产生一定影响[39]。也有学者从个体和组织双视角出发对院长领导力的有效性进行了系统化的评估。其研究的一个有意思之处在于,他们发现院长的性别与领导力有效性相关,女性院长有效领导力的评定等级要高于男性院长。未来研究可能会对这一有趣的现象予以解释[40]。

四、几点启示与反思

美国学者的研究成果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大学有效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从中可对大学有效治理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1.治理有效与否最终取决于其是否有利于组织有效性的提升。提高大学和学院的有效性一向为美国社会关注的焦点,无论是探讨董事会、评议会有效性,还是领导力有效性,最终的落脚点都是组织绩效能否得到提升。有效的治理应是大学组织价值的践行,体现大学这一学术组织的价值理念与追求,成为大学实现其价值创造的制度保证。

2.有效治理通过高质量决策实现。高质量决策的达成是通向有效治理的桥梁,更好更科学的决策与更有效的治理密不可分。大学治理的核心内容就是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分权与制衡、信任与合作等是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3.有效治理没有固定模式。人们对有效治理的认识在不断发展和深化,由最初只追求结构形式优化发展到更加强调组织文化和人际互动对治理过程施加的影响。或许很难建立一套有效治理的标准体系,但是可以尝试构建一个有效治理的分析框架,对治理过程的解释变量、中间变量、控制变量、情境变量以及结果变量等进行系统研究。

4.有效治理宜采取多视角研究方法。治理结构、组织文化与人际关系三者密不可分,如果说治理结构是有效治理的“骨架”,那么组织文化与人际关系则是治理结构有效运行的“血”和“肉”。有效治理不仅需要健全的治理结构,也需要适宜的治理文化与互信合作的人际关系。此外,研究中还存在其他诸如开放系统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等的视角,未来研究必定还会有新的视角出现。有效治理研究应选取多元化视角通观治理过程全貌,揭示有效治理形成路径。

美国大学有效治理研究虽积累了一定量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的问题。

首先,现有研究中缺乏对有效治理内涵的深入探讨。对有效治理内涵的理解与把握是研究大学有效治理的起点,但现实状况是,研究者都在谈论有效治理,“有效治理”和“治理有效性”等字眼频频见诸期刊文献,但究竟何谓有效治理,有效治理是如何达成的,鲜有研究者进行专门研究,更没有令人满意的答案。

其次,研究缺乏系统性。研究成果多呈零散状分布,较少关注整个治理过程,多侧重对单一治理单元的考察,缺乏对彼此间互动关系的考量,因而研究成果间缺乏联系。例如,有关董事会有效性和评议会有效性研究较多,但对二者之间,以及二者与其他治理结构间的互动关系缺乏进一步研究。大学有效治理应是一个立体化的概念,该领域的研究应全面而系统。

最后,就我国大学而言,有效治理的本土化研究有待进一步开展。有效治理具有国家性,与所属国家的历史背景、制度环境和文化传统相适应。虽然我国大学走的是“后发外生型”道路,不乏对国外大学的学习与借鉴,但是仍有很深的中国烙印。例如,美国大学的外部治理体系较为成熟,研究多为内部治理,但我国大学的外部治理还相当薄弱,因而不可忽视这方面的研究。我们既要有国际视野,了解和把握有效治理的内涵和实质、形成路径和内在机制,又要立足本国实际,构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

[1][2][8][9]罗伯特·伯恩鲍姆.大学运行模式——大学组织与领导的控制系统[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53.72-73.72.序言4.

[3]Michael Shattock.Manage Good Governance in Higher Education[M].New York:Open University Press,2006:1 -3.

[4]Schuster,J.,Smith,D.Corak,K.,and Yamada,M.Strategic Academic Governance:How to Make Big Decisions Better[M].Phoenix,Ariz.:Oryx Press,1994.

[5][14]Adrianna Kezar.What Is More Important to Effective Governance:Relationships,Trust,and Leadership,or Structures and Formal Process?[J].New Directions For Higher Education,2004,(127):36,41 -43.

[6]Rhoades,Gary.Democracy and Capitalism,Academic Style:Governance in Contemporary Higher Education[R].The Center for Higher Education Policy,2003:4.

[7]Gabriel E.Kaplan.Do Governance Structures Matter?[J].New Directions For Higher Education,2004,(127):31 -32.

[10]Adrianna Kezar,Peter D.Eckel.Meeting Today`s Governance Challenges A Synthesis of the Literature and Examination of a Future A-genda for Scholarship[J].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2004,75(4):382.

[11]Del Favero,M.Faculty - Administrator Relationships as Integral to High Performing Governance Systems:New Frameworks for Study[J].American Behaviral Scientist,2003,46(6):906.

[12]Marietta Del Favero,Nathaniel Bray.The Faculty - Administrator Relationship:Partners in Prospective Governance?[J].Scholar-Practitioner Quarterly,2005:3(1):56.

[13]Myron L.Pope.A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Faculty Trust and Participation in Governance[J].New Directions For Higher Education,2004,(127):76 -83.

[15]Kezra,Adrianna J.,Eckel,Peter D.The Effect of Institutional Culture on Change Strategies in Higher Education:Universal Principles or Culturally Responsive Concepts?[J].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73(4):438.

[16][37]Dennis John Gayle,Bhoendradatt Tewarie,A.Quinton White,Jr.Governance in the Twenty - First- Century University:Approaches to Effective Leadership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M].San Francisco:Jossey-Bass Inc.,2003:41,25 -26.

[17]William L.Waugh Jr..Conflicting Values and Cultures:The Managerial Threat to University Governance[J].Review of Policy Research,1998:61,70.

[18]William G.Tierney,James T.Minor.A Cultural Perspective on Communication and Governance[J].New Directions For Higher Education,2004,(127):85 -87.

[19][38]Ann E.Austin.Faculty Cultures,Faculty Values[J].New Directions For Institutional Research,1990,(68):61 -62,69 -72.

[20]Robert Birnbaum.The End of Shared Governance:Looking Ahead or Looking Back[J].New Directions For Higher Education,2003,(127):5.

[21][25]Adrianna J.Kezar.Rethinking Public Higher Education Governing Boards Performance:Results of a National Study of Governing Boards in the United States[J].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2006,77(6):969,983 -984.

[22][33]William O.Brown Jr.Faculty participation in university governance and the effects on university performance[J].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Organization,2001,44:131,138.

[23]Sandra L.Dika,Steven M.Janosik.The Role of Selection,Orientation and Training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ublic College and University Boards of Trustees in the United States[J].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2003,9(3):274 -284.

[24]Thomas P.Holland,Richard P.Chait,Barbara E.Taylor.BOARD EFFECTIVENESS:Identifying and Measuring Trustee Competencies[J].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1989,30(4):451.

[26]Hongchi Jiang,Michael Wei.Faculty Roles in University Governance at Two Univers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J].New Waves- - Educational Research & Development,2011,(1):51.

[27]Larry G.Gerber.“Inextricably Linked”:Shared Governance and Academic Freedom[J].ACADEME - BULLETIN OF THE AAUP,2001,87(3).

[28]William O.Brown Jr.University Governance and Academic Tenure:A Property Rights Explanation[J].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and Theoretical Economics,1997,153(3).

[29]JAMES T.MINOR.Assessing the Senate Critical Issues Considered[J].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2003,46(7):960.

[30]Robert Birnbaum.The Latent Organizational Functions of the Academic Senate:Why Senates Do Not Work but Will Not Go Away[J].NEW DIRECTIONS FOR HIGHER EDUCATION,1991,(75):7.

[31]J.Victor Baldridge.Shared Governance:A Fable about the Lost Magic Kingdom[J].Academe,1982,68(1):14.

[32][34]J.Victor Baldridge,Frank R.Kemerer.Academic Senates and Faculty Collective Bargaining[J].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1976,47(4):410,392.

[35]Barbara A.Lee.Campus Leaders and Campus Senates[J].New Directions For Higher Education,1991,(75):43 -46.

[36]Peter D.Eckel.The Role of Shared Governance in Institutional Hard Decisions:Enable or Antagonist?[J].The Review of Higher Education,2000,24(1):28,34.

[39]罗伯特·伯恩鲍姆.学术领导力[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8-55.

[40]Vicki J.Rosser,Linda K.Johnsrud,Ronald H.Heck.Academic Deans and Directors:Assessing Their Effectiveness from Individual and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s[J].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2003,74(1):18 -19.

猜你喜欢

评议会领导力决策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省财政厅召开对标一流述职评议会
领导力拓新 2018年度最具领导力中国医院院长评选揭晓
大学评议会:大学善治的主要推手
蔡元培构建教育民主决策制度的尝试
领导力愿望清单
论新态势下领导力的开发与运用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大学的学术评议会制度运行模式研究
2009的50位最具领导力的CEO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