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范式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转型变革
2014-04-17侯志军
侯志军
(中国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430074)
发展意味着创新和变革。一般而言,学生事务管理的构成要素是由学生事务的教育管理者、学生、教育管理内容和教育管理环境等几个要素组成。从过程而言,学生作为学生事务管理的焦点,其群体特征、发展需求以及成长过程的变化始终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变革的内在驱动力。尽管如此,从本质而言,学生事务管理的动态变化是由于不断变化的高等教育环境引起的。变化的高等教育环境促使学生事务管理的构成要素不断发生变化,从而推动学生事务管理的转型变革。
一、关注学习:学生事务管理的核心价值
学生事务管理被认为是在教学过程之外的具体事务的管理过程,也被称之为“学生工作”。在这种概念和认知决定的思维框定下,学生事务管理常常被认为应该较多地关注学生的德育(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与社团活动、学籍管理、招生就业、社区与日常事务等等,而较少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学业问题,这些则被认为是教师和学术事务的范围。然而,如同将德育从教育中划分出来,虽然强化了德育本身,但存在着将德育与教育割裂的危险一样,将学生事务管理作为相对独立的管理过程,同样存在着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割裂的危险。这一危险始终潜伏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随着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发展的不断壮大而日益突出,并一定会在合适的爆发点上暴露出来。毫无疑问,从精英高等教育到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从量的增长到质的变迁,距离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割裂所带来危险的爆发点越来越近,由于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的割裂所带来的问题越来越多。
学生学习问题的复杂性,使得关注学生学习成为学生事务和学术事务管理共同面对的核心问题。2012年,中国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已超过300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7%,到2020年毛入学率将达到40%,中国的大学不再是只招收优秀学生和实行精英教育的地方,而是成为广大青少年踏入社会的必经之路。到目前为止,不仅是高校内部的教师、管理者、领导、研究者,以及学生自己,甚至高校外部的学生家长、舆论媒体、人才需求单位以及社会各界都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一个明显的事实:现在高校的大学生无论是学习意愿、学习投入,还是学习效果都远远不如从前的大学生了。且不说高校“六十分万岁”的流行以及挂科被取消学籍开除者大有人在,甚至出现了学习价值观的错位和混乱——不少学生认为学习不好“不是因为不用功而是因为不会考试作弊,而考试作弊被发现则是运气不好”。因此,不仅仅是教师和学术事务部门和学生事务管理者,所有关心高等教育的学者们都必须问一问:现在的学生、学习和教育到底怎么了?
刘献君教授在2003-2008年间,到几十所高校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过程中,观察了包括“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地方本科院校在内的100多个没有评估专家听课的课堂,感触最深的是“学生眼睛不亮”。教师的讲授没有吸引和打动学生,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不少学生在玩手机、睡觉、听音乐,显得心不在焉[1]。基于笔者自身多年的教育经验,出勤率85%左右、有60%左右的学生上课认真听讲,这样的课堂能够反映并且代表当前我国高校教育的实际情况。
学生事务管理唯有不断回应时代问题才能凸显其存在价值。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来看,从精英高等教育到大众化高等教育,意味着质量观的转变,大众化高等教育必须要有与之对应的高等教育质量观[2]。虽然,精英阶段的质量观并不适合大众化阶段,但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并不是“质量低下”的代名词。无视、忽视和漠视高等教育质量的变化所带来的危险就是高等教育系统的崩溃,追求高质量并始终保持质量的动态改进,不仅是一个学科、一所大学、一个国家高等教育保持良好声誉的重要前提,也是一所有生态、负责任的高等教育系统的应有内涵。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3],关注学生学习理应成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和学术事务共同追求的核心价值和时代内涵。
从美国来看,美国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经历了混沌期(1636年哈佛建校到1776年美国独立)、萌芽期(1776年美国独立到1890年学生事务专职人员诞生)、形成期(1890年学生事务专职人员诞生到1937年《学生人事宣言》颁布)、发展期(1937年《学生人事宣言》颁布到1968年“明日高等教育工程”出台)、多元扩展期(1968年“明日高等教育工程”出台到1994年SLI理论的提出)以及突破与创新期(1994年SLI理论的提出至今)等六个阶段[4]。其中,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的学生事务管理尤其值得关注,1968年美国大学人事协会(American College Personnel Association)推出“明日高等教育工程”(The Tomorrow’s Higher Education Project),该工程于1972年发表了布朗(Robert D.Brown)的《明日高等教育中的学生发展:回归学术》(Student Development in Tomorrow's Higher Education:A Return to the Academy)。1986年高等教育标准促进会(Advancement of Standards in Higher Education)出版《CAS标准及指导方针》(CAS Standards and Guidelines)。1994年美国大学人事协会(ACPA)发布了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报告,《学生学习是当务之急——学生事务的含义》(Student Learning Imperative Implication for Student Affairs),这份报告着重提出,要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的紧密联系至关重要。紧接着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学生学习的报告:1998年的《强有力的合作伙伴:为学习共同负责》(Powerful Partnerships:A Shared Responsibility for Learning),2002年的《强烈的期待——一种定位于国家民族大学学习的新理念》(Greater Expectations:A New Vision for Learning as a Nation Goes to College),以及2004年的《对学习的再思考——聚焦学生的校内经验》(Learning Reconsidered:A Campus-wide Focus on the Student Experience)和2006年的《对学习的再思考第二版——实施聚焦学生校内经验的实践向导》(Learning Reconsidered 2:A Practical Guide to Implementing A Campus-Wide Focus on the Student Experience)等报告的发布,显示了美国高等教育对大众化乃至普及化阶段学生学习问题的重视及回应,以及由此出发而推动的学生事务管理的转型变革。
二、从教学范式到学习范式:学生事务管理的转型
学生学习问题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问题,主要是由于从精英延续而至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管理存在的三个不相适应所导致的:一是单一维度的教育目标与入学主体的大众化所带来的学习主体多样化、学习目标多元化、学习期望层次化之间的不相适应;二是预设固化的学习计划与知识需求的普及化所带来的知识获取泛在化、学习内容个性化、学习经验建构化、学习选择多样化之间的不相适应;三是相对封闭的教学方式与高等教育的中心化所带来的高等教育开放化、人才培养动态化、质量评价多维化之间的不相适应。
针对学生学习问题,目前很多高校采用了很多探索性的管理措施。这些措施大体上体现了两种促进学生学习的路径:一是从学术管理的角度,从教师出发,强调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突出教学过程的人本特征,试图通过教师授课的高水平带动学生学习的高质量[5]。然而,在实践中,教学工作质量的内隐特征与教师评价的量化要求始终成为一组矛盾,教师教学质量提高的难题始终伴随着教学和科研之间的矛盾而存在。二是从学生事务管理的角度,从学生事务部门出发,强调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突出学生事务管理的纪律性要求,突出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与调动,试图通过强化学生学习纪律和转变学习态度来推动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然而,在实践中,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与约束性始终存在矛盾,而且学生学习与成长不仅仅是单个部门的责任,学生学习质量也不仅仅与外在的纪律约束和内在的学习态度紧密相关,还与所学专业、学习条件、学习氛围以及社会环境紧密相关。因此,无论是从学术事务还是从学生事务出发,依靠现有的教育管理思路显然难以有效突破和解决学生学习质量问题,现有的方法既不能治标,更不能治本。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学生学习问题的复杂性,迫切要求跳出教育管理中的具体问题,回到高等教育的原点问题,探索用新的教育管理范式来彻底推动高等教育变革。范式(Paradigm)作为科学方法论的重要概念,是由美国科学史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S.Kuhn)提出来的。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中,把科学的发展视为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相继交替的历史,而科学革命就是新“范式”取代旧“范式”的过程。虽然人们对库恩的“科学革命”理论持有不同观点,但他的“范式说”因为有很强的解释力而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应用。范式提供的是一种基于对世界根本看法的方法论体系而不只是某种具体的研究方法[6]。从高校教育管理的整体、全局和根本上来认识学生学习问题,没有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是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关键因素[7]。因此,当前必须推动高等教育“从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范式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范式的转变。
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不是某种教学方式的改革,而是教育教学范式的转型[8]。“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范式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教育教学范式,以教师、教室、教材为中心;而“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范式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育教学范式,以学生发展、学生学习、学习效果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不是指教师与学生角色、身份、地位的高低之分,而是指教学理念、管理理念、服务理念的转变,教学方法、评价手段的转变,教学的目的、任务不在“教”,而在“学”。“以学生为中心”,最根本的是要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即从“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创造知识”转变,从“传授模式”向“学习模式”转变。因此,学校要从“课堂、教师、教材”“老三中心”,向“学生、学习、学习过程”“新三中心”转变,真正关注学生的学习。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服务的,目的决定方法。学习是一个“自主构建”、“相互作用”和“不断生长”的过程[9]。这一范式的转变,突出了高校教育目标和教育过程的一致性,切入到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实现“从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范式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范式的转变。学生事务管理迫切需要在高等教育的核心地带实现转型,主要体现在从教师信条到学生信条的理念转型,从与学术事务的并行发展到立体网络的结构转型,从竞争成才到人人成才的评价转型三个方面。
第一,学生事务管理的理念转型。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范式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范式的转变,其核心是从教师信条(教育者信条)向学生信条(学习者信条)的转型。在传统的学习理论与实践活动中,对学习的解释、定位及方法、路径选择,主要基于教育者信条,而学习者信条则无足轻重、不被承认。基于教育者信条的学习范式普遍呈现出他律性、强制性、排斥性品质,不仅导致学习意义的普遍失落,而且造成严重的逃避学习、恐惧学习、厌恶学习现象。重建学习概念与学习范式,绝不仅仅是学习方式方法的转变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将学习定位为“学习者的活动”,使学习建立在学习者的信条基础上[10]。以教师为中心的学生事务管理坚持客观主义知识观,教师是具有丰富知识存量的学者,教学是在教师的传授下知识由教师主导、向学生流动的预设过程,与预设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不一致的教学过程都被视为不正常的教学过程。学生事务管理的目标是支持教学,重点在于支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并维护正常的教学环境。然而,这一观念在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困境。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事务管理坚持建构主义知识观,知识不是预先设定的,而是个体自主建构、并受学习环境影响、师生互动形成的。学生事务管理的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发展。
第二,学生事务管理的结构转型。“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范式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范式的转变,带来了学生事务管理的结构性转变。教学范式下的学生事务管理坚持以认知理论为核心的学习观。学习的实质就是获得符号性的表征或结构并应用这些表征或结构的过程,学习形成认知能力为根本出发点,是发生在学习者个人内部的一种活动。教学范式是以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的传输过程为重点,大学是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的机构,是提供教学的场所。对应这一观念,学生事务管理和学术部门之间是同步发展、互不交叉的并行发展结构。大学是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的认知场所,学生发展等同于认知能力的提高,其教学管理结构是程序化、模块化的,强调以提高学生认知能力为重点的教学管理过程。学习范式下的学生事务管理坚持以情境理论为核心的学习观,学习的实质是学生参与实践,与他人、环境等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形成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提高社会化水平的过程。学习以提高实践能力,促进社会化进程为根本出发点,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形成能力以及社会化的必经途径[11]。对应这一观念,学生事务管理和学术部门之间是重叠交织、交互共生的立体网络结构。大学是学生自主学习、探寻新知、提高实践能力的实践场所。学生成长意味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教学管理结构是整体化、选择性的,突出强调学生学习环境与高校整体育人目标的一致性,促进更为有效的学生社会化进程。
第三,学生事务管理的评价转型。“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范式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范式的转变,还意味着学生评价理念及方式的转变。教学范式下的学生事务管理坚持教育质量取决于教育资源投入水平,较多关注教师的教和教学资源的输入质量。教师是绝对的学生学习评价主体,学生事务管理是辅助者。教师用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支配、评价并影响学生学习。教学评价是筛选性、竞争性、等级性的。学生群体被划分各种等级。学生事务管理比较注重对学生身份的认定,并采取不同的层次化管理手段来推进。学习范式下的学生事务管理坚持教育质量取决于学习输出水平,较多关注学生的学和学生投入的参与质量。教师、学生和学生事务管理者都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教育者,也是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重要成员,作为推动学生发展的共同主导者和行动者,共同参与、集体治理、通力协作。学习评价强调多样评价、非等级性的和人人成才,学生事务管理突出学生发展和学生服务,注重通过与课程学习的无缝对接,诱导学生自主发现及建构知识,创建高效学习和成长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成功的机会。
三、学习范式下学生事务管理的建构要求
从教学范式到学习范式的转型变革,将是高等教育根本性、持续性、全方位的变革。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从1994年发布《学生学习是当务之急——学生事务的含义》以来的近20年的实践表明,关注学生学习始终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阶段学生事务管理的核心价值,将是中国高校未来若干年学生事务管理转型变革的主要方向。就目前而言,推动从教学范式到学习范式的转型变革,中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需要在三个方面整体建构。
第一,基于证据的学生事务管理。基于证据的学生事务管理必须要从理论出发,以量化为手段,以数据为基础。美国的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及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具有一个突出的优点,那就是能够将思想成果演变成可以量化的研究方法和实践工具,从而对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操作价值。而在中国目前的教育实践,这方面明显不足。将教育观点和理论变成量化方法,理论就不仅仅是理论,而成为了教育实践中可以操作的工具。美国学生发展理论中的个体环境互动理论,如阿斯汀(Alexander Astin)的“输入——环境——输出”模型(Input-Environment-Output model)[12],以及后来提出的“学生投入”(student involvement)理论[13];社会心理理论,如奇克林(Authur Chickering)的七个发展向量的研究[14];认知价值观理论,如皮亚杰(Piaget)和科尔伯格(Kohlberg)等学者的理论研究成果,均演变成了学生事务管理的具体标准和实践工具,成了美国学生事务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和原则。阿斯汀的理论模型,经过丁托(Tinto)、帕斯卡雷拉(Pascarella)、特伦兹尼(Terenzini),以及乔治﹒库(George D Kuh)等学者的进一步研究,发展并形成了国家学生学习参与调查(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简称NSSE)的概念框架。NSSE从五个方面对学生学习参与状况进行了评价:学业挑战程度(ACL)、学生学习的主动合作水平(ACL)、师生互动水平(SFL)、教育经验的丰富程度(EEE)以及校园环境的支持性(SCE),从而成为美国研究学生学习成果的首选标准,为学生学习成果和教育质量评估提供了重要的测量工具,从而推动了学生事务管理的科学化进程。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NSSE反映的是高校整体的育人质量证据,而不是个别优秀学生传闻轶事般的办学证据。长期以来,由于数据和信息的缺乏,我国高校常常采用典型个案,如个别明星学生的典型事例来证明学生事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质量。这从本质上是不科学的,也不具有说服力。而且,中国的学生事务管理基于管理者的个体经验,比较强调学生事务管理者的敬业精神、精力投入和管理能力。这一管理方式,适用于管理对象单纯、管理流程清晰、管理幅度较小、管理过程直接、管理评价一维的线性管理环境,而不适合知识社会背景下的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学生事务管理作为院校研究的重要内容,必须是建立在以数据和信息为核心证据基础上的科学管理,以数据和信息的综合评价作为学生事务管理服务学习、服务学生、服务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基础。
第二,因材施教的学生事务管理。学习范式下学生事务管理一方面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权,切实落实学生学习的保障权和自由权,既充分保障学生必要的学习条件,又赋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选择。学习范式下教育管理的重心不是构建多么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而是不断引入和拓展资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多优质的、可选择的教育资源。在整体优化的育人系统中,进一步增强和促进学生成功的可选择性。
另一方面,坚持人人成才观,特别注重因材施教、注重针对学生个体特征,采用更加灵活有效的个性化教育方式。因材施教作为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具有重要的价值。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因材施教产生了突出的困难,然而信息技术特别是大数据(Big Data)技术的发展为因材施教理念的教育实践落实带来了希望。运用大数据的理论和方法来充分掌握和挖掘学生个性、学习、经验和发展的各类数据和信息,关注学生的原有经验,重视学生的就学经验,分析学生的学习成果,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对策,必然成为学生事务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发展趋势。
第三,整体育人的学生事务管理。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范式下,高校中的所有资源都应充分利用以促进学生学习和个人发展。学习、个性发展和学生发展的概念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如果学习是衡量高校生产率的主要标准,这个标准决定了大学教育的质量,那么学生学什么、学多少也必定成为判断学生事务价值的准则。”[15]大学生的发展是综合而全面的,学生学习深受环境影响,除了课堂教学外,非正式的、偶然的交往和活动以及不确定的复杂情境等都可能引发学习。各种各样的课内、课外和校内、校外的经历,都有助于学习和个性发展。因此,必须充分利用校园的各种资源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要建立一种基于大学生体验的全校教育模式(A Campus-wide Focus on the Student Experience)[16]。
中国高校学生工作强调多年的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育人的工作模式(简称“三全模式”),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范式下具有突出重要的价值。关注大学生体验的全校教育模式就是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育人的整体育人的工作模式。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学习成长、人际互动与环境影响交织作用。学生事务管理者和教师一样,甚至学生自己,都是自身成长的教育者。学生学业成功依赖于其学生发展的支持系统——学术事务、学生事务以及校园支撑事务的无缝对接。学习范式下的学生事务管理必须达成学生学习和生活经验的一致性、整体性,学生发展是全方位的,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以及意义建构等过程,最终完成知识的建构、意义的建构和社会自我的建构。学生发展是全过程的,是学生入学前经验、学习和生活经验,以及最终获得的大学和社会经验的有机统一。学生发展需要全员配合,整个校园都是教育学生的场所,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必须与大学使命相匹配。
[1] [7][9]刘献君.论“以学生为中心”[J].高等教育研究,2012,(8):2.2.4.
[2] 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江苏高教,2000,(1):6-10.
[3] 储祖旺,蒋洪池.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J].中国高教研究,2010,(3):69-70.
[4] 马健生,滕珺.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历史流变[J].比较高等教育,2006,(10):63-69.
[5] 李岗,甘霖,杨琴.理工科大学艺术专业学生的教育管理模式[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89-90.
[6] 冯向东.高等教育研究中的“范式”与“视角”辨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3):100-108.
[8] 张俊超.推进从“教”到“学”的本科教育教学变革——“院校研究:‘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变革”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2012年年会综述[J].高等教育研究,2012,(8):106.
[10] 郝德永.学习者信条与学习范式的重建[J].教育研究,2008,(12):56-61.
[11] 姚梅林.从认知到情境:学习范式的变革[J].教育研究,2003,(2):60-64.
[12] Astin A W.Four critical years[M].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77.
[13] Astin A W.Student involvement:A developmental theory for higher education[J].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Personnel,1984,25:297-308.
[14] Chickering A W.Education and identity[M].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69.
[15] ACPA.Student Leraning Imperative:Implication for Student Affairs[R/OL].Available:http://www.myacpa.org/sli/sli.htm,2013-05-12.
[16] NASPA,ACPA.Learning Reconsidered:A Campus-wide Focus on the Student Experience[R/OL].Available:http://www.sa.ua.edu/sastaff.cfm?p=7,2013-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