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知识型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变革的视角
2014-04-17肖凤翔张永林
肖凤翔,张永林
(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天津300072)
高等职业教育知识型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变革的视角
肖凤翔,张永林
(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天津300072)
按照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影响人才规格,进而影响人才培养目标这一逻辑主线进行思考,才能找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真实答案。文章在论述温特制企业生产组织方式产生背景、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知识型技能人才产生的必然性、含义、特点,并从国家发展战略、企业发展、劳动者个体发展三个层面分析了知识型技能人才的现实需求。
高职;培养目标;知识型技能人才;企业生产组织方式
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历经技术型人才、实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高技能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调整。很长时间存在着技术与技能人才定位争论。2012年6月教育部颁布《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向进行新定位:“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高职确实越来越注重企业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中的作用,教高[2006]16号文规定“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均以岗位、岗位群作为逻辑起点,借助劳动者规格中间变量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是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在具体生产运行上对劳动力进行任务分配形成的节点。岗位的多少、层次、权利义务、任务分配都是由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决定的。按照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影响人才规格,进而影响人才培养目标这一逻辑主线进行思考,才能找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真实答案。
一、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及其变革
(一)企业生产组织方式
生产组织方式是企业按照专业化原则,对输入的诸生产要素或生成资料进行合理组合与配置的一整套方法、规则、一定的组织结构形式、具体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和手段。“组织”作为动词,意为组合、配置、调整。“组织”的对象是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是企业从事物质生产所必需的一切物质条件,即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综合,包括劳动力、土地、机器、设备、厂房、工具、燃料、原材料、辅助材料等。“组织”作为名词,是指由生产要素或生产资料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企业是一种生产组织系统,其内部生产过程是一种组织过程。因此,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含义既是动态的,也是静态的。
该概念不同于生产方式。“生产方式”由马克思提出,指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取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界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体系。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方式是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是划分社会类型的基本标志。
一个企业采用何种生产组织方式,外部取决于企业面临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社会、经济环境、市场竞争要求;内部取决于企业的生产类型、产品特点、生产技术和管理。生产组织方式随着时代发展而变革,具有自然历史性。
(二)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
到目前为止,企业先后出现三种主要生产组织方式:福特制、丰田制和温特制[1]。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前,以家庭手工劳动或家庭作坊为主的单件生产,生产组织方式基本构成单元是产品(服务)。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生产组织方式发生质变,由产品(或服务)变成某个环节的操作或任务。1945年至1974年,福特制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建立在流水线分工基础上的劳动组织方式和大批量生产方式,强调标准化,“准时制生产(JIT)”是其典型代表。20世纪60年代,丰田公司为首的日本制造业将福特模式与弹性生产方式结合,改组为丰田生产方式(精益生产方式),以克服流水线生产方式弊端。
20世纪 90年代,美国出现以顾客满意为宗旨的敏捷制造生产模式,即温特制。它的产生有一定的时代背景。首先,第三次科技革命让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这是一种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使用基础上的崭新经济形态。其次,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无形生产要素变得与技术、资本等流动性生产要素同等重要。再次,人们的消费需求、消费意识不断变化,经济全球化对企业造成极大外部压力。产品的生命周期正在缩短,而新产品研发周期却逐年增加。最后,大数据时代到来,数据价值转移到数据拥有者手里,传统的商业模式也被颠覆[2]。大数据改变了市场、组织结构。为了生存,企业必须对其生产方式进行调整。
温特制生产组织方式有以下特征:
1.三个主要特点。包括生产模块化、技术标准化、业务外包化。模块化基础,把复杂生产系统分解为相互独立的各个部分,然后通过即插即用的接口把各个部分联结为一个统一的系统。温特制核心内容是技术标准的确立与推广。在温特制下,竞争的重点不是有效投资, 也不是降低成本, 而是技术标准、游戏规则的制定和客户群的锁定。业务外包是温特制经营采取的主要形式,企业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资源, 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这三个特点让企业实现对资源的高度集成与集约,推动垂直一体化型企业向水平分工转变,出现了生产方式分散化及制造模式打印化。
2.生产组织方式的柔性化。首先,生产设备的变化,从标准化、大批量生产专用设备到“系列化单件生产”的柔性生产装备。其次,柔性化的关键技术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模糊控制技术、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及智能传感器技术。再次,企业间的合作关系网络替代以往的纵向一体化,组织结构变得柔性化和虚拟化。彼得·德鲁克称之为网络结构,特点是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更少的命令、缩减中间管理层。最后,将有知识有技术的劳动力、柔性生产技术、灵活管理集中起来,通过企业间网络技术,应对迅速改变的市场需求和进度,具有更理想的动态适应性。
3.知识成为独立投入要素创造价值。知识已经从物质生产资料的附庸变成它的精髓。与传统生产组织方式的假设条件完全不同,在温特制中,知识成为生产要素中的独立因素,企业可以单凭知识技术创新就能获取收益,而无需经过生产要素生产阶段。知识由潜在的生产力变成了现实的生产力。达尔·尼夫认为:“知识是今天唯一意义深远的资源。传统的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没有消失,但是它们已经变成第二位的。”[3]彼得·德鲁克指出:“知识的生产率将日益成为一个国家、企业、公司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温特制企业瞄准的是知识生产率的高低,即把新知识转化为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效率高低。知识的重复使用性、增值的无限扩张性和共享性,改变了传统企业受物质资源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限制,企业获得高速、持续增长的机会和能力。
从知识的角度解释企业行为及其组织创新成为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早在1983年,保罗·罗默就提出“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是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可以提高收益。企业本质被界定为“生产性知识和能力”的集合[4]。在一定意义上,温特制就是以物质产品为载体,凝聚知识、利用知识、创造知识而盈利的自组织系统。
4.“持续创新”。“持续创新”是温特制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从福特制、丰田制到温特制,是一个从非连续性创新到连续创新的连续谱系。“当原有的市场开始衰落、新技术突飞猛进、竞争对手成倍增长、产品淘汰飞速的时候,只有那些持续创造新知识、将新知识传遍整个组织,并迅速开发出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企业才能成功。而这种企业就是知识创新型企业,其核心任务就是持续创新。”(野中郁次郎,1999)持续创新与突变式或非连续性创新有本质区别,再一次让创新与生成相融合,表现出低成本、短周期特点。创新的重点集中在最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上,集中在核心行业价值链中优势最大环节上。
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
历史发展规律表明,每次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都伴随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5]。
第一次工业革命前,不存在学校形式的职业教育,依靠传统学徒制培养人才。工业革命后,适应初级工厂制,职业院校开始培养适合机器化大生产的初级劳动者。可将其视为机器的延伸,表现出明显的工具性,是技术奴役下单向度的人。福特制企业生产组织方式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岗位技术能手(可称为专门技能人才),以适应流水作业的专门型技能人才需求。针对丰田制,人才培养目标开始由专门技能人才转向复合型技能人才,强调一专多能。
伴随温特制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兴起,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为知识型技能人才,既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又具备较高操作技能水平的人员,可概述为“知识+技能”型人才。
(一)知识型技能人才是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企业生产组织方式最初是自发形成的,后来成为“有意识的、有计划的和系统的”[6],到现在越来越表现为一个自组织系统,是无形的独立存在。企业的本质被界定为“生产性知识和能力”,这是生产组织方式的系统目的性。反映到高等职业学校教育中,专业课程体系和知识型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就是理想化的实体化。
其次,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如滚滚洪水,裹挟着知识和劳动者前行。两者均发生质变,从静态变成了动态,且相互影响、相互提升。知识成为独立投入要素创造价值。劳动者掌握着知识,逐渐摆脱技术的奴役,获得发展的自主性。原有人才培养目标的旧壳装不下发生蜕变的新人了。企业需要的新型人才是运用知识和智慧创造的价值高于动手创造价值的人才。
再次,新企业生产组织方式代表生态主义价值取向,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的工具性价值观。“在一个全新的全球紧密相连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同一个生物圈的一部分,以此进行思考并身体力行。”[7]现有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过于强调工具性价值,而知识型技能人才包含了一套内在的价值体系。
总之,随着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历史性变革,由其决定的、为其所用的劳动力规格、素质发生质变。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调整、适应。可能唯一主动权是对这种新人才的命名。“知识型技能人才”在名称上,最主要的是在内涵上能够满足新生产组织方式的内在需求。
(二)知识型技能人才的解读和特点
1.“知识+技能”的解读。首先,从内容看,存在三种解释。第一种解释,知识是“经过人的思维整理过的信息、数据、形象、意象、价值标准以及社会的其他符号化产物,不仅包括科学技术知识——知识中最重要的部分,还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商业活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经验和知识,人们获取、运用和创造知识的知识,以及面临问题作出判断和提出解决方法的知识”。经合组织认为“知识”范围包括“事实知识”、“原理知识”、“技能知识”和“人力知识”。从以上定义可知,狭义知识指科学理论知识,广义知识包括科学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
技术是指人们从现实到达理想目的的操作方法,包括相关的理论知识、操作经验及技巧。技术可以分为经验型技术、实体型技术和知识型技术[8]。技术不能离开经验,但它主要不是靠经验积累,而是来自科学理论知识。
技能指必须经过学习、训练或工作经验,反复练习动作系统,保证顺利完成任务的一种动作活动方式、知识运作方式和智力活动方式相结合的复杂能力系统。技能是应用专门技术的能力,是人化的技术。
科学知识、技术、技能、经验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连续体,包括自上而下的演绎、迁移,也包括自下而上的归纳和总结,连接着理论与实践。“知识+技能”能够体现这个双向互动,反映职业教育知识观的内在要求。
第二种解释,技能在横向上可分为动作难度大的技能和知识含量高的技能[9]。两者并非层次关系,只是同层次的“子系”,存在伴生、随动关系。“知识+技能”提法能够涵盖二者,直接指向基于技术应用5B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
第三种解释,在企业生产组织方式里,关于怎样协调各种生产技能和整合各种技术的学识,称为“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潘汉尔德,哈默,1990)。这种学识属于企业核心能力包括的技术和技能,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技术和技能。
其次,既然广义知识已包括技能,知识型技能人才中的“技能”又有何它意?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在实际工作中偏重技术应用,将科学知识、技术成果用于工作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突出了自上而下的应用。但在人才培养阶段,更偏重自上而下的习得。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保证学生从实际操作的实践经验中获得技能、技术乃至科学知识。“技能”一词可表示这两个偏重。
再次,从持有人来看。“职业论”认为,科学理论知识理应为科学家、工程师、教授、律师、外科医生和会计师的群体所掌握,这些人才属于知识型人才。而技术、技能是企业一线劳动者的专属。“高技能”或“技能型”确是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历史承续,是由职业教育职业性本质决定的。但不能将其范围局限于技术、技能,要警惕高职院校“技能”标签固化现象,职业教育自身也不能自我设限、自我局限,忽略新生产组织方式下蓝领工人自我发展、自我扩展的现实需求。
2.知识型技能人才的特点。第一,知识型技能人才是创新型人才。温特制企业作为知识创新型企业,需要的劳动力不再是产品生产流程中某一机器的延伸物,而应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技术标准创新的主人。他们是企业持续的创新和动态能力形成的关键,保证企业应对市场变化并获得竞争优势。
第二,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内容包括企业生产某一模块的生产技术、产品质量意识、产品标准、游戏规则及接口处理等。掌握的不是具体知识点,而是获取、运用、创新知识的能力。彼得·克拉克认为,知识型技能人才必须对自己的贡献负责,必须自己管理自己的生产率并具有自主性。能熟练使用网络高效获取新知识、新技术、新能源以及大数据,将其吸收与整合,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掌握“元”技术。“元”技术,即技术开发平台。单纯以岗位工作任务为依据培养技能型人才,不能跟上技术更新越来越快的脚步。随着技术的进步,知识型技能人才不仅掌握生产需要的技术,而且了解技术背后的理论,因此可以适应岗位与技术更新要求[10]。
第四,具备操作技能。知识型技能人才从事的工作属于计划与实施、动脑与动手结合的创造性劳动。金泰尔(A.M.Gentile,2000)提出操作技能的二维分类:“动作结构功能”和 “环境背景特征”。后来又细化为16 种不同特征的技能类型。知识型技能人才呈现为多技能的特征,是16种类型在解决具体问题情境下的排列组合。
三、我国知识型技能人才的现实需求
(一)国家发展战略层面
我国发展道路将经历工业化为主、工业化和知识化并重、知识化为主三个主要阶段。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11],目前正处于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关键过渡阶段。我们提出坚持自主创新,到2020年建设成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为打破发达国家对技术标准与游戏规则的垄断,我国提出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这些战略的实现关键是人才。应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高知识、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知识型产业,加速创新型人才培养。《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二)企业发展层面
一些沿海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已经出现温特制企业或类似温特制的总部经济战略。这些企业围绕自身核心技术建立产业链,以模块化、大规模定制的方式组织生产,将一些零部件生产环节外包,集中精力进行技术研发,制定技术标准,锁定顾客。企业从微笑曲线底端逐渐向上端移动。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福特制、丰田制、温特制同时存在,专门型技能人才、复合型技能人才、知识型技能人才需求共存。但企业生产组织方式越来越向温特制靠拢,越来越多企业需要知识型技能人才,这是一个客观发展趋势。
(三)劳动者个体发展层面
从福特制、丰田制到温特制,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历史沿革规律表明:新的企业生产方式逐渐远离有序和稳定性,蕴含了涨落、不确定性、多重选择、有限的可预测性和张力。这为个体摆脱技术奴役、发挥创造性提供最好平台。作为生产的首要因素——劳动者,需要由原来的“体力型”技术的囚徒转化为“知识型”创新的主人。
到目前为止,知识型技能人才未正式出现在政府文件中。政府文件也没有直接使用企业生产组织方式一词,一般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需要”、“产业发展”等,但两个概念已初见端倪。“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的提法不能视为“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回归,也不能视为“技术型”与“技能型”两个概念简单加和,而应该理解为知识型技能人才概念前瞻。
[1]马光秋.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的演进分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45-50.
[2]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M].盛杨燕,周 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76.
[3]达尔·尼夫.知识经济[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57.
[4]刘 刚.后福特制研究——生产组织方式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
[5]查吉德.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新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8):12-19.
[6]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02.
[7]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M].张体伟,孙豫宁,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248.
[8]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43.
[9]张振元.技能分类若干问题新探[J].职业技术教育,2007,(28).
[10]彼得·杜拉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M].北京:生活·图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184-197.
[11]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课题组.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1995-2005年中国工业化水平评价与分析[J].新华文摘,2008,(1):21- 25.
(责任编辑肖地生)
G710
1003-8418(2014)06-0143-04
A
10.13236/j.cnki.jshe.2014.06.045
肖凤翔(1955—),男,四川成都人,天津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永林(1978—),男,河北顺平人,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
2011年教育部人文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学科建设提升我国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研究”(项目编号11YJAZH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