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概念在高中思想史教学中的运用
2014-04-17陈振华
●陈振华
通过多次课堂观察,笔者发现大多数教师将《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 一课中四位思想家的思想分别讲述,然后归纳其共性,这样的教学处理虽然符合应试要求,但也陷入了只见思想,不见历史(时代背景和思想的发展脉络)的误区,同时也没有探讨李贽与明末清初思想活跃的内在关系? 如再深究则还有这些问题值得考虑:既然这些思想家批判专制,为何就不能称之为“民权意识”?究竟如何理解“活跃”?为此,笔者引入了“身份”概念,有效解决了以上问题。
一、“身份”概念的界定
“身份”的含义为“自身所处的地位”[1],这种地位是特定时代历史的反映,不是后人所强加的,更多是思想家的自我认同。 如《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一课中增加的“遗民”就是这样的身份概念。
中国古代“每当新旧王朝更替之际,总要涌现出一批缅怀故国,隐遁乡野,不仕新朝的知识分子。习惯上把他们称为遗民。”[2]遗民是真实的历史群体。历史教学中引入的身份概念必须是客观的, 杜绝随意臆造。遗民的存在是明末清初的普遍现象,这一群体与当时儒家思想的活跃有极大关联,“从顺治元年到康熙二十年约三四十年间, 完全是前明遗老支配学界……康熙二十年以后,形势渐渐变了。 遗老大师,凋谢略尽。 后起之秀,多半在新朝生长,对于新朝的仇恨,自然减轻……所以这个时候的学术界,虽没有前次之波澜壮阔,然而日趋于健实有条理”。[3]以上梁启超把明末清初思潮的涨落与遗民这一概念联系起来,可谓公允。 《王夫之自题墓志铭》中写到“有明遗臣行人王夫之字而农葬于此”,其他两人也是视已如此,可见遗民身份是思想家自我认同的。
二、增加身份概念的依据
围绕教学目标,有助于突破重难点,是增加身份概念的根本依据。 《浙江省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提出该课的教学目标为: 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认识思想家思想的价值。这里准确认识思想价值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其前提是对思想本身的理解,而这必然要触发对思想生成原因的探究, 但如何引导学生才能在有限的课时内认识其原因并理解四大思想家的思想呢? 笔者把突破口确定为从时代背景来理解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思想, 调整教材叙述逻辑,把明朝中后期李贽的思想列入背景考察,通过对时代背景和思想内在发展脉络的考察, 选择了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共有的“遗民”身份去破解其思想及价值。
一般认为增加非教材概念,是不可取的,但笔者认为此课教学中可以而且应该引入“遗民”这一身份概念:
首先,教学应基于学情和重视理解。高三文科学生在语文等学科或课外阅读中已接触过类似“遗民”群体的人,比如苏教版语文必修三《指南录后序》中的文天祥。 相比宋明理学, 此课课文学生较易 “读懂”,教师如果仅罗列思想并简单比较共性,完全可应付考试,但却达不成三维目标,尤其是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思想要了解思想本身的逻辑性,而这又根源于思想家的思考起点,起点又可定位于其身份。
其次,理解应有逻辑。笔者力图引导学生逐渐认识的思想演进逻辑是:明遗民反思明亡教训,认为明亡于政治上的君主专制和思想上心学 (儒学) 的空疏。 因此,他们在政治上提出批判君主专制,限制君权;思想上不自觉地发展了李贽的儒学思想,改造或否定心学,主张经世致用的实学。 明亡清兴之际,出于对儒家文化命运的危机感, 他们又提出国与天下之辨,进行讲学或著述等活动,传承儒家文化。 清康熙时政策调整等原因导致遗民群体变化, 活跃局面渐趋平和。 由于遗民的身份,他们提出的种种主张,虽然活跃了当时的思想界,但不可能是近代性的。需要指出的是从客观上来说,这一活跃也是有价值的,教学中可以根据其遗民身份,把握分析的分寸,他们的思想对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转化、 近现代社会和整个中华民族而言都有显著的价值。
综上所述,笔者试图改变就“思想论思想”的思路,从身份概念去引导学生理解思想及其价值,达成教学目标。
三、渗透身份概念的策略
(一)确定身份,培育情感,再现历史现场
该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遗民与明末清初思想活跃的密切关系,笔者充分利用教材史料,培育学生对遗民的敬畏感,再现历史现场。
材料一:
乾隆41 年编纂《贰臣传》,分甲乙两编,共收录了明末清初在明清两朝为官的人物120 余人。 ——改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
清初遗民(不仕新朝的知识分子)人数之多,无从统计。 ——钱茂伟明代史学的历程
材料二:
黄宗羲希望自己死后将头发散开, 盖上一条单被, 放在一个石头棺材里裸葬。 ——黄宗羲为何坚持裸葬自己环球人物2011 年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精卫,顾炎武1647 年
第一,教师出示材料一引导学生认识明末清初两大立场对立的知识分子群体, 即出仕新朝的贰臣和不仕新朝的遗民。 第二,利用材料二,师生合作探究丰满遗民的形象。 教师简述黄宗羲散发裸葬的故事,学生结合清人扎辫的形象,形成对黄宗羲遗民身份的确认。 第三,朗读教材史料顾炎武的《精卫诗》,诗人通过精卫鸟矢志填海,不惜捐躯的精神,比喻和歌颂了坚持抗清的志士,而以燕、鹊之流只知道筑造自己的巢穴鞭挞了民族的败类。
通过分析材料,学生确证了三大思想家的遗民身份,遗民的行为给学生带来了心灵上的震撼。
(二)运用身份,分解知识,体悟思想内涵
环节一:明遗民从政治层面反思明亡教训
在了解遗民及其生活的历史现场后, 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阅读教材并想象明遗民可能会做哪些事? 学生很自然得出他们会反思明亡教训或参加反清斗争。 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阅读思想原典,探究反思的内容。
材料三:
有明之无善治, 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
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分享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 ——顾炎武日知录
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然则尊令长之秩, 而予以生财治人之权……设世官之奖。 ——顾炎武郡县论
第一,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思想文本,结合必修一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史实,得出以下认识:遗民反思得出明亡于君主专制,因此,他们批判专制并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
第二,教师以顾炎武《郡县论》为例,引导学生结合分封制和郡县制的知识, 得出他解决郡县之弊的方法: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之后,教师再解析“尊令长之秩,而予以生财治人之权”并让学生结合古代选官制度的知识,分析“世官之奖”的含义,导出其思想实质仍旧是对旧体制的改良,这符合遗民的身份。
环节二:明遗民从思想文化层面反思明亡教训
思想家的批判并不是一味的否定,也有继承。思想史需要交代思想的继承性,否则,某个思想家“就会变成一个从石头里蹦出来的猴子,横空出世的思想家,无根无土,历史唯物主义无形中就被抽掉了”,[4]思想史的教学应避免简单的历史唯物主义附会,“但是, 在中学他们的思想仍被解释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反应”,我们可以从遗民身份认清他们的思想既来自于作为儒家学者对明亡的反思, 又来自于对李贽不自觉地继承。可以说,遗民这一身份恰好体现了他们既是儒家,又是一群批判者(需要反思亡国教训),彰显了时代背景和思想发展脉络的影响。
材料四:
嘉靖以来,王门弟子……提倡下,终日清谈成了整个官场的作风。什么国计民生……一概不学、不懂……心学蛊空了人们的灵魂。 ——晚明心学的没落与实学思潮的兴起
以明心见性之空言, 代修己治人之实学……神州荡覆,宗庙丘墟。 ——顾炎武
材料五:
就此百姓日用处提撕一番,如好货,如好色……是真迩言也。 ——李贽
夫私者,人之心也……若无私,则无心矣……学必经世——李贽
材料六:
天下之人, 各怀其家, 各私其子, 是常情也。——顾炎武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 ——黄宗羲
世儒不察, 以工商为末, 妄议抑之……盖皆本也。 ——黄宗羲
第一,阅读材料四,概括王阳明去世后心学的发展态势和历史影响:发展迅猛,成为了一股思潮,造成了明末社会风气的空疏,最后造成“神州荡覆,宗庙丘墟”,明朝灭亡。 而李贽就是那批最先出来反思的思想家。
第二,根据材料五探究李贽思想,教师先让学生摘要能体现李贽发展王阳明心学的关键词, 之后运用逻辑推理,得到以下信息链:心(理)在日常生活中,是私的, 私心是讲实际的, 上升到做学问就是必须“经世致用”。 再让学生比较材料六中顾、黄、王与李贽思想的类似之处, 从内在脉络上认识到明中期李贽对儒家思想的批判性发展为明末清初思想家再次批判空疏的心学,构建实学奠定了基础。
最后,精读材料六,指导学生找出顾、黄、王沿着李贽的思路,深入探讨心之内涵的关键词,得出黄宗羲“自私自利是人之常情”的观点。如此铺垫,教师就可解释黄宗羲的“工商皆本”观:黄宗羲认为人心是自私自利的, 这当然要重视工商业这一最能体现本性的行业,自然就会提出“工商皆本”的思想。这或许比从资本主义萌芽角度解释 “工商皆本” 更有说服力。
环节三:从遗民视角去认识国与天下之辨。
对顾炎武亡国与亡天下的思想, 如果从遗民的视角去分析,或许会得出更好的理解。
材料七:
一般的改朝换代只是朝廷变姓易主, 衣冠礼乐还是照旧……而像赵宋亡于蒙元、朱明为满清取代,异族入主中原,情况就不同了。王夫之曾说:“历代亡国,无足轻重;只有南宋之亡,则衣冠文物亦与之俱亡了。 ——陈平原 追忆章太炎
阅读材料七和人民版教材资料卡片,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亡国就是改朝换代, 亡天下就是文化的沦亡。 在遗民们看来,当时满清入主中原,儒家(汉族)文化也就沦亡了,天下也亡了。
(三)依据身份,把握分寸,思辨思想价值
以往分析明末清初思想活跃的价值时, 一般有两种倾向:其一,过度和当下生活联系,强调道德意义,导致学生对思想认识的迷惘;其二,空泛地阐述思想的进步意义,或突出其民主性,或肯定对思想解放的价值。其实这都不太符合他们的遗民身份,有些拔高或片面化。
材料八:
正是在实学思潮的荡涤下……中国传统学术(儒家思想)完成了由宋明时期的思辨哲学(理学)向清代传统经学的转变。 ——黄爱平论明末清初学术向传统经学的回归
梁启超将《明夷待访录》视为“宣传民主主义的工具”。 孙中山等则抽印《明夷待访录》中的《原君》《原臣》 分发同志, 鼓动反对清王朝的民主革命。——岳麓版教科书
黄宗羲、全祖望以“宇宙元气”、“天地正气”来表彰明末清初的遗民,不单是局囿于传统的忠义,而是从民族精神着眼的——朱义禄论黄宗羲与全祖望的“遗民”观
历史阐释是多元, 从遗民身份去探究其思想在短、中、长三时段内的价值,体现了阐释的多维性。根据材料八,论短时段,遗民们虽然没有发明一种新的思想体系, 但却促进了儒家思想的延续、 转变和发展。论中时段(清末),遗民们在反思明亡教训中发展起来的反专制思想, 客观上成了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共同的理论武器。 论长时段,遗民重气节,这已成了中华民族民族精神之所在。
思想史是意识体系的历史, 它似乎比其他专门史有更多的难以捉摸,这才显得如此的丰富多彩。解释和领悟历史可以有多种方法, 教给学生一个认识的视角,远比记忆单纯的知识更有意义。笔者认为从遗民视角尝试解读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或许对思想的主人会多一些尊重, 让我们的学生多一份同情之理解。 诚然,此视角可能并非应试的方向,但历史教学的价值诉求提醒我们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是历史教师的基本责任。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208.
[2]邓乐群.论宋明遗民的不同特点[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7,(1):75.
[3]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18.
[4]任世江.编余杂俎,历史课程研究[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