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矛盾与反常:大学学科固化的危机

2014-04-17解瑞红

江苏高教 2014年6期
关键词:本学科学科知识范式

解瑞红

(江苏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镇江212003)

矛盾与反常:大学学科固化的危机

解瑞红

(江苏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镇江212003)

大学学科体系具有明显的等级结构,各学科在学科谱系中的位置同学科所获得的权力以及资源密切相关。学科倾向建立学科壁垒、设置学科准入标准来维系既得利益,这直接造成了学科发展的异化。大学学科发展具有理论的批判性和现实的繁荣性的双重矛盾,这种矛盾归根结底在于学科发展本身利益诉求。追求利益成为学科发展的首要选择,这种价值倾向性的直接表现是大学学科的固化。学科等级结构体系、学科标准的利益性和集团化、学科群体的集群性以及知识传播中的惯性加剧了学科固化的倾向,也是学科固化得以延续的机制。而学科固化对学科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学科间资源的流动以及新知识的生产都产生严重的危害。对于学科固化现象的分析和研究是学科健康发展的必要。

学科;学科固化;大学

即使不提供充足的证据,仅以直觉的方式,我们也不难发现,大学中的学科存在着学科固化的现象。表现为大学中各学科具有明显不同等级地位,学科壁垒明显,学科流动停滞,学科资源和利益固化在特定群体中。正如周作宇所言的“根据不同主体的评价,学科间有的学科可以得到更多的认可,或能得到更多的资源,而另一些学科则在公共认可和资源竞争方面,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1]。那么,学科固化有哪些理论和现实矛盾?学科固化存在的机制如何呢?本文从以上角度分析学科固化得以产生和延续的机制,以及学科固化所带来的危害。

一、大学学科发展的理论和现实矛盾

目前大学学科的发展,存在着两种极端的取向。一种是理论上的,很多学者对学科进行的评判。其主要依据是,学科知识体系已然固化、理论范式的保守性和排他性构成了一种权力体系。这种体系借助学科范式标准对不同知识体系的打压来捍卫自身范式的合法性,从而形成一种控制体系,对外保护学科的固有权力和利益,对内通过建立一套特有的学科知识范式的生产操作体系控制学科成员的意识和思想。福柯就曾批判到,一种学科知识范式看似是在客观、公正、理性的情况下建立的,但其实质是为了实施规范目的而时刻准备的一种强制手段,是学科内部某些强势群体控制其他群体的一种学科手段。这种控制的结果造就了学科知识所有者的权威,他们成了控制知识流通的“掌门人”,行使对知识进行控制的权力,学科被有意地间隔出来,以清晰的边界隔绝外部人员的进入,以维护学科内部的固有利益。学科的封闭性越来越突出,从而阻碍新兴学科的发展、阻碍知识的统一和创新。持这种批判观念的学者建议取消学科的限制,推进知识的统一和融合,甚至有学者提出应该取消学科。另一种取向则是实践中大学对学科建设的空前重视。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成为目前大学工作的重心。几乎所有大学都把学科建设作为通往研究型大学的唯一途径。加强学科建设成为大学谋求发展的必然选择,成为大学工作的龙头,学科建设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两种貌似矛盾的现象,深究其根源,皆指向大学学科建设本身存在的异化。为了维护学科知识壁垒所蕴含的权力,增加学术权力的外延,学科被无限制地人为分裂、细化,其结果是大学知识体系的零散化,知识本身被人为割裂成细小的碎块,以此为载体的大学也随着专业的细化被分裂成不同学科构成的学术部落联盟。这种分裂开来的知识体系并不具备对现实现象的解释功能,从而对知识体系的完成形成冲击。为解决这一问题,促进学科间的交流合作是主要途径,学科交流有利于打破学科间的藩篱,促进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还大学以统一的灵魂和功能。但现实情况是学科固化仍然根深蒂固,在利益的操纵下学科的主体坚守学科的边界,并用各种方法阻止外界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固守本学科既得利益,学科固化现象仍然十分明显。

二、大学学科固化产生存在的机制

1.学科等级制度是学科固化的制度体系

大学学科在声望价值、权力资源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决定了学科获取资源的能力和公众对学科的认可程度。在学科谱系中,一些学科可以获得更多的认可和资源,而另一些学科在这方面则处于不利的位置。这是学科等级制度的直观呈现。有学者将学科等级制度定义为,大学学科在声望评价、资源与权力占有方面存在的地位差异[2]。大学的学科等级体现了某一学科在整个大学组织中的地位和发展,而大学学科等级制度就是对大学学科等级结构的直接呈现。学科等级制度的构建可分为体制内构建和体制外构建两种。所谓体制内构建主要指学科体制内部通过建立一定的标准来确定学科,如大学和学者等学科体制内主体通过对学科不同功能的理解建构学科等级。大学通常以各学科对大学生存发展的价值、获取资源的能力、就业率的大小来确定各个学科的等级和次序,学者则更倾向于根据自身的专业视角、获取利益的大小以及学科所代表的社会地位等来确定学科的等级次序。所谓体制外构建是指学科体制外部的主体通过自身所具有的权力和影响力,从获益大小的角度来构建学科等级,如国家主体通过各学科对社会经济、政治需要的满足程度、人才的紧缺性来建构学科体系。除此之外,社会主体或权威人士也通过自身的专业视野、获利情况、自身的权威影响力等促使一些学科在学科等级制度中保持相应的位置。

综上所述,大学学科等级制度的构建过程中,无论是体制外还是体制内,都包含着浓厚的价值利益取向,各主体谋求或维持学科等级的重要依据是利益的大小,特别是资源利益的大小,而不是学科本身真正具有的社会、历史和价值功用。学科等级制度实际变成了学科体系中既得利益群体谋求、获得、巩固自身社会地位和获取、占有某种社会资源的手段。《学会生存》就曾指出,学科所具有的价值和它们在教育上或社会上的用处常常是没有什么联系的。学科之间的等级差距更多的是出于一种人为的偏见。学科等级制度归根结底是各群体按照自身价值标准建构的结果。各主体通过建立学科标准强化本群体学科价值标准的合理性,从各个方面和角度打击、贬低其它学科的合理性,并致力于维持本学科在学科谱系中的地位,避免其它学科超越本学科,进而压制其它学科发展。这会带来大学学科体系发展的偏狭与僵化。具体表现为,大学中在学科谱系中处于强势地位的学科,更会借助于其现有的声望、资源与地位,维持本学科的既得利益,压制弱势学科,抵御新学科的介入。占据强势地位的学科主体也会从不同方面致力于维持现有学科等级制度,尽可能保持学科体系的固化,保证其地位不受动摇。学科等级制度对学科固化发挥着制度保障的作用。

2.学科标准统一化是学科固化延续的机制

学科还表现为一套以共同认可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以及专业术语体系所形成的知识范式[3]。任何知识范式都具有保守性和排他性。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就是一套公认的概念体系、研究方法、技术方法以及专业术语体系形成的过程,也是学科话语权形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特定群体共同的学术利益和话语规则,是学科边界塑造的过程。学科主体通过致力于发展学科标准来确定学科边界,塑造独特的研究对象、术语、知识、方法以及研究群体等。通过确立“自己特定的知识体系、方法体系、学术评价体系、典范的培养体系与工作体系”[4],来保持学科的优越性和保护学科群体的既得利益。以利益维护为目的,各学科主体都致力于界定自身的学科边界,因为一定的学科边界代表着学科地位和获取资源的能力。学科边界不清,没有独特的知识体系、研究方法和学科标准的,只能借用别的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说明本身研究领域和研究范畴的学科,即使在大学里获得了相应的学科建制,在学科等级结构中也处于低级学科的位置。一定的学科边界就代表着权力和资源获取的能力,为了保持这种优势,学科群体致力于抬高本学科的价值标准,排挤或遏制、否定其它学科的价值,按照有利于本学科的价值取向衡量、评价另一类学科的价值。处于强势地位的学科通过其所在的地位和获取的资源,强化自身的价值标准,并把这种学科标准通过意识形态支持和行政体制来加以固化和强化。通过把学科标准的崇高化和制度化来建立起其它学科参照的依据。而在大学学科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科,为了获得和强势学科相应的资源和权力,必然想方设法地向强势学科看齐,按照强势学科的学科模式发展以寻求学科生存发展的空间,按照强势学科的逻辑结构发展本学科的学科体系。按照此种运行机制,必然导致学科发展模式趋同的现象。学科标准的统一化,使各学科发展的路径出现了趋同化趋势,新兴学科或处于落后地位的学科为了谋求学科群体的固有利益,必然以强势学科模式为依据,以其发展路径为自身学科发展的路径,从而谋求获得和强势学科相同的资源和地位。学科标准的统一化为学科固化得以延续提供了路径。

3.研究群体的集群化是学科固化的保证

学科主体一旦被学科所认可,就形成了一个学科的集群,成为一个特定的利益团体。学者集群根据学科对实现自身社会地位、收益的大小来衡量学科的地位,并通过确定学科的性质和边界,来捍卫学科的利益疆域。如果学科要拓展研究范畴,建立一套新的概念体系,树立学科的话语权,学科边界就要被修订,就要产生新的利益关系,就会对现有的学科等级体系产生威胁。如果学科群体比较强势,拥有特定的政治立场的支持,那么学科就会较容易纳入到整个学科等级体系中。如果学科集群的权力较弱,并且新学科的产生被既得学科等级集团所排斥,新学科就会被当成一种危害,而遭到整个现有学科等级集团的排挤。如17-18世纪的自然科学等新兴学科就被古老的人文学科所排斥,排挤到大学门外,直到19世纪中期以后才被大学所接纳。伯顿·克拉克曾指出,从学科的合理性而言,在一个美国大学里成立美国研究系可能是正当的。但是,社会学系和历史学科的教师可能就不这么看,他们会立即想到这样做会使本系教师的学术地位受到削弱,会使他们失去一部分学生,因而把这一举动看作是有危害的[5]。对于新兴学科接纳程度,取决于学科集群对新兴学科的判断,一旦发现新兴学科对本学科的权益产生威胁,就会坚决捍卫自身的权力,特别是一些学科主体中权势较大的学科,更加能利用自身的权力把持学科领域和学科疆界,死守自身的地盘,扼杀或阻碍新兴学科的发展,阻挠新的学科领域的开拓。学科集群对学科疆界的维护和坚守,尽管在促进本学科专业化水平上起到积极作用,但学科集群在学科边界中排斥异己的作法也的确限制了新学科的兴起和学科知识的创新。学科群体的集群化不仅造成了学科固化,也留下了学科专业权力膨胀的隐患。学科群体的集群化是学科固化得以持续的保障。

4.知识发展的传统惯性加剧了学科固化

学科是由知识、学者和学科标准构成的系统组织,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学科组织运作的机制,其中资源和利益构成了组织生存的特性。各种知识理论范式、研究方法、独特的研究方式构成了学科发展的独特性。学科知识的发展就是学者对学科知识的研究不断深化的过程,学科特定的知识范式通过学科内部特定的师生关系和学科专业训练代代相传,形成学科知识发展的独特惯性。 学者被学科接受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忠诚学科的知识传统,恪守学科的各种文化规则,延续学科的发展。学科发展的主要特征就是各个学科的知识范式、逻辑体系、符号系统、伦理规范、价值标准的不断变化,在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中,各学者只有恪守学科发展的准则、忠诚学科知识的传统,才能被学科群体所接受。因此,学科知识范式成为主宰学者研究生活的精神力量,它们传承的生命印记塑造了学者们的归属感。研究范式塑造了学科认同的核心价值观,而打造“学术英雄”,制造“学术崇拜”,更强化了学科认同[6]。学者如果要加入学科领域,就要熟知学科的知识范式、符号系统,更要懂得学科的文化传统、语言习惯、伦理规范等潜在的知识内容,并把这些知识内容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在熟悉学科潜在知识的过程中赢得学科的认同。树立学科身份,熟悉和学习学科权威,塑造忠诚学科社会化的过程就是塑造学科知识发展传统的过程。遵守学科知识传统是新学者进入学科领域的前提,学者只有接受学科文化、专业伦理、知识规范,形成特定的学科思维方式、知识范式与价值体系、默会知识才能在学科群体中生存下去。这种状态,使学科外的人很难了解学科内部的高深学问,使学科成为局外人难以企及的高深学位之地。学者对学科的控制就是凭借对学科知识的控制和诠释,通过知识范式、逻辑体系的掌握,建立起对自身发展有利的学术标准。学科知识通过学者对学科概念体系和价值观念的内化进行传递,学者在进入学科集群、内化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形成了知识体系得以保留和发展的惯性。通过这种惯性,知识得以在学科内部发展、传递。知识发展的传统惯性无疑对学科固化起到了巩固的作用。

三、大学学科固化的危害

应该说,保持一定的学科等级制度和学科结构是保持学科活力的动力,也是大学实现其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职能的最佳途径。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学科具备一定的等级结构才能提高知识生产的效率。而大学学科组织效率的提高将会使周围的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对大学更加认可。同时,一定的学科等级有利于清晰学科边界和学科使命,增加学者在特定领域的使命感,也使学者们拥有共同的学科目标和基于特定学科传统之下的知识范式与行为规范,有利于知识体系的生产。但学科固化也带来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

1.学科固化不利于学科和社会需求领域的对接

伯顿·克拉克曾经说过,一个国家至少要求高等教育具备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三类效用[7]。从学科价值的角度说,能否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是学科存在的依据,也是学科价值的体现。国家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对学科的扶助做出相应的选择。学科一旦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求,便会得到发展的机会和空间。相应的,不能满足国家和社会需求的学科则被置于学科等级结构中的从属地位,受到压抑和排挤。从学科发展的历史上看,某一学科得到发展往往与国家需求紧密联系。如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大力发展工业建设,体现在学科发展上,就是工科学科发展,而人文社会学科遭到削弱。而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为中心战略的形成,促使经济学学科比其他学科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从这个角度说,学科和国家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相连。当学科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时候,就能更多地获得发展的机会和空间。学科和社会需求之间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决定了学科在学科等级结构中的地位和价值,也决定着学科获得资源的多寡。事实上存在的学科固化也和社会需求紧密相连,社会需求旺盛的学科在学科制度体制中占有更多的席位,能获得更多资源,大多数属于学科系统中的强势学科,而与社会经济需求联系不紧密的学科则处于弱势地位,在学科体制中处于下等学科的地位,只能仰仗强势学科的地位生存,获取资源的能力薄弱。这种情形直接体现在国家学科专业目录上,国家学科专业目录的增减,必然和国家社会需求相吻合。而进入专业学科目录代表着学科获得认可的程度以及学科所具有的身份和地位,代表着学科获得资源的能力。但问题在于学科目录修订本身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本科生专业学科目录每十年修订一次,基本专业目录每五年一次,每次专业目录的修订一是基于前次专业学科目录,二是基于社会实际需要。学科目录间隔所造成的滞后性,间接影响到了学科和社会需求的实际对接。而且强势学科为了维持自身的地位,往往对新兴学科的进入采取苛刻的态度,倾向于通过制定和自身利益相符合的标准来限定新兴学科对自身的冲击。而新兴学科要想获得身份的认同,首要考虑的不是怎样更好切合社会需求,而是如何达到既定的学科标准,这无疑增加了学科雷同以及远离社会需求的状况。

2.学科固化不利于学科资源的合理流动

学科本身代表着一种利益关系。学科体现着学科群体对权力和利益的诉求。而这些归根结底体现为一种资源的诉求。学科固化,使强势学科借助学科评价标准的制定把资源和权力集中在本学科,通过设置概念标准和学科边界压制弱势学科,力求把优势资源牢牢掌握在本学科手中。而弱势学科和新兴学科要想进入学科领域,在学科等级结构中立足,就必须力求符合强势学科的标准,得到强势学科的认可,只有这样才能进入学科领域,获取资源,改善自身的生存境遇。马尔科姆指出:“上层成员始终会力求排斥和剥削下层,而下层成员也会力求穿透上层界限,或者力求对等级秩序做大的改变,以有利于自身所处的层级。”[8]弱势学科要获得资源、利益和权力必然要挑战原有学科等级标准的合法性,对学科秩序提出质疑。学科等级制度的调整必然涉及资源和利益的重新分配,必然对既有学科的既得利益构成威胁。因此,强势学科的学科群体必然为了维护本群体的利益而尽力维护本学科的合法性,维持现有的学科等级秩序,加速学科的固化现象。学科固化说到底是资源的固化,强势学科占据绝对资源,并为维系资源固定在本学科而设置种种障碍,阻碍其它学科对本学科资源的争取。这样的结果只能造成强势学科越来越强,而弱势学科越来越弱的学科秩序中的“马太效应”,阻碍新知识的生成和整体学科体系的创新。增加学科系统的活力,增加学科创新的必要条件就是打破资源恒定固化的限制,促使资源在学科之间的合理流动。

3.学科固化不利于新知识的生产

学科是知识保留、生产和创新的载体。一方面,清晰的学科边界有利于知识发展的专业化和精细化,能够激发出学科群体努力提高本学科学术地位的积极性,进而推动科学知识的增长和学科技能、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学科专业细化,过于专注学科边界,学科固化和学科标准利益化、集团化,在一定程度上又压制了新知识的生产,导致学科发展的失衡。正如霍金斯所言,“知识领域本质上是开放的,新的生态领域确保了新生的学科规训领域和次学科规训领域,具有无穷的增值潜能。”[9]新知识的生产需要有一个开放的环境,过分的强调学科边界和学科准入标准,就会抑制新知识的创新功能。学科固化着重强调的学科准入标准和学科边界无疑会阻碍新知识的生产。

[1]周作宇.学科分层与哲学社会科学的能力建设[J].科学中国人,2004,(8):14.

[2]万力维.大学学科等级制度的建构逻辑[J].高等教育研究,2006,(6):40.

[3][6]胡春光.大学学科的“学术部落化”及知识危机[J].教育评论,2012,(2).

[4]赵炬明.学科、课程、学位:美国高等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的争论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2,(4):15.

[5][7]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261.282.

[8][澳]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313.

[9]华勒斯坦.学科·知识·权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48.

(责任编辑肖地生)

G647

1003-8418(2014)06-0080-04

A

10.13236/j.cnki.jshe.2014.06.022

解瑞红(1979—),女,黑龙江鹤岗人,江苏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本学科学科知识范式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标点符号使用规范•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品读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2008年以来“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研究述评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基于本体的学科知识门户语义服务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