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新校区建设的新视角

2014-04-17尹建康

江苏高教 2014年6期
关键词:校区校园规划

尹建康

(南京大学 基本建设处,南京210093)

中国高等学校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为尽快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近十多年来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大跨越大发展阶段,高校大规模地征地建设新校区,成为教育界及各界社会十分关注的重要社会现象。毫无疑问,大学基建大幅增加,教育投资空前上升,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人文气息的提升和区域经济的振兴繁荣。同时,新校区的建设为高等学校扩大与发展、教育基础条件的极大改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档升级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据不完全统计,新世纪以来全国高校校园面积比上世纪末增加了220%,在校生数从1998年的400多万人发展到目前的2600万人,各类设施仪器数十倍于十几年前。高校在外延发展和内涵建设上都得到显著提升,为中国21世纪教育事业的大跨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在新校区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此,本文就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探讨,力图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期为新时期我国高校新校区的建设和规划提供有益借鉴。

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高等学校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优化教育结构,加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也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八字方针,掀起了高等学校扩招和合并的热潮,逐步实现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转向。在此背景下,我国高校出现了大规模建设新校区的热潮。经过十几年的大建设、大发展,我们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然而,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思考和令人担忧的问题:

首先,在质量把关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质量问题关系到学校发展的“百年大计”,必须作为一个红线贯穿于新校区建设的始终。可以说,在管理部门的综合努力下,高校新校区建设的整体质量还是不错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建筑市场存在一些无序状态,投标人背后串标、陪标,分包、转包等现象难以保证质量不打折扣。建设单位为避免不轨行为的发生,往往采用最低价中标方式,以致施工单位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有意无意地使用伪劣材料、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第二,工程监理责任意识不强、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存在质量把关不严、检查不力、控制不到位的现象,导致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而高校基建管理部门派出的管理人员,也存在责任意识不强、技术力量不够、履职不到位的现象。十几年来,高校“大楼竖起来、个人倒下去”的腐败现象也时有发生。第三,由于新校区从论证到启用,缺乏必要的周期,往往是一通过立项,就仓促上马,并限期竣工交付,导致施工单位缺少优质工程所必需的施工周期[1]。

其次,在设计理念上,也存在一些值得改进的方面。第一,缺乏整体规划和统筹意识,结果,导致新校区的整体样态出现两极分化格局:一种情况是,就每个单体建筑而言,都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特色和独具匠心的设计理念,成为大学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然而,就整体而言,每个单体建筑都“独树一帜”,风格迥异,无法形成一种浑然一体的整体感,给人一种形态凌乱、杂乱无章的感觉。另一种情况是,为了达到整体划一,牺牲了单体建筑的应有风格,导致学校成了一个“大工厂”,丧失了学校应有的文化底蕴和精神风貌。第二,缺乏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一些学校完全从实用主义出发,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视了校区建设的长期性,无法建立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导致重复建设、反复建设的现象屡禁不止。据调查,我国高校校园规划一半以上都发生过因原有规划科学性不足而不断调整原规划的现象,造成了人力、财力和物力的巨大浪费。第三,缺乏生态理念,导致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浪费。一些学校过分重视校园的开发和利用,不注重对学校自然资源的保护,为了能够多建几栋大楼,就见缝插针、挤绿地、占空间,使校园沦为光秃秃的建筑堆积,缺少与建筑和学校相匹配的自然景观,导致自然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一些学校为了“眼球效应”,甚至不惜重金追求校园规划建筑的外表风格,缺乏对低碳、节能、减排的深层思考,造成对能源的浪费,增加了校园建设的经济成本。第四,校园建设的决策基本上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过程,相对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参与性。教师和学生是大学的主体,校园与他们的生活、学习、科研、教学等息息相关,因此,每一所校园的建设应当在广泛征求师生意见的基础上,进行集思广益,形成一种“教师满意、学生高度认可”的设计方案,才能真正提升学校的凝聚力。然而,在现实中,很多决策都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过程,致使教师和学生对新校区产生诸多怨言,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新校区的整体认同度[2]。

再次,在文化底蕴建设上,存在严重不足。大学并非简单的大楼堆积,它有着自己独特的品性和灵魂。因此,对于大学新校区建设而言,硬件固然重要,但文化底蕴才是真正的核心。每一所高校都有着自身值得记忆的辉煌历史,有着区别于其他高校的气质与风骨,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学校应当注重文化内涵的凝炼,增强学校的厚重感,只有这样,才能积极塑造学生的价值情怀,熏陶他们的内在秉性,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锤炼他们的气质和风骨。然而,新校区建设往往不能将这些历史积淀充分挖掘出来,加以改造运用到规划和建设中去,也没有转化为新校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导致许多学校往往只注重硬件建设,忽视了人文氛围和文化底蕴的筹划,既没有体现大学的文化传承性,也没有展现它的内在品质和精神风貌。这一点已成为制约我国高校发展和内涵建设的瓶颈,导致校园建设走进了一个“规模扩大化、形式模仿化”的怪圈,突显不出校园的独特风貌和文化风骨,呈现出千篇一律的格局。虽然一些学校也着力打造了一些文化景观,但存在“为景观而景观”的嫌疑,不仅与该校的历史文化毫无关联,而且也体现不出这所大学所特有的内在涵养,成为一个个孤立的风景点,丧失了文化建设的初衷。

新校区建设的前提是校园总体规划,它是以校园建筑和事业发展为支撑,遵循规划设计原理,进行的校园总平面设计。大学校园是大学生求学上进,教师教书育人,融教学、科研、健身、生活于一体的文化场所。好的校园应当体现建筑与环境的有机融合、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活,在树立学校的整体形象和品味的同时,有助于营造舒适宜人的学习、工作氛围,使师生受到外部环境以及弥散其间的学校理想、文化价值的熏陶,激发师生的高尚情操。从这个角度来讲,大学新校区建设应当以质量保障为先决条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形成集自然景观、校园特色、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为一体的生态校园系统。

首先,必须要严格把好质量关,将质量意识贯穿到新校区建设的始终。在招标上,管理人员必须强化工程品牌意识,引入先进的品牌管理方法,制订品牌管理目标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创品牌措施,并按照品牌管理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确保工程质量和品牌目标的实现;同时新校区建设应力戒急于求成,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策略,在项目建设资金得到充分保障的前提下,有步骤地开展相关项目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和建设效果,尽最大可能减少“低投入、高维修”现象的发生和不必要的浪费。在建设过程中,建设者应遵循基本建设的客观规律,合理规划项目建设周期,力争做到“早立项、早设计、早开工”,克服“压缩工期”的不良通病,努力实现“深设计、宽工期”,确保设计和工程施工质量。在工程监督上,要严格把关,增强责任意识,严格按照规范开展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工程监理在质量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确保工程质量不打折扣。在建设原则上,应秉承环保节能的原则,全面贯彻经济、适用、美观、大方的建设方针,尽可能地采用高效低耗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努力降低能源消耗。在管理上,积极运用系统论、控制论等方法,做到分工细化、责任明确,努力提高管理效益和建设效益。

其次,在设计原则上,应当严格遵守科学发展观的原则,实现对新校区建设的统筹、全面、系统规划。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规划新校区时,必须要遵守以下几条原则:(1)以人为本的原则。教师和学生是校园的主体,因此,一方面,校园的规划方案必须要摆脱“自上而下”的决策过程,充分尊重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形成一套师生高度认可的设计方案,这是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校园的整体设计必须以师生为中心,把师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全方位地满足他们的生活、学习、教学、科研等多方面的需要,形成“完善、安全、舒适、可靠、适用”的校园环境,系统服务于师生的生活和发展需要。(2)统筹兼顾原则。既要保证校园建筑与景观的特色,又要在宏观统筹的基础上,加强顶层设计,运用统一的设计语言、统一协调的色彩体系,保证校园的完整性和整体性,做到校园整体与建筑个性的完美结合;同时,校园总体规划是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对校园建设所进行的总体安排,一旦确定,就必须尊重其权威性,保持其相对稳定性。规划不能因人而异,更不应成为应对检查和对外宣传的应景之作,否则,容易造成校园建设的混乱状态。规划应与建筑单体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使第一、第二、第三空间过渡上不断延伸,实现总体统筹、有机融合的合理布局。(3)可持续发展原则。校园规划必须立足于城市和学校的大局,从学校和广大师生长远发展角度出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出战略性的思考和部署,根植现实,着眼于未来,实现校园规划的可持续性发展。此外,土地是高校校园的基本载体,是新校区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它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因此,建设者必须高度重视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根据学校中长期发展需要,在保证校舍满足教学科研需要的同时,努力提高兼顾新校区建设的容积率、绿化率,确保学校的可持续发展。(4)生态原则。学校应注重保护和合理利用校园的自然资源,努力打造一个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相互补充、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校园;同时,在校园建设上,要遵循4R原则,即减少利用(Reduce)、重复利用(Reuse)、回收利用(Recover)和循环利用(Recycle)原则,充分发挥能源的最大效能,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再次,要注重校园的文化底蕴建设,实现校园的“内涵式发展”。综观20世纪90年代到新世纪初,我国高校主要采取了扩招、合并的外延式发展道路,这是一种量的增长。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这一模式已遇到了自身的局限,而内涵式发展道路恰恰是对这一发展思路的一种转换,它力图通过事物内部结构的优化来实现“质”的增长。如果就校园建设而言,这意味着,在建设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校园的形式和外延建设,更要注重校园的内涵和文化底蕴建设。“大学的目的,不是教导单一的技能,而是提供广博的通识基础;不是造就某一行业的专家,而是培养领导群伦的通才。学生从大学所获得的不是零碎知识的供给,不是职业技术的贩售,而是心灵的刺激与拓展,见识的广博与洞明”[3]。换言之,教育的目的不是单纯的职业和技能培训,而是塑造“完整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坚持文化立命是新校区建设的根本宗旨,它在学生的人格培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一,要加强校园文化特色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由课余文化、舆论文化、人际关系等组成的精神文化。”[4]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每一所大学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底蕴,应当充分挖掘校史上具有重要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政治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营造出一个有利于学生知识、道德、身心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的行为方式、学术态度和个人情操,提升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凝聚力。第二,增强校园文化的传承性。学校在建设新校区时,无论是校园规划还是单体建筑,都不应盲目追求新、奇、特等所谓个性特征,而应将文化传承和时代需要作为设计和规划的基本出发点,彰显出敦厚、恢宏的大学精神,实现新老校区的有机结合,呈现出既具现代感又具文化底蕴的整体形象。第三,强化校园的人文生态建设。人文生态是校园规划和建设的核心,它反映了一所大学特有的精神气质和内在风骨,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励师生的内在品性,潜移默化地感染人的情操,提高人的道德品质和艺术修养,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培育提供重要的文化支撑。

总之,新校区建设不只是一种大楼建设,更是一种文化和人文意蕴建设,需要长期的塑造和锤炼,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但不论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应当秉承质量优先的底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实现对校园建设的统筹规划,在突出自然景观和校园特色的同时,强化对校园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大学校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孟德增.高校新建校区基建管理探索[J].山西建筑,2009,(4).

[2]孟祥芬.关于大学校园规划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5).

[3]A Committee of the Corporation and the Academical Faculty,The Yale Report of 1828,Hezekiah Howe,1928,p.20.

[4]刘凤英.加强合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江苏高教,2002,(6).

猜你喜欢

校区校园规划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南大门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一角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我校临安校区简介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