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第斯多惠师范教育思想研究的文献述评

2014-04-17高兀雪王小丁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师范教育思想研究

高兀雪 王小丁

(西华师范大学 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四川南充 637009)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国外师范教育方面的研究有了较大进展。但是相对来说,对教育家的师范教育思想研究较少。第斯多惠作为师范教育的重大推动者之一,被誉为“德国教师的教师”——19世纪中叶德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他对德国教育的贡献尤其体现在改革师范教育方面,其著作《德国教师培养指南》详尽地阐述了有关教学和教师培养等问题,不仅对当时的德国教师思想和专业水平的提高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我国当代的教师培养与训练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笔者用“第斯多惠”、“师范教育”等关键词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中,共查到与此次研究相关的中文论文30多篇,排除关联不大或内容相似的论文,还有12篇。比较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笔者还未找到直接论述第斯多惠师范教育的英文文献。基于对以上资料的分析整理,笔者对国内相关第斯多惠师范教育思想的文献做述评,以期深入了解第斯多惠的师范教育思想,为应对我国师范教育发展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关于第斯多惠师范教育思想研究的概况

研究方法主要运用的是文献研究法。对近十五年来国内关于第斯多惠师范教育思想的12篇文献进行分析后发现:几乎所有的论文都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去研究第斯多惠的师范教育思想,当然,也有一些研究同时运用了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

在所收集的文献里,主要研究视角有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微观视角是针对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来研究,中观视角是针对学校对师资培训方面的研究,宏观视角是针对社会立法、执教环境、教师地位等进行研究。由于有些研究者在研究问题时采用的是多视角相结合,所以文章的视角分类有交叉的情况。

二、第斯多惠师范教育的原理研究

对于第斯多惠师范教育的原理,研究者们的观点基本一致,主要从教师观、教学论来进行解读和阐述。邬文君的阐述更为系统综合,他说:“第斯多惠的许多思想,如教师要有使命感、要追求真理、要热爱教育事业以及他提出的教学原则至今依然对我们有着指导意义。”[1]他从第斯多惠师范教育思想的形成入手,通过对第斯多惠所处的时代背景、求学和从教经历来分析他师范教育思想形成的过程,并从理论和具体内容两个维度阐述第斯多惠的师范教育思想。李定仁说:“第斯多惠从国家的兴衰、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深刻地论述了教师的作用。”[2]从教师工作的基本前提、主要目的和重要任务三个角度阐述第斯多惠的教师观、教育观和教学论,使第斯多惠的师范教育理论与当代教师工作的内容和具体要求能够有效地结合。郭笑尘和陈利两位研究者都是选取第斯多惠的教师观中对教师素养的要求这一点进行详尽的分析解读。

三、第斯多惠师范教育的价值研究

有学者集中对第斯多惠师范教育思想的价值进行探索,孙熙的《从第斯多惠的教师观看小学英语教师培训的有效性》是由理论指导实践的角度来研究第斯多惠师范教育思想的价值。他认为,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英语教师培训面临三大问题:第一,大部分小学英语教师都缺乏自我教育即众生教育的观念;第二,新课改的培训内容和方式都不太符合小学英语教师培训的特点;第三,培训过程中教师普遍缺乏怀疑与独立精神。对这三大问题,他提出:“要深入调查,根据小学英语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然后要提高小学英语教师对终身教育这一观念的认识,明确培训目标;培训时,应该树立教师独立的意识和思考的习惯。”[3]他把第斯多惠提出的许多对教师颇有意义的思想与主张同我国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这一现实结合起来,赋予其现实价值,使教育家的思想又鲜活起来,焕发勃勃生机。

王旭鑫的《教师的使命和素质——第斯多惠教师观的现代意义》一文聚焦教师的使命和素质这一点分析现代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通过对第斯多惠教师观的解读,他说:“教师必须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必须保持充沛的精力和坚定的意志,培养独立精神;教师必须使自己的教学引人入胜,富有情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要学会用启发式的对话法进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4]他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循序渐进和直观性原则;要熟悉心理学和教育学,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他针对现代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第斯多惠的教师观和教学论思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赋予了第斯多惠师范教育思想很高的社会价值。

四、第斯多惠有关教师使命和责任的观点

教师的重要使命是促进学生追求真、善、美,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天资和智力[5]。认识到这一使命,教师才会不断完善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扩充自身的知识和眼界,并把自我教育作为终身的任务。教师可以通过多读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和他人之间的交流等方式来进行自我教育。在读书过程中应摆脱偏见,以人们所确认的正确的真理为准则,通过独立思考来探究和检验真真理和假真理。教师必须正确理解教学原理并能正确表达出来,还要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用实践来检验理论,最后完善理论,丰富教师素养,提高教学水平。此外,教师应多与学生和其他老师交流沟通,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反思来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

教师要有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个具备良好素质的教师,必须是一个独立思考并具有独立精神的人[6]。此外,教师应恪尽职守、诚诚恳恳、兢兢业业地教学,保持“安贫乐道”的美德。可以说,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就掌握在教师手中,教育青年一代的光荣使命落在教师的肩上。所以,认真负责,爱护学生,关心学生成长,努力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是教师应有的责任和使命。

五、第斯多惠师范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综合现有的文献发现,第斯多惠极其重视师范教育的原则和方法。首先是遵循自然的原则[7]。教育要适应人的自然本性。对教师来说,首先认识人的一般天性和特殊天性,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其次是遵循文化的原则[8]。个别的人生活在一个具体的时间和具体的地点和环境中,教师在制定一切教育方案时必须考虑时代的精神文明及民族的民族性[9]。最后是遵循连续性与彻底性原则。学生的智力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学中必须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进入与其年龄和天性相符的主动性阶段,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使他主动上升到下一个学习阶段[10]。

教师要有良好的素养和教学技能[6]。首先,教师应力求使教学引人入胜,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进行教学,在教学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高度的注意力,鼓舞学生的士气。其次,教师应具有娴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音清晰洪亮,重音突出,表达清楚,思维有逻辑。最后,教师要善于培养和发展学生智力。第斯多惠认为,教学要适应人的天性及其发展规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促进精神和肉体的和谐发展[7]。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时要发展学生的智力,要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教师应该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去获得知识。

教学方法是第斯多惠师范教育的重要内容。第一,学会运用“发展性教学”,从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为起点,通过一些影响学生的认识能力的问题来引导他们,激发他们主动去获得新的认识,产生新的思想[11]。第二,善于运用启发性教学法,交给学生最基础的和最主要的知识,凡是目前不适用的、对进一步学习并非必需的就不必教,或者尽可能少教[12]。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打好基础,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应用这些知识。第三,善于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要用熟练的技巧来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生气勃勃的精神力量去鼓舞学生心甘情愿地追求真善美[13]。

六、关于第斯多惠师范教育研究的评价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已有的研究对将来针对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教育专业化发展的推进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相对来说还存在几点不足。

首先,对第斯多惠师范教育思想缺乏实践论证。研究者们对于第斯多惠师范教育思想的研究普遍缺乏有力的实践验证,都是研究者凭借书本上的资料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得出结论,对于教育事实或教育现象的研究比较少。虽然有很多概念框架,许多可以借鉴的理论研究;但是缺乏对某一教育现象或者教育实践的合理联结,没有实践论证的教育科学研究要么是纸上谈兵,要么是无效的。因此,今后对此问题的研究中,应该尝试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中,通过实践来检验理论是否可行。

其次,对第斯多惠师范教育思想的原始文献还需进一步挖掘。国内现有的研究都是基于对中学教师这个群体进行的,缺乏分类分层研究。这种方式的研究虽然注重共性,但也忽略了个性,由此得出的研究结论的科学性有待考证。例如,对师范教育进行研究时,可以把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的教师做一个分类研究;或者把教师由性别、年龄、学历、职称等做一个分层研究,不同层次的教师,对其培养方式的侧重点也不同,采取的措施也不尽相同。当前的研究还没有对此问题做出差异性的分析探讨。今后对师范教育的研究可以采取分类或分层研究,使研究成果更具多样性和可行性。

再次,对第斯多惠师范教育思想的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国内对第斯多惠的师范教育研究绝大多数采用定性的描述性分析,几乎所有研究者都是从文本到文本的文献研究,或者根据一两件教育事件,从理论的角度出发,阐述“应然”的教师教育,而没有对“实然”的师范教育进行论述[14]。还没有一篇文章对其师范教育思想是采用定量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实验研究或者是个案研究,这就降低了研究的实践价值。

第四,对第斯多惠的师范教育思想欠缺多学科综合研究[15]。从研究学科来看,对第斯多惠师范教育思想研究的学科几乎都是在教育这一学科范畴内进行的,缺乏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这就使得研究视野比较狭窄,不利于全面深入的研究。师范教育是一个可以从多学科性质的领域切入的研究课题,单从某个学科介入研究,虽然有重要的学科意义但是难免存在本学科的局限性,所以要加强各相关学科的交融,在突出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分析的同时,也要考虑采用经济学、伦理学、哲学等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

综上所述,未来对第斯多惠师范教育思想研究可以从实践论证、原始文献、定量分析法和多学科综合研究等方向入手,从而更加广泛深入地研究第斯多惠师范教育思想,为我国师范教育改革提供有力的理论参照。

[1]邬文君.第斯多惠的师范教育思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2]李定仁.教会学生主动寻求真知——第斯多惠论教师[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

[3]孙 熙.从第斯多惠的教师观看小学英语教师培训的有效性[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2,(3).

[4]王旭鑫.教师的使命和素质——第斯多惠教师观的现代意义[J].湖南教育(上旬刊),2011,(1).

[5]冯静一.第斯多惠教师教育思想初探[J].现代交际,2012,(6).

[6]廖雯娟.第斯多惠的教师教育观及其启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

[7]樊香兰.第斯多惠的教师学习思想及其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3,(9).

[8]易茂华.第斯多惠教育思想对我国师范教育的启示[J].东方教育,2013,(1).

[9]王田田.基于第斯多惠教师观谈对现代智慧型教师的启示[J].读写算(教研版),2012,(11).

[10]陈 利.第斯多惠教师观解读[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06,(5).

[11]郭笑尘.第斯多惠的教师学习观解读[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10).

[12]袁 潇.第斯多惠教学思想概述[J].职业教育研究,2010,(5).

[13]王 博.第斯多惠推动师范教育发展[J].上海教育,2008,(2).

[14]尹文芬.第斯多惠的教育目的观及其现实意义[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6).

[15]李金莲.第斯多惠的教师培养观及其现实意义[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2,(12).

猜你喜欢

师范教育思想研究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思想与“剑”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中国近代幼儿师范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近代师范教育思想发展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