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教育阶段幼儿舞蹈课程的实施准则

2014-04-17国春鼎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准则舞蹈幼儿

国春鼎

(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教学部 安徽亳州 236800)

早期教育阶段幼儿舞蹈课程的实施准则

国春鼎

(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教学部 安徽亳州 236800)

随着我国文化教育体系日趋成熟,早期教育有了多方面的教学保障,促进了幼儿阶段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为幼儿塑造良好的知识学习环境,不仅拓宽了其对外在事物的认知水平,也使其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舞蹈是激发幼儿学习思维的常用方式,借助舞蹈教学可以提升幼儿思维及活动能力。本文从舞蹈编创、教学模式、辅导方法等三个方面,分别介绍了早期教育阶段幼儿舞蹈课程的实施准则,强调了和谐性、有序性、多样性等准则要求。

幼儿;舞蹈课程;教学;实施准则

幼儿时期是孩子们认识世界的初始阶段,幼儿对于客观事物认识水平有限,教师对幼儿实施全面性的教育指导,可以丰富幼儿的文化知识水平,促进相关课程教学活动的广泛开展。一般来说,我国对幼儿定义为年龄在1-4岁阶段的儿童,这一年龄使得孩子们对世界存在着许多“未知”。早期教育主要服务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让孩子们在早期接触到更多的文化知识,逐渐提升个人的思维与知识能力。舞蹈是幼儿颇为感兴趣的课程,教师在制定早期教育舞蹈课程编排方案时,要严格遵循幼儿舞蹈教学的相关准则。

一、幼儿舞蹈教育价值

幼儿教育以幼儿园教师为主要对象,致力于幼儿文化知识水平培养,促进幼儿文化素质培养的主要教育方式。幼儿舞蹈是一种表演或表现幼儿生活的舞蹈,是对儿童进行德、智、体、美综合教育的重要手段[1]。幼儿舞蹈的特点是边歌边舞,形象直观,易于被儿童理解和接受,对儿童的身体素质、情感、审美、注意力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明显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

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早期教育工作有了深刻的认识,从幼儿时期对孩子们实施必要的教学措施,有助于全面提升幼儿的智力水平,让其接触到更多生活方面的知识内容。从现有幼儿教学情况来看,舞蹈教学不仅扩大了幼儿的知识面,也着实增强了孩子们的活动能力、自我展示能力、思维想象能力,这些都是幼儿舞蹈教学的价值表现。

二、舞蹈编创的和谐性

早期教育是孩子们学习知识的起点,教师和家长积极强化幼儿教学意识,能够从小培养儿童的自主学习能力。舞蹈课程作为幼儿兴趣教学的良好开始,其在教学课程编排方面必须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这样才能实现幼儿舞蹈教学价值的最大化,摆脱传统早期教育的单一性模式存在的种种不足。对于舞蹈教学而言,其首先要有一套科学的舞蹈体系,这样才能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会快乐,注重舞蹈编创的和谐相处,这是舞蹈课程实施的第一准则。

1.题材。舞蹈内容上要有明显的思想性、教育性、可行性,这是课程题材选用时需重点考虑的问题。教师编排舞蹈课程应符合幼儿的兴趣爱好,无论是哪一类舞蹈项目都需从学生个体要求出发,从而保证舞蹈编创流程的科学性。例如《我爱洗澡》《小锣号》等舞蹈,孩子们连唱带跳、感情真切饱满,在不知不觉中快乐地学会了舞蹈,内容情节才会真正深入他们的心灵[2]。

2.音乐。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幼儿舞蹈的音乐首先要注意曲调明朗、简单、形象化且节奏感强,选择合适的音乐曲目,对幼儿舞蹈学习也是大有帮助的。心理学家指出,幼儿对音乐具有特殊的感知能力,若能在舞蹈中配合合适的音乐,势必激发幼儿对舞蹈知识的认识能力。如大家熟悉的幼儿歌曲《拔萝卜》对幼小的孩子特别有吸引力,重复的段落中包含变化的形象,这样的歌曲很容易激起孩子参与的热情。

3.动作。舞蹈是时间和空间的艺术,是用身体和节奏来表现思想感情的。首先,教师示范动作要准确,节奏要鲜明,要有充沛的感情,在教幼儿新舞蹈时,一定要将讲清楚动作的要求、规格、要领。教师作为舞蹈课程的执行者,应当遵循孩子们对舞蹈知识的学习需求,尽可能把感兴趣的内容介绍给幼儿。其次,对于活动好动的幼儿,教师则可多编排一些肢体动作,满足其在舞蹈中的表现力。

4.神态。教师让幼儿观察可以作为舞蹈素材的事物,并试着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它们,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有效途径。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幼儿掌握观察的方法,把教学重点放在观察学生舞蹈时的形态、动态、神态上。舞蹈课程是服务于幼儿个体发展的,保持正确的舞蹈姿态,不仅呈现了幼儿肢体语言的丰富多样性,也是按照舞蹈课程实施准则开展的教学活动[3]。例如,教师通过示范肢体动作,把不同姿态呈现给幼儿,加深了幼儿对舞蹈动作的理解。

三、教学流程的有序性

教学模式是决定整个课堂流程的关键因素,早期教育阶段设定舞蹈课程体系,教师应当考虑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同时对教学模式准则进行合理地编排。对于早期教育而言,我们不仅要考虑教育部门提出的舞蹈课程要求,更多地是顾及幼儿对课程知识的内在需求,符合幼儿心理特点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笔者认为,课堂教学模式必须坚持“有序性”准则,井然有序、按步进行,这样才能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优化。

1.教材分析。教师必须重视对舞蹈教材的分析:分析舞蹈音乐的旋律、节奏、性质、情绪、速度、力度以及动作风格,协调的重点、难点,以及反映舞蹈情绪的动作要点,研究幼儿舞蹈大赛教练的方法。教师对舞蹈课程教材的熟悉程度,决定了其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灵活度,深入分析教材是提升幼儿舞蹈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一般情况下,教师需从舞蹈教材的构成、内容、要求等方面分析,编制出适合幼儿课堂学习的教学方案。

2.趣味元素。“兴趣是激发一切学习思维的老师。”舞蹈教学模式融入趣味性元素,既有助于激发幼儿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也带动了其对舞蹈课程的好奇心,为后续教学工作降低了许多难度[4]。因而,舞蹈课程趣味性教学必须从激发爱好入手,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尽快融合到整个课堂教学活动里。教师要让幼儿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发展能力,把握一定的粗浅知识和技能后,感到快乐,体会乐趣,又促进了能力的进步。

3.启发思维。锻炼思维是激发智慧之根本,开拓幼儿思维促进了个人智力增长,增强了孩子们理解舞蹈知识的能力。虽然早期教育处于我国教育体系的初始阶段,但却是我国义务教育尤为重要的基础阶段,借助舞蹈课程激发幼儿潜在思维能力,促进了孩子们个人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此外,教师可定期带领儿童参加户外舞蹈活动,舒展了孩子们的心情,锻炼了他们的身体素质,以最佳状态参与到知识学习中。

4.鼓励幼儿。在教学中以表扬为主,教师要以自己的情绪感染幼儿。教师本人兴高采烈,幼儿才能精神饱满,使幼儿沉醉在愉快的环境中,享受着音乐的美。“鼓励教学”是我国早期教育一直倡导的思想理念,多给幼儿不同的鼓励,对其自信心培养有很大的帮助,也是促进幼儿战胜学习困难的最有效方式。例如,每堂课结束之后,教师点名表扬几名学生,夸奖其舞蹈动作完成的很标准,这就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鼓励。

四、辅导方法的多样性

舞蹈本质上是肢体语言的多样式表达,舞蹈课程编排的内容多种多样,这对教师课堂教学工作提出更严格要求。考虑到幼儿对舞蹈知识学习存在的困境,实际教学不能仅依赖于常规教学模式,还需灵活应用不同的辅导方法,这是幼儿舞蹈课程创新准则的必然要求。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幼儿舞蹈课程中常用辅导方法包括:综合法、示范法、讲解法、游戏法等。

1.综合法。舞蹈教师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去吸引幼儿们,抓住幼儿的注意力,为综合教学法奠定良好的基础,把说、唱、跳结合在一起,内容一定要生动形象。面对不同种类的舞蹈形式,教师需掌握课程内容之间的共性,把舞蹈内容编制在一起,形成相对综合性的舞蹈体系,这是舞蹈课程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需要强调,综合法教学并非知识的叠加,而是需要按照一定准则合理地整合起来,才能发挥出最佳效果。

2.示范法。教师要准确、形象、富有表情地表演舞蹈作品,使幼儿对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根据舞蹈教材示范不同的肢体动作,此方法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愿望和热情。示范舞蹈动作是为幼儿呈现舞蹈之美,由教师完成对应的标准动作,再由学生逐一模仿、学习,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5]。此外,教师在示范过程中可邀请幼儿一共参加,形成师生共同合作的学习情境。

3.讲解法。语言讲解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对于一些复杂的舞蹈理论知识,教师要结合理论与实践等两个方面,详细地讲解知识内涵。例如,转动手腕这一动作,告诉幼儿,你到了果园里抓住了树上的一个大苹果,想把苹果摘下来必须转动手腕拧一下,便能把抽象的动作表达给学生。选用讲解法辅助教学,要求教师有足够的耐心,把舞蹈知识详细、多次地讲解给幼儿听。

4.游戏法。游戏法是运用游戏的形式进行辅导的一种方法,也是培养幼儿团队合作学习能力的常用方式。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选择各种各样的游戏题材,让学生对舞蹈知识有初步了解,再逐渐为幼儿演示所参与游戏的项目,如学习鸭走步,教师就可以扮演鸭妈妈,让幼儿当鸭宝宝,请鸭宝宝跟着鸭妈妈学本领。

结论

早期教育是推动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起步阶段,搞好早期教育对未来人才培养具有战略性意义,扩大了文化知识对幼儿成长阶段的影响力。舞蹈课程符合了幼儿成长期的心理特点,带给了孩子们无限的学习快乐,感受到了舞蹈课程所带来的活动乐趣。另一方面,幼儿年龄小且无法准确地认知外在事物,教师在舞蹈课程编排中要考虑幼儿自身的特点,及时调整原有的课程教学方案,按照最新准则实施幼儿舞蹈课程内容。

[1]王丽娟.谈舞蹈的美育功能——对幼儿舞蹈教育的几点认识[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

[2]文畅.兴趣培养——幼儿舞蹈教学的成功所在[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09).

[3]房杨洋.以情感培养兴趣——舞蹈教学实践的研究[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3).

[4]尹凌.强化舞蹈学习中的主体意识——试论现代舞教育理念在师范舞蹈教学中的作用[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6(03).

[5]胡玉梅.利用童话教育培养审美心理——浅谈学前儿童审美教育中的创新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1(17).

On kindergarten dance course of implementation guidelines in the early stages of education

Guo Chun-ding

(Teaching Base Department of Bozhou Teachers College, Bozhou Anhui, 236800, China )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ducation system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mature, early education has many aspects of teaching support, promote and deepen the reform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system. Create a good environment for children's learning, not only widened theexternal things of cognitive level, but also to have a strong interest in learning. Dance is a common way to inspire children learning thinking, based on dance teaching can improve the children's thinking and activity. In this paper, fromthree aspects of a dance, teaching, mentoring, respectively introduces the implementation guidelines for early education stage preschool dance curriculum, emphasizes theharmonious, orderly, diversity and other standards.

children; dance course; teaching; practice guidelines

J70

A

1000-9795(2014)06-0291-02

[责任编辑:刘丽杰]

2014-03-04

国春鼎(1965-),男,安徽蒙城人,讲师,从事体育教学与民族传统体育方向的研究。

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项目:新标准背景下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3JYXM286)。

猜你喜欢

准则舞蹈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学舞蹈的男孩子
具非线性中立项的二阶延迟微分方程的Philos型准则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我和舞蹈
基于Canny振荡抑制准则的改进匹配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