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推进民办高职院校教材管理

2014-04-17殷天云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民办管理人员管理工作

殷天云

(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教务教材科 广东惠州 516000)

以人为本推进民办高职院校教材管理

殷天云

(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教务教材科 广东惠州 516000)

本文以高等教育中“以人为本”的内涵为切入点,分析了在学校内与教材管理密切相关的三个主体:教材的使用者—教材的选用者—教材的管理者的特点及在教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针对性地提出推进民办高职院校教材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以人为本;民办高职院校;教材管理

教材是高校三大基本建设内容之一,是高校教学、科研水平及其成果的重要反映,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做好教材管理工作,是确保教学质量,维护正常教学秩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在学校内教材管理所涉及到的三个主体是:教材的使用者(学生和教师)-教材的选用者(教师)-教材管理者(教材管理人员),是一个由“人-人-人”构成的管理系统,所以教材管理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一、高等教育中“以人为本”的内涵

当代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办学理念,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实质上是要在各项工作中重视人的因素,正确认识人的价值,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高校办学中树立教师为本的观念;在高等教育中树立学生为本的观念,因为学生是学校的根本;在高校管理工作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要把以前那种以行政为主线的管理方式转到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上来。

二、民办高职院校教材管理各主体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一)教材的使用主体之一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1.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情况多变,加大了教材管理的难度

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门槛一再降低,民办高职教育也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进入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人数呈上升的趋势,高考分数却较扩招之前有所下降。这些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浓,主动性不强。新生的录取报到率也不同于本科院校,录取学生人数要等到学生报到后才能确定。学生人数的不确定性导致教材征订存在不确定性,只能先根据估计的数字征订。学生入学后,又允许学生调换适当的专业。学习期间,退休学情况也比公办院校多,这些都增加了教材管理的难度。

2.教材管理忽视了学生的“参与性”与“选择性”

民办高职院校教材通常由任课教师选择、教研室主任审批确定,教务处统一征订,统一发放。而学生没有选择教材的自主权,只是被动的接受。在教材引入教学后,也缺乏使用后的反馈机制。教材质量的好坏一般只能由任课教师决定。部分教师为图备课方便,明知所选教材不适合,仍沿用低质量的教材,这些都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参与性。

(二)教材的选用及使用者教师的特点及问题

1.教师年龄趋向两级化,选用的教材欠贴合学生实际特点

Hutchins on and Torres(1994 :326)曾指出:“教学是教师与教材之间的一种合作关系,只有当合作者了解彼此的优缺点并能互补时,这种合作关系才能得到最佳发挥”。教师不光要了解教材的优缺点,也需要了解学生的特点,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在民办高职院校中教师呈现两极化,即年轻化和老龄化。教师中占较大比例的是毕业不久的本科生、研究生;另外一部分是高校退休的教师。刚毕业入校的教师无实际教学经验可循,征订教材会比较盲目,既不能深入了解教材的优缺点,也不了解学生的特点。而退休的教师会参考自己在本科院校使用的教材。这些教材不一定适合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接受能力,导致教师教学费力,学生学习吃力。

2.教师选用教材的渠道有限,教材选用把关不严

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决定了教材选用的难度大,教师选用教材的渠道却有限。尽管现在信息技术发达,在网络上查找教材只能看到简单的说明,并不能展示全部内容,常常是书到后才发现并不合用。虽然各个高职院校对于教材征订都有一套完整的操作流程,但在实际中却存在许多问题。教材的选用大都缺乏集体讨论,有些教师为图私利,只选择自己所编写的教材;有些教师为图备课方便,不愿使用优秀教材,导致了教材质量的低下。

3.自编教材建设有待加强

在高职教育中,不是每门课程都有适合的教材,尤其是某些专业课程和实操课程,这就需要实际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来编写适用本校学生的教材。然而民办高职院校因社会办学的特性,师资投入有限,教师教学任务重,时间欠缺,大部分需要教师自出经费编写教材。在教材编好后的后续服务上也欠缺,导致教师对自编教材热情不高。

(三)教材管理者的特点及问题

1.教材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民办高职院校对教材管理人员的要求不高,大部分工作人员没有系统专业知识的储备,未能很好掌握现代科学管理教材的手段,跟不上现代高职教育教材管理的步伐。他们普遍学历职称不足,社会地位不高,经济收入较低,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他们工作状态的低落。作为教材管理的主体,工作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也很难发挥出来,这都影响了教材管理的质量。

2.教材管理理念落后

以前把教材管理定义为体力活,只要将教材征订到学校,搬进发出就可以了,部分民办高职院校仍停留在这种思想阶段,导致缺乏主动服务意识,缺乏与其他相关部门主动协调与通沟,缺乏对市场教材发行和使用情况广泛深入的调研,对学校整体的改革趋势不够了解,跟不上形势发展,对新教材内容缺乏总体认识,存在片面性。

三、以人为本的理念下,推进民办高职院校教材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不仅对教职员工的行为起导向、凝聚、约束作用,而且能激发师生员工工作与学习的热情和干劲,调节师生员工之间的关系,使学校形成戮力同心的坚强集体。当今是“走向阅读社会”的时代,读书是学生、教职工的基本生活。以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开展了“校园读书活动计划”。其一,开展专业读书活动,把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和实践结合,实现课堂教学“两头挂”;其二,开展专项读书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读书氛围。不仅增长了知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也在读书的过程中找到合适的专业用书,为下一次的教材优选提供参考。

(二)以学生为本,加强学生对教材管理各环节的参与度

1.创建教材管理平台,增加学生选用和评价功能

教务处可以创建一个教材管理平台,从公共选修课开始尝试,由任课老师推荐几本教材,让全体选课学生投票,少数服从多数,选择其中一本。慢慢尝试过渡到专业课程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决定使用何种教材。增加学生的参与性,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良性互动。以往的教材管理模式是教材发给学生,用完就了事。缺少使用后的反馈机制,导致低质量的教材继续使用。增加学生评价功能后,效果好的教材继续使用,劣质教材应停止使用,为后续使用同课程教材的学生优选教材打好铺垫。

2.教材发放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传统的教材发放模式是由教材管理人员发放,学生领取。开学期间成为教务处的主要任务,发放效率也不高。在发放教材的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材配送到学校书库后,组织院学生会干部以行政班级为单位,按照班级领书单将教材打包整理好。教材管理人员排好班级领教材时间表,各班学生干部依照时间安排表将教材领取到教室后,按名单发放。这样既节省了发放教材的时间,让学生不用排长队到书库领取教材,又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三)以教师为本,完善民办高职院校教材管理

1.加强与图书馆、书商、出版社的合作,联合做好优秀教材推广工作

在民办高职院校中,因人手及资源有限。教材管理人员应加强与图书馆的联系建立样书借阅服务,用于拓宽教师获取教材信息的渠道。样书应包括本校历年来使用的教材,以及各出版社近年来出版的与本校办学特色、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相吻合的各类优质教材,尤其是收集国家级精品教材。同时,还应联同图书馆做好配套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这样就节省了教师的备课时间,使教师有更多时间深入教学。还应加强与各出版社和书商的联系,开辟更为广泛的教材信息渠道。

2.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老师做好自编教材

学院应鼓励教师编写结合学生及行业、企业实际的教材,以“够用”为基准,注重实用,结合岗位基本需求和能力适度迁移的要求,优化配置教材内容。为学生提供“营养餐”式的学习内容。为鼓励教师编写高质量的讲义、教材,学校应定期开展对优秀讲义和教材的评选工作,对获奖教师给予精神和物质鼓励,以此推动广大教师编写高质量教材的积极性。对评选的优秀教材归本人教学业务档案,作为教师晋升职称和年终评优的基本依据。对适用于本院的优秀教材,应与有关的出版社联系并出版,学院应将优秀的自编教材推广给学生使用。

(四)以教材管理人员为本,推进民办高职院校教材管理

1.激励教材管理人员的自信心,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人的自信心是发挥能力,勇于创新的前提。高校要实现人本管理,就应该在管理工作中注重培养员工的自信心,为教材管理人员搭建一个施展才华的事业平台,提供必要的物质待遇,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使他们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并且要同专任教师一样强化继续教育,建立人才资源建设的长效机制,使教材管理人员的整体素体都有所提高。

2.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服务意识

高校要实现人本管理,就需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民办高职院校中教材管理人员少、工作面广,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首先,要在教材管理工作中树立以教材使用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方便教师、学生为出发点,以满足教师、学生的需求为己任,主动热情为教师、学生提供服务。其次,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拉近与各部门的关系,把不和谐的因素降到最低。第三,在做好传统的教材管理的基础上,应根据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展开多层次的服务,提倡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

3.健全教材管理体系,优化管理环境

在民办高职院校教材管理工作中,首先,应建全教材管理体系,落实教材管理职责,对教材管理分工做出明确规定。其次,明确教材管理部门的职责,做好统筹管理教材建设、教材研究、教材选用等各项工作,组织教材规划建设,并做好教材供应等工作。第三,健全科学的教材管理制度。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教材工作规程》的具体要求,从不断完善教材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入手,逐步实现教材工作的良性循环。民办高职院校应当建立一系列教材管理规则,使学校的教材管理人员各尽其职,各负其责,教材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五、结束语

教材管理部门要认清教材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转变观念,重视教材管理工作,以人为本,使教材管理工作切实为学生、教师服务。

[1]程金林,吴斌.高等教育人本管理概论[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52-59.

[2]Hutchins on T. &Torres, E. (1994), The Textbook as Agent of Change. EL T Journal,48 - 4 :326.

[3]李湘军.高校教材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2011.

Promoting People-oriented on the Textbooks Management in Private Vocational Colleges

Yin Tian-yun

(Huizhou Economics and Polytechnic College, Huizhou Guangdong, 516000, China)

This paper takes higher education’s "people-oriented" connotation as a starting point, analysi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ome problems of three main subjects that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extbook management in private vocational colleges: textbook users, textbook choosers, and textbook managers. Under the concept of people-oriented, it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extbooks management in private vocational colleges.

People-oriented; Private Vocational Colleges; Textbooks Management

G717

A

1000-9795(2014)06-0250-02

[责任编辑:刘丽杰]

2014-03-08

殷天云(1982-),女,湖北人,助教,从事教学管理研究方向的研究。

猜你喜欢

民办管理人员管理工作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论民办独立院校的“企业化经营”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